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开发探究

2022-03-18刘芮彤

天工 2022年9期
关键词:遗文文创产品

薛 楠 樊 旭 刘芮彤

1.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2.韩国全州大学

非遗充分展现了我国人民的创造力和民族文化的特色,是各个民族世代相承的优秀文化表现形式,可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很大的帮助。非遗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同时也具有巨大的文化研究价值。中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非遗,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传承和发展非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因此,要积极研发相关文创产品,通过文创产品的推广,提高非遗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一、非遗文创产品的研发模式

(一)自主开发

随着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宣传,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师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积极投入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大部分设计师都通过设计文创产品的方式,为非遗的保护贡献力量。自主开发的普遍为独立设计师或者高校中的文创科研团队,承担设计、经营环节的工作,并且自主筹集经费、承担风险,知识产权保护也需要自行申请,面临的困难较多,但也相对开放和灵活。

(二)单位研发

单位研发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文创产品开发形式,很多文博单位为了宣传和推广,会利用自身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且与优秀的设计公司形成合作关系,然后设计各种文创产品。双方会根据协议确定出资方式、生产方式和销售分成[1]。例如,2008年,我国成立了故宫文化创意中心,最初故宫文创具有严肃、传统的特点,但在201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朕知道了”纸胶带,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带来了全新的认识,故宫文创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构建了全新的商业版图,其利用自身的资源、文化等优势,坚守IP价值与开放互动的产业链,不仅采用单位研发的方式,还积极向公众征集产品创意,组织文创设计大赛,成功开发了许多优秀的产品,包括“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等,将故宫文化、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了“年轻朝气”的姿态,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尝试多种营销方法,既促进了故宫博物院的发展,也为推广非遗文化、传统文化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三)企业开发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承和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文化公司认识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项目。例如,广州半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启动非遗文创社项目,汇聚全产业链的非遗文创军团,开始了对精致美学的追求,与博物馆、动漫行业跨界合作,将广绣图案运用在文创开发之中,深入挖掘非遗资源的内涵,深度活化广州非遗资源,探索“非遗+”新业态,联动全国文化资源实施跨界合作,构建了产学研销一体的广州非遗文创平台,打造了具有代表性的广州非遗文创自主品牌,实现了“非遗+科技”“非遗+文旅”“非遗+动漫”等多种组合,开发出了很多优秀的非遗文创产品。

二、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原则

(一)文化性

我国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这些资源沉淀了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审美。在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传承非遗文化作为核心,深入探索非遗文化,了解非遗文化的发展历史、项目内涵,然后采用独特的设计方案,彰显个性、创意和传统文化[2]。优秀的设计不仅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也可以引发消费者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具有文化传承、推广的作用,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为非遗文化的弘扬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二)创新性

文创产品应该具有创意性、创新性的特点,并不能单纯地运用非遗资源生产产品,而是需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进行创新和改造,通过新颖的形式、多样的手法来呈现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添加更多色彩[3]。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同质化的问题,不能局限于传统文化产品的标准模板上,包括钥匙扣、书签、冰箱贴、手机壳等产品,这些产品十分常见,且设计风格、方式比较相似,很难激发消费者的兴趣,缺少突破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跨界意识,涉猎日用品、服装、饰品、艺术、影视等多个门类,增加设计风格、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三)功能性

非遗文创产品并不只是单纯在外观上进行美化,也不是单一的非遗元素拼贴,而是要具备良好的产品功能,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要重视产品功能的开发,提高产品的实用性,使非遗文创产品可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非遗文创产品,并且发挥产品传承非遗文化的作用。

三、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案例

广绣是我国优秀的非遗文化之一,在佛山、广州等地流传。广绣依靠广州口岸的流通,同时受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传播十分广泛,不仅技法和风格独特,审美、样式也十分独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艺逐渐没落,广绣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了保护优秀的非遗文化,当地出台了相关的政策,鼓励发挥粤港澳的地域优势、文脉优势,采用区域联合跨界的方式保护非遗文化[4]。此后,三雕一彩一绣成为广州的代表文化,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支持。

2020年8月正式开市的广州非遗街区,通过生活化的街区引导非遗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创新开发。其中,广绣作为代表项目得到了有效利用,大量优秀的设计师将广绣文化、广绣资源作为基础,开发了许多优秀的文创产品。《绣福》系列文创产品就是其中之一,由高校团队设计开发,产品品类包括手机壳、杯垫、红包等,充分展现了广绣的独特技法和优秀审美。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深入调查了产品市场和相关文献,搜集了大量与广绣有关的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探索、实践等多个环节,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完成了《绣福》作品。产品画面采用广绣的方式绣出了一个穿着旗袍的西关女人形象,同时也使用了孔明灯、牡丹等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元素作为烘托,与现代化的设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5]。外包装采用岭南独具特色的“镬耳墙”造型,打开盖子后可以看到广绣手机壳和介绍广绣文化的插画卡片。该文化产品充分运用了广绣文化,提取了多种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具有创意性、创新性,并且成功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四、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运用传统工艺和材料

非遗文化可以充分展现传统生活和优秀的传统艺术与文化,大部分非遗产品都采用天然材料进行制作,体现了人民质朴的生活,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机械化、自动化的水平不断提升,传统工艺因为生产效率低下,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很多技艺已经逐渐消失或环节缺失,传统工艺、传统材料的应用愈加少见[6]。为了彰显传统工艺的美感,体现非遗文化的内涵,应该合理利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将其作为核心开发文创产品,弘扬“工匠精神”,鼓励手工制作。手工制品具有独特性,承载了匠人的情感和心血,每一件作品都具有独特性,更加珍贵。例如,手工刺绣蕴含的意义、呈现的价值是机器绣花无法比拟的,技艺高超的绣工可以完成机器无法完成的高难度刺绣技法,同时也可以呈现出精彩的刺绣演绎,既展现了“工匠精神”,也体现了文化内涵。以水族的马尾绣来说,采用纺车纺织白色丝线,然后手工将白色丝线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那样的马尾白色预制绣花线。在技巧上,包括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可以运用这些工艺设计各种产品,如马尾绣土布手包、马尾绣传统尖头鞋等。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传统工艺的运用,不仅要体现非遗文化的内涵,还要展现手工匠人传承、钻研、认真的精神,为文创产品赋予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大的文化价值。

(二)提炼文化元素和符号

在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符号和元素的提炼,而不是对非遗资源盲目应用,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功能进行设计,使非遗文化可以与产品融合在一起。非遗文创产品主要是对非遗文化中涉及的造型、纹样、图形进行提炼,并且结合现代审美简化设计,呈现传统美感的同时,也彰显简约时尚的现代审美特征[7]。在传统图案提炼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视觉观感,可以在印刷产品中应用传统图案。

例如,在“民族之家”大丝巾中运用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包括彰显民族特色的花纹等,采用藏蓝色和绿色作为主体颜色,结合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包括八角花纹、树纹、八角星纹等。在展现纹样之美的同时,也能体现文创作品的设计巧思,充分展现生活中的美好,利用丝绸作为媒介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不仅能给人带来良好的审美感受,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联合专业的美术团队、插画家、艺术家,创作更多具有设计感的产品,出版相关的图书,将艺术、生活、图书作为核心,重视美的创造和传递,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三)发挥网络平台的力量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中的作用,采用“互联网+非遗”的模式,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作用,为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为此,可以利用各类互联网宣传与销售平台,采用线上销售、线下活动相互联合的发展与推广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评价与反馈,同时与景区、博物馆、图书馆等实体销售场所联合,形成生活化、具体化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广泛征集消费者的创意和建议[8]。可以开发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等,采用网店销售、直播带货等推广形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购买渠道,同时也为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挖掘更多资源,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例如,网易公司在成都建立数字产业基地,利用成都优质的文创产业营商环境和人才资源,为数字经济、数字文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与各大高校合作,包括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获得更多优秀的人才,使文创产品开发有更多创意和活力。网易积极抢抓数字文创的“成都机遇”,大力发展区域文创产业并且促进产业升级,采用“品牌+项目+传承人+产品+旅游+互联网”的模式,打造时尚的非遗IP,将“成都手作”推广为成都本土头部文创IP,同时也是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大力打造的非遗公共品牌,不仅聚合了成都的历史深度、文化厚度,同时展现了优秀的传统工艺项目,彰显了跨界融合的产品创新理念,实现了线上线下消费体验场景的创设,全面开启了“品牌+项目+传承人+产品+旅游+互联网”的文旅融合模式。

综上所述,在非遗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发非遗文创产品的方式拓展非遗文化传承的渠道,使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在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性、创新性、功能性的原则,根据时代特色设计文创产品,应该传承传统工艺、运用传统材料;提炼非遗文化元素和符号;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和作用,获取更多创意和资源,促进文创产品种类、样式的增加。

猜你喜欢

遗文文创产品
《春暖花开:书籍设计》《粤东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实践研究:文遗复兴,梅州好礼》
陶溪川文创街区
构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生态模式
基于S-O-R模型的非遗文创产品消费者购买意愿研究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