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习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析
——以高健《见闻札记》中译本为例
2022-03-18凌绿茵
凌绿茵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改造,使其为译者服务[1]。 不同于以往“译者是仆人”的观点,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译者的重要性, 尤其是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许钧通过阐释“创造性叛逆”,对译者主体性作出界定[2]。 查明建、田雨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和表现,提出应当深化和拓展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3]。 然而,目前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并不多见。 国内布迪厄惯习理论和译者主体性相结合的研究多为对某位译者展开的个案研究,如屠国元从惯习视角出发总结马君武的翻译文本选材特点,由此分析其译者主体性[4]31。 尚未有学者从惯习视角分析高健的译者主体性。 高健作为近代散文翻译家,译本深受读者喜爱, 这与其本人深厚的语言功底、文学的审美素养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本文拟从译者惯习的角度出发,分析高健的译者主体性。
一、布迪厄的惯习理论
1972 年霍姆斯提出“社会翻译学”的说法,但直至90 年代才引发翻译学者的广泛关注, 其主要围绕布迪厄反思性社会学、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展开翻译研究。1984 年布迪厄提出[(惯习)(资本)]+场域=实践[5]的公式,即“译者带有惯习和各种资本,在权力场中争斗,从而形成翻译实践”[6]。 其中“惯习”是一个“开放的性情倾向系统”[7],既来源于实践,受历史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塑造,同时又反过来影响和改造环境。1998 年,西梅奥尼最早将惯习这一概念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探讨惯习对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补充作用[8]。 此后, 惯习也成为翻译研究学者关注的主要概念之一。 古安维克通过对三位法语译者的惯习研究,发现惯习对翻译实践有着重大影响[9]。
国内学者同样关注惯习在翻译研究当中的运用。 王洪涛、王海珠通过分析蓝诗玲的《鲁迅小说全集》英译本,发现其译者惯习对翻译活动产生的影响体现在选材、翻译观、翻译策略等方面,再次得出“译者惯习是影响翻译实践的重要因素”[10]。 肖艳梅对许渊冲和徐忠杰的译文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翻译行为深受译者思维惯习的影响,再次证明译者惯习与翻译活动的紧密关联[11]。因此,本文以布迪厄惯习理论为指导,以高健《见闻札记》中译本为案例,从高健惯习形成入手,从文本选材、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三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二、高健惯习的形成
高健(1929—2013)出生于书香门第,其先祖为前清翰林,家学渊源,自小耳濡目染,饱读诗书。 高健大学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外文系,毕业后曾在情报总署工作, 而后任教于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一直从事外语教学工作。 高健既熟读唐诗宋词,自作古体诗歌,又阅读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对欧美文学、文化习俗如数家珍。 早期的教育背景与后期的工作经历使他积累了深厚的中西方文学素养和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
20 世纪80 年代左右, 国内迎来翻译发展的热潮,中央更是提出“分批翻译世界各国名著”的指示,大力培养翻译人才,建设城市出版社[12]。 高健也逐渐开始接触英美散文作品的翻译,陆续出版诸多散文译作,如《英美散文六十家》《英诗揽胜》《培根论说文集》等,备受好评,于2005 年被全国译协评为“资深翻译家”。 高健曾在采访中提到,“翻译是文化发展的桥梁”[13],通过翻译将优秀的英美散文带给读者,读者能从中获益,增长见闻,提升文学水平,进而带动中国散文的发展。 可以看出,高健进行散文翻译时,他所处的翻译场域发展繁荣。 在成长环境、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的不断学习和积累中,最终形成了热爱文学、注重译文质量、关照读者体验的译者惯习。 这样的译者惯习势必对其翻译活动造成影响,具体体现在高健的文本选材、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三个方面。
三、惯习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译者的翻译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限制,但译者依然能“对历史环境和社会结构作出能动的认知”[4]35, 这体现了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体的自主性。 邢杰认为译者惯习涵盖文本选材,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14]。 译者的思维习惯决定了他要选择何种文本进行翻译,采取何种翻译手段,传达何种翻译观念,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一)文本选材
20 世纪80 年代左右,高健接触散文翻译之初,英美散文的译作在国内还不多见。 高健认为,将国外散文中的名篇佳作引入中国,对国内此类体裁的文学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15]。 《见闻札记》源文本The Sketch Book全名为The Sketch Book of Geoffrey Crayon Gent, 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华盛顿·欧文的作品, 记叙了欧文在英国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感,行文幽默风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在《见闻札记》的译者序中,高健夸赞此书为“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最为人珍爱的溢目瑰宝之一”, 认为作品文采可谓是“古今罕有”[16]1。 同时,高健对作者欧文人格也大加赞赏,赞叹其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飘逸气质”[16]2。 在源文本中,作者欧文在每篇散文前引用一首小诗或一句名言作为题记。 高健的译本保留了其中一部分题记,但在他认为极为出彩的散文前则增加了自己的评述。 例如,高健在《惠斯敏斯大寺》的正文开始前花大篇幅夸赞了这篇文章的三大特点:完美的谋篇布局、杰出的记叙表达以及深刻的哲学思想[16]85-86。 由此可以起到提醒读者重视此篇文章的作用, 体现了译者对优秀散文作品的珍视,以及对读者的期待,即希望读者能从中体会到英美散文的妙处,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可以看出,译者从实践活动成长经历中形成的惯习也会影响译者自身的实践活动, 从而影响译者对原作的选材。
(二)翻译思想
在长时间的翻译实践中,高健形成了一定的翻译观。 高健认为,无论是语言、翻译标准还是翻译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直译或意译的其中一方, 而是应该结合起来运用,注意场合与分寸[17]。 在翻译理论方面,高健提出了语言个性理论,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例如汉语重视“意会”,多用并列句、对偶、虚词以及四字词,偏好行文雅致有韵律等等。 高健强调,了解某种语言的个性特征能促进高质量译文的诞生[18]。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高健注重原作风格的传达效果,认为风格是可译的,传达出原文的风格才能成就高质量的译文。 此外,高健还提出了翻译协调论,认为“协调”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是译者“有意识、有目的、有效果的操纵”[19]。译者需发挥能动性,通过“协调”,尽力消除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还原源文本所传递的思想内容。 重视译文的可读性,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译文给读者,达到促进文化传播,提升中国散文发展的目的。
(三)翻译策略
译者的翻译策略体现着译者惯习对翻译的影响。 本文以The Sketch Book的汉译本《见闻札记》为例,分析译者高健运用了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以发挥自身的译者主体性。
1.直译
高健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场合灵活选用翻译方法,当直译可传达原文精髓时,就用直译法将原文展现给读者。
例1 原文:Through this dark avenue I had a distant view of the cloisters, with the figure of an old verger, in his black gown, moving along their shadowy vaults, and seeming like a spectre from one of the neighboring tombs.[20]134
译文:通道尽处,遥见一带拱廊,一老年堂守,衣皂袍,正踽行于幽暗中,大类自邻坟新溢出之鬼物。[16]87
例1 为《见闻札记》中《惠斯敏斯大寺》一文的开头部分。 原作者刚刚踏入教堂,便感受到教堂古旧幽森的氛围。 原文的 “dark avenue”“old verger”“shadowy vaults”“spectre”以及“tombs”等词营造出了凄凉阴森的感觉,为下文原作者参观陵墓、抒发感言做铺垫。 译者高健领悟到了作者的意图,在此处采取直译方法,选用更具古典色彩的措辞如“堂守”“皂袍”“鬼物”等,将原文古老神秘、悲凉僻静的氛围传递给读者,体现了高健注重原文风格传递和译文可读性的译者惯习。
2.改写
高健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使其具备深厚的中西方文学素养,能够在翻译英文散文的过程中精准找到更符合汉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原文想表达的情感内容传达给中国读者。
例2 原文:Columns, arches, pyramids,what are they but heaps of sand; and their epitaphs, but characters written in the dust?[20]196
译文:一切华表、立柱、高拱、金字塔——所有这一切岂不仅是一堆尘沙? 而它们上面的镌刻也都不过是水中作字?[16]97
原文中作者见到曾经功名煊赫的人物最终都化为尘土,由此发出感叹,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人事都会逐渐消逝,化为烟云,哪怕是这些曾经宏伟的建筑,也会化作尘土,而这些镌刻便如同在尘土上写字,毫无意义。 “沙中作画,水中作字”,比起直译,“written in the dust” 在汉语中有更加对应的表达方式。 因此高健在此处并没有直译,而是选择进行改写,译为“水中作字”,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同时也更凸显这种燕过无痕之感,表达出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的事物,在时间的洪流里终究会消弭无痕, 一切用以记录的篆刻不过是作无用功罢了。 可以看出高健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的字斟句酌, 他在对原文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阐释, 使用中国读者更加熟悉的词汇句式来进行翻译,巧妙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是其双语能力深厚的译者惯习的体现。
3.加注
高健重视译文可读性、关照中国读者的惯习使其在翻译过程中以添加脚注的方式对相关背景知识、知名人物进行补充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原作的逻辑关系和思想内容。
例3 原文:As I descended the flight of steps which lead into the body of the building, my eye was caught by the shrine of Edward the Confessor,and I ascended the small staircase that con-ducts to it, to take from thence a general survey of this wilderness of tombs.[20]192
译文:但当我步下那导入正寺的扶梯时,我的目光又为忏悔者爱德华①的神龛所吸引, 于是又循其台阶而上,意欲对这下面荒坟作一环顾。
①忏悔者爱德华(1002—1066),英国国王,曾与诺曼底公爵威廉作战,兵败身死,威廉遂入主英国。 爱德华的墓碑在寺中所以享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是大寺的主要建造者之一。 他于1042年即位,于1045 年拆除旧寺,重建此规模宏伟的大寺。[16]95
源文本中,前文描绘了教堂里管风琴声给原作者带来的震撼,作者沉浸在琴声中,陷入沉思,直至黄昏将近准备离开,而就在离开之际,作者注意到了爱德华的神龛,于是驻足细看。 在后文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对爱德华的陵墓进行描绘,并由此产生“时间长河中万物皆为虚妄”的感慨深思,这也是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因此,作为引发原作者思考的源头,对“Edward the Confessor”进行一定的说明,可以使对相关背景知识欠缺了解的读者更能理解此人物的重要性,以便与后文建立逻辑关联。 因此译者高健选择对“Edward the Confessor”添加脚注,简单写明其主要事迹以及其与该教堂的主要关系,便于读者体会。 体现出译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照中文读者的译者惯习。
结 语
本文以布迪厄反思社会学中“惯习”概念为视角,以高健《见闻札记》中译本为案例,分析了高健译者惯习的形成,探讨了高健在惯习影响下的文本选材、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 通过研究发现,译者高健的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使其积累了深厚的中西方文学素养以及良好的双语驾驭能力,这使得高健形成了注重译文质量、关照读者、强调译文可读性的翻译惯习,旨在通过翻译提升中国散文质量,促进文化发展。 因此,高健在翻译选材上倾向于英美散文作品,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原文风格传达效果和译文可读性,采取直译、改写、加注等灵活的翻译方法,使译文兼具忠实性与可读性。 这体现了社会外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通过翻译主体在其文本选材、 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的运用中展现出来。翻译研究应当放到社会当中去,用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将有助于更为全面地认识翻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