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价值探析

2022-03-18郑倩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美育育人融合

■郑倩倩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美的意义认识不够,更鲜少有自觉的作为。特别是当前一定程度上存在将美育窄化为艺术教育、矮化为技巧培训的认识误区,美似乎正在成为艺术、方法和技巧的代名词,背离了美育的初衷,其教育价值和担当无法凸显,使得美育渐趋于工具主义,成为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这种状况急需尽快改变。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说明国家对美育工作高度重视,为美育育人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

美育既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思想教育,既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亦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涵养人的素质。由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离不开美育,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

一、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现状

(一)当前研究多为理论和价值研究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献共242篇,且多数为期刊文章。关于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关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大多笼统地提出了一个或几个实践方向。目前来说,研究的成果还基本处于尝试和摸索方面,现在所出的研究内容也非常浅显,涉及两者相互融合的理论、途径、方法还不够系统,也不甚全面。所以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研究需要更广泛的调研、更深层次的解析,从必要性、方法论、实施途径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二)当前研究多数忽视了实证分析

由于缺少案例分析和数据佐证,研究存在说服力不足、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大多数研究或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美育实践的指导意义,或强调美育实践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关于两者能否融合、如何融合、深度融合的专题研究较为浅显。国外关于高校学生美育和思想政治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艺术理论、艺术教育、艺术引导类,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相互关联的研究较少。随着国家对于美育的重视,同时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关于两者融合的研究,缺失大量的实证分析,无法客观、科学地论证两者融合的意义,导致后期开展实施缺少参考和借鉴。

(三)当前研究美育优势未完全发挥

目前的美育研究和实施还是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完整的规划和顶层设计。而“以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对于学生的要求则越来越高。另外,美育教育多数还停留在绘画技术、绘画方法的教授,而对于美术鉴赏、美术史论普及等更加深层次的实践还比较少。美育如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给予相关方面的助力,目前还没看到相关成功的案例。所以美育如何发挥出其育人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推进和加强体系建设。

二、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趋势

(一)随着教育改革优化和政策出台,国家在美育方面的重视日渐提高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老教授回信,专门就美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而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对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紧接着,《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于2020年10月印发,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首次联合印发的美育相关文件,表明党和国家对美育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21年4月19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考察,首先视察了美术学院及参观了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他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美育在思想政治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一方面,美育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提高综合素养,尤其是审美素养是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的;另一方面,美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美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与意义不容忽视。所以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作为一个充满审美意味的时代命题,是现在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命题。

三、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价值意义

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独特优势,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其本身是一种审美体验,实际上发挥了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美育理论学习和美育实践开展两方面。

(一)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理论意义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这既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任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更多的高校、博物馆、文化场馆都参与到美育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支持美育的生态系统,美育得到快速发展。但在高校推进美育教育进程中,仍然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够,甚至实践方面脱节的现象。因此,探索高校美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研究,尤其是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融合机制,对于提升两者的深度融合教育效果非常必要。

(二)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价值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对综合性院校美育工作作贡献的新思路。应结合学院学科特点、学生专业特色,围绕美育发展与审美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融合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在实际实践中,对于美育工作提供的基础保障还不够充分,同时过分强调技法引导的重要性,学生美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融合度不高,美育活力为思想政治工作所提供的新探索还不够全面。基于前期的工作实践,深入研究具有专业特色的联动互促机制对于切实增强思想政治与美育双向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以期为高校美育和思想政治深度融合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四、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联动价值分析

(一)精神本质方面,研究有助于构建“真善美”统一教育联动

首先,从美育的育人功能来说,高校美育能够提升学生的愉悦性,在美育实施的过程中,会启发学生去发现真实、感觉美好、认识美丽、创造美观、表达内心,在这个过程中会让学生感受到愉悦。还会引导学生探索感知到的“真情实感”,然后通过绘画、涂鸦等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就完成了探索内心、探索“真”的过程。其次,美育有着与生俱来的伦理性。人们对美的认知,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和人格。学生体验美好、欣赏美景、创造美画的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认知相融合。而每个学生的审美人格,都是道德人格的一部分,通过审美情趣来激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学生同时具备审美素养以及审美人格,他会更加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更好地与人交往,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个体与群体、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和平共处之道,从而构建起良好相处氛围和与他人的情感连接,这就完成了“善”的实践。最后,美育工作具有着浓郁的情感性。美育本身就是围绕“美”而进行的教育,希望学生在美育的环节中,注重自我的情感表达,也希望学生在美育参与中,通过情感的释放来愉悦身心,最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情趣来提升审美鉴赏力、美的表达力。总而言之,美育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相同的精神本质教育出发点,美育的过程就是感染和影响人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引导人不断向“真善美”完善的过程。

(二)价值导向方面,研究有助于构建家国同构教育联动

首先,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曾在各个场合引用古诗词、古谚语,也在很多场合提起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与各大高校的学子座谈时,多次说到“文化自信”的内容,加之在国内、国外的演讲中,也重用引经据典,因此“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美育中的内容,多数是围绕“文化自信”展开,通过对于美的教育,美育的多数内容都是顺延中国美术史展开,从原始彩陶的淳朴到元朝的粗犷美,从唐朝的华贵到宋朝的简约,中华文明创造了无数的文化瑰宝,美育过程也是对中国美术史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美育的实施内容重要一环就是探索创作文化作品,继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优秀传统。将美育的成果通过宣传、展览广泛传播,这个过程也是向大众展示中华文化的过程,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大众群体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力量”,从而更好地形成家国情怀。最后,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看,不仅有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比如绘画、书法、壁画、雕塑、印染……,所以如果在高校推行美育教育、美育相关的创作,将学生的聪明才智牵引到与美相关的事务中来,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创新作品,培养一批能够创作出优秀文化作品的青年,让中华文化的瑰宝绽放在国际舞台,会让我国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三)育人特质方面,研究有助于构建以德树人的教育联动

首先,高校进行美育教育,其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育人的最核心任务是“育德”。目前高校所实施的美育教育,大部分为通过审美教育、艺术创作教育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而学校若能将德育和美育互相连接,需要将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相互围绕和互补。目前,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多项工作都顺应立德树人展开,美育有其教育的独特性,但是也应与立德树人结合起来。其次,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来说,美育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所以,美育的实施也应该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目标,当代高等教育的美育实施可以尝试参照这一方向来进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探索。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美育育人所做的创新和实践大概率是不会脱离正确轨道的。所以,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目标上,能够锁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建设上来,充分发挥美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最后,高校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实践,可以从思想层面上充分认识到两项教育联动所具有的时代性、现实性、可操作性,实践过程中不断构建与“以德树人”的教育联动,将其作为高校美育的一项基本理论依据加以强化,从而使高校美育理念的内涵更加切合当今时代的需求。

五、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可行性路径

(一)抓好顶层设计,构建育人体系

在构建美育+思政体系上注重顶层设计与规划设计,系统化推进、讲求立体化。通过“两个注重”打造美育育人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制定相关制度,引领美育育人体系发展;注重学科特色,深入挖掘团队教师智慧,发掘学科中美育内容,凝聚育人合力,打造全员育人格局,实现立体化育人模式。

(二)运用分层计划,营造环境阵地

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和载体进行阵地打造,通过线上、线下的美育资源共享、宣传、推广方式,让美的作品进入学生视野。可以尝试充分利用课程载体、网络载体、活动载体的“美育媒介载体”,美术馆、设计馆、博物馆的“美育活动场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社团的“美育学生群体”依次进行计划实施。

(三)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实践渠道

逐渐优化大学生美育相关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通过整体性、动态性、广泛性、多样性“四个方面”的资源整合,用美育育人的“线”将主题教育、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双创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串联起来,通过主题学习、榜样力量、知行合一等方面开展美的熏陶,拓宽活动渠道和学生视野。

(四)凝聚品牌力量,聚焦全面发展

可以尝试打造一个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具有“艺术之美”的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室,以绘画艺术为载体,培养艺术素养,陶冶高尚情操,让学生在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学习美育相关的知识。将美育课堂教学、设计理念、艺术思维、美术特长、兴趣爱好有机融合,为综合性院校提供一个美育和思想政治相互融合的特色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室。

猜你喜欢

美育育人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