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阈下的商务英语翻译失误与对策

2022-03-18易连英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商务英语译者

易连英

(安徽三联学院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学术界认为商务英语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旨在保障国际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1]。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商务英语翻译不再是单纯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它包括语言知识、商务交际技巧、跨文化意识和国贸知识等核心内容。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译者需要具有敏锐的文化感知力和跨文化意识,使译文生动传达原文的各种信息和文化内涵,有效地完成翻译使命,确保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商务英语的翻译必须结合具体的中西方文化语境,遵循准确、规范、适当、统一等翻译原则[2],确保译文能够完整高效地表达原文信息。本文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以翻译的准确性为原则,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商务英语翻译失误,并针对这些失误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制约

语言和文化两者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征; 每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这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蕴含着该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而且记载着该民族人民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性、价值观等[3]。由于受各国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存在极大差异。文化是语言的根本,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的多样性。汉英两种语言根植于中西方文化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两者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限制。而翻译主要是嫁接两种语言文化的桥梁,是两种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商务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的变体,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它的翻译自然离不开它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因此,商务英语翻译绝非简单的两种语言信息的移植,而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注重源语与目标语之间语言上的差异,忽视源语与目标语所根植的文化的差异,那么翻译也必然是失败的。正如王佐良所言,翻译最大的难处就是文化的不同[4]。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造成翻译的障碍和局限性。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中对一些文化词汇的翻译不准确,或对一些句式翻译的偏差和错位,会直接导致翻译失误,翻译的失误小则造成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双方间的误会,大则造成国际经济交流的失败,甚至导致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失败[5]。从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来看,翻译障碍首先体现为文化缺失,其次是语义不对等,再次是文化缺省。译者在翻译时,应重视中西文化差异,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谨慎处理这些文化意象,尽可能地将原文的文化信息保留,使译文与原文信息和文化内涵等值,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错译和误译。

二、跨文化视阈下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失误

(一)文化缺失造成的翻译失误

由于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存在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文化缺失。文化缺失是指发生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因文化差异导致的一种文化现象,即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缺失或不存在的现象[6]。文化缺失直接导致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不可译或误译。笔者认为文化缺失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意象处理不当,则会引起文化信息的错译或误译。在汉英两种文化环境中,文化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词汇的真空。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在词汇方面差异显著,如中国人所熟知的土地庙、四合院、中山装、粽子等词,对于普通的英语受众来说却是非常陌生的,因为这些词西方文化中不存在的; 而Hippie,Punk,Sandwich等这些词汇仅存在于英语国家,汉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无论是英语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真空,还是汉语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真空,对译者来说要完全将原文的信息在译文中传达出来并非易事。尽管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译者的水平层次不齐,译文质量无法保证,文化信息损失严重,甚至直接造成误译。如“cash crops”在汉语文化背景中是不存在的,超出了汉语读者的理解,然而有些译者将其译为“金钱作物”,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死译。其次是文化的真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沉淀,由于民族历史、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汉英文化具有各自的独特性,而这些文化的独特性往往引起文化的真空,成为翻译的最大障碍。英汉习语大都以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传统等为基础,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深远的历史渊源,译文要同时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情人眼里出西施”,有些翻译家将其译文“love is blind”,尽管表达的意思相似,却失去了原文的韵味,译文读者自然体会不到原文所传达出来的意境。文化的真空在翻译过程中,还容易望文生义,造成误译,如 “pull somebody’s leg”实质上是“愚弄人”而非“拖某人后退”的意思。又如自古以来,中国人讲究的就是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对饮食文化非常重视,所以将“工作”称为“饭碗”,将“开除”称为“炒鱿鱼”,将“被起诉”称为“吃官司”,将“嫉妒”称为“吃醋”。这些词都是一些中国特色词,对中国人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但译者很难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热衷传递出来,这就使得译文接受者难以体会其中的文化信息。

(二)语义不对等引起的翻译失误

不同的民族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拥有不同的历史、在风土人情和宗教信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因长期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熏陶,不同民族的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大相径庭,人们对世间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也截然不同。如“夏日”在中国人的眼中是烈日炎炎,是酷暑,一点都不可能和可爱一词联系在一起; 但英国的夏日是可爱的、温婉的,所以才会有莎士比亚的“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这样的句子。又如汉语中的“付诸东流”,由于我国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所以“付诸东流”喻指前功尽弃。显然这一比喻是基于我国的地理特征,而英美国家因地形地貌与我国不同,所以如果将“付诸东流”直译的话,很多英语国家的人不能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译文应该有所变通,将词的比喻义完全表达出来,译成“be in vain”。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沉淀,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造成了文化的不对等,文化不对等给翻译设置了重重障碍。文化不对等,亦是语义不对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英汉两种语言的概念不对等,如uncle一词统称叔叔、伯父、舅舅、姑父、姨父等父系长辈,汉英在类似的称谓表达上都有所区别。其次,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的表达不对等,如中西方对同一事物的颜色的辨识度是不一致的,红茶不能译为red tea,而black tea也不能译为黑茶,汉语红茶对应的英文应该是black tea,类似的还有黄页(yellow book),红糖(brown sugar)。再次,英汉两种语言的指称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不对等,如中国人认为喜鹊代表的是喜事、吉利和运气,而在西方文化中magpie(喜鹊)的内涵意义是“唠叨、饶舌”之意; 再如凤凰,中国人总会把凤凰和吉祥联系在一起,而西方人将phoenix和凶猛的怪物联系在一起,因此如果将西凤酒的商标译为 Western Phoenix,则有可能引起西方读者不好的联想而弄巧成拙。

(三)文化缺省引起的翻译失误

汉语言历经数千年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文化结晶。对于熟知中华文化的交际双方来说,为了使交流变得简洁、含蓄,往往会省略双方共同了解的背景知识,这就造成了文化缺省。文化缺省是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这是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使用相同语言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7]。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保证双方交际顺利的前提和基础,因为有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共享语言,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可以省略一些对交际的双方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背景知识。如平日里我们可能会听到类似于“我坐不住,你不是说我是属猴的吗?”作为中国人都很清楚我们国家的生肖之说,所以当我们听到这句话时,“属猴”和“坐不住”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文化缺省在同一文化背景和同一语言背景下发生的现象,所以文化缺省的内容对于交际的双方而言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翻译的过程是跨文化活动,译文受众和源语发出者之间没有共享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没有统一的语言,因此译文受众无法领会源语中省去的文化信息,源语交际双方之间的默契在译者和译文接受者之间丢失。文化缺省中隐藏文化信息为翻译设置了种种障碍,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重视源语中所存在的文化缺省现象,仔细考虑翻译的技巧和策略,否则容易引起语义失真,造成翻译失误,引起译文受众的不理解或误会。如中国服装品牌“红豆”,红豆不禁令人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千百年不断传诵的诗句“此物最相思”,因此红豆在汉语文化中象征着相思之情和美好的情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在国外推广该服装时,将其品牌名译为red bean,则无法引起国外消费者的共鸣,因为在英语国家文化中,红豆没有“相思”这样的文化内涵。又如“鸳鸯”牌枕套,鸳鸯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一种鸟,在汉语言文化中,鸳鸯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象征着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而在英语文化中,“Mandarin Duck”也指鸳鸯鸟,但英语国家文化中,“Mandarin Duck”并没有类似于汉语文化中的联想和比喻意义,然而鸳鸯所隐含的比喻意义是该商标意义的关键所在。

三、跨文化视阈下商务英语翻译对策

(一)增强跨文化意识

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和文化,因而每个国家的人们语言和文化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文化现象只存在于汉语文化背景中,而在英语文化背景中是缺失的; 有些文化意象在两种文化中的隐喻意义是不同的; 这些文化差异造成了我们所要表达的意义在翻译过后意思却发生了变化,引起了交际双方的矛盾,使国际商业活动无法正常展开,甚至造成民族之间的误会。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汉英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更是将一种文化移植到另外一种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译者只有在正确理解两个民族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强化对原文字面意思的理解,同时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处理好贸易活动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真正促进贸易双方的交流和沟通[8]。一名高素质的译者不仅可以自由地转换汉英两种语言,更能够在翻译前感知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做出调整,使译文能够达到最佳的跨文化交际目的。对于专业的商务英语翻译人员而言,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还应该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文受众。

(二)顺应译文受众的接受心理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加大了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但笔者认为商务英语翻译中由文化缺失、文化不对等所引起的翻译失误也并非不可避免。针对这些翻译失误,译者应当努力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充分了解中西文化传统,竭力寻找源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契合点,采取合理有效的翻译技巧来弥补各种英文化差异引起的失误。我们知道商务英语翻译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要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失误。商务英语翻译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商务语篇,包括商务信函、商品广告、商务合同、产品说明书等等[9]。这些语篇对于实现贸易活动双方的沟通,树立贸易双方形象,确立商务关系等至关重要。商务英语翻译涉及的语篇类型众多、专业性强、语言规范、逻辑缜密,因而译文必须准确无误,避免引起歧义和误解。笔者认为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原理是指导商务英语翻译最好的翻译理论,翻译时做到语义对等、文体风格对等、文化信息对等和商务功效对等[10]。按照此原则,译文对译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跟原文对原文接受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翻译要为读者服务,并使译文读者最大限度地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信息,那么译文应该尽量顺应译文受众的接受心理,采用译文接受者喜闻乐见的、符合译文表达习惯的形式。在此基础上,译者应当在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译文接受者对信息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信息,同时做到在风格上贴近原文。

(三)文化信息翻译补偿策略

商务英语翻译既要遵循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顺应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又要充分考虑源语文化的传播,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文化适当进行补偿翻译。翻译是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翻译,人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而仅从目标语文化出发,置源语文化的实际情况于不顾,一味迎合译文接受者接受程度,这就掩盖了源语文化与事实,实际上是对译文读者的蒙骗,阻隔了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存在,文化缺失、文化不对等和文化缺省会阻隔文化交流,只有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文化补偿翻译,才能摒除障碍,促进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了解。如:中国地广物博,农产品出口时要注意,产品的介绍,其中茶文化的介绍,谷雨采茶,谷雨是中国24节气,谷雨季节采茶。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补充相应的“谷雨”文化信息解释,让译文读者了解“谷雨”是中国节气,如 “Grain rain is the sixth of the 24 traditional Chinese solar terms and the last of spring”。

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绝不要停留在语言信息传递的层面上,而应该挖掘这些语言信息背后的文化信息,最大可能地将信息在译文中重现。纵观历史,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演变、风土人情等独具特色,因而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显现出极大的差异,这些都对商务英语的翻译构成了一定的障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谨慎处理这些因文化缺失、文化不对等和文化缺省引起的翻译问题,避免因处理不当而造成翻译失误和文化错位。商务英语翻译作为国际经济交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障跨国经济交流的重要手段,因而商务英语的失误小则引起跨文化交流的双方之间的误解,大则导致产品营销的失败,甚至有可能有损国家形象。因而作为一名译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积累中西方文化知识,遵循适当的翻译原则,采用恰当的翻译技巧,努力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商务英语译者
数学文化背景下的计数原理试题赏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英文摘要
基于陕西地方文化背景下的动画创意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