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师计划》打通“强师”最后一公里

2022-03-18武汉市建港中学

成才 2022年12期
关键词:职称评定待遇师范生

武汉市建港中学 刘 亮

兴国必先强师。近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委出台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简称《强师计划》),明确了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推动优质师资均衡、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深化管理综合改革等四个方面15条措施,就加快建强建好我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做了全方位部署。

2021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在此背景下,《强师计划》出台,抓住了问题要害,而围绕深化管理综合改革方面的举措,则是打通“强师”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招。

完善教师资格标准,严把教师入口关。教师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业,从业人员除了掌握学科知识,还应具备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因此要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落实持证上岗要求,教师资格证和任教学段必须匹配。同时,做好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范生免试认定改革工作,建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提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改革教师编制管理,优化编制配置。编制是教师待遇和地位的重要保障。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政策,直通教师编制改革热点,以解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结构性短缺问题。改革教师编制管理应理顺财政、编办、人社、发改、教育等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与合作机制,并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三孩政策、新课改、新高考等因素,加强编制统筹配置,加大紧缺学科教师补充力度,盘活存量,挖潜创新,解决教师“来得了、留得住”的问题,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

完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深化岗位管理改革。职称是教师职业生涯真实有效的业绩体现,是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一种客观存在,核心是激励机制。根据《强师计划》和有关“破五唯”的新要求,完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积极架构综合、多维、互动的教师评价方式。提高中小学中、高级岗位占比,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进一步探索自主评聘初、中、高级职称和岗位的标准,充分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化待遇保障,营造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改善教师待遇,维护教师权益。贯彻总书记要求,就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国家关于教师地位待遇的各项惠师举措,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优化经费投入结构,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落实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彻底解决拖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和欠缴社会保险费、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问题。改革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向班主任、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从事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倾斜。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教育质量的提升、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发展,关键点在教师,发力点在教师,希望点也在教师。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充分信任、紧紧依靠教师,培养和汇聚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猜你喜欢

职称评定待遇师范生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问题初探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村医职称评定需有据可依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优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