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观察研究
2022-03-18王鸿礼孙晓江王伟亮通信作者
李 平,王鸿礼,孙晓江,王伟亮(通信作者)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001)
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形成,主要受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越严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越高,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应该重点加强对颈内动脉的检查,及时发现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尽早实施针对性的治疗。目前,临床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行血管重建术、血管内直接植入术等方式,均可帮助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重新建立血流通道,使血液流转回复至正常状态[1]。除此之外,若能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将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则预后较好。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检测早期发现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各项治疗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准确的诊断结果作为参考。在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中,关注患者临床表现的同时,应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辅助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在影像资料中清晰地显示颈内动脉解剖,分析颈内动脉的斑块状态、脑组织血流状态,进而对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形成做出判断。该过程中,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均可以作为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有效方法[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0例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应用于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诊断时的效果,现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根据检测方式的差异,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1.67±6.8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1.85±6.93)岁。经比对,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甚至有短暂性失明表现,确诊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②思维意识正常,具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和正常的逻辑分辨能力,能够如实向医护人员介绍自身情况的患者;③依从性较强,自愿听从医护人员指引的患者;④病历资料、临床诊疗日志等完善程度较高,足以支撑本研究开展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身体耐受力不足以接受CT等检测的患者;②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主要为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思维意识缺失、失语等,无法与本院医护人员有效交流的患者;③因多种原因导致无法配合检测,造成病历资料、检测记录等完善程度不足,无法支撑本研究开展的患者。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开展,主要围绕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日志记录等进行分析。研究组医务人员均遵守医德且签署保密协议,可保证患者信息不会外泄,本研究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不违反法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测,扫描轴面区域大小单位为10 cm×10 cm。两组的区别在于:所有患者均接受脑CT灌注成像检测,使用的设备为Toshiba公司生产的型号为Xpress GX CT扫描机,将层厚、层间距均设置为10 mm,行常规轴面扫描。在此基础上,指导对照组患者进行单层CT灌注成像检测。成像原理为:在患者的肘静脉合适区域选择穿刺点,选取浓度达到300 mgI/mL的碘海醇或碘普胺,按4.5 mL/s的速率注入患者体内。在给药初始阶段,需重点围绕基底节层面行连续扫描(单层、动态),持续时间为46 s,速度控制为1层/s即可。此时的层厚参数设置同样为10 mm,且管电压、管电流的对应参数分别控制在120 kV和100 mAs。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对照组患者需进行2次CT灌注成像检测,常规流程同上,但在第一次持续45 s单层连续动态扫描作业结束之后(碘海醇等注射完毕之后),需选取30 mL 0.9%氯化钠溶液,迅速自静脉注入患者体内,等待5 min后,若患者未出现任何不适情况,需选取半卵圆中心层面、放射冠层面,进行第2次CT灌注成像扫描检测。观察组患者完成基础CT扫描检测之后,使用螺旋CT机,对颈内动脉颅外段、颅内段进行CT血管成像检测。选取的对比剂具体剂量为90 mL,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上浮或下调(上下调整空间均为10 mL),之后按照2 mL/s的速率注入患者体内。需注意,螺旋CT机的管电压和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20 kV和150 mA,并将成像视野控制在24 cm×24 cm,螺距调整为2,整个扫描过程需在15 min内完成,且对比剂注射总量绝不能超过180 mL。
1.3 观察指标
由本院影像检测科具有10年以上丰富经验的医师对患者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并比对两组硬质斑块、软质斑块、混合斑块的检出情况;总结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的细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率(%)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斑块检出情况对比
观察组斑块总检出数为39个,多于对照组的27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斑块检出情况对比 单位:个
2.2 两组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的检出结果分析
结合两组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CT灌注表现和CT血管成像表现。
2.2.1 CT灌注表现
在灌注成像对应层面上,60例患者共检出66个斑块病灶。但灌注图像显像结果与常规CT检测成像结果(常规CT检测仅仅检测出43个斑块病灶)相比,病灶面积不仅更大,细节的清晰度也更高。对比之下,CT灌注检出数量比常规CT检出数量多出23个。其中,有5个病灶表现为RF降低、MTT及PT延长;有3 个病灶的RF图像面积小于MTT和PT图像显示中的面积;有4个病灶的RF、MTT、PT图像病灶面积大致相当;其余11个病灶的RF基本一致,MTT稍稍延长、PT明显延长。
2.2.2 CT血管成像表现
共对观察组30例患者进行60支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测,基于SSD和MIP,二维成像观察到12支颈动脉闭塞以及16支颈动脉狭窄。此外,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颈动脉壁的斑块形态,清晰度高于CT灌注图像。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颈部大动脉血管管壁因多种原因变窄的一种疾病,而此种大动脉血管在医学上被称为颈总动脉,其主要作用为将心脏的血液输送至头部(主要供应大脑、面部等)[3]。但若原本处于流通状态的血液因故出现斑块(血液沉积物),进而在血管的某处聚集之后,便会导致局部血管逐渐狭窄,造成血液流通速度、单位时间血液通量相较于正常值偏低。受此影响,患者机体组织因缺血、缺氧,很可能出现不完全可逆或完全不可逆的坏死,进而导致机体功能下降,严重时危及生命[4]。如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均可由颈内动脉狭窄引发。除了“狭窄”之外,若血管壁受到的伤损较大,很可能完全转变为“闭塞”。一旦如此,患者的血液供应将会进一步低于正常值,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致病因素。颈内动脉狭窄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缺血性脑卒中多为急性发作,病情发作后进展迅速,会造成脑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相比于疾病急性发作后的治疗,疾病的有效预防可以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时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实施预防性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的危险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过程中,应该重点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检查。为及早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疾病,需采用影像学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测,根据颈内动脉的解剖形态学特征,判断病变的发生和进展情况,便于实施针对性的治疗,降低缺铁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更好地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5]。
常见的影像学检测方式包含CT、磁共振、动脉造影等检测。其中,常规CT和磁共振的局限性较大。如磁共振监测图像针对钙化病灶时,成像结果的清晰度很可能较低。不仅如此,行脑内磁共振检测时(包含脑内磁共振灌注和脑内磁共振血管成像),由于头部线圈的限制,导致操作过程十分复杂,稍有操作失误,便可导致CT和磁共振影响检测结果出现错误,进而造成误诊、漏诊情况。CT灌注成像技术、CT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CT诊断的准确性。应用CT灌注成像或CT血管成像检测方法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可以根据颈内动脉的斑块状态、脑组织血流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能够从中发现脑内梗死病灶,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采取CT灌注成像检测方法,可以根据动态CT值的曲线变化,结合清晰的图像,反映出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中发现异常。通过CT灌注成像,可以获得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等脑组织血液循环动力学参数,结合灌注图像表现进行判断。通过CT灌注程序检查,能够了解患者的脑组织灌注状态。在发生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患者中,CT灌注成像提示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减少、血流灌注速度降低等情况。观察患者的灌注成像表现,根据TTP、rCBF、rCBV、MTT等指标的变化进行判断。TTP的延长,反映出血流速度减慢,能够作为判断脑组织缺血发生的重要依据。而针对缺血损害程度的评估,则需要以rCBF、rCBV的变化作为参考。MTT则是脑血流灌注异常的敏感性指标。在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疗中,需要考虑到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CT血管成像的应用,主要以颈内动脉作为靶血管。注入对比剂,进行血管造影CT扫描。在靶血管对比剂浓度达到峰值后,行连续容积数据采集,应用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组,可以清晰地显示颈内动脉的形态、血流,从中发现颈内动脉狭窄,能够将狭窄部位、形态及严重程度显示出来。应用CT血管成像诊断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应用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进行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对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CT检测,CT灌注成像或CT血管成像的检测准确率均大幅度提升(CT血管成像的病灶检出数量多于CT灌注检测)。但相较而言,CT血管成像在图像清晰度方面的效果更好,可清晰观察到患者颈动脉壁的斑块形态、边缘地带区分较为明显(相较于CT灌注检测)。而将两种检测方式联合使用时,检测结果的精确程度会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在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中两种检测方式均具备临床应用价值。经过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后,能够具体了解颈内动脉狭窄、闭塞的发生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重新建立血流通道,恢复正常的脑组织血流状态,进而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疾病的危险程度。但是本研究仍存在着局限性,由于研究对象的样本量较少,仅根据60例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与CT血管成像诊断情况,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出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诊断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应用更加高效、精准的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其对于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疗和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在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临床诊断中,CT灌注成像、CT血管成像均可以作为选择,能够结合影像特征,及时、准确地检出病变,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两种检测方式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