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

2022-03-18

读写算(中) 2022年2期
关键词:史料实证史料高中历史

司 娟

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浅谈

司娟

(兰州三十四中,甘肃兰州730050)

在新时代核心素养理念引领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历史的真实性、实用性、警示性,可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及优良品格的形成。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育者加强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让学生在学完历史学科后,在解决现实问题时表现出充分的品格得能力。众所周知,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感悟课程的核心内容,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思考,是未来教育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本文以高中历史教学为背景,针对“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研究。

历史教学;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史料实证的内涵是: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利用史料分析现象、证实结论,是历史学习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手段和方法,是学生能否形成历史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应该以“适量、适度、适合”为依据,通过“鉴别、运用、完善”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历史的史料类型具有清晰的认知,习得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史料的运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学生拿到一份史料时,应该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史料的真实性,这样才能确定它是否有价值,是否能为己所用,否则,一切后续皆为空谈。

一、创造历史学习情境,增强学习氛围

从表面上看,学习情境似乎与学生的学习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要的联系,因为学生的主动性是占据第一位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样的认知中,学习情境的塑造便很容易被忽视。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由于高中课程非常紧张,教师很少会考虑到教学情境的营造,他们往往是直接授课,将知识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其实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便不爱动脑思考,只等着教师的传输。现如今,在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创造历史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影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辛亥革命”的年代,探索那个时代的人们尊崇的信仰。要想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学习历史,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何为“史料”,什么样的“史料”才能为己所用。只有学生形成了对于某个时期历史的正确认识,才能够搜索“史料”,利用“史料”。在课前,通过给学生播放视频,能够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对接下来学习内容的强烈兴趣。辛亥革命在近代中国中历史意义重大,也是重要的考点,从它的背景、人物、内容、意义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一一把握好。这样一来,通过创造历史学习情境,有利于增强学习氛围。

二、了解史料类型,具有清晰的认知

要想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就需要让他们了解史料类型,先对史料做出基本的认知,才能对症下药。虽然学生在高中以前也接触过史料,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包括怎样搜集史料、拿到史料以后应该怎么做等问题。在历史学习的初期,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主要是“背诵”,这样的方式在对付知识不多的情况下,可能会有一些效果,学生学习起来也不算困难。但是一旦知识的容量多了起来,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可能就不太够用了。尤其是到了高中时期,学生会发现,以前用得得心应手的“背诵大法”好像失效了,虽然背得足够熟练,但是却不会做题。因此,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思路,让他们从了解史料类型开始,具有清晰的历史学习认知。

例如,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史料知识的传递。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除此之外,还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正史”与“野史”之分。这些都是关于史料的基本知识,学生一定要搞清楚,才能够将其运用起来。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进行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应该就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特别是历史学习的意识进行钻研。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关键,不容小觑。这样一来,通过了解史料类型,有利于使学生具有清晰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判断史料真伪,确定史料价值

史料的来源复杂,真伪难辨,只有学生先正确判断出其真伪,才能够将其运用起来。否则,一旦利用了错误的史料,于学生而言便是很大的损失,会导致他们的思绪错乱。对高中生来讲,他们平日里学习到的历史知识其实也可以当作他们辨别史料真伪的重要依据。对一些历史事件,学生要了解其背景,根据时间、人物等要素,看看是否和手中的资料能够“对号入座”,这也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的一个方面。史料是否存在价值、是否能够助力学生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教师需要考虑周到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判断史料真伪,发现史料的用处,确定史料价值。

例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史料,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判断史料的价值与真伪。在课内,学生已经学习了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意义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史料的存在一方面是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是可以为他们提供新的历史角度。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段的文字史料、实物史料等等,先让学生判断这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样一来,通过判断史料真伪,学生对待史料能够本着一个更加中立的态度,能够更多地从客观的角度确定史料价值。

四、积极搜集史料,提取有效信息

综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到了高中时期,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除了背诵,他们还需要通过练习巩固提高,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应试技巧。在做题中,学生会发现,有的时候自己甚至连材料都看不懂,做题又该何从下手?稍微好一些的,学生能够看懂材料,但是大脑却一片空白,提取不出关键的信息。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历史视野受限了,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够多元化。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从史料中积累历史常识,学习一些表达的技巧与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在答题时便能够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因此,教师可以倡导学生积极搜集史料,灵活处理,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例如,在教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搜集更多的文史资料,了解更多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如在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占据着主流地位,是其大一统策略的表现之一。那么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呢?这背后有许许多多原因,仅仅凭借课本中的寥寥数语是表达不完整的,这就需要学生课下继续探究。历史核心素养提倡学生运用历史辩证法的角度看待问题,讲话有理有据。其实,学习历史其实就是总结经验教训,了解文化渊源。当教师提倡学生搜集史料,学生便会充满动力,也能够产生对于历史学习的更多兴趣。这样一来,通过积极搜集史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便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五、树立实证精神,运用史料解决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倡导实证精神,为学生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严谨,督促学生树立对于历史学习的正确看法。实证精神是学生在文科学习中的必备素质,由于历史学科的特质并不像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具备明确的答案,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它主要是由一条一条的参考答案组成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散思维。运用史料进行问题的解决,本身就是体现了一种实证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这种精神继续保持并且发挥出去。在树立起了实证精神以后,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便能够更加有理有据,强化内心对于历史学习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实证精神,运用史料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将实证精神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鼓励学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压力本就很大,他们的情绪似乎一直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教师除了为他们进行知识的传输,还应该为他们舒缓心理,让学生以高昂的情绪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实证精神虽然对学生来讲可能比较模糊,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其实是体现在学生的内在潜质当中的。可能学生自己不易发现,但是能够体现在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这样一来,通过树立实证精神,鼓励学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是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备途径。

六、组织实践活动,深入社会生活

课外的实践活动与学生在课内学习的知识呈现着相辅相成的作用。课内的知识是学生文化知识储备的重要来源,是发展历史核心素养的奠基石,但是仅仅有课内知识作为支持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看望更高的山峰,拥有更加辽阔的视野。后人学习历史主要是为了吸取经验教训,得到自己前进的策略与方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提升能力的机会,不能让他们只坐在教室当中,等待着知识的“灌输”,形成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习惯。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会,深入到生活,见证历史的变迁。

例如,在教学《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社会中进行走访调查,通过人民群众、相关部门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然后将其进行整理和汇总,掌握一手资料。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种种,才能够产生对于历史的敬畏之情。“交通”和“通讯”在现代是两个发展飞速的领域,短短数十年的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对学生来讲,他们见证的可能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方面。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这一部分的历史,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社会实践。除此之外,要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然后在班内进行汇报。这样一来,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

七、倡导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

课外阅读是学生掌握更多更丰富资料的有效途径,这对于高中生来讲十分重要。阅读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安心学习和积累的捷径。如果学生连坐都坐不住,更不用说进行有效的学习了。史料的来源不仅仅是教师提供这么单一,学生自身还应该具备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要能够利用好自己的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历史知识就像是浩瀚的海洋,无论学生怎样学习,都是无穷尽的,这也正契合了“学无止境”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倡导课外阅读,让学生读史书、读史料,从而开拓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

例如,在教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研读相关的史书,丰富自己当前学的知识。关于古代封建社会,学生受到电视剧的影响,产生混淆和错误的印象,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阅读史书,要学习正史。在养成习惯以后,学生便会将阅读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通过倡导课外阅读,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提升自身的判别能力。

八、进行教学探究,总结经验教训

除了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自己也应该进行努力,跟进时代潮流,与学生共同成长。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教师自身也能够实现专业成长,朝着最初的教学信仰迈进。要想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教师自身也应该提高能力,这样才能锻炼学生。除了上课的时间,教师在课下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素质,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信服。因此,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探究,与其他教师一起,总结经验教训,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参与到教学培训当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始终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教学培训是学校、政府、教育部门为教师提供的学习途径,是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必备途径。无论何时,教师自身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参与到教学研讨会当中,与诸位同行一起踊跃交流,找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想出方法与对策。另外,教师也可以从家校合作中打开突破口,让家长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一来,通过进行教学探究,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增强教育机智,应对教学难题。

九、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首先,教师可以创造历史学习情境,通过新颖的教学技术,增强班内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可以锻炼学生了解史料类型的能力,使他们对于史料分门别类,具有清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判断史料真伪,确定史料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搜集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达到为己所用的效果,增强文化储备,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实证精神,运用史料解决问题。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与此同时,倡导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教学探究,总结经验教训,找寻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1] 张莹.适量,适度,适合——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落实"史料实证"素养的反思[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6):147.

[2] 陈煜.鉴别·运用·完善——论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020):157,170.

[3] 安桂娟.浅析高中历史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渗透培养[J].数码设计(上),2019(001):198.

[4] 黄晓燕.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文理导航,2020(013):43-43,45.

[5] 范茂督.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05):40-40.

[6] 陈俊.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7):110-111.

G632

A

1002-7661(2022)05-0156-03

猜你喜欢

史料实证史料高中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以“史料实证”为中心的高三历史复习课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