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建筑交融视野下建筑类高职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2022-03-18马丽君
■ 马丽君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通识教育又称博雅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强调知识的理性和人文的感性相结合,目标是基于人格塑造“全人教育”,使受教育者在真理与信仰、理性与情感、学问与人格、身与心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1]。通识教育能有效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职教育的知识整合,积极实现高职职业能力的终身化,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立足于通识教育。但现今的高职通识教育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课程设置范围局限,没有系统建构,涉及领域少而单一,主要是传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下形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模式,“专业”与“通识”之间壁垒高筑,机械分割,通识教育没有整体规划,课程与课程缺乏内在衔接,难以成为专业必修课程的有益助力,也难以推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2]。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影响学生塑造适合自身知识结构的可能,甚至影响整个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一、建筑类高职通识教育发展的现状
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推进“双一流”“新工科”和“双高”建设,探索多元化协同育人体系,建构复合型专业,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德才兼备、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其中,“多元化”离不开人文通识教育[3]。而现今的建筑类高职偏重职业教育,人文课程边缘化;人文知识与建筑技能兼备的教师缺乏;学生偏理工,谈文色变,因此人文通识培养流于表面,难以推广,亟待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拓展思路,依托行业基础,掌握专业特点,将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背景相结合,挖掘人文素养资源如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历史文化、审美意识、意象内蕴、哲学理念和人文情怀,研发出与建筑类高职院校相匹配的文学与建筑并举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文学作品中建筑文化和建筑行为贯穿于专业课程、公共选修课、实验实训、课外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将通识教育立足于建筑专业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从文学作品中找寻和搭建已消失的建筑世界,在《阿房宫赋》《岳阳楼记》《水浒传》《红楼梦》《十二楼》等文学作品的亭台楼阁、园林山水、古城庙宇、宫殿庭院等建筑意象中,以及这些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地理中打通学习瓶颈,文理工相通,文学、建筑、哲理、美育、历史文化等知识融会贯通,全面发展。
二、文学与建筑交融视野下建筑类高职通识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可行性
(一)文学与建筑相依相存
建筑为人类提供遮蔽之所,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背景和空间,为文学提供素材和意象原型,凝聚人类情感。而文学是人学,反映人类生活,传承建筑文明,真实记录和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和审美,建筑的研究离不开文学。如《诗经》中周代宫殿形态、城市发展、宅院构造和园林萌芽等;《楚辞》中依山傍水的建筑意识;诸子百家作品中建筑的起源、审美理念和哲学思维等;诗词歌赋中市井民居、名都王城和亭台楼阁等[4]。文学与建筑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发展的工具,存在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文学与建筑相通,互为手段。文学以建筑为意象,借助建筑叙事,搭建故事空间,营造意境和表达感情。在建筑营造的空间书写中,文学描述故事背景、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在结构形态、叙事方式、意象特征、意境营造等方面与建筑互动互证,相融相生。如林徽因的《桥》将环洞、横梁、泥石、栏杆、桥墩、石板等建筑元素引入诗歌,表现人类的刚健、力量、雄伟和坚定;《中夜钟声》中,参差歪斜的诗歌排列对应摇摇欲坠的建筑形态,揭露时代的压抑和人性的无望;《笑》中的“深笑”在“飞檐”状诗歌造型中由平地清泉而起,直飞矮墙,越过高塔,灵动轻盈。
文学作品中的建筑景观、建筑行为、营造制度和伦理等都是建筑类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堂上最生动的素材,可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兴趣,在建筑形态体制中自觉接受审美和人文的洗礼。学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严谨科学的勘测规划感受建筑发展,沉淀历史文化精神;在庄严秀丽的古建筑中肯定民族伟大,树立文化自信;在精巧绝美的建造中体验美,提高审美水平;在“法天象地”的建筑观中感受自然理念,培养绿色和谐的人文关怀。
文学素养和职业技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建筑触动文学灵感,推动文学发展,文学作品中展现着空间的符号、跳动着建筑的音符和流动着营造的轨迹。文学书写建筑,通过建筑抒发情感,实现“诗言志”。在文学与建筑交融的世界中没有文科、理科和工科之分,也没有专业和学术的壁垒。“文”“建”并举是建筑类高职促进通识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文学蕴含的建筑审美可促进美学教育
文学和建筑基于特定历史文化以一种共同的审美向度和体验触摸人们的心灵,给人在精神上带来显著的积极的感受,在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唤起对美的向往[5]。建筑是人类力量和智慧的凝结,是美的艺术,其形体、结构、装饰和构件等都是美的存在。而文学体现着“人的尺度”,真实呈现着人类的建造活动、空间感知和审美情趣,展现着历代中国人的建筑喜好、追求和想象。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唐杜牧《阿房宫赋》)中精巧壮丽的造型美;“九天阊阖开宫殿”(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唐杜牧《过华清宫》)中威震四方的气势美;《红楼梦》中的楼阁交错、曲径通幽的设计美[6];“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明人计成《园冶》)的意境美以及《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人间仙境美。
文学作品中的建筑美,是通识教育美的养分,可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打开学生美的视野,如“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萝悬千涧月,风落半空钟。”(明吴礼嘉《题悬空寺》)在造型、色彩、高度、动感和声音的整体氛围营造中使山西悬空寺动人心魄的气势冲击人们视野,让其领略建筑天斧神功的震撼美。“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衣冠繁会文昌夜,旌戟森罗武库秋。美酒名讴陈席座,凝笳咽鼓送华车舟。”(金李汾《汴梁杂诗》)更是通过颜色、光亮、味道、形态、动作等打开人类全部美的感官,使其身入其境,淋漓尽致地感受帝王古都开封的繁盛似锦。
建筑与文学碰撞中的美不是单一的,是融合了文学、建筑、书法和音乐等各种艺术的美,是美的集合,可使学生在感受建筑美的同时触类旁通,吸收其他艺术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品格。如宫殿、正堂或园林中悬挂的匾额、对联和题名等,点名了建筑空间意蕴又展现了文学风格,是书法、文学、工艺和建筑美的有机结合。再如《桃花源记》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视线由外而内,逐层深入,步调分明,节奏清晰,空间序列明确,充满音乐和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7]。
(三)文学记载的建筑历史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平郊建筑杂录》中承载着历史,述说着人类的光辉岁月和优秀文明,有助于学生提高思想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因此,在文学作品中追寻我国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建筑奇迹和建筑文明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从历代文学作品的文学叙事中构架出中国建筑历史文化的宏伟蓝图。我们可以从《韩非子·五蠹》的“构木为巢”中看到中国木构建筑的源头;从“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史记》)和“……古人谓之绮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梦溪笔谈》)以及“椒图,其形似螺蛳,性好闭,故立于门上。”(艺林伐山)等描写中看到建筑构件的发展;从《诗经·公刘》的迁居—堪地—营城中看到堪舆学和风水意识的萌发;从“内之为城,外之为郭”(《管子·度地篇》)看到城市的规划[8];从司马相如《上林赋》、扬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和张衡《二京赋》中看到我国古代恢宏壮观的名都古城以及宫廷禁苑。这些都是中华儿女建筑史上的丰功伟绩,是国人优秀文化的结晶,它们印证着中国人民高超的技艺、改造自然的勇气和蓬勃奋发的精神状态,是大学通识教育必须要植根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自信的来源。
我国近代后的建筑发展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建筑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国际影响力不大。中国设计师们也走过了从全盘接受西方到回归本土文化的艰难探索过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语),现今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从中国建筑历史文化中吸取养分,从文学作品中获取灵感,如《离骚》的仙人承露、《桃花源记》的桃花园林、《红楼梦》“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以及“曲水流觞”等文学意象都促进了许多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作为输送国家建筑类人才基地的建筑类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中,应培养学生文学与建筑交融的视野,从文学作品中吸取历史养分,实现文化认同。因为我们不只要培养学生的建造技术,更要健全学生身心,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让其拥有正确的政治站位,坚定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操[9]。
(四)文学蕴含的建筑理念可提高学生的哲学思维
文学与建筑都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凝聚着人类的思想与智慧。文学与建筑交融视野下的文学文本,有建造技术、工匠精神和工程法则,更有建筑思想和营造理念,表现着人类自然探索过程形成的宇宙精神、哲学意识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与逻辑。如中国文学建筑书写中就凝聚着中国古人“法天象地”过程中所形成的亲近自然、天圆地方、天人合一、阴阳相合、风水五行等宇宙观和哲学思维。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中国古人很早就有了“法天象地”的自然观,“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因此他们在拓展生存空间的建筑活动中贴近自然,天人合一。如《楚辞·九歌》“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人与万物和谐共筑最佳居住环境。中国文学作品中山水环绕、花草溢香的“笔下园林”;松竹梅等君子“比德”意象;《葬经》中的风水意识等也都体现了古人朴素的自然建筑观[10]。古人观天地、万象和规律都根据自然,自然有四季,交替运转,变化流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讲究阴阳相合,互动相生,如建筑中“且柱为阴数,天实阳元,柱以阴气上升,天以阳和下降,固阴阳之交泰,乃天地之相承。”(《旧唐书》)
取之自然、回归自然,人类是自然的开拓者而不是终结者。爱护自然、贴近自然、绿色建造、和谐人居的建筑理念具有世界格局,它有助于优化学生的通识教育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品质,拓展其建筑视野。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培养建造的信心与勇气,树立改造世界的决心。同时,阴阳互动相生的老庄哲学也让学生懂得事物的发展性,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建筑营造活动中体悟人与自然的相依相存,明白建造要依循自然规律,实施建筑的同时营造良好环境,爱护地球,保护我们的遮蔽之所,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五)文学塑造的建筑意象蕴含深刻的人文情感和关怀
当下中国教育主要存在着三方面的缺失或不足,即知识本位主义、人文精神的失落、生活世界的疏离。通识教育是一种启发心智、唤醒心灵的教育,体现人文关怀,在主体性与客观情境互为主动中完成“人之觉醒”。文学与建筑意境相生,蕴含深刻人文情感的意象塑造是建筑类高职通识教育提升的重要助力。
文学与建筑交融视野中的意象凝聚文学色彩、建筑审美和人类情感。人们以建筑为原型,通过亭台楼阁、宫殿城池、寺庙塔桥、门窗厢房、匾额对联等意象表达情感,抒发意志[11],有“十里长亭”送别的惋惜之情;有“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宋秦观《鹊桥仙》)缠绵悱恻的爱情;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夜宿山寺》)的豪迈气概;有“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怀才不遇避世的伤感;有“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宋晏殊《浣溪沙》)伤春惜时的惘然;有“雨洗东坡月色清”(宋苏轼《东坡》)纵情山林的愉悦;有“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保家卫国的热情;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心系天下的伟大志向。
文学与建筑通过意象塑造意境相通,友情、爱情、亲情,人生体验、仕途感悟、家国情怀,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各种情绪和感受包罗万象,全方位展现人类的情感认识、价值衡量和世界思考,意蕴深沉,启人神智,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这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在学习工艺的同时充沛情感世界,丰富人文情感,展现人文关怀,理智与心智共同发展,实现通识教育的“全人教育”目的。
三、文学与建筑交融视野下建筑类高职通识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路径
(一)构建“文”“建”交融的通识教育体系
契合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战略政策,基于“全人教育”的通识培养,文学与建筑并举,研发出与建筑类高职院校相匹配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机制和评价制度等,并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和实践。
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有全局意识,兼顾专业课程、实习实训、校园文化、校外实践等各方面各环节中文学与建筑交融的可行性与实施路径,改变生硬普及的教学模式,立足建筑行业特色,从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出发,深挖文学世界中的建筑审美、历史和人文情感,让学生在中国建筑世界、建筑历史以及中华伟大建筑文明的重构中自觉主动地接受美学、哲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知识;在建筑审美和意境空间中洗涤心智,陶冶情操,丰富内心世界,形成辩证性科学的思维逻辑和爱心、仁心萦绕的人生理念,成为技术高超、品格高尚和心怀天下的现代建筑者和优秀的文化传承者。
教学实施模式应多元化,要突破“专业”与“通识”的壁垒,将“文”“建”交融运用于学生教育各方面。专业课程,如建筑历史、工程材料、施工工艺、识图构造等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可以以文学作品中记载的中国古建筑形体、造型、装饰、材料、制度和技术等为例,帮助学生打通古今文明,在中国建筑发展和营造活动中快速树立立体空间思维和建筑审美意识;实习实训中,如规划、设计、施工、测量等实操,教师可以给同学们展现文学作品中中华大地上发生的宫殿营造、城市规划和堪地测绘等伟大创举,激发学生改造自然、规划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勇气,传承工匠精神;户外建筑实践中,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和实地丈量建筑遗址、民居宅院和乡村园林,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探寻建筑行为痕迹,感受建筑风情和民族特色,建立绿色建筑、和谐自然的建筑观和人生观;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文学阅读、文化宣传、写作比赛、知识性演讲等展现文学书写中的建筑世界;通识课程中,可以开设文学与建筑交融的人文选修课程。
(二)设置契合“文”“建”交融理念的核心课程
突破学术分科,文学与建筑并建,通识教育与专业必修课程相交融,综合考虑学生的基本通用能力、可迁移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科学精神的结合,立足文本阅读和建筑历史景观,研发出一批经典、高水平的文学与建筑交融的通识教育体系下的核心课程,如开设“文学与建筑”“儒家建筑学”“道家建筑审美”“中国建筑文化”等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文学阅读融入专业角度,专业视野激发人文素养拓展,以建筑文化追寻带动知识全盘性整合。同时,依据文学和建筑都具备空间感、动态感和立体感的特点,核心课程的教师还可以尝试微课、慕课或虚拟仿真的教学模式,将文学叙事中的建筑结构、造型、色彩和意境等通过视频、动漫、VR、AR等途径立体鲜活地展现出来。
核心课程并不拘囿于人文通识课,也可以在专业课程中建立,根据专业教学中建筑与人文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来选择,这更将有助于改革建筑类高职通识教育中原有的人文与建筑相分离的培养模式。教师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出发,让文学作品中“静态”的建筑景观鲜活展现,让学生消除对人文知识的本能排斥,自觉自愿接受人文通识熏陶,形成能动性思考和判断,加强与教师对话,获得人文素养的实质性提高,实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教育理念和全人教育目的。
(三)建立“文”“建”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人文与技能素养兼备的师资团队是新型通识教育体系实施的重要保证。单具文科思维的教师无法实现建筑文化的通识引导,只有建筑专业知识的教师也无法完美地承担人文知识的讲授和中华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只有同时具备人文素养和建筑领域视野的“双师型”教师才能胜任其核心课程的讲授,才能立足人文基础,交融建筑文化视野,引发学生的通识学习兴趣,拓展文学、建筑、音乐、绘画、历史等各方面知识和能力。
依托新型通识教育体系,培养课程教师的“双师”素质,兼具人文和建筑专业能力。要鼓励教师多元化发展,人文和技能两手抓。同时,依托学院师资平台,整合学校各系部的专业学科适合人才,并利用校际和校企合作,寻求社会资源。可依据课程设计,长期聘请一定数量的文化育人导师作为授课主体。导师来源于校内外,学科背景和兴趣领域也要多样。导师的职业和职位背景也可多元化发展,聘请业界资深的专家、行业领袖作为导师,如聘请建筑企业专家、文化名人、景观设计大师等,以提升课程师资的多元化,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面对“专业”与“通识”机械分割、泾渭分明,通识教育沦为专业教育的“附加品”的现状,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发挥专业优势,深挖“建筑”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质,利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记录的建筑发展、营造活动和审美原则整合学生对文学、建筑、历史、地理、美学以及哲学等各种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立足专业兴趣,在文学作品所反映的营造行为中感受建筑发展,沉淀历史文化精神;在雄伟壮丽的古建筑中肯定民族伟大,树立文化自信;在精致绝妙的工匠技艺中体验美,提高审美水平;在“法天象地”的建筑观中感受自然理念,培养绿色和谐的人文关怀,实现通识教育整合知识、启迪心智,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全人教育”目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