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的坚守
2022-03-18李晓艳
李 晓 艳
(辽宁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大连 11602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其中指出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在关于《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指出“必须遵循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1]74。此次“系统观念”的明确提出,在党的中央全会和党的重要文献中尚属首次。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学哲学、用哲学的智慧结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确立、发展并创新了系统观念。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系统观念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2]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内容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宇宙星际、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是物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和形成基础都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世界是由运动着的物质所构成,物质的运动引起世界的发展。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物质在绝对运动的过程中有相对静止的状态,物质的相对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事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恩格斯指出,在辩证哲学面前“除了生成或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3]。唯物辩证法的这些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物、处理任何问题都不能单纯从主观愿望出发,必须立足于客观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发展的客观性要求我们须以整体的、全面的、前瞻的视角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反之,若以孤立的、片面的、僵化的视角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失误。
(二)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437,并着重强调辩证法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4]436。辩证思维强调的是矛盾思维和系统思维及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关系,“矛盾思维和系统思维都属于辩证思维”[5]。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系统思维与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系统观念在本质上其实是相同的,只是在不同理论体系下、不同时代语境下的不同表达而已。系统思维、系统观念是辩证思维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也就意味着,系统思维、系统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就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突出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认识形势、解决问题要从战略上精准研判,从布局上一体谋划,从效能上协同推进,坚持前后衔接、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谋求问题的最优解。
(三)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6]中国共产党遵循这一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立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艰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立足于我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经过7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已证明,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科学依据和根本方法。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6]。百年党史已表明,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党一旦背离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甚至溃败。
二、系统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百年来,我们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深刻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进行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依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系统观念来认识大局、把握大势、谋划大业,一贯注重统筹兼顾、协同发展、整体推进。系统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的全过程及其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开创性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于红军建设中。1929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7],红军除了打仗之外,还要担负起组织、教育、武装群众,带领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及党组织等任务。这让红军从创立之初就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古田会议由此确立了红军、人民军队的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坚持系统观念,科学把握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不仅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而且创造了一整套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战略战术。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以系统观念引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党于1951年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随后经济建设工作有计划地逐步展开。党的八大向全国人民发出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的号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展开,并不断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奠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此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等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灵活运用系统观念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典范。1964年党中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构想:第一步是建立起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8]、综合平衡等思想和工作方法,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的智慧和谋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果与时俱进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
1978年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邓小平准确把握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立足中国实际,始终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谋划,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强调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9];创造性地提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10]等一系列“两手抓”战略,深刻揭示并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命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压力空前的国内发展局势,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提出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发展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体现了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对系统观念的发展和运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11]。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涉及的重大问题,江泽民运用系统观念深刻阐释了十二个必须解决好的重大关系,创造性地提出面向21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形成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的优良传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三位一体 ”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12]的发展战略,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将“四位一体 ”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
纵观人类思想发展史不难看出,人类社会越是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代,越是容易产生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世界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顺应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大势而诞生的伟大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系统观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进行了深入阐释和创新发展,既赋予了系统观念新的时代内涵,又提出了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新要求,就是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1]22。
1.加强前瞻性思考要高瞻远瞩以把准发展大势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和分析,研究系统的结构、要素、功能等规律,以求实现系统效能的最大化。系统论认为,系统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等基本特征[13]。从科学工具的角度来看,系统论是具有哲学价值的方法论。我们党创造性运用系统观念治国理政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超智慧和卓越胆识。中国共产党坚持系统观念就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对系统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进行研判,通盘考虑系统的过去和现在,预测系统的未来,使系统的变化发展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标性从而为实践提供引导。前瞻性思考是否科学准确,从根本上决定着实践的成效乃至成败。
习近平坚持运用系统观念分析和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审时度势,明见万里,提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4],以此两个大局作为我们党谋划未来的战略出发点。立足国内,我国已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当前中国谋划运筹各项事业的主题;放眼全球,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目标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为正确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方向指引。
2.加强全局性谋划要放眼全球以精准谋篇布局
系统论认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规律、一定方式组成一个整体,各个组成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每个系统内部包括若干子系统,每个系统同时又作为一个子系统归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系统论的这些观点为中国共产党运用系统观念治国理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局性谋划,就是既要做好中国国内事务的统筹部署,又要放眼全球,妥善处理好中国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好国内国际两个范围内的谋篇布局。中国既为自身发展寻求更多的机遇,也为世界各国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比如,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截至目前已有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5]。“一带一路”现已成为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优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全局性谋划所做出的战略性决策和系统性筹划。
3.加强战略性布局要多谋善断以优化系统结构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由各要素所组成,这些要素并不是杂乱地聚集在一起而是有其一定的建构规律。系统能否实现整体效能,既取决于各要素的质量,也取决于内部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如果各要素虽为高质量的要素,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也很难最大化地实现系统的整体效能。战略性布局是指为了发挥系统的整体最大效能而对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布局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使系统内部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布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用“十个明确”对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回答,用“十个坚持”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十个明确”“十个坚持”正是我们党引领中国未来战略性布局的充分体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系统观念的睿智和英明。
4.加强整体性推进要齐驱并进以谋求最大效能
在系统论看来,系统各个组成要素的功能如果都能得到全面性的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实现最大化,如果某个组成要素出现短板或弱项,“系统的整体功能就无法发挥出来甚至陷于瘫痪”[16]。系统论的这个观点说明,系统的劣势部分或薄弱环节会影响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整体性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兼顾,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各领域各方面要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我们常说的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其实就是在践行这个朴素的道理。针对我国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强调“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74。“四个全面”和 “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的典范。“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系统观念进行的顶层设计,“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既有内在逻辑联系而又相互贯通的整体。在“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中,习近平仍然强调坚持系统观念的运用,如“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17]“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18],习近平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结 语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确立、发展并创新了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把握规律、创新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系统观念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的全过程。毛泽东思想确立了系统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发展了系统观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了系统观念。当下,我们要特别注重学思行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准把握和深入思考蕴含其中的系统观念,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切实将系统观念贯彻落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