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共性特质和内在渊源

2022-03-18谭雅颖包涵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谱系革命中国共产党

谭雅颖,包涵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在党的百年征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人奋勇当先,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谱写了一段段感人肺腑的英雄史诗,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2021年,党中央批准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这些精神从起源到成熟、完善,业已成为特质鲜明、内涵丰富的精神谱系,是党心系人民福祉与国家前途的生动体现,是党领导人民不断劈波斩浪、铸就辉煌的重要保障。[1]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历久弥新且深入人心,贯穿了党的奋斗征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座璀璨夺目的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土壤之中,在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养分的基础上,诞生于党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因而同马克思主义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梳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不仅有助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涵,也能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引与精神助力。[2]

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理论自觉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征服自然、反抗侵略和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形成了为整个民族所认同的积极向上、不懈奋斗、开拓进取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与人格品质。中华文明能够赓续发展五千年而不曾中断,便源于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和傲然于世的精神特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这种延绵千年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历史困局中更为凸显。为抗击外来侵略,救亡图存,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寻求救国之道。然而,无论是陈旧而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理论,还是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思想理论,都无法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强。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华民族就无法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3]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既富含忧怀天下的人文关怀,又具有济世救民的科学方法论,以其独特的感召力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长期迷惘而彷徨的中国人民由此捕捉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契机,看到了迈向独立与富强的希望,神州大地开始出现一批批萌发共产主义理想、立志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先进分子,焕发出勃勃生机。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中国无产阶级首次登上政治舞台,在无数先进分子的积极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广泛传播,点燃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曙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无产阶级运动的结合具有不可估量的划时代意义,这种结合为中国革命事业翻开了崭新篇章,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问世、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在为中国革命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也提供了催人奋进的精神养分,形成了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革命铁军。正是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精神养分,使党能在革命战争岁月里面经受住大量挫折、完成一次次以弱胜强的壮举,能在和平建设时期突破无数发展瓶颈、战胜无数艰难险阻,最终领导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民族复兴的光辉前景。

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积淀的伟大成果

中华民族拥有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崇尚气节、具有家国情怀的民族,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上同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价值融通。因此,在中国落地生根、广泛传播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谋而合,形成了高度契合与巨大共鸣,共同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精神谱系,谱写了一曲交相辉映的和谐乐章。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独特价值,坚持不懈地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源源不绝地注入活力。早在革命战争时期,党便深刻认识到革命事业的成功需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文化的深入结合。1943年5月,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近年来开展的整风运动旨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文化进一步深入结合。[4]和平建设时期,党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所在,视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着二者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

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内在特质的高度凝练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愈发丰富,展现出特有的时代风采,但在某些精神理念上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呈现出鲜明的历史继承性。这些精神品质打破了时空界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引导着一代代优秀共产党人奋楫争先,再续辉煌。

(一)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富含奉献精神的学说,致力于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革命导师马克思在青年时期便树立起为全人类福祉而工作的崇高理想,倡导人们立足人类幸福来选择职业,成为一个能够造福大多数人的奉献者,并饱含深情地指出,这种职业选择将使我们的事业“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5]。马克思主义不代表任何特殊利益集团,始终心系民生福祉,只为人民谋福祉。

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是党始终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爱戴与倾力支持的根本所在。党的性质和宗旨使党将自身命运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相连,矢志不渝地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为人民福祉而奋斗。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贯穿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张思德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三牛”精神,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应运而生,正是党充分践行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何更好地改善民生,乃是党开展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富含战斗精神的学说,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信念而拼搏不止、奋斗不息,即便面对资产阶级阵营的联合绞杀,也始终保持着威武不屈的战斗精神。1848年首次出版发行的《共产党宣言》,便将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战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时隔百年,依然振聋发聩,令人热血沸腾。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表明,共产党人实现目的的手段就是推翻全部现存社会制度,并在文末豪情万丈地写道:“让那些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颤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头上的锁链。而他们所能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6]

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是党不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枢机所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大无畏的战斗精神,革命战争岁月里的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开放征程中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正是党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生动写照。不论是在革命战争岁月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敌劲旅,还是在和平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建设难题与一系列外部风险挑战,党始终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尤其是在革命战争岁月里,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全党上下依然激荡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满怀斗志地献身革命事业。

(三)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富含务实精神的学说,主张遵循客观规律,克服主观臆断与感情偏见,客观理智地看待问题,真抓实干地处理问题。马克思主义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践行真理,并为人们践行这一理念提供了行动指南,鼓励人们“从先前的思辨哲学的概念和偏见中解放出来”[7]。马克思主义反对纸上谈兵式的空想空谈,主张积极地将思想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最终达到改造现实世界的目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到,“一步实际运动要比一打纲领更为重要”[8]。在崇尚实事求是、科学务实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教条主义,马克思深知灵活变通是确保一门理论学说永葆活力、与时俱进的重要保障机制,因而反对先定论后推理的错误思维,并睿智地指出,不应当竖立起任何教条主义旗帜,恰恰相反,“应当尽量帮助教条主义者认清他们自己的原理的意义”。

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是党能够不断自我革命、与时俱进的关键所在。它深深烙入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导党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与客观规律,在革命和建设领域进行一系列伟大的理论创新与科学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科学家精神,正是党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的生动写照。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便在各类讲话和著作中一再强调实事求是这一务实精神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并以精练扼要的语言对实事求是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精辟解读:“‘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9]改革开放以来,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依然在激励着我们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向纵深发展,并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为中国人民办实事、谋福祉。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源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之一,是中华民族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思想结晶,凝聚着马克思主义智慧和人民力量[10],值得我们不断地深入学习,尤其是深入学习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从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因此,分析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和民族播下甘于奉献、奋发图强、务实致用的精神种子,使之渗透到广大党员的思想深处,意义尤为重大。这既是永葆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的客观诉求,也是使党在新时代考验面前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谱系革命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神族谱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百年大党精神谱系的赓续与文化自信
王锡良陶瓷世家谱系
再论东周时期铜簠的谱系和源流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