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的推动研究

2022-03-18朱晓俊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人资人力资源农民

朱晓俊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农村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6%,人力资源丰富,是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基础。合理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不但能满足日渐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提升人口综合素质,协调劳动力,还能转变生产方式,适应市场竞争,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所以,如何有效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使其成长为懂技术、有文化、会创造的新型农民,将乡村人才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优势发挥出来,给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将成为解决当前“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现实发展的关键。

1 农村地区人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综合素养整体较弱

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存在转移速度较慢、转移途径少、文化素质低、富余劳动力较多、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是导致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的重要因素。农村人口年龄分布基本以老幼为主,青壮年较少,所以后续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势必会给乡村就业、耕地应用、农业生产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先后实施了“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组织招录工作,但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农村地区缺乏会管理、懂技术、善经营和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的问题,全面开发各类人力资源依然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

1.2 基础教育水平滞后

一是教育条件较差。当前国内教育资源分布存在一定不平衡现象,即城市优于农村,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其他资源投入,农村地区都比较滞后。二是留守儿童较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较少,且因为自身长期不在家以及文化知识匮乏,导致难以正确引导孩子。三是农村地区开发资金少,收入增长缓慢,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很多在外地学习深造的青年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不愿意回到农村进行创业和工作。四是农村地区部分教师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过于重视学生卷面成绩,忽视了对综合素质的培养。五是职业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各地针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活动开展较少,导致农民普遍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有的职业教育也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基本各自为营,没有进行人资整合,导致有限的教育资源并未获得高效的优化配置,人资开发的协调性和全面性较差,从而产生了诸如职业教育不集中、专业性较差等问题,给各地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1.3 人资开发管理滞后

当前农村人资培训整体缺乏统一性与持续性,尤其是人资开发计划制定与人资开发落实各自为政,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协调,片面性问题突出,导致人才利用率普遍不高。同时,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忽视了受训者的个性化特征,无论哪种类型接受培训的人员都基本采用相同的培训内容和模式,即便是人才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落实,但后续的待遇和政策落实却没有到位,致使有些人迫于生计等因素不得不放弃已经受训的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给农民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全面增强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提升培训效率,然而政府可以执行的培训项目并不全面,无法满足需求,有些青年毕业生回乡后,因为整体没有形成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体制,待遇落实不足,导致专业化人才不能全面发挥所长,甚至出现闲置的问题,引起人力资源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人才发展的积极性,制约着农村经济增长[1]。

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现如今经济发展的依靠力量已经从传统的资源与资本投入转为了知识技能和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力优化也从传统的资源、能源投入转为了劳动力质量上升。总体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与生产力解放的关键要素,即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和经济发展之间呈正比关系,开发程度越高经济发展境况就会越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如果不着重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激发农民的巨大潜能,再合理科学的优惠政策、再多的物力和财力支持,也只能发挥出短暂的输血作用。只有让农民通过自己的才能创收,才能使“输血”真正转为“造血”,最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作为国内的一项支柱型产业,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优化,同时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开发如火如荼,急需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但如今劳动力质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广大农民整体缺乏现代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新型农民培育迫在眉睫。而通过落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加大专项教育和培训投入,给农民提供完善的综合素质发展体系,必然会达到提升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的目的,从而给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科技动力以及文化支撑,有效巩固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基础地位,促使农业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2 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所有制上公有制占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其共同发展;在分配上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层面上,兼顾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在过去数十年发展下,通过这一经济体制的重大促进作用,中国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成就,给农业经济改革带来了丰富经验和极大借鉴。近年来围绕农业实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进行了多方面探索,采取了各种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使农业经济愈发活跃。但由于其改革是初步性的,实现进一步改革才是农业经济实现更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农业是目前保持国内经济稳定的重要行业,农村是涉农产业以及现代农民集中的区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只有从根本上实施系统完善的改革,繁荣农业经济,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在当前农村发展中,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关键任务,依赖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累积,需要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综合素养。只有确保全体农户具有良好的农业种植开发技术、经济建设知识、科学技术能力,成长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的生产力,才能有序促进农村经济实现改革发展,从传统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充分利用每一个劳动力优势,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2.3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内外需求,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还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农村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领域,通过对其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培育消费热点和拓展消费领域,能进一步扩大消费支出,促进社会经济面实现快速发展。但受到传统农业结构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民收入普遍增长缓慢,农村地区对于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在其区域内的各项推销工作也基本不见起色。然而农民对于教育的需求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除基础义务教育外,体育教育、艺术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都存在极大缺口,也就是说在很多产品已经处在供求平衡或者以及形成买方市场的情况中,教育这种特殊产品依然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中。如果可以借此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全面发展面向农村地区的教育产业,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人力资本不断累积,那么势必会形成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并给农村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充分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最大程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从而促进农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致富增收,带动有关产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增长。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策略

在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完善发展下,国家愈发重视农村人资的开发工作,也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应政策措施。例如全面普及义务教育、推动乡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等,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作为要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有关部门之间彼此配合,通过培训、研发、宣传等手段,一是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给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源,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二是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了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发展,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储备。在农村资源整合、劳动力流失缩减、增加人力资源存量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促进作用。

3.1 夯实人资开发基础

3.1.1 优化人资开发管理体系

优化人资开发管理是当前农村地区进行人资开发的核心条件之一,具体需要基于相关法律政策,建立人资开发制度、人资开发保障制度、人资流动机制等,并定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根据市场导向,着眼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化经营,加大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3.1.2 加大人资教育重视力度

合理落实开发工作,推进人才战略执行,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在政策与行动上给予相应的支持。其中需要全面重视农村人资开发的重要性,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人资开发规范,使整个过程更加法制化和合理化。同时,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促使农村青年毕业后可以回乡发挥作用,在创业金融投资方面给予充分优惠和支持,并在全社会加大农村人资开发宣传,激发各领域的关注意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人资开发的积极性,从而创设出良好的社会环境[2]。

3.1.3 促进人资市场构建完善

为使当前农村劳动力可以获得有效转移,还需建立和完善农村人资市场。具体需要政府带头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人资开发体系,从多个途径获取开发工作的详细信息和农民生产生活的有关内容,再基于类型划分加工之后传播到农民群体中去。利用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进行引导,从而根据地区需求,对人资开发内容、方式和形式实施详细规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落实。有关机构还需树立和增强服务农民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完善当前的开发体系,消除农民就业不平衡问题,落实农村人资信息网络构建,促进人资有序流动,实现优化配置。

3.1.4 构建人资开发评估机制

评估是人资开发的一项重要环节,有利于对整个开发过程实施有效监督,使其达到既定的开发效果。在这之中,政府有关部门需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农民开发评估体系,确立统一的考核指标、考核方式、奖惩内容等。全面探索更加完善的监督机制,委托和协调具有一定资质的机构对开发过程、成果和资金应用等实施系统评估,落实全程性监管考评。最后还需有效落实信息公开机制,实现开发过程透明化,接受大众监督,公示考核结果。

3.2 加强人资开发管理

3.2.1 夯实管理基石

现代人资管理是将人作为核心,主要是激发人的能动性,探索和挖掘人的潜能,属于一种动态化的管理形式。在方法层面上,注重以人为本,通过人性化管理激发每个人的专长,并实现每个人的自身价值。对此,在农村人资管理上则需从这两点着手:第一,及时转变观念,加强思想认知。对人资开发要有清晰全面的认知,能有效探索和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强化主观能动性,使原本简单的人事管理工作转化成人资监管,从管理物转向管理人,使人资开发能始终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3]。第二,优化机构设置。人资管理本身具有极大系统性,为此必须有专项部门进行工作协调,以使开发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具体应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原则;同时根据自身发展编制科学合理的人资规划,落实人员配置,最终在人和人之间的协调配合下,带动人资开发工作进行。

3.2.2 加大投入力度

3.2.2.1 落实资本投资。第一,加大农业投入。农村人资开发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而优化农业发展条件是完成该工程的重要基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整体较为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化发展进程,致使产业经济规模扩大无法真正落实。这就需要制定和发布专项政策,加强投入,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给人资开发奠定基础。只有确保农民收入提升,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民才会考虑将资金应用到自身素质优化上。第二,加大教育投资。一方面,相关部门和农民本身必须意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教育投资意识。另一方面,落实农村教育费用投入,降低经济负担,夯实城乡统筹教育。利用全社会的力量,鼓励和引导投资,设立专项培训机构、学校等,给农民学习带来更多场所。

3.2.2.2 优化社保制度。第一,优化资金链,拓展资金来源途径,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基于真实需求对财政支出结构作出科学规划,加大保障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长远性保障机制。另一方面,拓宽资金来源途径。可以通过内部力量实施资金自筹,全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大资金累计;也可以通过外部力量设置专项保障资金,鼓励企业、慈善组织等进行赞助或捐款[4]。第二,优化卫生服务制度,普及和传播医疗卫生知识,让农民可以注重身体健康,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提升健康水平。有关部门需对相关支出费用进行补贴,对经济困难的进行部分费用减免,以使惠民政策可以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给农民提供最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促进人力资本的不断累积。

3.3 加强教育培训投入

教育和培训是当前农村人资开发的核心基础,也是全方位提升农村人资综合素质的根本性手段,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作用,所以必须全面落实培训教育计划,着重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第一,基于当前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未来趋势编制出合理的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工作;第二,因人施教,给所有参与培训的农民制定针对性的个人提升计划;第三,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基于国内市场劳动力的具体需求、产业和就业结构、农民自身意愿等统筹规划,最终培养出更多用得着和留得下的专项技术人才,以使农村经济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3.3.1 落实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

3.3.1.1 开展人资管理培训。对农村人资情况实施有效规划和预测,在全面掌握各项信息的基础上,基于当前的劳动力状况,对农民培训效果进行判断和推测,以此制定专项培训计划,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培训工作,最终达到既定效果。根据现代化农业建设目标,以新农村发展和城乡统筹要求为主实施培训工作,尤其需充分落实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另外,还应着重构建更多面向市场的办学组织或机构,通过网络作用提升办学效率,使全体农民都能掌握更多现代化农业发展技术,提升综合素质,增加收入。

3.3.1.2 落实带头人培训。即需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农业技术的人才,使其形成懂技术、有文化的骨干队伍。同时,造就一批农民企业家以及创业带头人,加大农民经纪人培养,使其渐渐成长为流通组织带头人以及业务推广者。尤其要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培训服务,使其能继续学习和掌握更多新技术与新理论,提升文化素养与思维方式,具备成为企业发展带头人的能力,给后续乡村企业升级转型夯实坚实的人资基础。还可以由回乡创业者开办技术培训班,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具有实用性的科目,确保参与过培训的农民在充分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依旧留在当地工作,不断充实农村劳动力群体。

3.3.1.3 夯实义务教育与成人教育

各地相关部门必须确保农村儿童少年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在经济方面给予充分支持,给人力资源开发奠定基础。要将义务教育和农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转变传统重视升学率和文化课的教学思维。在夯实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对学生展开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动手能力。另外,积极发展成人教育,要对缺乏文化基础的农民进行教育,传授简单的现代农业技能。对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实施强化教育,将其培养成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比如实施短期的针对性技术训练,或长期系统性的委托培养与函授教育等[5]。

4 结语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但由于农村人资开发利用和管理整体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开发体系,因此本文以目前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现状为基础,具体分析了通过人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得出了这样几项结论:第一,要夯实开发基础,加大重视力度,构建相应的开发体系和人资市场;第二,要加大资本、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充分应用政策优势夯实社会保障,开展教育培训,引导更多人返乡创业,通过引领带动促使更多农民成长起来,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人资人力资源农民
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和方略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探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之路
大数据时代企业人资管理的优化调整
水利工程项目人资管理探讨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