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历史课的重要意义

2022-03-18刘守信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立德学科

刘守信

(大连教育学院 职成教研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6年下发了《关于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等4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教职成司函〔2016〕187号),代表着国家将历史课程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之中。2020年《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正式下发,标志着历史课程正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课程必修科目。

2017年,大连市教育局将开设中职历史课纳入《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历史课正式进入大连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之中。2020年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正式下发,大连市《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严格的课时标准。历史课程第一次以必修课面貌呈现。基于此,提高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对于中职学校开设历史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变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开设历史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历史课程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又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由此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品质,能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看待世界,用唯物史观理解世界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历史课程全面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些特殊性决定历史课程实现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任务的便捷性。因此,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是开设历史课程第一个重要意义。

二、历史课程有利于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培养了大量人才,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培养人才的素养、素质和质量。

中等职业教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主要是人才质量问题。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德才兼备技术人才的新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亟须增设历史课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学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课程的开设也深化了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三、历史课程能够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1.有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他们指出“我们仅仅知道的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2]。这段论述是对历史学科的高度评价,也给予历史学科很高的地位。他们之所以会对历史学科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历史学科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的核心内容是唯物主义,而历史学科的核心要素是唯物史观。同时,历史学科又是实证的,是通过历史事实研究历史的进程,研究历史的发展规律。实证能够反映实践,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历史学科是强调实践的。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开设历史课程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

2.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中国道路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中国有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3]。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够知道中华民族是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同时,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当中,积蓄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积蓄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战乱和分裂,但最终都走向了统一。从这样的历史当中,学生可以学到中华民族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同时,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学生能够了解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延绵不绝,在世界上创造出了许多辉煌的成果,由此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的自豪感。中国近代史在历史学习过程当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不断奋斗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反映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可以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历史课程意识形态属性强,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学校开设历史课程,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立德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超学科”来啦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