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开展的现状分析

2022-03-18郑伟东曹桂祥扬州市职业大学

体育风尚 2022年1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体育

郑伟东 曹桂祥 扬州市职业大学

最近几年从教育部到各省市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贯彻落实思政教育,逐步形成了思政育人的新格局。体育课程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始终,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能够及时梳理出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高校在体育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更加准确、更加完善,在构思新的实施路径时更加契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需要,也为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受传统观念影响,高校课程体系中大多数课程的设置与实施都高度围绕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虽培养了许多技能与技艺精湛的专业人才,但在社会就业与职业发展中,常因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欠缺导致碰壁或职业发展平庸,有的甚至因为思想道德败坏误入歧途。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尤其是新时代针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以及当下大学生身心特点,高校面对的教育主体及其思想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要求高校的课程育人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不能忽视德育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体育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在传递专业技能的同时,思想意识、道德水准等均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这样才能够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教育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要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内涵式发展。而从实际了解可知,一些高校思想依旧较为陈旧、教育教学模式僵化,课程体系、教学理念等均达不到促进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改革的效果,尤其是在课程思政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鉴于此,在促进高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关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责。

二、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开展的现状

(一)高校体育教材中思政元素融入情况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和深入,许多高校已将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纳入教材征订选用的相关文件中,从近几年高校的体育专业课程教材与公共体育课程教材选用情况发现,不仅是对重点教材和规划教材选用的比例明显提高,更倾向于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领域的一些教材甚至是自编教材,同时高校积极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思政专业教材的编写。

近几年高校的体育专业课程以及公共体育课程出了不少新教材,在这些新教材中都有思政元素的融入,但将思政元素充分挖掘、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各章节的教材还相对较少,目前大部分教材还是停留在把思政教育放在课程教育的总目标的某一点上,或只是体现在某一团体技战术或体育游戏上,突出顽强拼搏、团队协作、竞争互助等思政元素,详细分析体育课程教学,特别是术科类,思政元素几乎处处能够体现,可以贯穿整个体育教学始终,因此,体育教学与思政融合的专业课程教材有待于进一步建设。

(二)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思政教育目标的体现情况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针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目标,也要在育人目标上对学生的情操、心态、气质及韬略等方面提出要求,让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主动追求崇高的道德修养。根据查阅整理诸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有关育人目标的内容情况获悉,现行的高校体育课程有关育人目标都集中于吃苦耐劳、规矩意识、集体主义、顽强意志、敬业意识、创新意识等思政元素内容,大多数都没有真正能够结合体育专业课程特色和优势,深度挖掘提炼课程专业知识体系中思想政治价值和精神内涵。真正突出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育人目标还相对较少。

(三)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思政教育评价的体现情况

一直以来体育课程教学考核评价都是围绕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技能实践,考核评价的主要方式有试卷理论考试、报告形式、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等,通过调研了解,发现近九成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未涉及思政教育评价,在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体现的一般都在过程性考核中占很少的权重,以撰写心得、日志和报告或课程观察记录情况的形式形成考核评价的结果。通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家国情怀,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业,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高校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实施情况

许多学者和高校老师都提出当代许多大学生在民族大义、国家精神、规则意识、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开放包容、乐观向上、公平竞争等方面的教育不够,而这些恰恰是体育蕴含的重要德育内容。通过调研,所有高校老师都认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具有必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更容易让学生充分理解规矩意识、集体意识、团结协作、竞争意识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挖掘思政元素时常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比例不高,许多高校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实施方式都基本上集中在理论课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效果不理想。

(五)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接受思政教育效果反馈情况

当代大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多数成长环境优越、没经历过什么挫折,但是随着学业压力、网络灰色文化、社会浮躁思潮、就业压力等面对未来人生时常产生迷茫,他们认为高校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技能,更多的希望高校专业老师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能够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比赛训练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突出表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据学生群体调研了解,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接受教师的思政教育,但对在体育教学中贯以单一说教的形式进行价值观引导方式较为抵触,希望老师能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结合具体事例或经典技战术特点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进行,对思政教育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高校体育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一)高校老师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不够

师资队伍是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课程思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虽然所有高校老师都认为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有意识进行思政教育的教师群体比例还不是很高,分析了解可以发现,一方面跟学校的政策文件有关,绝大多数高校制定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有关内容,但对授课老师应具备思政方面的能力并没有作出硬性要求,也没有相关的评价考核体系,在政策制度上对老师没有约束,对教师进行教学进度思政教育情况监督力度不够;另一方面高校有专门的思政课教学,体育课程方面的任课老师潜意识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专业老师做的事情,体育教师相对忽视思政教育方面的能力,加上高校缺少相关课程思政教育方面的专题培训,导致高校体育老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观念不强,开展思政教育的能力不够。

(二)高校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融入不够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课程思政建设与开展的情况。高校体育课程使用的教材中明确构建“思政育人”的内容不多,未能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入教材,说明新教材的编写及相关要求对思政育人方面的倾向还不够;大多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育人目标中都有思政元素的体现,但在教学大纲或授课计划中其内容及教学时数的分配比例不足,说明大部分高校目前对体育课程教学思政目标与要求还不明确,制定教学大纲时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思考不够;实际教学进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度不足,教案中存在对思政教育理念融入不彻底、不全面的现象,虽然在教学任务中融入了思政育人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几乎忽略了对教学方法、负荷管理、场地器材以及课后小结等方面的思政理念融入,说明许多高校对教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学文件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执行力度不强。

(三)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还是以普修思政课为主,专业课老师作为配合完成。体育教师的专业背景以及专业能力都是以体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素养相对缺乏,在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与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狭隘有很大的关联。其一,主体责任不明,思政教育不单单依靠思政课老师,应该以专业课老师为主,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其二,教学形式陈旧,思政教育一直还是以课堂理论课的形式开展,结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教学等形式不够,实习基地、体企单位等社会课堂以及教学比赛、赛事交流、特色体育赛事观摩活动等各类教学阵地进行应时应景的开展思政教育的形式开发不够;其三,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讲解说教为主,没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景教学、合作教学等方法运用不够;其四,线上线下结合不够,没能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随学效能,现今网络课程逐步普及,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效果显著,然而思政教育内容的渗透尚未凸显。总之,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路径还有待于深入研发和拓展。

四、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建议

(一)改革体育课程,发挥思政引导作用

通过改革体育课程,发挥思政引导作用,可以实施具体的方案。比如从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特点以及教育路径等;改革课程教学方案,注重思政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融合,体育理念、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等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机渗透等,切实发挥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引导作用,才能使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才能真正让高校体育做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

(二)强化师资思政意识和能力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高校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的德行和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直接决定着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效果。因此,要加大对师资队伍思政意识和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培训,尤其要增强体育教师队伍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让体育老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教学观、育人观,充分认识到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知识能力储备,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德育价值的维度、理念,拓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本领和能力,通过各类课程思政教学比赛、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等,让体育老师掌握专业育人、课程思政、思政教育的原理和技能,提高将专业和育人相结合的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技能水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个环节中。这样才能有力的保证体育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丰富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形式,深化教育成果

课程教学是体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要紧密结合新时代教育背景和当下大学生的需求,通过有效整合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科学合理地对体育课程中思政教育内容进行深化与拓展,不断丰富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手段,实现教学形式多元化发展,以推进教学改革成效。如将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法治精神和文化自信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的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当中灵活运用,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为学生创造实践分析、独立思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理性与感性的角度认同体育教育,实现课程思政与体育课堂教育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品德的全面提升。另外,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内外资源,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积极开展课内外教学实践活动,发挥“社会课堂”课程思政教育作用。

五、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引入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再改进原有方案,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课程教育效果,通过体育思政课学习,可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实现人生的目标。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体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