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道”建设与洛阳水系廊道的空间赋能与价值更新

2022-03-18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滨水水系廊道

宁 威

(洛阳师范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一、“碧道”与“共生”

(一)“碧道”:“水、产、城”空间廊道

“碧道”是以“水系”为轴的“水岸+产业+水城”联治发展的空间廊道。“碧道”以水为纽带,以自然河流为载体,以水体、水岸为拓展带,“水面”与“岸城”联动,“景观”与“业态”相结合,可以统筹生态、安全、景观、休闲、产业、文化、人居等多个领域的建设。“碧道”是一种线性空间,随河流湿地及两岸道路的自然延伸,串联起城市街区,连接起城居和自然。“碧道”“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重要廊道”[1],作为可以承载动植物品类多样性的绿色廊道和作为与城市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滨水立体生态空间。“碧道”通过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城市和人的发展发生联系,随着沿线环境与土地的综合治理与调整优化,通过水岸联治形成的“碧道”空间区块内各种生态型产业的逐步布局,“碧道”线性空间可成为一块块新兴的生态产业“微型水城”。“碧道”的建设不断增补城市发展“星火地块”,集聚“产、小、美”优势,既能彰显城市建设成果,又能借助产值积累城市发展资金,循环带动“治水、治产、治城”的常态化,使“碧道”建设走上可持续的“内生驱动”模式。

目前国内滨水城市水系廊道的治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从河流渠道的污染问题入手,一个是从周边堤岸的景观开发入手,出发点在于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多侧重于单纯的景观和生态方面,而对城市(含县城建成区)水系周边50—1000米范围内的滨水区域的人居和产业等方面做出整体性配套融入的中长期规划和综合优化调整的比较少。目前,小城镇建设、居民迁入、城市扩张等导致的城市快速成长,急需解决产业和环境的配套问题,特别是滨水区域。洛阳城市“碧道”开发应从水系治理、城市治理、产业治理等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激活“碧道”的多种潜在功能,侧重于水系“碧道”廊带在城市格局样态和价值创造方面的功能提升。

洛阳以洛河、伊河、瀍河、涧河等主要自然河流及其分支水道为主线,沿线分布有水库、人工干渠、湖泊和池塘、湿地等,水系全长360公里,水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在水系沿线分布有若干城市建成区(含县城建成区),人口集聚,产业丰富,有条件建立起复合型的“碧道”空间体系,使之成为洛阳的“三道两带”。即自然的生态景观廊道、安全的蓄水行洪河道、区域性文化展示廊道以及与之协调发展的以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为内涵的滨水产业带、商住人居带,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更新创生出源源不断的价值。

(二)“共生”:“碧道”建设的落脚点

城市“碧道”的样态表现为自然生态与都市生态相交错。开展“碧道”建设,应统筹做好“路、林、水、文、产”等几个方面,“路”是指沿“碧道”主线、辅线的交通快速路以及交叉通行的路桥涵洞等工程的建设; “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用以涵养水源的“碧道”水系上游植被的广泛育植,二是指廊道水系的绿化美化,能够调节城市微气候的小型城市树林的形成; “水”是指水量的调配、水体的治理,能确保“碧道”内水量的丰沛; “文”是指“碧道”沿线的历史人文与区域民俗的挖掘与展示; “产”是指充实“碧道”空间的经济功能,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对城市“碧道”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产生经济效应,在振兴“碧道”立体空间综合产业的思想下,研究如何挖掘潜力,促使其成为扮靓城市、集聚三产的绿色经济区。

在“碧道”建设过程中应秉承人与自然“相依”而“共生”的发展理念。“水、产、城、人”四者互利互惠,人们治理水系为自然做贡献,自然为人类、为城市提供良性发展环境,“水、产、城、人”“四位一体”。

“碧道”建设向前推进的重点在于保护与利用并行,是积极贯彻“两山”理论的实践性工程,保护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通过保护恢复水系自我调节的机能,通过利用产生新的可利用的活力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在生态机能、城市机能健全的基础上,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水系廊道也可以成为区域发展的产业孵化廊道,成为经济增值地带,反哺和带动保护。

二、洛阳“碧道”赋能发展的主要自然障碍性因素

(一)水系宏观生态流量不足

洛阳位于中原地区,表面之呈现出“三水东北方向并流”的格局:北部有黄河水资源的滋润供给,黄河以南,伊洛二水从西南向东北方向流经主要区县后汇流入黄,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9条,但实际上,洛阳和其他黄河流域城市一样,面临缺水的问题,人均占有水资源不足41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自然河道的缺水、生态流量的不足,缺乏形成水流自然下泄冲刷以及河道水体自净的有利自然条件。

洛阳的洛河、伊河、涧河等主要城域河流,其生态水域包括水库、塘堰、湿地、河渠等,不仅是区域性的水生、岸生动植物繁衍地,也是城市工农业用水和形成城市淡水的重要依赖资源,并具有调节区域微气候、涵养水体的重要作用,沿线植被还有吸纳空气颗粒物、净化空气、降低噪声污染的功能,是城市景观多样性、生物生态多样性的重要保证。但是因宏观气候大环境等不可抗因素影响,洛阳境内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减少,造成各河段生态基流不足; 洛阳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主要依赖自然降水,河川地表水除了一些河谷上游以及孟津东部、偃师南部、洛北丘岭自然水资源较为丰富外,其他地区均为贫水区。

城市“碧道”水系上游干支流入境水量减少以及工农业用水的逐年增加,使得“碧道”水系水量明显不足。水资源较少,河水流量不充沛,容易导致水系自然生态的脆弱化。河道径流量的逐年减少,流速减缓,易导致河道(自然或人工)水质下降甚至治理后再次恶化。

洛阳作为北方城市,与南方淮河、长江流域的滨水城市相比较,河流的生态流量不足问题很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是难以抗拒的自然原因,水体浅、水流缓甚至部分河道成为非流动水,是造成河道内缺乏自净水量,无法产生冲刷、下泄清理河道功能的主要原因。为此,还应开源节流,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充分利用降水集中期有限的雨水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消纳、蓄滞,有效补充旱季河道的补水需求; 广场街道普遍铺设渗水型地砖,充分涵养水量,形成地下蓄水空间,不妨借鉴北京等地的“双层河道”建设经验,在城区部分缺水区域的河道修治上采取分层设计,地表是河渠,地表下分段建设1000—2000立方米水量的大型自然降水收集池,利用夏秋两季等集中降水期蓄水,并通过泵提系统适时补给上层河道,以弥补水量蒸发造成的水量不足。

(二)局部河渠环境亲水性亟待提升

“碧道”建设过程中水、产、城协同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水系河渠应具备良好的环境生态,具有亲水性的基础。根据有关水利部门对洛阳主要水系的水质调查和监测,近几年除了伊河水质在整体上较好外,“洛河水质沿程逐渐变差,中下游洛阳、偃师等城市河段水质恶化; 洛阳和栾川两个局部城镇河段水质较差”[2],洛阳作为北方城市年均降水量少,降水随季节变化,上下游水量不平衡。洛阳又是一个受季风性气候影响明显、气候较为干燥的城市,但根本原因还是沿线人口过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目前洛阳各区县城市建设逐渐铺开,伴随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区和小城镇建设,伊洛河流域的水治理形势将更严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居民区生活污水未经集中处理,是河道水系污染的主要原因,城市道路雨污可见异物未经充分沉淀净化而排入渠道,加重了河渠污浊。必须加强对现有超标排放的入河排污口的综合整治,除了继续加强对所有工业废水和居民区生活污水净化达标排放的监督检查外,对自然降水等形成的地表水体也要进行“雨污分流”,处理后提高再次利用率,努力形成“三类水”增量,保证地表“三类水”的调节与供给。

局部地段河滩、河道河渠底床干涸裸露、人工池渠水体变质等问题急需解决。不妨采取一些抢救性治理手段,积极引水,运用水系种群动态干涉等生物技术,通过物种选育与水量调控,促使其内部物质新陈代谢、能量平衡的“自我建构”,恢复“自我修复”能力,最终恢复自然的“自我完善”。洛阳和国内其他滨河城市一样,由于各个时期城市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遗留问题,滨水两岸的廊道区域基本由老旧城区的民房住宅、街道小厂和老式楼宇居民区组成。由于河道的曲折不规则性以及城市早期建设的规划意识缺乏,到目前为止,洛阳东北部部分老旧街区以及部分县城建成区的老旧河段依然存在着滨河建筑物位置排列杂乱、街区面貌陈旧的现象,街道马路平整性和卫生状况亟待改善,虽然进行过大规模的整治,但是个别滨河地段还存在与“碧道”景观违和的临时建筑物。水系廊道综合治理指标应将河道内水体无腐质变色、无异味、水面无漂浮废弃物、斜坡与堤岸无垃圾、无杂乱搭建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尽可能提升河渠内“三、四类水质”水量的占比。因为“碧道”环境整洁卫生、规则有序是“亲水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碧道”空间赋能建设的推进

(一)“碧道”空间的赋能

积极策划和实施,让“碧道”空间的各区块融入城市整体发展格局。

第一,运用SWOT分析方法,摸清“碧道”空间各区段在文化、产业、人居等方面能否利用、有无发展机会、优势和发展条件如何、劣势和存在的风险如何以及怎样规避等问题; 研究“碧道”沿线各区段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因地制宜通过亲水人居、文化创意、商业消费等,于“碧道”沿线逐渐引入创新型、文化型、生态型产业实体,促使“碧道”空间区块“赋能化”,通过“碧道”建设,围绕保护、利用、开发的全流域治理模式,形成沿“碧道”点、块状分布的长达数公里的“河道+产业”“河道+城市”的绿色循环发展体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打造“宜居、宜业”的滨河带; 通过建设,让人们与“碧道”之间形成紧密的经济与人文的互动,产生“护水、爱城”的情感以及与城市水系共生的公民共同体意识。

第二,将自然水系治理、沿线街区地方民俗文化的开发等文化景观建设和河道两岸500米区域的高新科技园等复合型产业配置等诸多内容串联起来,赋予“碧道”沿线城区新的品质,还河于人,还水于业。这不仅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而且能产生“各享其用”“各增其值”的具有能动弹性结构的生产力单元,配置具有推动性、动力性特征的各种社会资源要素,形成新的绿色区块驱动发展集群。

(二)消除“低存在感”的边缘化现象

水系廊道的建设不是单纯的滨水绿化美化工程,切忌单一化的片面设计和单一的景观修复,让其成为只可观瞻的“大型景观摆设”。防止“碧道”与城市经济人文生活脱节,远离人世,缺乏生机。

打造既具产业发展价值,又具文化休闲和消费提升功能的“价值廊道”,重点是要加大与城市的融合度,使“碧道”与市民的城市日常产生密切的联系,防止部分水系廊道“无人化”,防止“边缘化存在”,与群众日常需求脱钩,与城市实际生活脱节,人们的抵达率不高、接触率不高。目前,洛阳“廊道是廊道、城市是城市”的现象仍比较明显,水系与城市“有机融合”“利用融合”的格局不紧凑,有些滨水地段的建设主题与市民平常生活主题无关或发生融合接触使用的频次较低,已有的涉及休闲娱乐、文化产业等要素性设施难以满足群众日常刚性需求。

水系廊道沿线的景观在设计上要注意通过景观建立起水系与城市、水系与人居之间的“自然而然过渡起来的紧密功用和社会联系”,否则无法加强人与水系的联系性认知与持续性关爱,再宏大的景观也只能成为人们意识中边缘化的一个存在而已。

(三)增大“碧道”与城居日常的交集

要做好中长期的“碧道”空间各要素融合性规划,并进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变“水道为碧金之道”,实现可持续发展。荷兰的老牌水城阿姆斯特丹、越南中部的新兴城市岘港、北京老南城的三里河等国内外建设得比较好的亲水性城市或区域,都在发展中加强融合化,因地制宜,恢复水系“碧道”,不以牺牲当地原有小型曲折化的街区为代价,不以影响附近居民正常生活为代价,不进行大拆大建,不单纯以大绿地、大广场为建设要素,而是有效维护和利用水系沿线既有的、星罗棋布的咖啡厅、餐馆、商店等商业设施和复杂的道路与民居,与廊道水系形成生机勃勃的小社会、小街区,市井繁华,烟火气十足,构成了城市中最具活力和吸引魅力的区域。一边是水光潋滟,一边是商街交错,居民生活在“入则宁静、出则繁华”两种城居样态中,让游客徜徉于历史和现实交相辉映的街区,满足了现时代人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的需求。

“碧道”必须与城市生活相融合。“滨水区已经成为当地民众重要的活动场所,因而其设计也必须与当地市民的需求息息相关”[3]。应以关注社会生活的原则,“形成以商业、休闲、办公、居住等混合功能开发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善滨水地区的整体环境,为滨水地区注入活力”[4],带动整个区域空间经济与生活的关联性优化。

“碧道”沿线道路的设施建设,需要加强融合度,通过各种交通设施的科学布局,营造畅通的人流、物流通道。水城人居小区到水边廊道的道路配套应以步行最短、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优先以及交通工具与线路获得便利为原则,设置各种公交线路的接驳点。在“碧道”沿线多设入口,减少绕行,增加下河步道。地铁、公交的站点应该多口嵌入“碧道”沿线各个节点,绿色共享载具的停车场也应设计在内。

从城市“公共生活角度来看,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以及参与公共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滨水地区依托其水系及绿地空间,通过建设一系列的亲水开放空间,是未来滨水地区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5],以城市夜间经济为例,“城市夜间景观与滨水景观带建设,让滨水区产生更为丰富的可识别特性”[6],促使自由职业者加入其中,也是发展民生、促进就业的一条举措,是激发城市第三产业的一条可选道路。

(四)“碧道”空间经济与文化赋能的举措

1.“碧道”空间经济赋能

近年来洛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如何将城乡治水方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打造实用且具价值的“生态+产业+人居”的亮丽水系名片早已列入城市发展规划。下一步应在各城市建成区继续建设形成“水面—水岸—水城”层级递进的空间,以分布城区(包括县域城市建成区)的主要水系为主线,向水域两岸延伸200—1000米,以湿地绿地、环保产业园、文化公园、景观带廊道、水上运动中心、水岸商业住宅区及配套商业设施为节点,实现“水体、水岸、水城”三体共同发展,“在确保滨水开放空间的开敞性、连续性与可达性的基础上,结合滨水地区的商业、餐饮等功能布局,向两侧城市延伸,同时注重水体两岸的互动联系,使滨水地区形成有机统一的开放空间系统”[7],还可在城乡接合部的郊野廊道形成生态养殖的空间,发展小流域航运、水上观光等产业。城市水系沿线是城市地块可开发利用的新资源,通过河道+产业+人居等城市要素的配置,可以赋予水系沿线线性地块以新机遇,从“碧道”空间的不同地段、不同特征、不同优势出发,补足生态缺陷,规避发展风险,营造公益型、服务型的无公害商业,引入健康娱乐、绿色人居等要素。个别有条件的“碧道”区域可以因地制宜地采取“生态+康养”的综合发展模式,推进沿“碧道”的民俗民宿、康养接待等的建设,与托管、保健、养老等业态融合。

植入“碧道”理念,使得“碧道”沿线地带产业提升、功能更新、价值提升,从而不断更新区块品质。

洛阳的社会经济正进入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时期,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如何通过水系周边廊道的改造发现新机遇,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尤其对未来洛阳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环保产业的布局以及未来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利用洛阳“四河”流域体系,在“碧道”两侧地岸的线性空间,以“碧道”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人为赋能”,推进“碧道”沿线空间廊道综合业态发展,促进周边水岸联动,以“碧道”建设推动“水域、产业、旅游、人居”四项共治,从而带动滨河区块的生态治理以及产业开发,促使“碧道”沿线区域生活样态和业态更新,使“碧道”从仅侧重景观功能发展成为具有产业提升、城市引领功能的新兴线状地带。通过“赋能”,“碧道”空间“动起来”“活起来”,实现知识产业、民俗旅游、商业百货、人居住宅四位一体和谐发展,点亮城市经济新航标。

2.“碧道”空间文化赋能

进一步提升水系文旅品牌知名度,把洛阳的文化优势转化为高美誉度的文化价值。洛阳老城区、瀍河区有多条滨水历史文化街区,也面临着如何随水系空间的改造而实现良性发展的问题。这些街区坐落在洛阳文化的核心地带,以水为脉,有大量的历史建筑群,应继续多方收集整理和挖掘水系沿线的民俗遗产、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将这些历史遗存的文化元素适应时代审美需求实现产业化、媒介化、品牌化,让城市“碧道”水系带的社区人居、文化创意、街区文化、民俗旅游等,变成新的活化的文旅资源。可通过修缮和新建等方式,通过各种“碧道”主题公园,举办展销会、嘉年华、文化沙龙、时尚秀场、群众集会等各种人文活动,集聚人气; 或以新媒体线上传播方式,如“3D、VR、线上展馆、动漫”等数字传播方式,宣传洛阳的“碧道”建设和“碧道”品牌,招徕八方宾客,赋予“碧道”不同区段各具特色的可识别性文化,以品牌化破解水系文化特征不明显、模糊雷同的问题。允许部分高端的休闲创意、商务会议、金融科技、文体传媒等实体通过品牌旗舰店的点缀,丰富业态,完善“碧道”内的服务型功能,促进廊道空间功能的混合,增加“碧道”空间的GDP创生力。一旦“碧道”内各文化和产业要素在民众和游客的心中形成不可或缺的依赖性接触和消费,那么以“碧道”串行而成的廊道区,必然与民生密不可分,市民与城市“碧道”相依存,“能够实现共同的成长,那么这座城市肯定就能成为全体市民安居乐业之所在”[8]。

依托价值突出、保存较好、资源丰富、能有效串联历史的游憩通道,包括沿袭历史线路的陆路和水路,以及沿线重要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景观,使之融入“碧道”建设,植入时尚文化元素,打造主题公园、主题商业MALL等绿色主题项目,以体验化、融合化、协同化、品牌化等方式推动城市水系沿线区域文化产业价值的提升。这样既能将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建筑、园林等人文资源重新激活,古为今用,又能在此基础上重塑新的城市精神,用滨水街区讲好“洛阳故事”。各滨水街区的单位还可以利用“碧道”沿线空间建设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办的文化长廊、承包的小型青年林等,在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宣传城市精神文明。

四、“碧道”:从“价值洼地”到“价值高地”和城市新引擎

“城市更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于城市中的建筑、环境等实体(硬件)进行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物质环境质量,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区域内的社会、历史、文化等要素对空间进行塑造,实现区域内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9]为了打造新的发展引擎地段,要不断健全“碧道”沿线产业功能,通过“碧道”建设,加大内引外联的力度,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先进理念和做法,吸引相关高科技和环保型产业公司落户“碧道”沿线,提升沿线区块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协同发展的活态化工程,将城市滨水区域的建设发展从单纯的生态景观型向价值开发型转变,实现由“滨河景观”向“价值高地”的转变; 加大政府与当地民间资本的共创合力,在“碧道”沿线形成串联化的生态产业集群。在做好“碧道”空间的人文与产业赋能布局的同时,积极满足“碧道”水系水量的自如调蓄,使之能够逐步实现水体具有生态循环新陈代谢的自净功能,凸显“碧道”空间的增量价值。“步入后工业化时代,滨河复兴恰恰迎合了城市由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需求,成为城市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地区,滨河地区的价值提升成为滨河复兴所面临的头等挑战。”[10]

“碧道”建设,可带来土地价值更新。提升改造原有的中低端景观、人居、产业,搬迁或淘汰那些停产半停产的街道工厂、产能落后的小型企业; 对老旧住宅小区采取多种方式的立面美化,对危老陈旧城中村建筑进行改造或拆迁,嵌入新型花园式现代商住小区,积聚人气,创生一个新的自发成长的滨水型街区,从而形成新的经济辐射核心。每个块状空间数家高科技产业公司的入驻就可形成一定规模的知识产业孵化区,加之“碧道”空间因金融、物流、医疗卫生、教育等城市公共服务点的设置,必然会带来空间的增值效应。

加快洛阳滨水地区“三旧”用地的改造提升,形成新的产业集聚空间,特别是在目前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碧道”风光带带来的周边土地增值效应,在项目制、招投制的基础上,解决“碧道”建设和可持续维护问题,让资本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鼓励民营企业与民间资本的社会化介入,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在尊重城市人与水系廊道协同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在“碧道”水系自然景观绿化用地、第三产业用地、房地产开发用地以及其他公用基础设施用地的规划上,“加强保障,发改、财政等单位加强调度,做好相关手续,确保项目依法依规运作,强化督导”[11]。“碧道”建设多元投入能让多方受益:建设企业有收益,沿线百姓得实惠,城市空间得以更新,政府市政项目得以实施。

五、结语

“碧道”沿线水岸联动,水系、产业、人居、文旅相结合,是实践城市发展更新转型的有益办法,“对现代政府来讲,最紧迫的任务是在尊重民意、民主决策的基础上,立足地域特色、人文内涵、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加快构建‘碧道’系统,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红利”[12],结合“用生态去创造价值”的理念,从“治水”“治城”“治产”的角度出发,对洛阳城市(含县级城市建成区)水系治理、开发、价值提升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改变过去滨水区块的“重景观建设、轻价值提升”“重水体水岸、轻周边区块”“重生态保护、轻开发利用”的现象,实现区块价值更新。在“碧道”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政府的作用,结合洛阳市整体规划,对城乡生态、廊道景观、地块经济等方面,从社会学、景观学、人居心理学等角度,常态化动态监测“碧道”沿线空间的自然资源保护、事业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人居状态等指标,探索城市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生态主义”路径,不断赋予和创生滨水廊道的与城居融合发展的能动性因素,实现从“景观存量”到“生态价值增量”的城市价值更新。

猜你喜欢

滨水水系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