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技院校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改工作
2022-03-18郑珺临沂市技师学院
郑珺 临沂市技师学院
中技院校是我国大中小型企业蓝领人才的教育培养基地。中技院校除了有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要承担社会文化进步的责任,最大可能的帮助学生就业,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及社会认同感。大多中职院校几乎都有设置会计专业,但近年来却呈萎缩态势,会计学科该何去何从,一直困扰着中职会计教育工作者,并值得我们每个专业教师的深思。
一、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研发现,目前我院与大部分中职学校一样,会计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教学内容规划不够完善,课程设置欠合理
一是会计教学只开设了工业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而其他行业会计核算极少涉及。这样的设置,使得学制与学习内容内容不够匹配,课程内容不够饱满,难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和应对将来不断变化的会计环境。
二是专业课的安排顺序需要调整,工业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不能同时开设,应该先开设工业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再开设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税法应该在开设工业企业会计之前,以便教师讲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有关税法问题的知识点时进行有效的衔接,减轻学生们的理解难度;另外应将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放在同一学期开设,也需要重新调整布局。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简单
目前,我院在会计教学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处于平行状态,无法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有效结合。会计专业课校内实训只是安排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的模块实训,且次数有限。还没有真正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替、穿插进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缺乏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质量及这一专业的发展前景。目前,会计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大多数没有实际从业经验。因此,不管是在指导各门会计课程的模块实训,还是最后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都不能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无法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模式。
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模拟实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的实训课程。但是,由于会计专业实训场地等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我院在会计实训教学中,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重会计实务核算内容,轻会计其他职能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目前,会计模拟实训的常态模式都是给学生们提供某一时期的一部分企业会计资料,要求学生根据已发生的业务,分析判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然后直接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后再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最后登记总账、生成报表。因教材中所给的都是合理、合法、正确的原始凭证复印件,而对于真实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审核与监督步骤,学生们没有触及,所以对会计的监督职能无感。
(二)忽略会计分岗训练,不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通常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中,很少进行会计分岗实训,一般以某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主线,让学生们完成从建账、日常会计核算、计算产品成本、核算分配利润、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等全部过程进行模拟训练。比如在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记账、结账、编制报表等都是由一个学生来完成,并没有给学生强调财务分工,进行会计岗位角色定位,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无法体现,违反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这样也会使学生们概念模糊,无法认定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角色,难以适应未来真正的会计工作岗位。
(三)实习难产,忽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学院也在积极寻求和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现实中事与愿违的是学院找的单位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总有一方不满意,很多学生只能自行联系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且由于财务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多数同学根本接触不到真正的原始会计资料,无法处理真正的会计业务工作,很难将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工作中去,使得校企合作的初衷不能一一达成。
三、会计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的改革措施
遵照人社部有关院校一体化工作安排,借鉴试点院校改革经验,结合专业建设的要求,做好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任务。以实践技能为核心,以理论学习为辅助,以综合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为目标,理实综合能力培养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实施相应教学措施,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通,培养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
第一,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遵照党的教育教学方针,顺应教育规律,设定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依据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原则,立足本院会计专业的发展建设,整体规划,全面推进,系统建设;积极进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学中强调以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核心,实施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教学模式,调整学生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完成课程与就业的关联,增加就业前的实战经验,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有机结合。以此促进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二,实施理实一体化的三统一、两手抓,打造精进的专业教师队伍
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对会计专业的教材进行变革,依据学做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统一设计一体化专业课程教案和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标准,统一教学环节、教学模式,规范专业课程。教案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要体现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来突破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突出理实的融合性,达到教学的直观效果。
构建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懂专业、通实践的教师队伍,是保证理实一体化教改工作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可以通过两手抓来实施,一方面聘请有从业经验的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参与到编写教材、走进课堂、做专题报告等实际教学中;另一方面本院教师走出去参加会计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工作等,提高其实际工作经验,使其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把教师请进来,让教师走出去,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又增加了一个新的保障,未来可期。
第三,制定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制定需要根据学生的职业路线进行设计,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学校可以邀请会计专业的骨干教师和企业中的相关会计人员来进行指导,以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以满足当前会计市场对学生能力的需求。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中可以指定建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登账、结账等,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此促进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好地实施。
专业课程设置要合理,必须符合会计专业教学规律。比如说工业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必须设置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之前,并行即违反了会计教学规律,造成专业知识断层,以此会导致学生们学习专业课的难度增加。合理的专业课设置会在求知的道路上给学生们插上知识的翅膀,学习效率更高。
第四,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环节,以学生为核心,重实操,重过程。在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训练和抽象理解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基础会计课程是账务处理的基础课程,以往基础会计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普遍存在。基础会计犹如楼房的地基,工业企业财务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都是以此为基础的业务延伸,掌握好了基础会计专业课内容,学生们在后续的会计学习中都会将其理论运用到其中,会受益匪浅。以往讲授基会知识,一般是先阐述概念、内容、特点,然后再布置作业,知识并无系统化无连续性,同时和实践脱节。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们对于账务处理的真实操作头脑不清晰、感觉抽象无思路,对做账的每一个环节和取得会计信息的直观过程无感。正因为如此,使得学生们感觉抽象的会计理论枯燥无味,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上打不起精神,无兴趣,不利于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的提升。我们认为,教师教授基础会计内容,完全可以抛开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基础会计的内容整理成不同时期的典型业务,教师讲授的理论内容穿插各个业务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行,相互渗透。在做账务处理之前,教师把完成该项业务的理论知识点进行讲解,为学生完成业务进行铺垫,强调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要求、明确账务处理程序,随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时实训。实训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及时得到解决。通过实践该业务的账务处理,学生们在一次次的模拟实训中掌握了课本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把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训中去,从而充分完成了理实一体化的有效结合。学生们通过对业务的全面系统的账务处理,更为直观地看到做账的过程和结果,学习从枯燥无味转变为好奇、有兴趣,从而取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学环节的重大改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实结合的直观教学中,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锻炼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手、思考能力,从而有了更强的学习创造力,教与学也达到了良性循环的最佳效果。
第五,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
重新规划建设整合理实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场地,规划学生技能训练的模式,将学生分组设岗训练,进行财务角色定位,使学生自信地胜任每个财务工作岗位,从而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整体融合,直观生动。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强调工作角色定位,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以往的综合模拟实训中,教师往往把一套业务处理流程教会给学生,却往往忽略了渗透如何进行财务分工、角色定位。虽然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业务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一系列业务流程,但自身的岗位意识和角色意识很模糊。在模拟实训过程中,让学生们明确财务分工、角色定位很有必要。也就是说让学生们明白模拟实训是一套综合系统业务训练,整套业务的完成,涵盖了多个会计岗位的工作,实训的整个过程是让学生们在不同的会计岗位上完成和胜任一系列的会计工作任务,譬如说处理仓库材料账务的财务分工是仓库材料会计;处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账务的财务分工是出纳会计;处理总账业务财务分工是担任总账会计这项工作,也就是说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财务角色来完成相应的业务。因此,在进行模拟实训授课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实训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资料、实训时的财务分工及自身财务角色,然后再安排实训任务,这样,学生们处理业务时会头脑清晰地认识到本人在财务岗位的会计角色。头脑清晰自然学而不倦,一方面促进了思考能、动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达到教学效率高、学生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氛围。
第六,共享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双赢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与手工模拟实训课程,是体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两门专业课程,建议错峰开课,两门课程教学资源、企业业务资料共享,实现良性的有机结合。按照会计专业课的教学规律,手工模拟实训应该安排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课程之前一个学期,学生们首先熟悉手工模拟实训整套做账流程,后续在下一个学期学习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做账流程,这样,学生们专业学习的目的和动机更加明确,对手工账与计算机做账的特点有了直观的认识和对比,从而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的技能,为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更为良好的基础。
四、理实一体化实施步骤
1.技术培训和观念更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才市场需求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脚步。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就业、企业的需要,也是提升学院教学核心竞争力的需要,从这一角度出发,更新观念和措施有力是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前提。首先,系部通过各种渠道沟通交流,使全体参与教师掌握并明确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由此,转变观念,统一思想,统一任务,积极参与课改工作。其次,改革备课的方式以及教学环节,把备课的环节层层落到实处;再次,组织全体教师会议,集思广益,推出核心课程的课型方案,讨论具体运行的方法及流程。
2.一体化课程改革的运行
首先,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新流程的实践研究。其次,举行教学型模式的交流会和讨论会。再次,举行教学新模式的评优课竞赛教案比赛及学生技能竞赛,并将这一课改活动推向深入。
3.总结与推广
总结前一阶段的课改实践工作,全面反思,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取长补短,制定进一步提高的对策。
4.检查考核
教务处根据教学常规要求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新模式教案及教学方式进行打分并随机推门听课,作为考核专业课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具体安排
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组织教师对一体化课程的了解和认知,并进行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对一体化课程的操作流程及内容进行系统的安排。
3.组织实施一体化课程的进行。
4.教研室针对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定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课程听课,备课、讲课、听课、评课,每一环节环环相扣,独立且相融,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迂回中查漏补缺。学期中教研室合理安排组织学生进行技能竞赛,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专业技能。教师们集体工作的智慧和力量,在学生们接受理实知识的融合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不断升华,既开创了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又助力了学生就业前的技能提升,实现了教学工作中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