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探索

2022-03-18于景莲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中华

于景莲

(山东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马克思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是我国高校现行思政课“05方案”本科5门必修课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西方文化渊源以及理论较强的抽象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精神家园。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诸多契合点,将中华传统中一些契合内容融入“原理”课程教学,是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中都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原理”课程教学的意义

找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原理”课程深度契合的内容,将其中一些内容融入“原理”课程教学,可以在改进“原理”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1 有助于提高“原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的结晶,其思维范式、语言特点属于西方,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学理性。对于西方思想文化知识储备、理论思维能力都尚显不足的大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原理”课程的学习并不轻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基本原理相契合的内容融入“原理”教学,用于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陈先达语),无疑有助于减缓大学生对“原理”课程内容的隔膜感,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实际上本身就蕴含着中国化的内容,最典型的如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立统一理论的发展,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这些内容效果更好。

1.2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当前我国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文)以及 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简称“两办意见”)都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增进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1.3 有助于大学生“三观”的塑造和思政课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立德树人,也就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价值目标。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其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对于培养学生 “三观”,“原理”课程无疑既是基石、也是关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本质上是“立人”的文化,正如钱穆先生指出:“中国文化之内倾,主要在从理想上创造人,完成人。”[2]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80周年校庆时讲就曾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将学生浸淫已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以及为准则等内容融入“原理”课程教学,更容易引起大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助于培养“三观”、立德树人。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合融入 “原理”教学的内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深入挖掘其中与“原理”课程高度契合的内容,是做好融入的基础和关键。适合融入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相对系统、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相对明显因而学界对其契合性的论述相对较多的内容,可以称为显性契合内容;还有一类是内容零散不系统、契合性不前像述内容那么明显因而往往需要“原理”教师用心去发掘的内容,可以称为隐形契合内容。

2.1 显性契合内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契合性明显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五行学说”和“元气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以阴阳学说为代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中国传统知行观、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大同思想等。

2.1.1 以五行学说、元气论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早期形态。改理论认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自然的五种基本元素,所谓“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生克关系并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五行学说”体现了中国古代先人对于自然界多样性统一的初步认识,也包含着原始的普通系统论思想。

元气论把“元气”看作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并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所谓 “天下一气”、“万物一气”。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心气说”(即“气一元论”),经东汉末年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北宋张载提出“元气本体论”,经明代王廷相继承发展,明清之际王夫之成为气论思想之集大成者,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达到顶峰。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气”仅仅只有本原物质这一层含义,有时他指向道德境界层面,如孟子“浩然之气”,有时甚至可能带有神秘主义或宗教意义。

另外,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范缜的“形存神存,形谢神灭”等,都包含着朴素唯物主义的成分。尽管因为时代和实践水平导致的局限性,但这些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思想高度契合。

2.1.2 以阴阳学说为代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阴阳学说作为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人认识宇宙本源、解释宇宙万象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阴和阳原意分别指背着太阳、日光不充足的地方和向阳的、日光充足的地方,后来引申为凡是亮的、热的、活动的、向上的都属阳,暗的、凉的、静的、向下的都属阴。后来更进一步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无不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由此决定事物的性质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周易》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传上》),并用两种符号分别代表阴、阳推演出64卦,用以表征宇宙间各种复杂的自然、人事现象或情境。实际上以阴阳的变化阐释了宇宙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宋明理学先后提出了“万物莫不有对”“一物两体”“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命题,王夫之把“一分为二”“合二而一”两个命题结合起来,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兼有阴阳的统一体,阴阳对立不是“破作两片”,而是可以相互转化。阴阳理论和对立统一规律在内涵、外延方面尽管不完全一致,但在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方面高度契合。

《老子》中与对立统一、量变质变相通的经典表述可谓俯拾即是:“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德经·第四十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老子·道经·第二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德经·第七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德经·第五十八章》)、“反者,道之动” (《老子·德经·第四十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等等,所以老子堪称中国古代的辩证法大师。儒家贵和尚中、“过犹不及”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也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双方协调平衡、“度”具有相通之处。通过上述内容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深刻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内涵。

2.1.3 天人合一、尊重自然思想

“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首先提出的,但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先秦时期就产生了。天人合一,就是说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4]人如果顺应天道即自然规律就会昌盛,反之则会衰败。人作为天的一分子,要想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必须修身养性、行中庸之道。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经·第二十五章》)。庄子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主张“常因自然”、“无以人灭天”,人的欲望要顺应自然的法则。《易传·文言》中有“与天地合其德”的命题,强调人与自然界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实质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由于“天”不同情况下包含不同含义,如“自然之天”、“道义之天”、“命运之天”等,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但其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恩格斯语),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5]要求人类活动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这一点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界关系的认识是相通的。习近平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6]。当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和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也有一定的共通性。

2.1.4 中国传统知行观

中国传统知行观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子学历经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到明清实学,包括近代孙中山在内的许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 “知”与“行”的关系进行探讨。如孔子提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但更加注重 “学而知之”;荀子重“行”,把行看作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墨子提出检验真知的“三表法”:以古代圣王的历史经验为标准;是以众人的感觉经验为标准;以在刑政中的运用,即以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取得功效为标准。朱熹认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工夫全在行上”(《朱子语类》卷十三)。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与“行”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明清之际,王夫之则从知易行难的思想中提出了“行先知后”说,强调力行在先,真知在后,知之真否要以能否力行作为检验标准,并指出不能用“知行合一”的说法来混淆知与行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知”主要指的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的是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而“知-行”关系不能简单看作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涉及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知识的来源、知识的获得途径、认识的衡量标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问题。毛泽东的《实践论》就是结合传统知行观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2.1.5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尚书》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经典表述。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们观点各异,唯独在重视“民本”上存在很大的公约数。[7]孔子所倡导的仁政就是以民为本,“取信于民”。墨子的民本思想蕴含着平等观念。孟子不仅多次提到“民为国本”“民为政本”,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更成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最为经典的表述。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篇》)堪比孟子的“民贵君轻”。被誉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认为君臣之间既不是主仆也不是父子,而是彼此分工合作、共同治理天下,已经包含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的萌芽。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使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8]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如肯定“君”与“民”身份等级不平等,目的在于防止人民反抗、巩固统治阶级的江山社稷,因而与唯物史观主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有实质性的区别,但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民的作用,蕴含着重民、贵民、安民、富民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人为本”,就是在群众史观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的造性发展和现代性升华,在讲授相关内容时理应将这些内容融入。

2.1.6 大同思想

古往今来,人们从未停止对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展望。中国古代儒家基于小农经济提出“小康”和“大同”的社会理想。对于“大同社会”的特征,儒家经典《礼记》中有经典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近代洪秀全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以及孙中山的“大同主义”,都被看作“大同”方案。

大同理想社会无疑具有空想性,毛泽东曾批评康有为和他的《大同书》“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9]。但这种大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确存在着相通之处。上个世纪20年代郭沫若公开发表《马克思进孔庙》一文,暗示科学社会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社会有大义相通。钱穆也曾指出:“今天西方人所想象和追求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正是小戴《礼记·礼运篇》里所揭举的大同世界之理想所追求的。”[10]的确,二者都体现了对不公平的现实社会的批判和超越,都渴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公平正义和谐的美好社会,这种一致性也是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选择接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迅速在中国落地生根重要的文化基础。

2.2 隐性契合内容

隐形契合内容,散见于经史子集各种传统文献、思想材料中,只要能够用于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某一范畴、原理,就可以融入。就笔者进行的实践教学探索,至少从以下三类形式资料中可以发掘出许多能够很好地融入“原理”教学的内容。

2.2.1 诗词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更是其中辉煌的高峰。中国人儿童时期的发蒙许多从唐诗开始,而且至少整个学生时代都浸淫其中。如果能从诗词中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诗词中找到与 “原理”内容契合的资料,可以让学生在以“通感”的方式深刻体会原理内容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增进文化自信。如“蝉噪林逾静,鸟鸣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与“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的辩证统一”等。

2.2.2 格言警句对联谚语类

格言警句对联谚语是民族语言艺术的重要呈现形式,或总结经验教训,或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多数饱含哲理。尽管韵律感不比诗词那样强的,一般也朗朗上口。这类内容融入“原理”教学,同样容易学生增进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契合的内容如:“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与量变质变;“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长沙天心阁名对“橘子洲,舟系洲,舟行洲不行;天心阁,鸽栖阁,鸽飞阁不飞”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等等。

2.2.3 经典故事类

常言道,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将一些历史相对真实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融入 “原理”教学,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效果尤佳。用东汉名医华佗给府吏倪寻、李延同病异治的故事具体论述“问题具体分析”;用学生熟悉的三国演义中关羽没有很好贯彻诸葛亮“联吴抗曹”方针丢失荆州不仅自己被杀而且最终导致蜀国灭国讲述要抓主要矛盾;用安徽桐城“六尺巷”故事讲述阐释和谐;用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讲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用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河中石兽”的故事讲述真理的具体性,等等。

当然,前述“显性契合内容”、“隐形契合内容”不是绝对的。相对于“显性契合内容”,“隐形契合内容”是不能穷尽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无尽的宝藏,教师在选取利用这类的素材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余地也相对较大。

3 “原理”教师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融入“原理”教学的着力点

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1]切实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教学工作,“原理”课教师需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3.1 努力提高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真正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 “原理”课程教学工作,要求“原理”课教师既要精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功底。“原理”课教师可以通过自学、专题培训甚至是访学等途径,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各种资源,深入研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本和现代研究文献,不断丰富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对于融入教学的传统文化内容,必须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反之,如果缺乏对相关内容的深入全面的理解,只将传统文化与“原理”内容作简单的比附,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深刻性以及教学效果无疑将大打折扣。

3.2 以学生为中心精心选取融入内容、努力创新融入形式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遵从这一理念,做好传统文化融入“原理”教学,教师首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等,精心选取融入内容。如笔者针对所在院校中医药专业的学生为主的实际,大量融入中医药方面的基础理论、案例等,在改进原理教学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同时,融入形式也当尽量多元化:既可以是传统语言、文字资料,也可以是现代载体的多媒体、影视材料;既可以在理论教学中融入,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既可以教师直接呈现,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小组讨论、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积极性。

3.3 以辩证的否定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度为依托的文化,具有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1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是,精华和糟粕并不是截然分开、泾渭分明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既具有一般的真理性及道德教化功能,又具有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属性,如儒家倡导的“礼”、宋明理学的“天理”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运用马克思的主义辩证否定观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给学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中华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浅析
评价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语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