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地理课堂深度教学实施策略

2022-03-18黄湖南陈良豪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深度核心情境

黄湖南,陈良豪

(1.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福建 惠安 362122;2.福建省三明市第九中学,福建 三明 36500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下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要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教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发展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因此,深度教学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深度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本质、教学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运用学科思维,借助学科方法(工具),引导学习行为由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深层的学科逻辑和意义领域构建,唤起学生在认知、行为、情感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助力核心素养的形成,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深度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真正把握知识的本质,挖掘知识内涵的丰富价值,理解学科本质和独特的思想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系统思考与谋划,深度理解学科内容,围绕核心概念统领教学内容,形成整体思路,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用髙阶思维分析和思考,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经历、体验、内化、反思,建立地理学习的成长坐标,促进学生高质量的学习。

一、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单元整体教学

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教师要充分发挥主题的引领性,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单元整体教学,帮助学生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出发,合理调配教学的各环节,构建由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组成的学习系统。核心概念的构建要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相契合。教师要在深挖教材内容和剖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发挥核心概念的聚焦、联结、进阶和迁移的作用,结合现实问题以及地方课程资源确定学习内容,建立知识的横向与纵向关联,引导学生共同对地理核心概念进行深度加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从而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内容“宇宙中的地球”主要是从宏观层面认识地球,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及相互影响,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时,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行星地球”两个核心概念来落实课标的要求,能够突出该课的重难点,凸显核心概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能够阐明天体系统的层级关系,确立和描述地球所处的位置,学生要从宏观到微观认识地球所处的位置,准确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部分通过对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学会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帮助学生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人地观念。在复习课中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能够打破章节的限制,从整体上把握单元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如宇宙中的地球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演化过程和圈层结构三个部分,构成对地球自然环境的整体认识。通过整合具有关联性的地理教学内容,并对相关区域问题进行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二、确立高阶思维的教学目标

深度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教师要将高阶思维作为教学目标。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主动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判断,还要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概念(原理)或问题进行深度加工,进而把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做到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整体把握。为实现高质量的地理课堂效果,教师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学情制定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1]。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的目标可设计为:根据图像资料,结合天文观测活动,说出某一天体的特点及所属的天体系统,阐述其与其他天体之间的关系;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提升空间思维能力;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体会保护地球宇宙环境的必要性,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其中“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的内容要求学生具备高阶思维,即运用分析和综合去思考,归纳和演绎去探索,从图表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以及通过不同事物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例如在分析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时要求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能从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等角度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根据资料分析和归纳出地球上适宜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养成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还可以开展天文现象的观测活动(如月相),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实地观测,增强地理实践力。

教师除了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还要注意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基础和学习能力,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正确对待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依循学科逻辑和学生的学习逻辑对教学方案进行梳理。将高阶思维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核心知识,发展核心素养。

三、依据真实情境设计系列问题

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时把地理知识转化为有层次的系列问题,将问题融合于情境之中,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领悟知识,感悟学科思想方法,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促进其深度学习。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学科基本概念和教学的重难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积极探究,将所学知识与情境建立关联,进而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逐步达成高阶思维目标,并能够迁移应用到新情境、新问题中。情境的创设必须关注情境的真实性和批判性。情境的真实性就是将问题与真实的世界连接,从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入手创设真实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究地理问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情境的批判性就是为学生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对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和评价,加深对地理要素的理解,进而能够运用地理原理规律阐释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富有情境性、思辨性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中深度学习。

教师可以围绕情境设计若干具有内在关联的问题,形成系列问题,让问题有层次,探究有深度,思维有力度,体现学习的进阶性。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问题驱动的深度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增加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掌握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建构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设计的情境,播放高空跳伞的视频,也可以利用青藏高原的大气环境(高原红、高原蓝等)创设情境,请学生思考高空大气和近地面大气的成分及特点有什么不同。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大气的垂直分布图,提出系列问题:(1)地球大气由地面到高空垂直分层的依据是什么?(2)大气由哪些成分组成?(3)对流层和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的特点,它们对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产生什么作用?(4)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教师引导学生对系列问题进行思考,充分给予学生展示、交流、讨论的机会,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理解,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大气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四、开展持续性的教学评价

持续性的评价、及时反馈是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己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2]。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学习内容,改进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持续性的评价方式来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将形成性评价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即时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真实表现,不断激励学生,帮助学生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审视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SOLO分类理论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其根据学生回答具体问题时的表现来确定学生认知水平。该理论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分成逐级递进的五个层次,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拓展抽象结构。SOLO分类系统评价是指向深度学习的地理课堂评价的有效工具,能够精准推进教学,帮助学生自主监控学习的目标是否达成,促使他们对学习过程相互检查、评价,不断对自我建构结果进行审视、改造和完善,帮助其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收获喜悦,体验成功,持续对学习产生兴趣,将学习引入更高层次,从而实现深度教学的持续推进。因此,借助SOLO评价对学生的思维结构、学习结果进行等级赋分、层级划分,能够使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和科学,进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他们的学习策略,不断改善其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3]。

教师在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后再设计课堂检测题、校本作业,对学生深度学习状况进行持续评价,并将多次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主动反思和调控学习的进程,使学习不断深入。例如在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一节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原理及应用,深刻理解自然地理过程的实质,教师可以结合示意图、变式题等多种方式加强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进行针对性的思维训练,联系生活实例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课后探究,学会迁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深度教学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教学活动各要素间关系,从确定内容、明确目标、设计问题和开展评价等方面,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结构化、系统化,有利于把握学科本质及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促进高质量学习的发生。为保证深度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问题和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化、转化、升华,真正把握知识的本质从而实现迁移运用。只有对课堂学习目标、内容、活动、评价进行精心设计和系统实施,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持续地进行深度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深度核心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