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以晋中信息学院为例

2022-03-18岳瑾明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公益

岳瑾明 杨 凯

(晋中信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 山西·太谷 030800)

志愿服务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无偿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为,它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 ”[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从顶层设计出发,不断出台保障和规范公益服务的制度与措施,各类公益组织蓬勃发展,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根据民政部门统计, 截至2019年,“全年共有1664.2 万人次在民政领域提供了4326.9 万小时志愿服务,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汇集的注册志愿者近1.4 亿人”[2]9。 志愿者凭借爱心、智慧、力量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中国社会公益事业发展进步、完善社会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不断书写出新时代中国志愿服务的新篇章。

高校承担着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大学生在高校的组织和引导下,或通过参加社会性公益,或凭借校园公益平台等途径, 广泛参与社会志愿服务,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 尤其是近年来,在服务西部、脱贫攻坚、党和国家重大节日活动筹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广大青年学生活跃于志愿服务一线,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奉献爱心,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所指出:青年志愿者“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坚持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 ”[3]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培养道德情操、增强服务人民本领的重要途径。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亦对高校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服务供给,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精准服务、专业服务,提升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和实效性,助力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也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应有之义和时代价值。 晋中信息学院通过设立“益无边”公益学院,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平台、创新公益项目研发、建立健全公益服务工作保障机制、加强学校与社会联动等措施不断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制度化、专业化、品牌化,探索出了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新模式。

一、整合学校资源,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平台,完善学校公益活动运行机制

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精细化要求志愿服务日趋走向精准化和专业化。 高校承担着培育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 需要通过整合校内志愿服务资源,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平台,展开志愿服务专业化培训及研究,为社会培养具有公益精神和具备一定志愿服务能力的社会志愿服务后备人才,为帮助学生成长和完善社会治理做出应有贡献。 2018 年,晋中信息学院在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中,成立了山西省首家高校专业志愿服务平台——“益无边”公益学院。

“益无边”公益学院立足于学校志愿服务实际情况和社会志愿服务需求,整合了学校、各院系、学生社团等志愿服务资源, 实行 “社会创新+公益项目、高校阵地+社会资源、精神传递+志愿培训”的工作机制, 旨在构建以培育学生公益精神为核心、以公益项目创新为导向、 以学生和社团组织为主体、以志愿服务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学校地方合作联动为驱动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平台。 公益学院成立后,着重从四个维度开展工作:

(一)公益文化传播

传播公益文化,培育公益精神是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前提。 公益学院设立了校园志愿文化中心,通过线上APP 和志愿服务理论课程,向学生普及志愿服务基本知识, 宣传公益精神价值观,营造校园公益文化氛围,并借助融媒体打造校园公益文化品牌价值,提升公益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公益项目孵化

项目设计和运作是志愿服务的载体, 并直接关系到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公益学院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坊,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进行合作, 邀请社会知名公益人士担任公益项目导师,指导志愿者从宏观视角把握公益项目,关注项目具体运作,不断提升公益项目造血功能,积极拓宽项目创新开发维度, 为项目孵化和运作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

(三)公益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可为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提供深厚的学理支撑。 公益学院在开展公益活动的同时,注重以理论为先导,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为此,曾组织申报2019 年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征文、学雷锋志愿服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课题、 山西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等项目。通过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加强理论攻关,为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学理支撑。

(四)公益课程开发

学生志愿者的培养有赖于公益课程对学生的塑造。 公益课程可以“传播公益思想和公益知识,结合公益实践,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社会从而激发学习意识和公益情感”[4]。 公益学院通过引进各类志愿服务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的授课团队,结合学生需求开发公益课程。 课程内容涵盖公益精神培育、公益项目设计、志愿服务技巧学习等, 满足短期培训和专业培训要求,为培养合格的学生志愿者夯实基础。

总之,“益无边”公益学院的设立是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创新之举。 通过搭建专业化志愿服务平台,完善学校公益活动运行机制,集文化传播、项目开发、理论研究、课程培训为一体,并积极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打破了校内各部门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创造了高校志愿服务运行的全新范式。

二、创新公益项目研发设计,建立专业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实现特色化、精准化志愿服务供给

破解大学生志愿服务同质化、形式化难题是高校公益活动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这考验到高校公益活动管理者、学生志愿者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改革创新高校志愿服务模式的实践中,晋中信息学院一方面以公益学院所设立的公益服务工作坊为依托,注重凝练公益服务精品项目。 项目设计伊始,从志愿者、被服务群体、公益组织三个维度考虑实际需求,利用大数据深入分析,作为项目制定和执行的重要依据, 增强项目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同时,引入“资源限制理论”,集中有限资源做好精品项目,以项目产出、项目结果、项目影响力作为考量和筛选公益项目方案的参考标准。 在进行公益项目运作过程中,加强校地合作,引入社会资源,在太谷区设立志愿服务基地65 个,为志愿服务项目孵化提供实践场所和阵地支持,拓宽了公益项目创新维度,提升了公益项目的服务功能。

另一方面,晋中信息学院结合各院系学生专业特长,提出“一系一品牌、一院一重点”,学校和各院系共设立47 支专项志愿者服务团队,延伸学校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例如:大数据学院设立PC 专项服务队, 主要负责为太谷区居民提供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管理, 计算机应用知识普及,“互联网+农业”的应用帮扶;艺术传媒学院的“拾遗记”金石传拓文化专项服务队则在太谷区搜寻、 记录被遗落的古代建筑,录入相关数据库,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专业服务; 食品环境学院组织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成立“小精灵”动物保护专项服务队,通过与社会动物保护站进行合作,为流浪动物提供专业保障,并开展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公益文化宣传……这些专项志愿服务队既可以让学生在公益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成长, 又能够为社会受众群体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提升了志愿服务的实效性。

除此之外,晋中信息学院在孵化公益项目和组建专项志愿服务团队的基础上, 还为每学年中的8个教学月分别确定一个志愿服务主题,每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志愿服务。 如为秋季学期的9 月至12月、春季学期的3 月至6 月每月各设立一个活动主题,先后设计为:爱师乐学月、乐动公益月、感恩传承月、向善向上月、青春雷锋月、分享交流月、志愿暖心月、榜样引领月等。 通过建立每月主题活动体系,并围绕该月的主题开展有关活动,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向常态化和纵深方向发展。

“公益活动项目化+学生专项志愿服务团队+每月主题活动体系”,晋中信息学院通过这三种途径,既丰富了志愿服务内涵,助力学生通过公益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思想品德修养,同时也在校园营造了“精准志愿服务”“专业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推进志愿服务走向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供给质量。

三、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多维度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为其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 晋中信息学院依据《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志愿服务条例》等相关政策规定,不断强化资源保障与资源整合, 通过加强人力资源配置、专项资金保障、媒体资源支持、信息化建设等措施,为学校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专业化指导团队建设

学校积极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强化人力资源配置,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多角度思维、全方位才能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在学校团委、各学院团总支设置专职志愿服务工作指导教师,为每支专项志愿者服务队招募兼职指导教师,以专业师资保障学校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

(二)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学校通过制定专项保障制度,为志愿服务提供了专项经费保障,每年划拨的经费达30 余万元,用于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项目落地、赛会引进等用途。 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支持学生公益活动。 截至目前,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累计获得外部物资或经费赞助近190 万元。

(三)借助全媒体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积极搭建全媒体宣传平台, 借助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QQ 等社会主流媒体,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大力传播公益精神,展示学生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和学校志愿服务工作运行情况,深化志愿服务理念推广和故事情感挖掘,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

(四)构建线上线下互联互动系统

学校依托“志愿汇”平台与“悠学派”APP 构建起一个线上互联、线下互动的“智慧公益”生态系统。 “志愿汇”平台融合了对学校志愿人才的招募、甄选、培训、考核和权益保障等全流程的管理,主要通过线上授课方式,对学生志愿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此外,还通过平台信息沟通和反馈功能,及时为志愿者提供咨询服务, 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悠学派”APP 负责发布志愿活动信息,并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表现和角色进行成绩考核,给予分数评价,督促学生完成志愿服务学分修习。

四、加强校地共建,强化学校与社会联动,拓宽学校志愿服务的广度和领域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重要指向是社会群体,所以高校在指导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需走出校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通过志愿服务满足当地人民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强化高校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培育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价值导向。 晋中信息学院坚持“把大学办在社区里”的办学理念,积极联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村社及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了65 个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囊括了敬老院、孤儿院、特教中心、职业中学、希望小学、幼儿园、社区以及学院周边的自然村落等,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公益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也为学生服务地方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晋中信息学院在与地方进行合作,建立校外志愿服务基地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不断强化与学校驻地团组织、各有关单位的联系与合作

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离不开学校驻地团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行政区域的支持与帮助,学校每年定期与团县委等有关单位沟通与交流,通过“校地共建共青团工程”强化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事项的落实与推进。

(二)深化与志愿服务基地的互动合作

学校每学年都与各志愿服务基地的负责人一起开展座谈、访问、调研等工作,不断探索公益服务过程中的思路、行动和方向。 与此同时,学生公益活动组织在志愿服务基地开展活动时,秉承“合理安排、严禁过度打扰、注重内容和过程”的原则,不扰民、不扰乱工作秩序、不增加居民和有关单位的负担,优化公益项目进度环节,提高与志愿服务基地合作的持久力。

(三)把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作为各院系公益服务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

学校团委在每学年对各学院公益服务专项考核的过程中,把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将志愿服务基地建设的数量、质量和活动开展效果与最终的考核结果挂钩,以此提升各院系建设志愿服务基地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四)加大志愿服务基地的志愿者服务容量

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维护、活动开展需要大量的青年志愿者长期、系统地参与。 学校大力营造“人人都是青年志愿者”的浓厚氛围,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并建立了多支专项志愿者服务团队进驻基地,提高志愿服务基地的志愿者服务容量。

五、晋中信息学院改革创新志愿服务模式的效果

(一)为高校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探寻出一条可行路径

近年来, 高校志愿服务在取得不俗成绩的同时,亦面临着同质化、形式化、功利化、保障措施缺位等问题,阻碍其健康发展。 “高校志愿服务在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在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方面与社会期待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5]挑战亦是机遇,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难题倒逼高校通过改革创新,探索其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从而推动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完善社会治理为依据、以创新公益项目为抓手、政府和高校实现有效管理的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新格局。 在此过程中,晋中信息学院以公益学院为核心, 引进专业人才团队,打造和凝练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培育以学生专业为基础的专项志愿服务队伍,并利用线上教育资源与线下实践基地,打造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志愿服务育人阵地,推动了学生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制度化、品牌化以及信息化。 与此同时,学校将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 打破学校内部壁垒,积极引进社会资源,集全校之力保障公益学院运转和学生志愿服务开展,并加强对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完善了学校志愿服务顶层设计。 晋中信息学院的实践是高校志愿服务走向专业化、精准化的创新尝试,为其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崭新路径。

(二)有效提升了志愿服务育人效果

大学生不仅是志愿服务的供给者,也是公益活动的受益者,“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认识,达到自我教育的目标”[6]。 晋中信息学院在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志愿服务中的育人资源,坚持将培育公益精神纳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全过程,使公益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增强实践本领,锤炼个人品德,收获梦想与感动。 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高校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初衷。 “益无边”公益学院成立以来,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志愿者的精神家园,有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格修养和志愿服务的育人实效。 在此期间,先后有191 名学员参加课程学习与活动体验,并进行志愿服务成果分享,引发社会媒体积极报道。 学校也涌现出众多优秀志愿者个人或者群体,多次获得山西省以及国家级荣誉表彰。2018 年12 月,学校组织的“丢书包计划——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学生志愿者因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服务工作,表现优异,被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020 年9 月,学校多项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二届山西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一个个荣誉是学生践行公益精神、弘扬家国情怀、积极奉献社会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志愿服务理念的价值力量,为高校探索创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了解社会民情、提升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2020 年10 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7]。 近年来,随着高校志愿者组织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者群体已经成为参与社会基层治理、 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力量,并在助力基层政府完善民生治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方面担当日益重要的角色,充分彰显了大学生志愿者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作用。 晋中信息学院把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沟通学校与地方、学生与社会密切联系的主要桥梁,积极主动对接“太谷农谷建设”地方发展战略和基层政府社会治理需要,依托在当地社区常设的众多志愿服务基地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切实帮助当地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并激发社区群众、联合社会志愿者组织共同开展社区治理,完善社区治理格局。 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专项社会调研,调查了解群众利益诉求,为基层政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这不仅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而且也有利于弥补基层社区社会治理不足,优化其社会治理效益,“促进基层形成全方位、多维度、立体融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整体治理效益。 ”[8]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公益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公益
公益
公益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