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2022-03-18毕海燕蔡粤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5期
关键词:库巴缬沙坦血浆

王 云,李 莉,毕海燕,蔡粤鹏,田 杰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 昆明 650000)

心力衰竭(HF)是指由多种原因(如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致使静脉系统血液瘀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的一类症候群。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据统计,现阶段全球每年新发的HF患者超过100 万,其5 年的生存率仅为50% 左右。采用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治疗HF 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其病死率,但整体疗效仍不理想。沙库巴曲缬沙坦是新近研制的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 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于2015 年7 月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的效果较好,但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1]。为进一步明确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HFrEF 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其心功能的影响,本文对60 例HFrEF 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 例HFrE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2]中关于HFrEF 的诊断标准;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射血分数≤40% ;临床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血管性水肿、精神疾病、恶性肿瘤、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8 例,女12 例;其年龄为56 ~74 岁,平均年龄为(64.38±5.49)岁;其中,原发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有15 例、10 例、3 例、2 例;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分别有6 例、21 例、3 例。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13 例;其年龄为55 ~75 岁,平均年龄为(63.92±5.81)岁;其中,原发病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分别有14 例、11 例、4 例、1 例;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分别有7 例、19 例、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依据“2017 年版美国心衰管理指南”[3]对其均进行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包括对其实施强心、利尿、扩张血管、镇静、吸氧等治疗。在此基础上,用盐酸贝那普利(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514)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10 mg/ 次,1 次/d,每2 周调整1 次用药量,维持剂量为20 mg/d。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生产厂家: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70244)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初始剂量为50 mg/ 次,2 次/d,每2 周调整1 次用药量,维持剂量为20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 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氨基末端-B 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C 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日立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浆NT-proBNP、CRP 的水平。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其心功能改善超过2 级。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其心功能改善1 级。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例数- 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采用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检测患者的心功能,通过改良Simpson 法测定其LVEDD和LVESD,校正体表面积后对其LVEF 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用χ²、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 均高于治疗前,LVEDD和LVESD 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 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LVEF(%)LVEDD(mm)LVESD(mm)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0) 33.24±3.4643.58±3.02*58.93±6.1553.31±4.35*46.12±4.0338.79±3.64*对照组(n=30) 33.13±3.5842.09±2.69*59.04±6.1154.60±5.28*46.05±3.8739.01±4.12*t 值0.1212.0170.0691.0320.0680.219 P 值0.9040.0480.9440.3060.9450.827组别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CRP 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CRP 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CRP 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BNP、CRP 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CRP 水平的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CRP 水平的比较(±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 <0.05。

血浆NT-proBNP(pg/mL)血浆CRP(m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30)1483.52±292.85412.35±54.39*2.33±0.611.16±0.25*对照组(n=30)1490.11±305.79593.86±71.26*2.31±0.591.37±0.29*t 值0.08511.0900.1293.004 P 值0.932<0.0010.8970.003组别

3 讨论

HFrEF 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期所表现出的一种复杂症候群。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HFrEF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4]。预防心室重构、延缓心力衰竭的进程是降低HFrEF 患者的再住院率、改善其远期预后的关键。既往的研究证实,交感神经激活及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功能异常在HFrEF 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各国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均推荐采用ACEI、β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无用药禁忌证的HFrEF 患者进行治疗。但有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病情改善的效果不理想,其1 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5-6]。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ARNI,具有“双靶点”调节的作用,能通过阻滞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调节RAAS,加速利钠肽的分解,使全身动脉压力、右房压力及肺毛细管楔压在短时间内下降,由此达到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陈莉等[7]研究发现,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 可保留患者体内的利钠肽,预防其出现利尿剂抵抗的问题,并可减少心肌纤维化,控制其病情进展。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LVEF 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LVESD、LVEDD 相比无明显差异。这说明,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 能提高患者的疗效,改善其心功能,且不影响其心脏的结构。究其原因主要是,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对脑啡肽酶起到抑制作用,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而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NT-proBNP 是HFrEF 的生物学标志物。CRP 是一种常见的炎性指标,可参与心肌细胞的坏死、凋亡及代谢等过程。HFrEF患者血浆NT-proBNP、CRP 的水平越高,提示其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8-9]。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NT-proBNP 和CRP 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HFrEF 能降低患者血浆NT-proBNP的水平,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这也许是此病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疗效得以提升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在对HFrEF 患者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心功能及血浆NT-proBNP、CRP 的水平,提高其疗效。

猜你喜欢

库巴缬沙坦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