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文化对劳动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与实践
2022-03-18宿迁学院
魏 颖 宿迁学院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教育状况
(一)劳动法的基本内容
劳动教育是“五育”中最直接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创新和劳动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劳动观念、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从而真正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15 年,教育部和其他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到相应的课程中去,把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主要途径,充分发挥其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提出,要建设以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建立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深刻地阐释了劳动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过程和归宿,对人类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是学校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与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严密性等特点。在新时期,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新的生机。因此,尽管劳动仍处于单纯的生产劳动和技能层面,但劳动教育仍是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的价值观、劳动观、审美观、创造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的本性是以社会劳动关系为基础的一切关系的总和,因而,学校劳动教育应与学生的个人劳动密切联系。只有在劳动方式多样、劳动实践丰富的情况下,才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提高其核心素质[1]。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新的生机。因此,尽管目前的劳动教育仍处于单纯的生产劳动和技能层面,但其仍是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价值观、劳动观、审美观、创造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的劳动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的劳动教育还面临着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有的学校甚至长期忽略了劳动教育;现在,很多学校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且,还有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等。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纠正这些歪曲的价值观念。虽然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如果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仅依靠学校的劳动教育是很难实现的。学生虽然可以在课堂上,学习到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术,但是他们的劳动能力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目前,一些父母过分关注子女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子女的劳动能力培养。
劳动教育的实施,既要靠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又需要教材的相关内容作支撑,还要靠教师来实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验,许多杰出的教师已建立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榜样启发法、情景感染法、故事反思法、行为分析法、作业引导法、生存模仿法、教学活动体会法、评促学法等。在没有其他教育协作的情况下,仅依靠道德教育课程很难培养出好习惯。近年来,尽管教育部门指出要保证一定的劳动教育课时间,并制定了相应的劳动教学计划与大纲,但因为以往并未将其作为高考科目,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校没有认真落实。在学校德育、劳技课、少先队教育活动课、校长主题德育、学生学农等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中,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为各方面的教学活动课程都是单一的,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所以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融合效果。
二、劳动教育与非遗融合的途径与意义
将劳动教育和非遗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并以传统非遗教育为切入点,形成的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引导学生认识非遗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搜集资料,体会劳动的艰辛,同时探索实践技法,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过程中突出创造性劳动,以提高综合素质;可以结合更加多元的展示方式,在集体中分享劳动的乐趣。
(一)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文化的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使学生对非遗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获得认同。劳动是人类最基础的身体活动,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提升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
例如,草编工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全国各地的青草为原料,经过折、卷、编等工艺,制作成鞋、筐、篮、帽、包等生活用品。某校在玉米田中开展户外实践活动,秋季的玉米地里堆满了玉米壳,将玉米壳与草编工艺结合作为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又能使非遗传统文化得到传承。通过劳动教育与非遗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承效果,增强文化自信。
(二)突出创造性劳动,促进全面发展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必须在劳动生产中获得创新突破。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劳动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劳动的要求,因此,现代社会急需拥有创造性发展能力的劳动者。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需要学习创新。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2]。从艺术层面考虑,非遗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后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思潮的审美变革,非遗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更加可贵。罗恩菲德相信:艺术只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方式,而非目的;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在创造时变得更具创意,而不论它在哪里。在教学中引入后现代思想,能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此同时,将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相结合,以非遗传统文化为出发点,突出创造性劳动,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其作品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后现代的创意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关注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命运。一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体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二是以“环保”为主题,以团队的方式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以表达对环境的关切。三是将创意的艺术融合到“尊重生命”的主题之中,使学生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三)多种展示形式,共享劳动乐趣
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展示,使学生能够共享劳动的快乐,从而对劳动成果进行反馈。例如,每次学生做完一项作业,教师就会把他们的作品拍下来,然后发到QQ 群,请家长为自己的孩子点赞。同时,父母也可以将自己孩子的作品分享给朋友,让更多的人观看。学生受到表扬和鼓励,自然而然地就能激发其实际操作热情,进而提高自信心。
随着学生创作的增多,学校还设立了展示馆,让师生可以在文化艺术节上欣赏自己的作品。为使学生的作品能在学校里展出,教师会将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图片,投到不同的报刊社。学生的作品不但可以刊登在期刊上,而且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级别的竞赛,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3]。
教师还可以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参加义卖活动,所得收入用来购买面包、鸡蛋、袜子等,再赠送给孤寡老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尊老的优良品质。总之,把劳动教育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
三、以劳动教育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实践
劳动教育的开发和实施,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热点。
(一)课程安排的灵活性
对非物质文化的教学内容应采取集中利用和分散利用的形式进行,除了按教学计划外,还应有非物质文化研学、社会实践等,学校要统筹安排,集中利用课时,为学生实践活动创造充分的条件,以提升劳动教育效果。
例如,剪纸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刻纸和剪纸的基本技法,并能设计、制作多种纸制品;培养创意、动手能力和审美趣味。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微机室、图书室查找资料,或者组织学生寻找民间剪纸艺人,收集和了解剪纸的知识和技能。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集中时间举办“巧手剪纸”比赛、“迎新春”窗花展览会、“红领巾剪纸义卖会”等,也可以把活动范围扩大到学校乃至社区[4]。
(二)小组合作及辅导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聘用不同级别的非遗传承人担任学校的辅导员。
例如,学校利用当地的优势,聘请高建忠作为学校的辅导员。他是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刻瓷”的传人,在刻瓷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在高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不但认识了合金凿、锤、电动刻刀等工具,而且对刻瓷的历史、发展、技法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又如,让学生搜集日常用品、器具,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尝试着做出泉城的老玩具。由最初的教师手把手地教,逐渐发展到能用锯子、砂纸、钳子等工具,自己动手做玩具。学生在“模仿、制造、创造”的过程中,收获颇丰[5]。
(三)突出学科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不可触及,其开发和实施可以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起来,通过内容渗透、方式融合、课时贯通,从而达到与学科教学的双赢。
例如,在教学《节气与生活》时,语文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感受四季。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物候、气象特征、风俗、历史典故等,以备学习;在课堂上,由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行诗规范、好诗鉴赏等进行辅导,让学生研习诗文,并在朗诵中感受节气的意境,从而更好地把握古诗的意境。在艺术课堂上,教师通过绘画、雕刻、剪纸等形式,把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到的二十四节气充分展示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着重于特色节气风俗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四)设立劳动实践基地
非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宽广,因此,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挖掘其所蕴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劳动教学。学生与许多非遗项目有了密切的接触,如木版年画、活字印刷等;学生认真研究了清代手工绘制的地图;倾听厚德泉边王氏家族的仁爱之情;在民俗馆感受家风家训,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巨大变化等。因此,以非物质文化研学实践为基础,在培养和建立学生的生命智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这些都不再是“材料”,而是“养料”[6]。
四、反思与展望
当前,学校将劳动教育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内容丰富,实施方法科学,效果显著,受到广大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欢迎。但是,在课程评价和成果积累方面,教师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够,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未来学校要做的是:寻找非遗传承人,进行技能学习和训练,增强教师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积累;为学生制定清晰的研究性学习计划,防止“游”而不“研”,增强非遗研学游的目的性、实效性;探索非遗传统文化成果的展示方式,如实物、图片、视频、舞台表演、社区公益活动等;研究非遗传统文化评价的有效机制,如建立成长档案袋、定期组织非遗成果展等,关注课程实施的过程,激发师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与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