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2022-03-18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玲玲

成才 2022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资源

■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陈玲玲

全媒体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介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近年来,网络思政研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还局限于一种或几种网络传播技术的使用,以及其对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冲击,还没有从全媒体的角度来审视其带来的影响。本文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分析了全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着重处理好的关系。

1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文化多元理解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过程中,在引领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为完成“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形成的公共价值观,它体现了我们党和人民在新时代的理想价值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一代中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是需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灌输与实践才能形成的。

一些西方价值观来源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某种特定情境中产生或由某个思想家推动而形成的针对其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而采取的价值观渗透和价值观侵略,以颠覆其他国家和民族已有的价值体系,从而达到国家或民族西化之目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勇于直面应对,在揭露其价值观渗透和价值观侵略丑恶嘴脸的同时,引领广大青年认清其本质,明辨是非,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国大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大学生媒体内容的消费者与创造者之间的关系

对大学生来说,经常接触的媒体有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各种媒体(如微信、微博、论坛、QQ、微信公众号、抖音、各种APP)等,网络媒体作为伴随大学生或新生代成长起来的媒体,是大学生熟悉和喜欢的媒体,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移动终端已成为新生代或大学生须臾不可或缺的资源、技术与生活载体。

大多数的大学生是网络媒体产品的消费者,在网络媒体的作用下正在被网络绑架,思想的偏执性在阅读大数据的分析与推送中越来越固化,越来越单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古训在网络的作用下引导着大学生步入了偏听偏信的误区之中,而失去了人的整体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为解决大学生作为网络作品单一消费者的偏狭与肤浅,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表达自己合理的诉求与愿望,将自己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感人事迹、动人心弦的美丽瞬间用一种积极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在捍卫祖国领土完整、主权尊严、维护国家统一,改进民生服务,提高民生福祉等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引导青年一代继承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将红色文化融入时代脉搏中,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坚定理论自信。让大学生创作青春有为、强国有我的网络作品,不仅是学生理想信念的建立过程,更是学生理想信念实践的过程,是家国情怀的培育过程,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网络文化作品的消费更加理性,对良莠不齐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追求。

3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存的时空环境,在真实的生活语境之外,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生存空间——网络空间和网络穿越,虚拟和仿真技术的发展在解决真实生存生活环境中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安慰、释放精神压力的空间。现实的人际交往在虚拟的交往影响下,正在成为大学生或学生疏离或逃避的场所,人际交往能力的下降带来了“宅文化”“蜗居文化”“佛系文化”“丧文化”“躺平文化”等亚文化的兴起,逃避与退缩的社交行为使学生在现实的面对面的交流情境中失去了正常的交往和言说能力。网络世界、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三者关系的复杂性为我们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体验、让网络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延展,而不是生活的全部;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去实践、去感悟、去体验、去创造,在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他人的互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去实现精神生命的成长,让精神生命的成长在网络世界中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认同、支持和参与,从而形成一种力量,成为一种精神成长的引领。

4 线上与线下的关系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耳熟能详的教学模式,线上线下也是高频词汇出现在各种语境中。全媒体语境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应当而且必须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育的需要,遵循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规律,使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立体的教学系统,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汇聚思政教育资源,形成思政教学强大的影响力。

4.1 线上线下资源的丰富性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线下资源是广泛而丰富的,需要挖掘、整理,需要与时俱进形成新时代的教育价值和内涵,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用文学的手法进行描述、解释,使来源于生活与实践的思政教育资源经过一定的文学创作、艺术的生成线上资源,这些线上资源与线下的实体资源构成了学生生活体验的实践资源,其丰富性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政视野。

4.2 线上线下资源的典型性和深刻性

一段历史,一段珍藏的记忆,一段腥风血雨的烽火岁月,一段锐意进取、发愤图强的励志故事,一段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等,都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家国情怀思想的源泉,深刻挖掘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意蕴,引导大学生思考“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使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在思想深处贯通,在灵魂处无缝对接,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事、身临其境”。

4.3 线上线下资源的“死”与“活”的问题

大学生思政线下资源因为其人其事发生的时空环境所限,离开了他所生存的区域和相关关联的人群,人们就很难去感知。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一段尘封的历史在无人诉说的情况下,就会成为“死”的资源,为“历史”所忘却,被人们所忘记。如何将这些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价值的“死”的资源变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活”的资源,是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的。全媒体语境下的资源建设需要盘活这些“死”的资源,使其在新时代大放异彩。线上资源应该着重于资源“活”的建设,在“活”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做文章,在“活”字上展精神,在“活”字上见气节。

4.4 线上资源理性与感性的问题

在全媒体语境下,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在自媒体时代正在被消解和重构。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需要来自权威媒体机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教育,也需要来自于自媒体小众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拥戴和践行;不仅需要来自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同样也需要自媒体对某一事件理性的呼应;不仅需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样也需要来自于社会、家庭等众多自媒体的共同努力创造大学生良好的思政环境。

自媒体和媒体的全民性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感性而非完全理性的表达,有些时候甚至是某种生活状态亚健康的自我宣泄。所以,主流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需要重新建构对自媒体表达的理性关照和有效引领。学校的网站、APP平台、微信公众号、抖音、快闪、快手等需要在党委领导下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学会引领师生、家长和社会的自媒体去理性的发声,理性的回应各种敏感事件,形成强大的正能量的宣教场域,形成四个自信的坚实的实践之基、思想之基、行为之基。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资源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