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关键能力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探索

2022-03-18董立刚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钢球石块弹力

董立刚

(天水市秦州区关子中学,甘肃 天水 741000)

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这些都是物理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备的关键能力。教师在执行教案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开展设计和组织,以培养学生这些关键能力,进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助力和支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需要整合实验内容、创新实验环境、组织实验活动、延伸实验训练,并为学生规划清晰的学习路线,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其学科关键能力的成长。

一、整合实验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设计时,要先做好内容筛选,然后再对实验条件、实验技术、实验器材、实验基础等多种制约因素开展具体分析。特别是学情调查,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为唯有推出更多合适的实验任务,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多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才能顺利启动学生的学科思维。

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弹力”一节时,教师可先拿出弹簧测力计,向学生详细解读弹簧、指针、挂钩、吊环、刻度盘等的作用,然后再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其操作原理。为了激发学生的实验操作热情,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物品做弹力实验,即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发现很多东西都有弹性,尝试用它们做弹力实验,看谁能有新发现。学生开始搜集合适的物品,开展弹力操作实验。而教师则深入到学生中间,给学生带来弹簧、橡皮筋等小物品,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进而归纳总结出实验结论。在原理讨论环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操作情况,对弹力产生的原理进行解析——发生形变的物体会产生弹力,形变越大,其弹力就越大,如果超出一定范围,物品就不能恢复原状,其弹力也会消失。

二、创设实验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实验需要操作环境的支持,因此教师需要对实验所需的场地、器材、辅助材料等进行审查,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观察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积极帮助。如果有需要,教师还可以吸收学生的意见,以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并使其参与材料和素材的搜集和准备,如此能够对学生形成思维冲击。

例如在讲授“浮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弹簧测力计、乒乓球、水槽、细线、石块、烧杯、盐水等实验材料。在课堂导学环节,教师现场演示实验步骤,证明浮力存在。为调动学生的实验思维,教师还设计了探索实验任务——浮在水面上的物品有浮力,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浮力吗?先猜想,然后学习小组做实验验证。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开始猜想和设计实验。在学生操作环节,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解答。经过一番探索,学习小组的实验操作都获得了圆满成功,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和经验介绍,如此可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组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内容众多,为增加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教师不妨对实验进行改进,以让学生在生活条件下也能自行进行实验流程,如此学生响应得更为积极,训练效果也更好。个体实验、集体实验、网络模拟实验,都是可以选择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广泛征询学生的意见,以确保实验自然推进。

物理实验对操作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巧妙安排,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这无疑能换取更多的训练成果。例如在讲授“动能和势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实验活动任务:自行准备一些坚硬的物品,如钢球、石块等。然后让同一个钢球或者石块,在不同的高度自由落体,观察钢球或者石块陷入沙子的深度。随后再选择不同质量的钢球或者石块,在同一高度自由落体,观察钢球或者石块落地陷入沙子的深度。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学生接受实验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自行寻找实验器材,然后在不同的环境下开展实验操作。经过多轮操作,学生从实验中获得了不少启示,对重力势能的大小也有了直观认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促进理性认知的构建。

四、延伸实验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物理与学生的生活有太多的对接点,教师有意识地推出实验任务,让学生在生活条件下进行实验探索,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还能成功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建立起主动探索的意识。特别是替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更强的挑战性,教师鼓励学生结合生活条件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并科学分析实验结果,这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体验,同时由此建立起来的实验认知也更丰富。

在讲授“杠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先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然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列举一些杠杆在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学生都有相关生活经历,对生活中杠杆的应用也比较熟悉,因此很快就能列举出一些案例。为了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热情,教师还推出了实验探索任务——杠杆的平衡条件有哪些?如果杠杆平衡了,这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先做猜想,然后利用实验加以验证。任务推出后,学生都能够积极开展思考和讨论,并主动进行实验设计,寻找适合的材料开展实验操作,进而对实验猜想进行验证。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比较感兴趣,教师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做设计,可促进其学科认知的成长。

教师围绕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可为学生顺利进入实验环节创造条件。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使得实验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猜你喜欢

钢球石块弹力
硬度测量法测定20号钢球化等级的实验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没有风
8Cr4Mo4V钢球压碎载荷不合格的原因及返修
翻石块
补缺口
MTZ3573型钢球磨煤机应用高铬球的经济性分析
弹力球
弹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