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化视角下“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

2022-03-18张俊义王葶薛新巧

教育与职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高高水平

张俊义 王葶 薛新巧

自2005年第六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一系列政策和项目的持续支持下,高职学校在办学规模、学校治理、教学设施、教学师资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仍不高,职业教育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满意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作为回应社会关切的有效举措,2019年,“双高计划”正式启动。“双高计划”旨在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以开放性的建设指标鼓励入选单位百舸争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类型化发展的中国模式,共同打造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品牌。“双高计划”对各建设单位提出了百花齐放的建设期望,建设单位应明确高水平专业群与既往所提专业群的内涵差异,在科学评估自身现状和发展定位基础上,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自主抉择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与发展策略,以实现专业群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高“双高计划”的建设成效。

一、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现实审视

关于专业群,早在2006年开始的国家示范校建设便已提出了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理念,2010年开始的国家骨干校建设也基本延续了国家示范校建设政策。但受限于当时职业教育发展整体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办学水平,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期间的专业群建设并未取得实质成效。“双高计划”再提专业群,特别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摆在其最核心的位置,专业群建设的政策含义、高度和目标均已发生根本改变。《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明确指出,“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从建设实施的角度看,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内容分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实现“当地离不开”的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包含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三教”改革、实践条件等;第二层级是实现“业内都认同”的专业群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包含技术技能平台和社会服务;第三层级是实现“国际可交流”的专业群国际化建设,即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三个层级是一个覆盖全面的整体,其所构成的统一规划设计是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蓝图。以三个层级为核心,探索实践具有引领借鉴水平的高职教育发展政策、制度和标准,着力形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职业教育在不同地域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也不在同一梯度,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名单A、B、C档的197个高职学校、253个专业群在三个层级上的建设基础和发展需求不尽相同。站在横向比较的角度,建设单位三个层级的开放性建设指标应自我主导确定,科学实施、分步落实。站在纵向发展的角度,建设单位应在三个层级上理性设定自我发展目标,倒逼自己量力而行,建设内容应重点突破、协调推进。

二、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趋向的差异化理解

虽然建设单位在经历了相比示范校和骨干校更高标准的申报与筛选之后才得以认定高水平身份,但从结果上看,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外在表现仍然是群体性建设。群体性建设的特点是建设趋向平行并举,并依赖统一的周期性目标刺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群体性目标是实践形成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模式。但各建设单位的建设现状和现实指向存在差异,理应承担不同强度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使命,三个层级建设任务为建设单位实现差异化发展留下了灵活的建设空间。

(一)切合实际地开展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

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高低是“双高计划”能否取得建设成效的基础和关键,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主导参与“双高计划”政策制定,并处于领先梯队的单位已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成效,其主要任务是优化完善并形成可推广借鉴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双高计划”政策的落实,总体水平处于相对弱势的单位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必须从人才培养改革基础工作做起,进行彻底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只有人才培养质量达标,才能实现“当地离不开”的基本建设目标。各建设单位为此需花费的精力并不统一。

(二)力所能及地开展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领先梯队单位有能力、也必须在技术技能平台和社会服务上取得突破性成绩,并据此带动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口碑和影响力。但对于部分单位而言,在技术技能平台和社会服务上存在先天的能力短板,若盲目推进,形式上看似紧锣密鼓,实则并无实效。建设单位可以有选择地开展此项工作,从契合区域产业特色出发,评估行业和社会重点需求,集中资源做好技术技能平台与社会服务高水平试点建设工作。在试点建设培育成熟并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巩固并延伸行业和社会服务面向,以服务质量为根本,有序分步推进,逐步实现“业内都认同”。

(三)实事求是地开展国际化建设

若没有“当地离不开”和“业内都认同”作为前提,建设单位只能开展低层次的“国际可交流”。“双高计划”并非要求全部建设单位都要立即达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其更加侧重于主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输出中国特色的高水平职业教育模式,树立职业教育中国标准,而不是仍停留于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办学经验与模式阶段,被动地接受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各建设单位的共同建设目标,领先梯队单位应全力以赴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在国际上的弯道超车。其他单位则应结合自身实力和水平谨慎开展此项建设,切不可为了完成既定建设任务而忽视建设质量,一拥而上。这不仅会拉低“双高计划”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整体建设水平,也耗损浪费了不必要的建设资源。

三、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指标的差异化理解

开放性的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指标由建设单位对标“双高计划”建设总体目标和要求,依据自身条件,比较横向差距,规划纵向发展,审慎制定,旨在实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百花齐放。

(一)脱离实际拔高建设指标

一种情况是迫于高水平的身份属性所带来的危机感,认为高水平专业群必须要有高标准的、引领性的建设指标,建设单位容易忽视自身所面临的差异化建设问题,错误地选择单纯为了建设而建设的高指标。特别是在整体软实力不允许的前提下,建设单位设定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需求相脱节的硬件建设指标,大力从硬件建设上做文章。与实际需求偏离的硬件建设高指标并未产生真正的应用功效,由此形成的空壳建设却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空置浪费。

另一种情况是迫于其他单位个体发展指标所产生的危机感,认为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指标必须是人有我有,不具备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建设单位在明知自身短板的情况下,回避短板建设,认为短板建设既自揭疮疤又难以体现建设业绩,不如在具有宣传效应的建设指标上寻求突破。实际上,这些建设指标注定是束之高阁的短期效应指标,不仅与自身现有能力不相称,建设单位还会因此背负更重的压力包袱,而无力解决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最终导致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发展后劲不足。

(二)避重就轻降低建设指标

一种原因是建设单位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之初为成功申报立项刻意拔高建设指标导致。“双高计划”鼓励各高职学校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自我设定建设指标,各高职学校在申报之初对所设定的部分建设指标缺少科学论证,自主规划意识不强,盲目效仿,跟随选择建设指标,导致建设指标完成难度过高。建设单位为落实建设指标任务,只能不得已降低或更改建设指标,进行低效性建设。

另一种原因是建设单位内部机构改革和制度建设缓慢,加之建设任务繁重,项目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建设进度推进滞后,被动降低建设指标。“双高计划”面向2035年,共计划实施三轮,三轮建设“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对每一个建设单位而言,既是动力也是压力。第一轮建设已临近验收尾声,建设任务完成滞后的单位,迫于考核压力,只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选择在部分项目完成质量上打折扣,降低建设指标,进行低水平建设。

引起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建设单位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指标的开放性理解不到位。“双高计划”如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开放,开放性的建设指标有助于建设单位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发展指标,有助于建设单位集中精力各展所长,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实践不同方向和积累经验。建设单位所在区域不同,拥有的建设基础不同,所设定的开放性建设指标只能与自身发展契合。否则,建设单位主动建设的指标比重过低,被动建设指标过高、过重、过多,开放性指标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差异化发展的导向性就会减弱,建设单位的建设模式必然走向“千篇一律”,“双高计划”也就难以体现职业教育中国特色高水平发展的效果。

四、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管理的差异化理解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规划的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建设过程的质量导向比建设结果的固定导向更加重要。换言之,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管理要既具有现实性,同时要兼顾前瞻性。高水平专业群依托细化出的各类任务进行建设,育人的持续性和技术的进步性要求各类任务的建设应保持完整性与连贯性,这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建设管理主动性欠缺

建设实施缺少自我主导,过分依赖行政安排,被动地接受和完成建设任务,导致自我管理作用弱化。建设单位把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管理割裂开来,将协同性完成的建设任务进行重复打包,分配到不同的责任部门,各部门最终以同质化、碎片化的形式来完成建设任务,又使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走回了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的老路。各部门关起门来实施任务建设,既缺少对任务建设的整体把握和长远规划,又对任务建设作用认识不清,只以完成所分配建设任务为目的,短期突击,应付检查,甚至互相推诿,消极完成,任务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出现了偏差,导致建设结果凌乱,建设水平降低。

(二)建设管理功利性突出

建设实施囿于成见,创新意识淡化,有选择地分解和推进建设任务。建设单位受短期目标效应引导,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对基础性工作缺乏重视,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进行区分管理,对系统性完成的建设任务进行等阶划分对待。对低阶任务进行封包处理,只强调包装的作用;对高阶任务则进行功利性建设,夸大高阶任务标志性建设成果的现实意义,致使专业群整体建设根基不牢。

建设单位建设背景不同,内涵建设需求存在差异,在学习和借鉴不同单位专业群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应重点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决策高水平专业群过程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建立全局管理与局部管理相统一、均衡管理与侧重管理相统一的专业群管理机制,注重质量建设,弱化数量建设,为实现高水平专业群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管理制度保障。

五、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施的差异化理解

建设单位应厘清专业群长期发展规划与定位,正视阻碍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准确理解其在专业群三个层级建设内容中所应聚焦的建设内涵,培本固基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精准发力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厚积薄发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在差异化视角下促使专业群沿着高水平、特色化方向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一)立足实际,抓住根本,强化高水平专业群根基建设

通过对高水平专业群三个层级建设内容逻辑起点的审视不难看出,职业教育仍然需要从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出发,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力资源供给质量和数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人民满意的目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显示,社会认可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对各建设单位而言,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取得成效的根基。具体来说,建设单位应对接区域产业需求,首先对课程体系进行定制化供给侧改革,且这一改革必须由建设单位直面自身存在的课程建设问题,自我个性化主导,实施由内而外的全面改革。高职学校扎根的区域经济土壤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任务存在区别,虽然可以借鉴和学习专业群课程建设的先进理念,却不能完全照搬已有的课程建设案例,否则高水平专业群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既做不到当地离不开,也难以有能力离开当地。没有课程体系的地方特色化,更谈不上高水平专业群的中国特色化。经过改革重构的课程体系是建设单位立足实际,基于已有课程基础,从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角度,站在专业群课程体系整体设计的层面自我定制而来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已发生了质的改变。课程本身的产业化融合程度得到强化,课程数量得以减少,课程的产业指向性得到强化,课程质量得以提高。进而依托课程体系实施“三教”改革,编制特色化教材,实施教师分工协作教学,并对教师进行具有区域产业特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便从软件条件建设方面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至于硬件条件建设,受已有软件条件高质量发挥功效的需求导向,建设单位自然明确需要建设什么,不再跟风建设,而是自主形成建设特色,硬件条件建设的功效性得以精准体现。只有人才培养质量根基牢固,高水平专业群才有持续发挥其他衍生作用的潜力。

(二)围绕中心,梯次推进,提升高水平专业群功效建设

行业和社会服务功效建设有助于深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特色,反哺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提升高水平专业群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但不应据此认为,这就要求各建设单位“一刀切”式地齐头并进去推进行业和社会服务功效建设。对不少建设单位而言,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设条件并不成熟,现实中服务平台挂牌子的多,取得的服务成果不仅层次较低,而且成果评价指标落地的少,成果转化情况并不乐观。建设基础薄弱的建设单位只有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当地离不开”的基础上,人才供给才能满足产业对优质技术技能人才资源的需求,高水平专业群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才能得到认可,建设单位也才有内生动力与外在需求促使高水平专业群分步骤实现“业内都认同”的行业和社会服务功效建设。建设基础优秀的建设单位则可以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的同时,同步提升高水平专业群行业和社会服务功效建设。

(三)区分本末,综合评估,摒弃高水平专业群应景建设

高水平专业群只有动中窾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和行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便是其“要”,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在二者基础之上的锦上添花之举。从建设实践的角度来看,不少建设单位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专业群与产业契合度差,专业群课程和教学改革强度不够,专业群行业和社会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完全破解,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不具备向外输出和援助建设的能力,多数只是为了落实“双高计划”中承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设任务,进行毫无实际意义的应景建设。存在内在条件不足的建设单位应对自己进行科学评估,抓住根本,优先考虑完善高水平专业群内在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可设定为延续性建设的长远目标,这也符合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过程质量导向的考核与验收定位。内在条件优秀且有一定国际交流与合作实力的建设单位可先行先试,带动整体实现“双高计划”中所设定的提升国际影响力这一共同目标。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高高水平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