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未来父母教育思想研究
2022-03-18吴惠强赖春毓
吴惠强,赖春毓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是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未成年人的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提出的法律要求;“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则是对“未来父母”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布局。享誉世界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20世纪的帕夫雷什中学对“未来父母”进行的“并不次于数学、物理、化学”的“家庭关系修养”课程等的实践及其对未来父母教育的阐述均值得今日的教育研究者、学校管理者深入分析和学习参考。
一、苏霍姆林斯基未来父母教育的目标
未来父母教育是指帮助未来要成为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的青少年掌握家庭关系修养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活动。“应该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培养他做父母的义务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大、中学生进行未来父母教育有三大好处:第一,处于青春期、学习期的中学生、大学生对异性、对未来家庭生活充满憧憬,具有一定的学习掌握家庭成员和谐相处和如何做合格父母等规范能力的需求;第二,此时的年轻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且学习能力处于最佳状态,具有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技能并形成科学家庭教育观念的精力;第三,此时的年轻人渴望成为一名“大人”,开始质疑父母的行为、挑战父母“权威”,因此,未来父母教育可以帮助他们从“父母”的角度考察“家庭教育行为”,从而培育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力。苏霍姆林斯基的未来父母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一是提高未来父母的家庭教育修养,避免家庭问题恶性循环。第一,教育学应当成为众人的科学,[1]人人都应该掌握教育学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父亲、母亲、哥哥、姐姐、爷爷、奶奶都是孩子在学龄前时期的首批教育者,乃至他们上了学依然还是。家庭生活中精神和道德美的财富,既是在家庭条件下、也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顺利教育孩子的极重要的条件。”[2]他认为,培育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是学校的工作,更是家庭以及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工作,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并且任务更艰巨。第二,在中学时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是合适的。苏霍姆林斯基表示:“为了防止家庭教育中出现麻烦和错误,必须在学校里就对男女青年进行做夫妻、做父母的教育。男女青年结婚了,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并不懂得婚后生活对夫妻双方所要求的那种高度的内心修养。必须使他们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到:结为夫妻,已经不像婚前度过幸福的约会时刻那样,他们要每天生活在一起,住在一个屋子里,要过一辈子。这就不只是快乐和幸福,还有巨大的操劳——精神上的操劳和紧张,同时也要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关于如何明智地对待生活的教育。”[3]因此,他认为未来的父亲、母亲在中学时期就应该学习教育学知识,年轻人只有掌握了教育学知识才有权组建家庭,这能避免许多家庭教育中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4]第三,教育下一代的方法是需要迭代更新的。在私人场域的家庭中,养育经验具有生活化、代际传承的特点。[5]时代前进的步伐永不停歇,广大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未来父母有义务不断更新教育子女的知识,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子女成长的需求,努力避免上一辈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教育下一辈时“再次上演”。
二是维护家庭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大孩子”很难教好小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许多男女青年结婚时并不具备婚后经营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品质修养,面对家庭生活上的问题时就像“一字不识的文盲面对一堆哲学难题,手足无措”[6]。当这样的“大孩子”生下小孩子后,社会此时想要帮助他们就像帮助一无所知的孩子一样艰难,家庭教育的祸患也由此产生。第二,不会科学教育孩子的年轻父母会给社会和谐带来隐患。他们往往采取权威型、放任型、粗暴型的教养方式来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出现叛逆、悲观、消极、自闭等心理问题,有些孩子可能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研究了460例青少年刑事案件的侦讯材料,结果表明:“每一个给社会提供违法分子或犯罪分子的家庭,总是存在着某种缺陷。”[7]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父母不懂孩子的精神世界,家人之间缺乏精神交流,无人关心他们真正的需求,孩子往往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等,使有的孩子逐渐丧失了道德感,甚至失去了人性。家庭成员之间交流贫乏或关系紧张,必将导致出现难以教育的儿童,甚至成为儿童违法犯罪的根源,从家庭教育出发预防和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第三,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构成的巨型大厦,只有构成巨型大厦的每一个家庭和谐稳定,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8]对未来父母进行教育有利于降低离婚率、青少年犯罪率,维护每一个小家庭的和谐,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是家庭教育指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第一,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家庭教育同样要求遵循这一原则,临时抱佛脚效果往往不佳,在结婚育子为人父母后才去学习如何经营家庭、如何教育子女,往往会操之过急、不求甚解,使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少年们非常注意观察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活中探求那些作为他们的爱情、友谊、忠诚的道德信念基础的一切高尚、崇高的东西。这就使父母和儿童周围的所有长者们负有极大的责任。”[9]教育者应该从小就把孩子当作未来的父母来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率先垂范,以人格感化孩子,使得未来父母潜移默化地掌握家庭教育知识。[10]第二,应将未来父母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系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和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形成学生对于做父亲和做母亲的道德准备。没有这种准备,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可设想的。对于当父亲和当母亲这一崇高使命的准备,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公民素养的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多年的经验使我们深信,要善于把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看作是未来的父亲和母亲,要善于从这样的立场来看待教育现象。”[11]他认为,“高明的教育之道,就是善于把不懂事的小孩子当作明天的父母看待”[12],把孩子看作未来的父母,教师和家长自然会按照不一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由此,家庭教育除了教会现在的父母如何做父母这一主要任务之外,还应该包括教会现在的青少年,也就是未来的父母如何做父母这一重要任务;家庭教育的对象除了父母,还应包括孩子,也就是未来的夫妻和父母。第三,应强化家庭教育学科建设。相比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及课程建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苏霍姆林斯基未来父母教育的内容
培养好的父亲和母亲,也就是培养好的丈夫和妻子,这是学校工作中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将成为父亲或母亲。[1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就是未来父母教育的意义所在,不仅是为了现在的家庭和学生,也是为了未来的家庭和学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未来父母们必须掌握以下内容:
一是学会正确认识婚姻和家庭生活。第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必须在学校里就对男女青年进行做夫妻、做父母的教育。[14]未来的父母应知道婚姻生活、家庭生活是怎么样的,要看到婚姻和家庭生活中艰难的、需要花费时间以及精力的方面,帮助他们谨慎、负责地对待婚姻和生活。恋爱也许只需要爱情,但是婚姻需要的不仅仅是爱情,未来的家庭生活里夫妻双方还必须承担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繁杂琐事以及教育子女的伟大天职。第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家庭生活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交织在一起的,踏入婚姻的男女青年不能只考虑感情,还必须拥有能够满足物质生活的经济实力。选择结婚的男女青年除了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物质上的责任之外,还必须做好经营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精神准备,“需要进行大量的如何明智地对待生活的教育”[15]。第三,最关键的一点是培养孩子做父母的“积极的义务感”。[16]什么是做父母的义务感?其实就是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需要帮助孩子从童年和少年时期就明确“把人看得最为宝贵”[17]这一基本的理念,让孩子学会尊重每一个人,对任何有可能伤害或者使人受到伤害的言行零容忍;此外,父母和教师要善于和孩子就爱情、友谊、婚姻、生育以及教育子女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使孩子能够独立并热爱思考家庭关系修养问题,掌握家庭生活的方法。
二是学会正确处理家庭人际关系。第一,需要掌握控制自己欲望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现实生活要求在中学高年级给男女青年开设一门家庭关系修养课程。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真正讲清楚生活的复杂性和生活的道理,他们就会认识到结婚首先意味着养育子女。如果我受委托制订高年级所需要的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话,我会把关于‘人的愿望的文明’这一问题放在首位。”[18]每个人在家中与自己的伴侣、父母以及孩子每天朝夕相处,要做到相亲相爱、互相帮助,需要每个家庭成员都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在家庭中共同生活,每个家庭成员都不可能只考虑自己的需求,怎样控制自己的欲望是男女青年在婚前的必备能力。第二,理解“责任与舍弃”这一辩证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表示:“要知道,什么是正确养育子女的基础?这首先是能控制自己的愿望,为了家庭、子女、父母的利益而善于舍弃自己的某些欲望。那些匆匆忙忙地离婚的人,首先是些利己主义者,是些把自己的愿望看得高于一切的青年人。”[19]学会适时让步,为了自己的父母、孩子以及家庭的幸福而放弃自己的某些欲望,能够把自己道德欲望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欲望协调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有意识地使“自我”与他人利益协调一致,不仅善于而且能够努力做到为“家庭的共同利益”[20]而放弃自己的欲望时,他才有可能正确地参加社会生活,并经历正常的社会化过程。第三,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很多年轻父母角色意识不强,准备不足,在对抚养孩子将要面临的考验估计不足,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出现焦躁情绪。此时,要学会尊重家人,勤于沟通;彼此关心,互相鼓励;换位思考,宽容理解;目标一致,团结互助。
三是掌握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是构成教育系统的有机整体,三者缺一不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以及存在于家庭中的子女与家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21],父母对下一代的教育具有基础性、终身性、优先性、选择性,[22]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乃至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好下一代是每一个家长不容推卸的重要责任。因此,不管是已婚已育的家长,还是将来要组建家庭的青年人,都必须学习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第二,家庭教育不仅重要,而且也是父母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有家长认为,孩子到了年龄便会自我成长,无须父母过多干涉,这种错误认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家庭教育这门科学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尽早给将要做父母的青少年以及已经做父母的家长,教授最基本的家庭教育知识。“没有家长学校我们就不可能想象有真正的家庭—学校教育”[23]。一些家长有一种错误认识,觉得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其品行也不会差。这在教育学原理上是立不住脚的,因为它否定了每个人都是由多方面如特点、品质、才能和爱好等组合而成的统一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想信念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24]。可见,家长们的许多观点需要进行纠正和更新。第三,家长的家庭教育修养不是凭空而来,“我们竭力给每个家长讲授最低限度的教育学知识”[25],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做孩子称职的第一任老师。苏霍姆林斯基希望通过将家庭教育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系统地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让未来父母掌握更多的教育学知识。
四是掌握家庭教育能力。第一,未来父母要明确应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指导与帮助。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青少年时期,未来父母就应该对家庭从产生到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与压力来源,从整体上把握与研究未来的家庭生活。在每一个阶段,个体都有不一样的成长需求,这也就需要家长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尤其是成年之前)给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与引导。由此,未来父母们需要掌握孩子胎儿期的胎教方法、婴儿期的看护方法、儿童期的启蒙方法等。第二,未来父母应该掌握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苏霍姆林斯认为,环境与习惯教育要求未来父母懂得引导孩子创造整洁、美观的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运动与健康教育要求未来父母习得运动的技能,掌握运动的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情感与关系教育要求未来父母学会培养孩子安全的依恋感、理解爱的能力、恰当表达爱的能力、建设积极人际关系能力的方法;社会与价值教育要求未来父母掌握培养孩子参与家庭日常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要掌握“把家长教育学作为劳动、科学、技艺和创造加以阐述”“要在大庭广众之中讲坏事,通常不点犯过错家长的姓名”“儿童不在场的谈话”[26]等方式方法。第三,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未来父母掌握如何教育自己未来孩子的方法不仅能为以后的家庭生活做准备,同时也能对现在的家庭生活进行反思,审视个人成长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自身和理解父母,意识到“孩子给家庭带来欢乐、和睦和安宁,使父与母之间那种微妙而深深的裂痕消失了”[27],从而主动妥善调节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
三、苏霍姆林斯基未来父母教育的实施
许多家庭对从小培养孩子做父母的义务感、让孩子掌握未来做父母所必需的知识和素养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抓住这一家庭教育的源头并付诸实践。帕夫雷什中学一方面创办家长学校为孩子即将入学和已经入学的家长教授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为中高年级的学生增设了未来父母教育相关课程,向中高年级的学生传授做好家庭和婚姻生活的准备、处理人际关系所必需的知识和修养以及教育自己未来的孩子的方法。
一是开展未来父母道德准备教育。第一,进行一系列伦理性谈话。为了实现使未来父母从道德上准备好怎样做父母这一教育任务,苏霍姆林斯基及帕夫雷什中学的教师们进行了一系列基于做父母崇高使命的关于爱情和友谊,关于婚姻、生育和教育子女的伦理性谈话,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全体教师和家长都应当关心,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校和家庭里都能亲眼看到自觉的劳动和责任感的榜样”[28]。第二,举办家长训练班。从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帕夫雷什中学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了帕夫雷什中学举办的家长训练班的听众。[29]家长训练班旨在不断提高家长们的教育学知识水平,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教育看成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劳动,主导思想就是要想到将来、看到将来,努力使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始终牢记孩子未来也要当父亲和母亲这一重要事实。家长要跟教师一起思考“应当怎样认识教育的目标,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子女提高到了怎样的阶段,我们做了哪些教育工作和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应当怎样预防错误,如果不加预防就会造成哪些后果,以及要成为好的教育者必须具备哪些知识”[30]。第三,进行“愿望的教育”[3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实质上应从关心欲望的修养开始,如果儿童不是生活在年长者高尚欲望的气氛中,那么,对于未来的父亲和母亲的正常教育是不可能进行的。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劝告当父母的人,要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充满诚挚坦白、合乎道德的动机和欲望的气氛,这将教育孩子学会爱别人和忠实于别人,还向家长们提出建议,对即使微小的利己主义思想也要表现出不能容忍的态度。第四,善于和自己的孩子谈论爱情。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父母在谈到爱情、婚姻、生养孩子的时候,应该像一个有教养的人看到有千年历史的艺术古迹一样,产生一种激情,而不是窃窃私语,表情诡异。他建议年长一辈应该善于和儿童少年谈论爱情、婚姻、生育、忠贞这些人类美好、伟大的事情,也应该善于和他们谈论死亡和心中的记忆。[32]
二是开设未来父母教育课程。首先是“家庭关系修养”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现实生活要求在中学高年级给男女青年开设一门“家庭关系修养”课程,给他们真正讲清楚生活的复杂性和生活的道理,使之认识到结婚首先就意味着养育子女。[33]在“家庭关系修养”课程的教学大纲里,把《家庭中欲望的和谐》一章放在首位,在阐述这一部分内容时,苏霍姆林斯基详细地分析了和睦的家庭和不和睦的家庭中所发生的事情,用有教育意义的实例来说明人的欲望是怎样产生的,其中哪些欲望可以去满足,而且是在什么条件下去满足,而哪些欲望则需要加以克制,以及如何使自己的愿望服从于家庭的共同利益。[34]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具有强大教育力的宝贵精神财富,正是人与人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35]。此外,帕夫雷什中学还开设了“家庭,婚姻,爱情,子女”课程,教少男、少女怎样做好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精神准备;告诉他们哪些知识、修养是处理人际关系所必需的;应该怎样教育自己未来的孩子。[36]苏霍姆林斯基表示,在教学计划没有安排的情况下,讲授这门非常重要的课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开设,因为这门课程和数学、物理、化学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关于人和人的关系的文化修养课,一定会在教学计划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37]
三是举办家长学校。第一,班级形式设置。帕夫雷什中学办有家长学校,构建了“家长教育学”理论体系,在自己的孩子入学前两年家长们就会进家长学校,一直学习到孩子从学校毕业为止。家长学校的学员按孩子的年龄划分为5个班:“学前班(孩子为5至7岁的家长);一二年级班;三四年级班;五至七年级班;八至十年级班。”[38]各班每月上课两次,上课的基本形式是由校长、教导主任和最有经验的教师演讲和谈话。其中,讲座是提高家长教育学修养的主要形式,家长学校的每一次讲座都结合生动和令人信服的范例讲解一个专题,例如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儿童的神经系统、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的精神世界等。[39]第二,课程内容设置。家长学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课为250课时,这比当时任何师范学院或大学的课时都多得多,教学大纲包括师范学院相应课程的全部章节,着重讲年龄心理、个性心理和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力求使每个父亲和每个母亲都把在家长学校所学得的理论知识跟自己孩子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40]第三,关键期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父母是孩子唯一的教养人员时,也就是在孩子学龄前,家长的教育学知识显得尤其重要。在2—6岁这一段时间内,儿童的智力发展和精神生活主要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学基本素养,它表现在明智地理解这个正在发展中的人的最为复杂的内心活动。[41]家长学校极力使家长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家长学校的教学中,特别注意了如何教孩子思索、用什么方法发展他的智力这个问题,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1,000道关于周围世界的问题,[42]这些问题是孩子们最爱向家长们提问的,解决了家长如何回答、如何发展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问题。第四,教师自我要求。在提高家长教育学素养的同时,教师们也在不断完善自己,因为教育别人和教育自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要保证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43]苏霍姆林斯基表示,教师们从不“抖搂儿童的内心世界”[44],从不公开谈论家庭相互关系中敏感而又容易触痛人心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在个别谈话中触及,这要求教师掌握严格的分寸和具备高度的敏感性。
四、苏霍姆林斯基未来父母教育的启示
时隔50多年,苏霍姆林斯基的未来父母教育理念仍可引发我们对家庭教育、对教育更多的思考。一是为每一位学习者谋求终身幸福的核心素养研究是否应将家庭教育素养纳入其中,并将其置于重要位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工作那就是塑造人”“它最复杂、最高尚”“这项工作人人都要做”“它是一件私事,又是一件公事”,与未来父母密切相关。另外,若将教育置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同样承担着种族的进步、文化的传承、科技的发展使命的家庭教育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获得更重要的地位。二是让接受家庭教育的中学生、大学生了解家庭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技巧可以实现家庭教育的更大程度的开放、民主及和谐。“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标志着学校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唯我独尊走向伙伴协商,从各自为政走向三方共育;而未来父母教育则标志着家庭教育从家长权威走向家庭成员相互影响,从教育者的居高临下走向平等、民主和智慧。三是未来父母教育还将有助于中学生、大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婚姻、家庭,形成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意识,更好地解决青春期的人际关系困局和心理问题,帮助成长中孩子形成正确婚恋的观念,提升其能力心态,有效破解青春期家庭教育难题,纾解大学生、中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并预防可能引发的危机。
综上,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中学、大学重视并推进未来父母教育将成为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为包含“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视家庭建设”[45]打开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