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与实践:大学生党员践行文化自信的途径与方法
2022-03-18徐晓梅
■徐晓梅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党员作为在校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理应在文化自信的践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当下国内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蔚为大观,但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研究还偏少,特别是涉及文化自信践行途径方面的阐述还存在空白。鉴于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践行文化自信的策略与方法加以探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语境界定
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趋势。如果要对“文化自信”进行追根溯源,则是起源于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文化自信时曾指出,实现文化自信要从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出发,要了解我们历朝历代文化自信的脉络和走向,在当代则要突出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随后,他又在多个场合提倡传统文化,不仅将之视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1]“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与“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而且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因子“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3]。除此以外,习近平同样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于社会实践,如在与高校师生的座谈中肯定“民惟邦本”“以德治国”等传统治国理念,赞赏“言必信,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传统处世准则[4];在“七一”讲话时引用《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激励党员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勇于变革[5]。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下引经据典的做法不仅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以时代意义,而且正是其本人文化自信的外在表现与践行方式。
二、大学生党员践行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充分肯定,标志着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认同和身份认同”[6]。从本质上来说,文化自信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它虽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与精神面貌,但也极有可能因“隐而不显”的特质而无法迅速、充分地发挥自身价值,因此有必要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对文化自信的践行。
首先,践行文化自信具有认识上的促进作用。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理事会上曾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号召各国践行“上海精神”[7],这正印证了实践对于认识上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中,大多数从出生以来便一直接受着以全球化、工业化、商业化为特征的现代文明的洗礼,思维上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因此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他们,引导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这也是提升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理论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文化自信只有经过身体力行,才能在大学生党员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才能真正做到后继有人。
其次,践行文化自信具有风气上的辐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只有在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行为对文化自信加以表达与外化,才能够使社会关系中的其他群体在耳闻目染中受到更加直接的积极影响。《东周列国志》有云:“欲人勿恶,必先自美,欲人勿疑,必先自信。”[8]榜样的力量可以使得每一个人都成长为榜样,而这种“链式反应”所产生的巨大效应也将使得校园环境中的文化自信蔚然成风,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方能够落到实处。
最后,践行文化自信具有精神上的凝化作用。正如人们在回首中华传统文化的荣耀时首先会想到那些光辉的事迹、动人的词章、华美的建筑、精巧的工艺品……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对个体心理状态的抽象描述,其效果只有在作用于生产、创造、娱乐、审美等人类实践活动之后方能得到凝聚与固化,这个过程不仅是文化自信的践行过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诞生过程。同理,文化自信的心理状态只有在被学生党员实践于丰富多彩的当代生活并形成可观可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之后,才能够真正凝化为文化自信的校园文化的基础,进而在凝化的成果上,充分实现其熏陶人、教育人、提升人的重要价值。
三、“1234”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践行文化自信的途径
高职院校具有传承中华文明和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有延续文化自信的义务。正因如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好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主体力量和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学生党员文化自信教育“1234”模式。
(一)“1”个中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心”
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时,应当是我们文化自信昌盛之时。培育大学生党员的文化自信,首要前提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自信”是随着“三个自信”的推进逐渐孕育而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9]。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积极寻找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科学方法,为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教育首先要讲政治。首先,讲政治是我们党的党性原则所在,是我们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特有优势。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体是学生党员,这一身份不能忽视。在培育文化自信的过程中,施教者和受教者都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其次是不忘初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9]。初心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要牢牢扎根于祖国大地,不忘记革命先辈走过的路,明晓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意义。最后是牢记使命。使命是中国共产党的立足点。对于学生党员这一力量来说,即使是在培育或实现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也要树立正确价值观方向,所有的成长和成才都是为了文化自信的早日实现,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和新的辉煌。
(二)上好“2”个必修课:传统文化必修课+红色文化必修课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培育要上好“2”个必修课,即传统文化必修课和红色文化必修课。学生党员应立足于民族优秀文化,寻找民族的文化记忆,也要与红色文化共情,把党的红色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保持革命本色。
要上好传统文化必修课。一是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有和了解的前期基础,带着辩证的眼光,汲取诸如仁、义、礼、智、信的中华伦理观念,吸收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等文化理念,并在个人身上延续好民族的精神血脉。二是要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占有知识广度只是第一步,重点还要内化于心。今天再谈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说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所有东西皆可传承利用,而是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那些经过长期实践验证,能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适合时代需要的精华内容。三是要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学会感受体会,在言行当中潜移默化地实践着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转化为自觉行为。对于学生党员来说,自身要能够沉浸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某一方面,学有所得、学有所感,把中华传统中的那些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上好红色文化必修课。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是带有时代意味的,对于当代学生党员来说,文化自信不仅仅是遥远的历史,也是身边的故事和声音,红色文化就是培育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首先,红色文化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成果,也是我们之所以文化自信的信心所在。因此,学生党员除了要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与红色文化共情,把党的红色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保持革命本色。其次,在当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教育中对于红色文化必修课的认识度还不够,对于红色文化所能激发出的文化自信的力量还有所迟疑。红色文化是近代以来,我们的文化自信不断受到冲击、衰弱的情况下,依靠着中华儿女强大的精神力量而逐步构建起来的成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理应在今天继续传承和弘扬。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可以从党的艰辛奋斗史出发,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出发,加强对红色记忆的塑造,牢固红色情感纽带,强化文化自信的信念。
(三)守好“3”个阵地:课堂阵地+社会阵地+网络阵地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培育要有阵地意识。新时代大学生党员群体成长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自身又涉世未深难以辨别繁杂信息,多元化的思想或思潮容易给他们的文化自信带来冲击。因此,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现实困境,要协同多方机制构建,守好课堂、社会、网络三个阵地。一是要守好课堂阵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文化自信教育首先来源于课堂,这里既有专业教育课堂,也有党课课堂。通过课堂,学生党员可以有效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认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坚定他们文化自信的勇气。二是要守好社会阵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是培养教育人的最有效路径。在课堂里接受了文化自信教育的学生党员们,如果空有理论知识,不亲近人民,不亲近社会,那所学到文化自信的知识就是“空中楼阁”,文化自信的最终服务对象是人民,大学生党员不能只坐在“象牙塔”中,要到社会这个大课堂上去观察、学习、实践和磨练,才能发现当下自身对于文化自信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成功的是什么,紧缺的是什么,引领的人群是什么样,从而找准学习奋斗目标,更加科学地认识文化自信的深层含义,发挥好应有的价值引领作用。三是守好网络阵地。信息时代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普遍热衷于上网,习惯于从网络上获取各式各样的信息,当然同时也接受着多种文化或思维方式的影响,网络阵地的文化自信教育尤为重要。对文化自信要有理性认识,客观看待。那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就要有着对文化自信这一概念的清晰认知,既要主动深入网络,理性发声,又要包容交流多元文化,有效甄别。引导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党员做网络阵地上文化自信的“捍卫者”,通过自身朋辈引领作用和示范引导作用,将文化自信的网络阵地守好、建好、用好。
(四)推进“4”个保障:组织生活保障+思想政治课程保障+校园文化保障+文化成果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9]。如何实现“喜闻乐见”和“广泛参与”,这就是文化自信教育过程的保障。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文化自信教育不是单独进行的,它既可以内嵌于党的组织生活,又能在其他课程、校园文化、文化成果中得到协同保障的支持。一是组织生活保障。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员接受教育、深化认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可以以此为契机建立党性与优良民族性之间的关联,比如在党日活动时,组织大学生党员参观那些具有思想教育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场所时给予学生党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的机会,在主题教育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自信的巩固与升华。二是思想政治课程保障。思政课程是党建工作之外学生党员接受中华文明传统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是古代精神与当代精神的汇聚与传承,因此大学生党员在党校教育之外,有了思想政治课程的辅助教育,有了当代社会鲜活生动的例子,他们在文化自信的接受上会有更深刻的感受。比如,思想政治课上的“道德”章节,强化了思想道德修养,展现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塑造,引导了当代青年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爱岗敬业、务实勤奋、勇于进取。三是校园文化保障。一般而言,高职院校起步晚、历史底蕴不够,因而缺乏了“双一流”大学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涵养大学生党员文化自信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和条件。此时,校园文化的营造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营造可围绕书香化、红色化、精致化、和谐化的建设思路,做好高职院校的校园的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工作,让校园成为天然的“课堂”,增加文化自信的“显示度”,让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党员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四是文化成果保障。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朝代更迭与战火洗礼中经久不衰,不仅是因为中华儿女内心层面的精神传承,更是因为产生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优秀文化成果,它们作为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与鲜明坐标,赋予子孙后代以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认同。因此,学生党员也可在文化成果中践行文化自信,通过自身参与,积极主动地关注周围涉及传统文化的先进案例与现象,以“记录者”与“宣传人”的身份有意识地对它们加以搜集、整理与提炼,结合当下社会新兴媒介手段和工具予以呈现出来,比如“汉服热”“国潮”品牌的崛起、“李子柒”现象等,就是这一代青年人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助力传统文化当代成果的有效转化的生动展现。
美国政治学者白鲁恂曾这样评价中国,不是“一个民族国家体系内的国族”,而是“一个佯装成国家的文明”[10]。这正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依靠自身的文明礼仪维持秩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注重兼容并蓄,凭借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以文化人”,整个国家具有高度统一的文化认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课题,我们应重视并努力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这座“富矿”,以多样化的途径与方法鼓励学生党员对文化自信的自觉践行,以践行深化认识,以认识指导践行,充分发挥习近平文化自信理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所能够起到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