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的高职院校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2022-03-18刘春英吴德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证书校本技能

刘春英,吴德华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专业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教学运行的基础性文件,对规范和指导高职院校开展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专业建设、提高技术技能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高职院校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指明了方向。

一、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一直是教育部的中心工作。教育部行指委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国川表示,教学标准的修(制)订体现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需要对接新需求,对专业内涵进行升级与数字化改造,增强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适应性,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1]。自2012 年以来,教育部委托56 个行业职业教育委员会开展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先后制定颁布230 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和410 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2],还有155个专业教学标准已修订完善,正在等待颁布。各高职院校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指引下,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情况,积极开发具有办学特色的校本专业教学标准,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标准的适应性。但在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概念内涵认识不统一

世界各国产业发展不同,职业教育运行体系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国家的专业教学标准内容也有较大差别。我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这就要求专业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岗位规范,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研发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经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导致产生不同界定[3]。同时,由于各地产业发展和对专业教学标准的理解、认知的不同,各高职院校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理解、执行上也存在差别。

(二)企业主导作用不突出

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法对行业企业的要求不尽相同。例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所是负责职业教育的政府机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编写委员会中,企业成员占多数。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企业委员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标准制定或修订建议,体现了企业相对主导作用[4]。我国教育部是负责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政府机构,行业职业教育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组织相关高职院校、企业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在参与编制专业教学标准的人员中,高职院校教师占大多数,起着主体作用;而企业专家作为受邀者参与编制工作,发挥的作用有限,不利于将职业岗位规范和企业前沿技术落实到标准中。这样制定出来的教学标准难以真正对接职业标准、岗位规范。

(三)专业教学标准很难顾及行业标准

职业标准是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的逻辑起点和参照点,主要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等方面的内容。职业标准对各职业的从业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理论知识等四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高职院校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受制于自身教学条件,弱化行业企业用人客观需求,造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较低。

由于现行专业教学标准存在一些问题,难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1+X”证书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失去了适用性和示范性的作用。

二、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内涵和特征

(一)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内涵

“1+X”证书制度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有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融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重要途径。“1+X”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补充、不可分离[5],共同构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效融通,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其中,“1”是指学历证书,要求学生毕业时具备从事相关职业的基本素质,全面反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X”是根据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和服务面向要求取得的与职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对“1”之外的相关职业领域及不同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的拓展,是强化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要求,是了解相关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新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机会和能力,具有鲜明先进性、针对性与引导性等特点[6]。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进行专业教学标准修订或重构,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领域和职业能力要求;并根据技能等级证书要求,合理设置课程结构,重构教学内容,明确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做好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运行安排,确保“X”证书要求融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内容。

(二)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特征

1.职业性

“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类型教育的重要特征。“X”证书虽然颇受争议,在适应性、吻合度、前瞻性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总体上还是紧跟着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相关职业领域、岗位职业能力提出技能等级要求,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其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构建基于“1+X”的校本专业教学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利于对接行业企业岗位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区域性

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在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统领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标准要符合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要求。紧扣区域行业企业发展要求,开发基于“1+X”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为区域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能力。

3.校本性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打造中国特色职教品牌,就要求高职院校规避同质化现象,避免千校一面、重复建设、教育资源浪费。高职院校各专业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遴选区域、行业、企业需要的“X”证书,开发基于“1+X”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实现专业错位发展、特色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

三、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策略与技术路线

(一)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策略

1.坚持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统领的原则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已科学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开发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时,必须参照和遵循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在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的同时,应根据服务面向和专业特色,遴选合适的“X”证书,切实做到规定要求不能少、自主标准不变样。

2.坚持系统设计的原则

《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对每个专业的内涵都进行了重新界定,特别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专业进行了说明,构建中、高、本衔接体系,打通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因此,在开发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兼顾高职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工作和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系统化设计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3.坚持与产业发展同步的原则

衡量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同步契合度。在开发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时,人才培养定位必须充分契合职业需求和人才标准,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优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真实项目载体为驱动重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并根据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新要求,紧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确保专业教学标准适应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的要求。

(二)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路线

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调研分析、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分析、校本专业标准开发设计、评审论证和优化完善等六个阶段。

1.理论研究阶段

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和相关企业专家组成的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团队,系统学习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和理论,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掌握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理论和分析工具,为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2.调研分析阶段

深入行业企业、研究院所和相关高职院校,调研企业人才需求、职业范围、工作项目、岗位任务,提炼企业岗位需要的核心素养和职业能力。特别要调查产业发展趋势,了解企业技术进步、工艺更新、新材料、新设备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3.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分析阶段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专业办学基本条件、教学建议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参照系。但由于区域经济和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标准的尺度不能完全适应所有高职院校的办学实际。因此,在开发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之前,要根据专业服务面向和专业特色,系统分析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查找专业办学条件和企业需求的差距,研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校本专业标准开发设计阶段

基于充分的调研论证,确定专业教学标准内容,遴选服务对象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此基础上,解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明确专业建设条件和考核评价标准,开发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

5.评审论证阶段

企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是否符合企业需要,企业具有重要的发言权。高职院校在开发基于“1+X”证书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后,需要由相关企业代表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评审,并根据企业意见进行修改调整。

6.优化完善阶段

经过一个周期的人才培养后,学校应组织骨干教师调研毕业生的发展情况、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企业新技术发展应用等情况,及时吸收新的“X”证书要求,持续改进、优化完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

四、结束语

专业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完善。高职院校应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引,全面贯彻“1+X”证书制度,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化专业教学标准,以利于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证书校本技能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收录证书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