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韵律诗文体特征研究的互文性视域——以《七律·长征》与A Red,Red Rose为例
2022-03-18余静良
余静良
中英韵律诗文体特征研究的互文性视域——以《七律·长征》与A Red,Red Rose为例
余静良
(江苏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对《七律·长征》与诗歌的文体特征进行剖析,探讨互文性视角下中英韵律诗文体特征的异同,进而为互文性理论与文体学相结合提供学理参考。
中英韵律诗;文体特征;互文性;《七律·长征》
一、引言
《七律·长征》为一首七言律诗,该诗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的精神;是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一首抒情短诗,该诗借用错落有致的抑扬格、富于生命力的英文词以及散发泥土气息的苏格兰方言,深情演绎出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
本文从互文性视域出发,对上述两首诗的文体特征进行剖析,以期通过对比两首诗的文体特征差异,为互文性和文体学结合提供借鉴。
二、互文性概念及中英韵律诗文体特征的研究现状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或“文本互涉”。该术语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她认为:“任何语篇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另一语篇的吸收和改造。”[1]
互文性为语篇的基本特征。克里斯蒂娃把互文性定义为符号系统的互换,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符号系统与另外的符号系统之间的互换[2]。罗兰·巴特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一个互文本,其它文本程度不等地以多少可以辨认的形式——先前的和环绕(文本)的文化的文本形式——存在于这一文本之中[3]。德里达的互文性理论则认为:每一个文本,每一种话语,都是能指的“交织物”(inter- weaving)或“纺织品”(textile),这些能指的所指是由其它话语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确定的[4]。互文性意在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转化与创新等作用,它关注的是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互文性理论目前已形成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对文体学、翻译学与广告学等学科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与意义。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发现,目前国内利用互文性理论对诗歌文体特征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
三、《七律·长征》与A Red, Red Rose文体特征对比分析的互文性视域
文体学为语用学方法研究文体风格的学问。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文体学的研究范围大致包含语体学、文学文体学以及理论文体学三方面。而其中,文学文体学研究语言在文学中的运用情况。它以语言学的方法为工具,对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语篇进行描述和解释>[5]。对中英韵律诗进行文体特征对比分析属于文学文体学的研究范畴。
《七律·长征》与两首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抑扬格音步、隔行押韵等韵律,使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两首诗源自不同语言、不同时代,但诗歌韵律却拥有诸多共同特征。同时,两首诗也具有不同点。鉴于此,本文从互文性理论的视域出发,分音步、韵律及修辞三方面对《七律·长征》和两首诗的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期理清《七律·长征》和这两首诗的文体特征,总结中英文诗歌文体特征的共性与特性,探讨互文性理论对文体特征对比分析的意义。
(一)音步
汉语中,音步的作用体现在诗歌的节奏。而在英语中,没有平仄之分,只有轻重音。因此,轻音与重音的交替使用以及轻重音节的特殊组合被称为“音步”。中英文音步使用与划分的差异为中英韵律诗对比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同时也有必要对中英文音步差异及产生原因进行探究。下面对两首诗中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中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22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221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221)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221)
(2)英文: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122121)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222)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1222)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222)
对比发现,在第一首中文诗中,首联、颈联与尾联都为三个两个字并排,外加一个字构成,即为“2221”的结构,而颔联则为“2212”的结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首联、颈联与尾联形成了互文写真,同时再现了当时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中英文诗歌写作方式和韵律不同,汉语诗歌通常分为五言和七言律诗,而英文诗歌的创作则没有统一的规律。英文诗歌虽无统一规律,但在音步上也能大致保持统一。因此,在英文诗中,虽第一句和第三句诗音步略微有些不同,但差异之处也是由第一句和第三句诗歌字数的不统一以及轻重音数量的不同所造成的,第二、第四句诗的音步则保持完全统一。
可见,中文诗歌时常呈现首联、颈联和尾联的音步保持一致的情况,结构层次合理清晰。而英文诗歌由于本身为非规律的格律诗。诗歌局部音步呈现不一致,但总体音步体现出隔行保持一致的情况。即第一句与第三句诗之间互相指涉,第二句和第四句诗之间形成“互文景观”。布鲁姆认为:任何一首诗都是一首互指诗,并且对任何一首诗的解读都是一种互指性解读[5]。此外,中英文诗歌音步也呈现隔行一致的类似特点。由此可见,互文性不仅在诗歌内部,而且在中英文诗歌间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押韵
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一般为停顿处),有规律地重复出现。诗歌的押韵一般出现在诗句的末尾处。押韵为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使诗文朗朗上口,便于民众朗诵、吟唱、记忆及传播。
(1)中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英文:
And fare thee wee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七言律诗要求,偶句末尾处必须押平声韵,如“闲”“丸”“寒”与“颜”都为平声。与此同时,首联与尾联韵母发音相同,颔联与颈联韵母保持一致,如“闲”与“颜”的“ian”以及“丸”和“寒”的“an”。此外,七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诗必须保持对仗,如“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与“铁索寒”。
而在英文诗歌中,虽没有中文格律诗严格的平仄和押韵的要求,但也寻求工整与对仗。因此在英文诗最后一小节中,第一句与第三句末尾都为“Luve”,发音韵律一致;第二句与第三句发音也同样类似,两句诗末尾都以“ile”结尾。
中文七律诗首联与尾联、颔联和颈联形成互文,通过押韵的手法再现了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与胜利后的喜悦之情。而英文诗则采用的是隔行押韵的手法,即第一句与第三句形成互文,第二句与第四句形成互文,流露出诗人对恋人的忠贞和对爱情的渴望。
(三)修辞
修辞即修饰言论,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对语言加以修饰,从而达到特定的表达效果。修辞手法通常采用修饰、调整语句的方法,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提高语言表达作用。
1. 比喻
(1)中文: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英文: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O, 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例句中汉语韵律诗上下句之间形成互文与对仗,如“五岭”与“乌蒙”、“逶迤”与“磅礴”、“腾细浪”和“走泥丸”。诗人将绵延不断的“五岭”比喻为起伏的“细浪”,将山势陡峭的“乌蒙”山比喻为不起眼的“泥丸”,从侧面烘托出红军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形象与精神。
在第二首英文诗中,诗人将其恋人喻为“red, red rose”和“melodie”,通过采用明喻的修辞手法,结合第一、第三句之间的互文呼应,表达出诗人对其恋人至死不渝与坚定不移的爱。
2. 夸张
夸张,是对特定文本中目标事物进行有意的放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方式,运用丰富大胆的想象力,达到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目的。
(1)中文: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英文: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中文诗中,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将宏伟的“五岭”山刻意缩小为“细浪”,将“乌蒙”山描绘为“泥丸”,采用夸张的写法,反映出红军英勇顽强的品质及大无畏的形象。
而在第二首英语诗中,诗人罗伯特·彭斯采用夸张的修辞方式,表达出纵使海水枯竭,岩石焦烂,而诗人对其恋人的爱却永远不会消失不变。
[1] Kristeva J. The Kristeva Reader[C]. T Moi (ed). Oxford: Blackwell, 1986: 5-8.
[2] 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从互文性角度谈翻译[J].外国语,2002,25(2):53-58.
[3] 罗兰·巴特.“文本的理论”解放文本[M].波士顿:劳特利奇出版社,1981:71-72.
[4]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72-78.
[5] 刘世生,朱瑞青.文体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9-90.
[6] 余小平.论互文性理论视阈的诗歌用典[J].江西社会科学, 2012(3):81-85.
A Study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sodic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a Case Study ofand
YU Jing-li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poetry of The Long March in Qi Lv(an eight-line poem with seven characters to a line and a strict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and A Red, Red Rose is made to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etrical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And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theory and stylistics is offered.
Chinese and English prosody; stylistic features; intertextuality;
H059
A
1009-9115(2022)01-0046-03
10.3969/j.issn.1009-9115.2022.01.010
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21_1111)
2021-07-07
2021-12-01
余静良(1998-),男,安徽泾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互文性翻译、形象学。
(责任编辑、校对:朱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