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态心理学共病概念的抑郁症晕轮效应问题解策
2022-03-18张海钟
张 海 钟
(甘肃中医药大学 经贸管理学院心理学系,甘肃 兰州 730000)
早在2011年,笔者就发表论文论述逻辑起点的变态心理学与临床起点的精神病学的概念整合问题[1]。近几年,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拉越高,教育部专门印发文件,将学生抑郁症检查列为体检项目。网络新媒体更是铺天盖地宣传抑郁症案例和预防,凡是自杀身亡的干部、教师、医生、老板、员工、学生都被定义为因抑郁症而自杀,抑郁症已经产生扩大效应,成为所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代名词。媒体可以科普宣传和教育报道,但必须纠正片面的错误导向,使社会民众更加科学地认识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基于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的变态心理学共病现象理论分析
变态心理学按照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将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分为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其中认知障碍包括感觉障碍、知觉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综合为智力障碍。情绪障碍包括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严重者被称为躁狂抑郁双相障碍;意志障碍包括意志增强、意志缺乏,行为障碍包括攻击行为、虐待行为、自伤行为、自杀行为、成瘾行为、厌食行为等。人格障碍包括反社会型、爆发型、偏执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等,神经症(神经官能症、精神神经症、心理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等,还有部分心理行为障碍属于综合交叉型疾病,如性爱心理障碍,包括同性恋(尚有争议)、异装癖、易性癖、露阴癖、窥阴癖、窥淫癖等,最严重的是精神病中的躁狂抑郁双相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还有青春型、妄想型等亚型。
身体疾病临床诊断往往是采用仪器检查和生化检验,患者首先有呕吐、肿胀、疼痛、出血等表征,虽然各种部位的疾病会发生辐射和弥散,但通过机器透视和经验判断,总可以找到主要患病部位。而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因为按照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分类分型,而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知情意行)内部存在时间交融,认知的同时产生情感,情感反应的同时交叉意志冲突,意志冲突的同时发生行为,普通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是基于生理心理学的形式逻辑需要,结合人类文化社会思想积淀,按照要素主义理论,进行相对分类分型研究。应用于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便出现知情意行障碍和疾病类型症状交叉重叠,这就使变态心理学为基础的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出现困难。以至于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越来越复杂,逐步脱离变态心理学的概念体系,成为临床心理学体系,许多章节一级概念与二级概念、总概念与亚概念并列,许多行为障碍单列研究和治疗。
因为个体心理是知情意行和气质性格的同时性综合体,根据精神疾病治疗历史积累的概念,如神经官能症和精神分裂症,与变态心理学的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组合成新的精神病学,便出现学术概念与临床症状的冲突,比如神经症与神经病之间基本没有关系,但这个概念很容易被人误解为神经病。比如精神病这个概念,与民族精神、奥运精神、精神焕发、精神抖擞、精神文明、精神实质等无关,但容易发生联想。比如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都有人格基础,而性格缺陷和人格障碍症状与四大神经症广泛深入交叉,即使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的症状也是相互交叉,反社会型、爆发型、偏执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等人格障碍类型症状和行为更是严重交叉,这就是变态心理学无奈提出的共病现象[2]。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将焦虑症、恐惧症诊断为抑郁症,将自恋人格障碍诊断为表演型戏剧型人格障碍,也就可以理解。网络媒体和社会民众将人格障碍和神经症全都归入抑郁症,也就可以理解。
二、抑郁症媒体报道数量扩大效应的正向和负性后果辨析
抑郁性神经症简称抑郁症,是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持久情绪抑郁,程度较轻、病程迁延症状。患者具有持久性的情绪低落、沮丧、压抑,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无幻觉和妄想等精神病抑郁症表现,日常生活学习无明显异常,有自知力,主动求医。夫妻争吵、亲人分别、意外伤残、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造成抑郁症。情绪低落、寡言少语、喜欢思考、精神不足、凡事悲观、回忆过去谴责自己、展望未来缺乏信心、面对现实困难重重,都是抑郁症的人格基础。偏执的认知模式也会造成抑郁症。躯体疾病如癌症等也会因为焦虑情绪而抑郁。身体的生化物质改变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减少也会形成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抑郁情绪,消沉、沮丧,有躯体症状如头、背、四肢疼痛,无器质病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胀、腹泻、便秘,典型特点是失眠和自杀倾向[3]。
21世纪2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经济转型、科技发展、文化建设速度持续加快,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行为规范变化持续推进,干部民众都处于持续的跨文化适应过程、跨思想发展过程。个体社会心理的适应和发展是螺旋上升波浪式前进,部分民众因为需求膨胀、压力过大、适应不良、发展受阻,产生系列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自我等心理活动障碍和强迫、焦虑、恐惧、抑郁等神经心理症状,属于常态社会的个别或部分心理机能变态,正常运行的异常疾病,就和身体疾病同样,如感冒发烧、咳嗽吐痰、痔疮肛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颈椎病、腰椎病、脚气病,没有个体大惊小怪、媒体大呼小叫的必要。强化民众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社会认知范围,引起更加广泛的重视,是社会心理服务的基本要求,社会心理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的目标是培育理性和平、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社会心态,首先需要社会心理建设者和心理健康服务者自己的社会心理理性和平、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最近十年因为媒体点击量的商业需要,片面宣传、污名报道,而且部分江湖心理咨询师为了招揽培训和门诊收费需要,随意扩大抑郁症的发病数量,形成晕轮效应,干扰了民众的科学认识,造成了抑郁症发病数量的扩大效应。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部门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机构,需要科学地宣传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病机理、发病数量、预防措施、治疗技术,随意编制问卷测评诊断推论、根据小样本推理大样本数据,随意解释抑郁症,将所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特别是严重精神病,都归类为抑郁症,造成民众误解误会误知,以至于常识概念中的抑郁症成为精神病的代名词,有违心理学和卫生学的科普道德原则。这需要心理教师、心理医师进行科学的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知识普及活动,以免以讹传讹,造成科学心理学的江湖心理学冲击,形成概念定势,影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科学治疗。
三、精神障碍及其治疗机构改为心理障碍及其机构的实践意义
汉语中的“精神”是一个多义词,可以是宗旨意识,如建设精神文明、学习讲话精神,也可是情绪状态,如精神焕发、精神抖擞,也可以是文化学和政治学概念,如民族精神、奥运精神,更可以指长相英俊,如那个年轻人很精神。也可以是医学领域的概念,如精神病、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精神病院、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等。因为长期以来民众怀有精神病的恐惧心理和歧视态度,因此随着心理学逐步普及,民众逐渐习惯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概念。
(一)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中外语言学术概念比较分析
据学者考证,精神和心理这些概念都是我国翻译西方心理学、卫生学著作时,参照中国古代哲学、医学著作的概念,对应出来的新概念。比如“mental health”,20世纪初都翻译为精神卫生,现在有的学者则翻译成心理健康。最近几十年,因为中国精神病学的习惯,“mental health center”被翻译为精神卫生中心。但有学者把心理健康翻译为“physical health”。这就有两个问题,一是将心理与精神混用,二是将健康与卫生混用。早在30年前笔者的论著就辨析这个问题[4],按照汉语习惯,卫生是动词,是维护健康的活动,健康则是身体或心理的状态。因此将“health”翻译为卫生违背汉语习惯。西方的英语单词“psychology”作为心理学概念,也是经过长期的演化,现在我国翻译成心理学,这没有问题。英语单词“mental” 表示心理活动,也是经过长期演化。精神通常用“spirit”对应,卫生则通常用“hygienism”对应。所以笔者主张将“mental health”翻译为心理健康,将“mental hygienism”翻译成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ism center”翻译为心理卫生中心,将 “mental hygienism hospital” 翻译成心理卫生院。
(二)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与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标准
20世纪这100年是中国医学和心理学学习西方的100年,因此有西医和中医之分,心理学也有西方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之分。因为20世纪初将心理疾病翻译为精神疾病,简称为精神病,使民众将精神病理解为胡喊乱叫、打人毁物的疯狂者,或者简单地将精神病理解为精神分裂症。到新世纪,则因为将许多心理疾病宣传为抑郁症,使民众将精神病狭隘理解为抑郁症。现在的心理学和卫生学家都意识到,经过百年进化和学术研究、临床治疗和咨询实践,美国精神疾病标准DSM、世界精神疾病标准ICD、中国精神疾病标准CCMD都已经吸收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临床心理学研究成果,调整出更加符合逻辑和实践的分类分型、分级分别标准,精神疾病成为心理学家和卫生学家共同的领域。
无论是世界精神疾病标准ICD、美国精神疾病标准DSM,还是中国精神疾病标准CCMD,都倾向于不再使用精神病、精神疾病的概念,转而使用精神障碍、心理疾病概念,同样,变态心理学也不再使用认知变态、情感变态、意志变态、行为变态、人格变态等心理变态的概念,而使用心理障碍的概念,如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为了适应民众的认识和排斥,全国的精神病院都改为了精神卫生中心,这说明医学界始终抗拒心理学的概念,难以放下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这些概念,不接受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卫生中心、心理卫生院等概念。鉴于此,笔者重申,为了推进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建议医学家特别是精神病学界与心理学界概念契合,将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精神卫生中心改名为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卫生院。以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为基础,将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卫生学整合为卫生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
(三)精神障碍治疗机构改名心理障碍治疗的理论实践意义
当代世界科学研究学科分化特别激烈,每个学者都希望创立新学科,西方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领域,分化出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临床心理学等分支或交叉学科。这些学科只是研究的方式和内容略有差异,其目标都是维护心理健康,治疗心理疾病。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学者始终致力于翻译西方心理学和卫生学的著作和概念,缺乏根据汉语文化和民族文化整合的取向,以至于形成西方英语世界的学科概念霸权。很多概念与汉语习惯差距过大,形成常识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的巨大错位。如心理学的气质概念与日常概念内涵差别很大,将健康和卫生混同,将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分开开设课程。研读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精神卫生学,其理论和概念相同,只不过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更加偏重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中介变量关系的基础研究,而精神病学、精神卫生学更偏重预防和治疗。所以抛弃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精神卫生中心改名为心理疾病、心理障碍、心理卫生院。以变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为基础,将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卫生学整合为卫生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是学科建设的必然,也是专业建设的必然。
同样,因为学科地盘竞争,心理卫生实践领域目前存在抢占地盘的问题[5],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虽然是心理学和医学的结合,但咨询师的目标是既要做心理教师,更要做心理医师。因为利益驱动,许多咨询师不满足于心理咨询,而扩展到心理治疗领域,有的则扩展到心理辅导领域。现在的后果是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试图占领学校和公司的心理保健、心理辅导地盘,学校的咨询中心、辅导中心则希望占领医院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地盘。其后果是医院做成学校教育模式,学校做成医院治疗模式。因此,统一学科研究内容和学科概念以及机构名称的同时,需要分化领地,学校的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师就做心理课程教学、心理问题咨询、团体教育辅导。医院的心理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保健师做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这样就可以形成学院派研究理论,医院派研究临床,社工派面向社区和企业公司,政工派面向学校和司法机构,根据各自的对象和问题,选择相应的咨询、辅导、治疗、保健技术。
总而言之,变态心理学的共病现象问题需要学术界深入研究,抑郁症的晕轮效应问题,则既要规范媒体科学普及活动,更需要将精神疾病、精神障碍改名为心理疾病、心理障碍。这种改名既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也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心理保健的实践意义。学科要整合,专业要分化,建议将精神卫生中心改名为心理卫生院,建议学校心理教育辅导恪守教育本位,立足心理素质提升,破除心理卫生模式,医院心理保健治疗恪守卫生本位,立足心理疾病治疗,破除心理教育模式。轻度心理问题、中度心理障碍、重度心理疾病分级分类开展预防、咨询、辅导、保健、治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