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文献述评
2022-03-18■戴思,周平
■戴 思,周 平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
在中国知网上以关键词“课程执行力”进行检索,共123篇,最早的文章出现在2005年,可见我国对于课程执行力的研究关注较晚。而输入关键词“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仅搜索到16篇文章,最早的一篇文章是文兰佃、韩玉宾于2012年发表的《体育课程执行力的问题的研究》,表明当前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但研究起步较晚且非常薄弱。为了解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情况并为后续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笔者对现有与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从相关概念界定、政策执行力研究情况、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情况、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和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情况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执行力
关于执行力的含义,在各个领域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学者姚志敏指出执行力是在一定前提下,相关组织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协调,部署出可行性战略,并通过有效执行手段达到组织目标与愿景的一种力量。张海明[1]认为执行力是指在目标引领与外部条件支持下,执行者通过自身努力和自身执行能力来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柳士顺[2]认为执行力是利用有效资源保质保量的实现目标的能力。各领域对“执行力”相关研究较多,但是至今对此地仍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综合各学者观点,笔者认为在确定“执行力”含义时,“计划”与“目标”是相对应的,即执行力是在目标的指引下,完成计划的能力。
(二)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
陈亚鹏[3]对课程执行力有相同的见解,认为课程执行力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充分利用学校内外部提供的资源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行动。王妞妞[4]认为教师课程执行力是指课程执行者以课程目标为指导方向,整合多方面资源,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能力。结合各学者对“课程执行力”与“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定义,笔者将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理解为体育教师根据国家政策,在考虑到学校、学生及自身的实际情况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体育课程进行实施,最终有效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能力。
二、关于政策执行力研究
整合学者们的观点,大致认为政策执行力是通过设计、实施具体方案,并理解政策的目标及方向,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使用和调控,执行相关政策,从而实现具体目标的内在能力和力量,并认为教师课程执行力实质是执行国家课程政策或学校政策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王书彦[5]提出了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概念,认为执行力包括教师执行力和校长执行力,并自行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评价指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黑龙江省体育教师的执行力比学校校长的执行力水平更好;第二,黑龙江省中小学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水平处于中等;第三,城乡间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情况存在显著差异。学者奚凤兰调查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政策的认知程度与学校对体育新课标的落实情况,发现农村中小学学校对体育新课标的贯彻落实不到位,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处于懵懂阶段,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认知与执行也存在一定偏差,对此提出了建议。常德胜[6]指出体育新课标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有学校与体育教师对改革的需求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复杂度超过预期、体育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质量有待提高等方面,并对其展开分析。张正晴对甘肃省中学的新课标实施情况做了调查,提出体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遵循课程管理原则,学校方面应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工作。
综上所述,政策执行力在体育学科领域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政策执行与体育新课标执行情况方面的研究。体育新课标作为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而学校作为实施国家教育政策的主要机构,其实施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因此今后体育教育领域关于政策执行力的研究会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后续学者应当注重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力的研究。
三、关于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
通过对关键词“教师课程执行力”进行检索,共有文献118篇,经整理分析,发现此领域研究主题主要有对教师课程执行力的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提升路径方面的研究,为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第一,在构成要素方面,刘松林、谢利民认为课程执行力应该由课程执行主体、课程执行客体、课程执行条件与课程执行环境构成;王晓芸认为课程执行力应该从教师自身出发,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自身情绪和教学习惯。姚志敏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出发,认为课程执行力包括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二次运用能力、课程理解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第二,在影响因素方面,朱桂琴指出课程主体与目标、课程环境与流程是影响课程执行的主要因素,并认为四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互相制约与影响。第三,在提升路径方面,刘瑞对学校内部、学校教师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了分析,建议优化课程评价标准、改善课程执行环境、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吴艳玲从教师自身出发,提出教师要提高业务能力、课程驾驭能力、课程评价能力并进行自我实践与自我反思以此来提升课程执行力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课程政策的不断变革,我国学者对于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全面,学术界对于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具有普遍性,为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但仅局限在理论方面,缺少实践层面的研究。对于体育学科而言,此类研究也是微乎其微,为后续研究留下了一定空间。
四、关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学者舒宗礼、王华倬[7]从教育生命视角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未来愿景和专业发展的现实状态,具体从重视教师的生命成长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教师教学经验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吴志刚、李丽[8]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与性质做出了分析与论述。肖爽、邱烈峰[9]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与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主要有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理论知识水平的加强、品德修养的提高和创新意识的增强四个方面。王文增、魏忠风[10]从教师胜任力的角度探讨了其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采用教师胜任力测验、职业认同等量表对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胜任力通过职业认同和工作旺盛感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呈正相关。林永春[11]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论出发,指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有不同的影响与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自身努力的前提下,经过专业培训而成为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12],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也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保证,也是课程执行力水平的体现,为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进行阐述,但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与重要程度的认识基本统一,研究已经进入到一定阶段,但发现大多数文献都是关于高校体育教师,缺少对中小学领域的探讨,应加强此领域的研究。
五、关于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情况研究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课程实施”,共检索到3.94万篇期刊论文,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实施、课程的实施现状调查和课程实施过程相关理论等方面。以“教师”和“课程实施”同时作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1.18万篇。研究发现:学者们对课程实施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深入,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只关注课程本身,而不注重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在体育课程领域,以“体育教师课程实施”为关键词,共检索到文献946篇,对这些文献进行整理,发现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对策和实施现状的研究上。郭晓娇[13]指出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压力,主要压力有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体育教师自身因素,其中自身因素包括对自身专业能力缺乏自信、心理顾虑等,建议相关部门和学校适当调整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袁鸿祥[14]对教师的课程理解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执行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四个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教师对这四方面的能力有所缺失,具体影响教师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计存在不足、教师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议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不断优化课程设计等。王健、胡庆山[15]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法对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概况进行了调查,认为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教师自身文化水平、学校可利用资源与课程内容的设置,提出学校应保障体育教师课程实施的主体地位并赋予其决策权、建立健全校长领导的相关责任制度、提供体育教师与专家对话的互动平台等。
综上所述,课程实施已经受到各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大量文献可供参考,但对于体育教师课程实施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应给予重视,在已有文献中,大多是关于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地位与作用的定性研究,缺少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
六、结语
关于“执行力”的研究,在教育领域研究较少,对执行力概念的界定也不完全统一,没有形成稳定的理论体系,对“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政策执行力研究方面,体育教师的政策执行力主要体现在对新课标政策的实施,但此类研究角度较为单一且不够深入,应在充分分析政策的基础上对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在课程执行力研究方面,从文献数量和时间上来看,虽然在每个教育改革阶段都有学者关注教师课程执行力,但在中国知网能搜索到关于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的文献寥寥无几,表明研究不够完善;就研究内容而言,近几年各学者对不同层面不同视角都有研究,内容丰富,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被学者重视,如对教师课程执行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执行现状等问题没有引起关注,缺少实践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充实探索。当前我国课程实施研究领域较广,有大量可供参考的文献,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较低,与教师相关的研究较少,在研究内容上,仅关注于体育课程执行主管部门或是对课程实施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研究不充分,应继续加强对体育教师课程执行力问题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是基于思辨研究方法,缺少实验与实证研究,且主观倾向较大,从而降低了结论的可信度,后续研究过程中应从思辨转向实验与实证研究。由此看来,虽然有关教师课程执行力方面的研究比较丰富,但以体育课程执行力直接作为专题的研究较少,需要后续学者的重视与关注,也是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