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经验与展望
2022-03-18王妮
王 妮
(兰州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的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对象群体、形式方法尽管不尽相同,但用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形成的理论成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内外民众思想政治觉悟的根本动因始终没有变,培育人、鼓舞人、塑造人,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同心力与凝聚力的根本指向始终没有变。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包括强化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开展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增强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使命担当,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包括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进行建设管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为实现高等教育“四为”目的而开展的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彰显如下突出特征。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站位高立意远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通过解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系列问题,来保证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不偏移,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这一根本性要求,关乎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任务,为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
此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眼于新的时代与实践发展要求,站位更高,立意也更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四为”的办学方向,即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两为”到“四为”的丰富,全面揭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高等教育的方向性愈加坚定、目的性也愈加明确。“培养什么人”是个本质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大批认同党的主张,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重任,立志为社会主义奋斗的时代新人。“如何培养人”则是一个实践性、方法性问题,就是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沿用好办法,改造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将多种育人途径结合起来。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联动性更强
在一段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存在过一些领域化和部门化倾向,片面化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就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视不够、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深刻、师德师风建设不够有力、某些基层党组织工作弱化、阵地建设管理缺位等问题;高校管理上的条块分割现象,也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育人的合力发挥。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推动下,地方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关心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常态,成效也愈发突出。党政、师生、教育、内外协同的特征更加凸显。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门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双管齐下,教师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师生专业素养与政治素养同步提升,校际之间广泛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了协同联动提质增效;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管理服务、校园文化、组织建设等齐聚发力,谱写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篇章。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更加鲜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开展,离不开对教书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学生成长三大规律把握,对规律的把握越合乎实际越准确,工作的开展则越有成效。同时,对规律的掌握和运用也意味着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原则、任务、途径等的科学认识提供了指南。相应地为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组织管理、思政课队伍建设,辅导员能力等确立了科学的规范与标准。精细化表现在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学校各级党政领导、行政干部、后勤服务队伍,青年教师、专业课教师等提出了既统一又具有一定差异的要求。从点到面,从上到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各支队伍职责明确、任务互补,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态势在逐步形成。同时,很多高校在积极探索以大数据支撑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精准发力。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
梳理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经验,是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起点。
(一)党的领导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人、事,平台、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做好这项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领导,从宏观架构到微观布局,都需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强化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取得成效的必然前提。
一是地方党委,教育工作主管部门把属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进行统筹管理,在人员安排、经费保障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二是高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进一步靠实,党委直接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三是高校各级党组织根据中央部署,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意识,以及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与行动自觉。四是通过推进教师、学生党支部建设,使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堡垒。党建工作联络员、组织员等队伍建设得到发展,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在各高校落实,“头雁效应”得到彰显。
(二)优化资源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突破了单纯政治性工作的狭窄视野,成为关乎每一名师生员工的系统化工作。
一是丰富课程资源,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在课程层面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法治教育等,按照习近平“八个统一”的要求,增强教学的阐释力、亲和力、感染力,服务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是“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378。聚焦了育人合力,其他各门课程在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过程中,教师自身也受到了教育,实现了教育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同时,课程观念得到了丰富,突破了教室内、课程表上的狭隘“课程”观念,更加关注隐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各高校积极行动,通过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拓宽人力资源,解决“由谁来做”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就提出“不仅专职、兼职的政工干部要做思想政治工作,业务课教师也要做思想政治工作,特别要注意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和各科骨干教师的作用”[3]。“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关心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3]127“各高等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听取意见,得到他们的配合与帮助,共同为培养新一代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而努力。”[3]128这些要求与今天的许多做法一脉相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从全面向专门化再到内在组成部分的拓展”[4],全员理念深入人心,所有教师育人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项博士、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招生,各级各类培养培训的开展等,有利地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各高校在辅导员培训、科研项目申报、职称评定、学历深造等方面都给予专门支持,极大地增强了高校辅导员的从业荣誉感。2015年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各地、各高校领导干部走上讲台,结合国家和地域发展现状宣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变化,解答高校师生关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更加壮大。与此同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工作专门设立科研选题,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大队伍将研究成果有效运用到教学和工作中,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三是拓展现代融媒体资源,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等特征,并且随实践演进而不断发展,利用各种媒体融合资源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作为的成功经验,比如,十年来各种微讲堂、微展示活动层出不穷,网上与网下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得以建构。高校官网、官微、各类APP公众号,也在不断增强着吸引力,既关注正确导向,同时强化内容建设,突破了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线条,与学生的联系更加密切。网上各类服务平台的建立,进一步方便了师生。
(三)完善体系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具体化,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职员工把工作目标落实在育人成效上,有利于推动高校各项工作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主线,从而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促进主导性和主动性的紧密结合。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对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的主要内容作了规范。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较之于2017年的“十大”育人体系更加聚焦,凝练为七大体系,特别突出了“理论武装体系”建设这一根本要求,将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五大体系整合为“日常教育体系”,将管理、服务、资助体系融汇为“管理服务体系”,新加入了“安全稳定体系”“队伍建设体系”和“评估督导体系”,由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一个闭环,目的更明确,责任更到位,将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与常规工作的协调推进,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统一了起来。这两部文件的出台,推动高校在实践中以系统化思维,整体布排、综合用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5],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依托体系建设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任何偏执于一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难以取得实效的,只有立足于体系建设,立足于体系的完善,才能够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优化。
(四)制度化推进是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一揽子政策措施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特点,导向鲜明、内容健全、规约明确、易于执行的制度的出台,有效助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一是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的根本制度。“守正”意为恪守正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的根本制度,就是稳固其社会主义性质、确保其发展方向的具有根本约束性、保障性的制度。比如,我们始终牢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要求等,全面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教学、队伍管理和学科建设。二是有助于催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制度。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理论的创新、师生的思想状况等密切相关,需要紧随实践发展不断创新,更需要一系列能够激发创新的制度加以保障。比如,近年来,教育部给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以制度保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支持。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未来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378。这里的“事”指的是面对不同群体,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明确的“分众”意识。“时”既有时代又有时机的意蕴,就是说要紧贴时代,把握时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势”包含有大势和形势的意思,即随着发展变化了的实际情况,顺势而为、而新。
(一)立足分众化,以系统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发展
系统观引领是指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打破学院、部门处室的条块分割,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通盘规划,既有分工又注重协作,凝心聚力、汇聚成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持久性力量。
一是将广覆盖与分众化结合起来。针对高校不同群体的特点,分众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比如对教师落实政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相关制度,新入职的教师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对行政岗职工开展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提升教育,增强“双肩挑”人员“一岗双责”职责规范的行动力,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将硬性规约与人文关怀统一起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宣传、学习、行动等层面的硬性规约,若使“有硬度”的规约起效用,离不开“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本性的生活意义的肯定,既关注社会的需要,也能够从人的需要出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对人的关心、爱护、尊重,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使教师乐教、善教,学生乐学、勤学。三是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加强顶层设计、环节联动,整体规划、统一部署,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二)创造新经验,以综合化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积极应对国际局势变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努力奋斗的当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代节点和基本大势。只有与时俱进、明势而行、顺势而为、不断创新,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汇聚力量,服务于复兴伟业的实现。
一是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核,是政治引领、思想涵育、精神培塑、心理疏导的综合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为应对大势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行动提供了指南。要积极探索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高校师生的新路径,使师生加强政治认同、促进政治参与,提高思想认识、凝聚思想共识,提振精神境界、内化道德规范,化解心理危机、养成健康心态,为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与此同时,丰富关于增强国际视野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能够客观理性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并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二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各高校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细化育人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真正使全体教职员工成为教育者和育人主体,在教育、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三是进一步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体系。对高校党委和基层支部的理论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职员工的满意度等进行评价,积极探索引进第三方评价系统,并做好评价结果的反馈,使评价结果与职称评定、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等挂钩,切实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推动新实践,以大思政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我们要善用之。”[6]如果说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更侧重于学校,那么大思政则将触角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是凝聚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力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增强所有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带动学生;通过加强志愿服务队伍,网络、新媒体运作与管理队伍,通过建设利用大数据精准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来凝聚壮大力量。二是构建家庭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机制。高校学子虽然已是成年人,但并未完全脱离于家庭的影响,在诸如人生规划、就业方向选择等问题上,甚或更多受家庭的影响。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可以利用微信、腾讯会议等手段,与家长保持联系、加强沟通,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手段的有效聚合。三是拓展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广泛凝聚和吸引更多关心、支持它发展的力量。比如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社会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聘请专家、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走进校园,开办讲座,丰富青年学子对社会的认知;另一方面,通过选派教职工走出校园,开展挂职锻炼、丰富阅历,提升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