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策略探究

2022-03-18

关键词:宝卷民间文学甘肃

王 敬 儒

(兰州文理学院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民间文学指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言艺术,主要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谚语、谜语等,它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1]。甘肃有非常丰富的民间文学类非遗资源,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有明确指引:“要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2]由此可见,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菁华,将其进行动漫化改编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一、研究综述

关于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外已非常成熟,1998年美国迪士尼上映的动画片《花木兰》,来源于对我国民间文学素材的重新加工,《功夫熊猫》系列作品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日本动漫作品也多有对中国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素材的运用。我国国内对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的实践已有丰硕成果,除了早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阿凡提的故事》《天书奇谭》《葫芦兄弟》等众多优秀作品外,近年来我国《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传·情》等动漫作品在传统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方面进行创新,无论是口碑评价还是经济效益,都取得了不俗成就。

理论研究方面,针对民间文学的文学、美学方面的研究,以及民间文学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研究数量众多,但将民间文学与动漫化改编联系到一起进行研究的,中国知网上只有十余篇论文。黄永林、徐金龙《论民间文学资源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价值》中针对当下国产动漫的发展困境,指出民间文学特有的文化、教育、娱乐等多重功能和价值,对于国产动漫艺术的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赵丽敏在《浅析民间文学题材在动漫产业中的地位与价值》中认为动漫业发展历史短暂,缺少文化内涵,需要从历史悠久积累丰厚的民间文学中去汲取力量。也有学者结合地方民间文学资源,提出了以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打造城市名片的具体策略,如秦佳等的《融入民间文学打造常州“动漫之都”城市名片》。针对甘肃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分析,探究其动漫化改编路径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甘肃省民间文学很早就被动漫化改编过,1981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动画美术片《九色鹿》就是根据敦煌《鹿王本生》故事改编,在我国动漫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样的作品数量少,除了《九色鹿》目前能看到的只有修玉娇、韩晓红在《甘肃动漫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提到的读者动漫创作的《龙玉》和《伏羲伏羲》[3],但目前网上查询不到相关影视作品信息。

甘肃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作品少且鲜有知名之作,商业性动漫作品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有很多,如甘肃动漫产业发展迟缓,动漫制作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没有形成动漫产业区域优势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民间文学资源挖掘不够,动漫制作者没有找到适于改编的主题、内容,并且缺乏对民间文学中的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找不到传统文化与新媒体时代人们审美需求的结合点,导致甘肃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领域至今处于荒芜状态。

二、甘肃民间文学资源概述

甘肃省民间文学资源非常丰富,可见到的民间文学资源除了上世纪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还有近年来各地在非遗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申报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民间文学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等。

(一)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辑出版工作,起自1981年年底,截止2009年三套集成全部出齐[4],其中《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内容“集神话、传说、故事等共492篇,是甘肃各族人民祖祖辈辈口耳相传、集体创造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科学研究价值”[5],其中传说部分包括人物传说、地方传说、敦煌传说、动植物传说、风俗传说;故事部分包括动物故事、幻想故事、鬼狐精怪故事、生活故事、机智人物故事、笑话。《中国民间歌谣集成·甘肃卷》是以词、曲结合的民歌为收集对象的,其文本故事性较弱,不在本研究范围内。《中国民间谚语集成·甘肃卷》是针对谚语的,与歌谣一样,可供动漫化改编的文本故事性较弱,也可略过。

(二)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我国自2006年6月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之后通过逐年努力,已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610项,其中民间文学类251项①,甘肃省共有省级非遗项目493项,其中民间文学类29项;各市级和县区级名录中民间文学项目占比相对较高,如定西市共有307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29项民间文学类,477个县级项目中,有47个民间文学类项目,占总项目比接近10%。对于这些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各地都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保护,如定西市临洮县,出版了《临洮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对当地的民间文学类非遗进行了收录,包括“貂蝉传说”“古唐泉的来历”“海巅峡的传说”“站仙传奇”等,图文并茂、生动鲜活的介绍使读者身临其境。通过申报和宣传等保护措施,让老百姓对当地民间文学项目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传承人受到鼓舞,也使这些民间文学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

(三)地方收集作品

除了国家重大项目编辑的三套集成,各地还有文化馆多年来收集整理编订的各种民间文学集,如庆阳文化馆在上世纪收集整理的《窑洞故事》《庆阳民间文学辑》《正宁县民间文学》等,再如定西市安定区文化馆从2010年起,面向全区民间文学爱好者广泛搜集材料,历时四年,共收集民间故事124个,分凤城传说、城隍传说、地名故事、地方风物、民俗故事、世态百相、历史人物、爱情故事、奇闻怪事、狐魅鬼怪、动植故事、幽默笑话等,编辑成《安定民间故事》,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地方收集的民间文学作品对教化一方百姓、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是对三套集成及非遗项目的极好补充。

三、甘肃省民间文学类非遗动漫化改编的可行性分析

动漫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它需要借助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来表现虚拟的时空现象,给观众带来全新而生动的视觉体验,受到青少年的广泛喜爱,且近年来已有向全年龄段受众发展的趋势。民间文学因其自身的故事性暗合了动漫的故事性要求而使两者有了密切的联系。民间文学是一个无尽的文化资源宝库,为动漫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活力;动漫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民间文学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二者相辅相成。甘肃省有非常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且数量可观,形象地展现了陇原大地上独有的民俗、风物及文化精神,将其作为创作题材、表现内容、创作元素、表达符号等融入动漫创作中,用动漫形式呈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一)独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

甘肃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人类始祖伏羲、女娲诞生于此,周、秦始祖发迹于此,黄帝问道广成子于崆峒,西王母祭祀盛于泾川……甘肃民间文学中有相当部分是关于这些人文始祖、部落英雄的,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中的《伏羲画八卦》《伏羲封姓》《女娲射鹰补天》《伏羲女娲成婚》《葫芦河与伏羲》等,将伏羲、女娲与甘肃地域紧密联系起来,成为甘肃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升天》《禹王治水》《周赧王走马北巡》《秦始皇出世》等则是周秦始祖留在甘肃的传说。

由于甘肃古时地近边疆,战事频仍,历史上多有忠臣良将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传说,如《五泉山的传说》讲述了霍去病西征匈奴时驻军兰州的故事;《苏武山的传说》歌颂了苏武思念故国的爱国之情;《左宗棠斩驴》写左宗棠在酒泉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这些传说虽非信史,但其中饱含着人民对这些英雄们的崇拜和赞美,是这些历史人物与陇原大地的不解之缘,这些人物虽非甘肃独有,但他们在甘肃留下的这些故事是其个人传说中独有的一部分,有强烈的甘肃地域色彩。

除了以上人物形象和故事,敦煌传说也是甘肃民间文学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前述《九色鹿》就是敦煌传说之一,还有定西岷县《张爷翻罐罐》讲述张三丰的故事,《皇甫谧自学成才》《王仁裕改弦易辙》等知名历史人物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是甘肃民间文学独有的,从动漫化改编的角度来说,具有形象和故事的稀缺性,在进行改编的时候,不仅可避免内容上的同质化,并且还可避免我国国产动漫目前存在的内容缺乏感染力、人物性格低幼化的问题。对其进行动漫化改编,不仅是民间文学的另一种表达,也是甘肃独有历史文化的展现。

(二)交融的民族特色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中枢地段,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甘肃民间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裕固族《阿木兰汗的传说》《女英雄萨尔阿玛珂》,保安族《保安三庄的由来》,东乡族叙事长诗《米拉尕黑》,以及多民族传述的《格萨(斯)尔》……将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动漫化改编,不仅可以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并且在这些动漫作品中还可以广泛融入少数民族的服饰、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通过动漫直观的形象设计,展现民族风情,吸引青少年学习和了解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如裕固族传说《女英雄萨尔阿玛珂》讲述萨尔阿玛珂英勇战斗保护部族,却被奸人设计害死的故事。其中对女性的歌颂符合当下男女平等,肯定女性的价值观念;裕固族服饰样式独特,女性佩戴的红缨帽、头面是裕固族服饰中最为出彩之处,如果通过动漫的方式展示出来,将人物形象塑造与裕固族服饰结合为一,辅以裕固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英雄崇拜等社会生活形态的展现,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一定会受到观众的喜爱。

(三)浓郁的幻想性

甘肃地处中西往来交汇之地,各种奇谈怪事多有传播,导致甘肃省众多民间文学作品中往往洋溢着浓郁的幻想性。正如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在长期民间传述的过程中渐渐加入了神话色彩,形成了神魔小说《西游记》。各种国度和民族不同的风俗民情,加上西域胡商口中的道听途说,使人们对传说中的西方充满了幻想,体现在甘肃民间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可以变化无常,情节则往往离奇荒诞。如河西宝卷中的《昭君和北番宝卷》《昭君出塞宝卷》,故事原型虽依然是昭君出塞,但为了凸显昭君出塞的不易,情节中刻意在出塞途中加入各种艰难险阻,如昭君在途中遇到猛虎吃人,为保全名节甘愿被老虎吃掉,她这一高洁的精神感动了当地土地神,土地神变成一位老猎手将昭君救下;再如九姑娘娘赐仙衣保贞洁,番王只要一靠近昭君,仙衣上的毛就如同银针一样将番王扎得鲜血淋漓[6],这一情节与《西游记》中朱紫国金圣宫娘娘的“五彩仙衣”何其相似。可见甘肃民间文学中的幻想性比起《西游记》也不遑多让。除此以外,龙女、鬼魅、狐仙等幻想故事都通过虚构的、超自然的方式给甘肃民间文学加入神话色彩,体现着民间艺人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虚构和夸张的叙事方式与动漫夸张的表现风格完全契合,使甘肃民间文学在改编为动漫作品的时候先天具有优势。

与传统的民间文学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相比,动漫形象生动直观,情节精炼,在新媒体时代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传播范围广泛而为受众欢迎;从传播内容上来说,甘肃民间文学有独特魅力,通过对其创新改编,深入挖掘其中的时代意义,能够使甘肃民间文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尤其是在广泛开展的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中,民间文学改编的动漫作品能丰富活动内容,活化传统文化,使民间文学得到更好传承。

四、甘肃省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策略

民间文学改编的动漫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载体,需要通过生动鲜活的动漫形象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要求民间文学的动漫化改编需对民间文学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分类,并以一种有趣味、有意蕴的方式来传达,进而鲜活地传递出我国传统文化立体多元、真实可感的形态。

(一)建立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素材库

民间文学门类众多,有抒情性的民谣,也有智慧型的谜语,而动漫作品则需要鲜明的故事性,通过夸张有趣的方式推动情节发展,以新奇、丰富、曲折、有趣、惊险、动情等特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因此需对甘肃省民间文学资源进行一个梳理,以是否具有意外性、曲折性等元素为标准,分类甄别,找出其中适于进行动漫化改编的故事性元素,建立一个适于动漫化改编的民间文学素材库。

以甘肃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民间文学宝卷为例,宝卷可分为宗教宝卷和民间宝卷,宗教宝卷以宣传教理为主,民间宝卷的内容则主要是文学故事,河西宝卷中的民间宝卷讲述的文学故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主题多谴责忤逆凶残,宣扬孝道和善行[7]。岷县宝卷则有百分之九十以上为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宗教宝卷[8],其故事情节单薄,说教意味较为浓厚。相比之下,河西宝卷比岷县宝卷更有改编价值。

再如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米拉尕黑》,叙说一位名叫米拉尕黑的青年猎手在结婚前夕与未婚妻玛芝露分别,为了保家卫国而毅然奔赴前线,18年后米拉尕黑回到家,见未婚妻正被强盗凌逼,他战胜了强盗,与玛芝露一起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虽然是长诗形式,但故事传奇性很强,情节曲折,生动感人,其中展现出来的英雄情结,以及东乡族民俗生活等故事性元素非常适于进行改编,也常被戏称为“民族版的至尊宝与紫霞仙子”,临夏歌舞团曾以其中重要道具“月光宝镜”为名,将其改编为歌舞剧搬上舞台。但由于《米拉尕黑》主要采用口头说唱形式进行传承,导致对该项目的保护更多关注其口头程式性艺术特征,而对其文本的故事性较少关注。如果将其作为主要内容改编为动漫作品,将对弘扬民族文化,创新动漫内容起到良好作用。

还有很多民间文学资源,情节单纯,内容简短,故事模式单一,以劝人向善或传播宗教教义为主要目标,叙事性弱,人物形象单薄缺乏生动性,则不宜进行动漫化改编。如庆阳民间故事《五个瞎狼》《箍桶》《三媳妇对话》等,故事篇幅简短,趣味性较弱,人物形象扁平,除了只言片语没有更多行为或性格特点可供分析,内容低俗,不适于进行动漫改编。甘肃省民间文学数量多,卷帙浩繁,有必要通过认真挖掘和审读,分类后建立一个动漫素材库,为民间文学的动漫化改编提供内容支持。

(二)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民间文学的动漫化改编不是民间文学内核与动漫形式的简单相加,对已有成功案例分析后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迪士尼《花木兰》对我国《木兰诗》的动漫化改编,还是我国《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封神榜》中哪吒故事的演绎,其中吸引观众的都是在传统故事中创新性地加入的时代精神。如何创新性地加入时代元素,使民间文学受到现代观众的喜爱,是甘肃民间文学动漫化改编的难点所在。

只有通过对甘肃省民间故事资源的挖掘,对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加深理解和认识,提炼其中最具有故事性的元素,对其进行创新阐发,才能迎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如定西市级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大禹导渭》,在《尚书·禹贡》《史记·夏本记》《水经注》中都有描述记载,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大禹一心为公的精神也可与今时冲锋在抗击疫情、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的先进人物事迹联系起来,今古互文,使传统民间文学在今日找到传承载体,对《大禹导渭》的动漫化改编既有助于定西市宣传当地渭水文化,还有利于弘扬黄河流域人民无私奉献的传统文化。再如庆阳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刘捣鬼系列故事,其中的刘捣鬼,“好打不平,一肚子怪点点”[9],他用智谋替穷人出气,是个类似于阿凡提的人物形象,但目前收集的系列故事虽情节较为生动,但故事间缺乏连贯性,也不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入挖掘刘捣鬼故事,将其机智幽默的性格特点加以夸张表现,勾连系列故事,塑造经典IP形象,不仅可以形成有趣的动漫作品,后续还可催生刘捣鬼香包、刘捣鬼二次元衍生品的产业链。此外,庆阳民间文学中的《红莲花》,讲述了男主瓜园寻父途中遇到女主红莲花,历经困难相知相爱后的大团圆故事[9]414~432,故事线长、人物众多且充满传奇色彩,其中男主角的一步步成长,正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成长主题的体现,结尾处红莲花与白教头一家的仇怨以联姻的方式得以化解,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对其进行动漫化改编,只需凸显以上两点,就可以成为受观众喜爱的作品。

(三)与其他非遗艺术形式的协调、整合

民间文学进行动漫化改编,还应与传统音乐、舞蹈、民俗、传统技艺等非遗元素相互结合,才能赋予动漫作品生动具体的品格,从而打动观众,受到欢迎。纵观成功的民间文学改编作品,无不是传统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而成。如前所述的《米拉尕黑》,在动漫化改编的过程中如能与东乡族特有的音乐、舞蹈、服饰等传统艺术结合在一起,毫无疑问效果会更好,但结合的点与程度需要反复斟酌,既要迎合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的审美需求,又要有自身特点,才能找到受大众欢迎的动漫化改编路径,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五、结语

甘肃省民间文学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融汇和浓缩了数千年的民间智慧和精神文化,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但目前这些民间文学资源大多是采取了书面收集整理的保护方式,使这笔财富停留在纸面上,即使通过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的形式出现,也难以真正走入人民的现实生活中去。民间文学的传承需寻找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本论文建议对甘肃民间文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梳理,寻找其中适于进行动漫化改编的故事性元素及人物形象,建立动漫化改编的素材库,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出发,挖掘整合甘肃省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并充分吸收当代审美理念,探索民间文学与现代动漫形式的有机结合点,找到甘肃民间文学动漫改编的途径。

【注释】

① 该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

猜你喜欢

宝卷民间文学甘肃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清末民国文益书局石印宝卷始末*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香山宝卷》在越南的传播及流变
甘肃卷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南京图书馆藏珍贵宝卷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