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企业年金的影响实证分析
——基于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压力的视角

2022-03-18董一欣蓝相洁

财经论丛 2022年3期
关键词:年金所得税优惠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和基本养老保险负担增大,我国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减轻基本养老保险负担,开始构建多重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20年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历经政策提出、试点探索、调整完善几个阶段,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从缴费标准、管理模式、投资范围等方面逐渐形成较为规范的运行模式。总体上企业年金的参与主体得到拓广,这为我国深入推进企业年金制度营造良好环境。2018年2月我国开始施行的《企业年金办法》主要依靠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来推动企业年金的建立,但其效果仍待检验。2007年至2011年,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作为政府鼓励企业发展年金的外部因素起到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我国企业年金的参保增长率由3%升至21%,发展较为迅速。但是,2011年至2019年我国企业年金的参保增长率由21%降至9%左右,总体上企业年金的整体发展态势有较大幅度减弱。

国外学者研究影响企业年金发展的相关因素时,强调相关税收政策支持与企业年金发展的关联性,发现合理范围的税收优惠对建立企业年金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Horiba(2002)实证分析1980至1990年间日本企业年金数据得到税收政策支持提高年金效率的证据。Fehr(2007)从分配和效率效应角度分析,通过量化养老金税制改革的收入,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可以避免双重征税,税法效率的提升会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William和Casey(2010)认为税收优惠可以提供货币激励,显著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水平,对企业年金的建立有积极作用。另外,Agnieszka和John(2015)的研究认为,发达国家在缴费环节和给付环节的税法规定上设立相应的税收优惠扣除项目,通过法律而不是临时的税收规定明确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会更加有助于企业年金制度的普及。

随着国内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企业年金开始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支柱的核心内容,相应的激励发展政策应运而生,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激励效应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朱铭来和季成(2014)借助系统GMM实证方法论证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企业年金的促进作用,结论表明在缴费阶段实施的税收优惠对积累企业年金可以起到促进作用,这将有利于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朱铭来、于新亮和程远(2015)基于企业的财务动机考虑,发现优惠税率对高水平的年金计划有激励作用。

但相较于国外成熟的企业年金激励机制,孙伊凡和孙健夫(2015)认为我国自2014年才开始大幅度调整促进企业年金建立的相关税收政策,这对年金的建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该税收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单一税收优惠环节以及规定上限的税收优惠方式都制约该税收政策的激励效应。汪丽萍(2015)通过定量分析,证明税收优惠对建立企业年金存在正向激励效应,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对促进建立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激励水平不足。李荣生和朱志钢(2016)研究认为,我国企业年金缴费部分的税收优惠比例较国际水平仍有差距,较国际上实行同类型税收政策的其他国家优惠比例小,应直接提高企业所得税优惠比例。郭鹏(2017)认为发达国家企业年金高参与率的激励机制是税收优惠政策结合“自动加入”机制,我国促进年金发展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还需提高优惠比例。蔡吉恒(2020)研究认为我国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年金的建立推动乏力,不仅需要提高优惠幅度,还需扩大优惠政策的覆盖面。

以上研究成果主要强调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年金建立的线性关系,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着重强调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正面意义,认为年金的企业缴纳部分按照一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比例扣除,相当于减少企业需要缴纳的税收,可使企业整体经营的列支成本降低,从而对企业建立年金产生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推测现阶段我国企业年金建立水平低与税收激励不足、税收优惠覆盖面不够有关。这为本文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可以改进的空间是,对于现阶段企业年金制度低速发展,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激励能否适应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需要等问题探讨不足。例如,现有研究未能充分考虑不断扩大促进建立年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幅度能否持续给企业带来正向激励作用。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企业举步维艰的现实背景下,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为企业带来建立年金的吸引力是否仍然有效?统筹考虑企业年金改革发展趋势,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1.内生性处理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为62.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53,P=0.01)。见表1。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方面,从管理视角出发,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年金的激励更可能发生在实际所得税率高的企业中。公司进行避税是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基本要求,缴纳税款是企业真实的现金流出,会对企业的现金流形成约束。因此公司所需缴纳的实际所得税率过高时,企业会自发寻求可获取的企业所得税优惠。通过建立企业年金以获取企业所得税优惠是一条主要路径,既能降低企业成本,又能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根据朱铭来、于新亮和程远(2015)的实证研究,如果企业在一定工作期限内为每位员工缴纳一定数额企业年金,则企业将享受一定比例的税收优惠,对应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将由高水平降为低水平。在市场利率稳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率越高,其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幅度越大,整体建立年金的成本会越低。总体上对企业来讲,建立企业年金可视为一种长期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能够大幅减轻企业税负时,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会提高(程静和陶一桃,2020)。

根据上述企业年金成本模型可以得出,企业建立年金的成本越小,避税动机越大,则为职工建立年金的可能性就越强。立足企业避税以缓解企业成本的动机,假设企业的实际所得税税负较重,则当企业税收优惠的幅度越大时,选择建立年金的可能性就越高。

3)评价危险性趋势。2017年双面同时开采和单面开采时微震能量和频次变化曲线如图8所示,随着开采强度的降低,微震频次和能量都呈现明显降低,107 J以上危险事件由双面开采时的月均16.5次降低至月均3.4次,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大幅降低。微震对于监测区域中长期危险性变化的评估一般是比较准确的,可用于指导采矿方法与开采顺序的修改等区域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设计。

另一方面,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过高时,建立年金的高成本会促使企业有较小的年金建立动机,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可能性越低。张东旭(2017)认为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资于企业年金计划,会丧失其他项目的未来收益机会。因此企业面临的机会成本越高,年金的建立成本也将随之上升,那么选择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可能性会下降。当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能够有效降低年金建立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时,企业设立年金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当其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不能减轻设立年金所需要负担的成本并缓解融资约束时,企业设立年金的倾向性会降低。据此,本文提出假说如下:

样品制备的不确定度主要通过天平、量筒的不确定度传播而导致,通常不是不确定度来源的主因。首次稀释样品量为25 g,加入到225 mL稀释液中。主要由2个不确定度分量组成:称量25 g样品时电子天平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rel(称))和量取225 mL生理盐水时量筒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 rel(量))。

假说1: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建立企业年金意愿呈倒U型关系,较低的所得税缴纳促进企业年金建立,而较高的所得税缴纳抑制企业年金建立。

假说2:融资约束是企业所得税优惠影响企业建立年金的重要调节机制。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构建如下基准回归模型:

(1)

为了验证假说2,构建如下调节效应模型:

(2)

实际所得税税率()为企业实际所得税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可以衡量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水平。一般情况下,计算实际所得税税率应是企业所得税费用与会计税前利润总额之比。当会计利润亏损时,企业将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后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用利润总额作为分母计算出的结果存在赋税核算不准确的情况。本文将营业收入作为分母,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可以用实际所得税税率表示,企业年金的所得税优惠幅度越大则建立年金的成本会越低,建立企业年金的成本越低设立年金的意愿会越强。即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年金的影响可以用实际所得税税率对建立年金的影响反映。

本文选取的调节变量:融资成本()参照肖文和薛天航(2019)的做法,采用企业财务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衡量。企业融资成本对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建立年金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本文选取的控制变量:(1)企业规模(),计量方法为取总资产的对数。一般情况大规模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的可能性更高,实施企业年金的概率更大(张东旭,2017)。(2)资产负债率(),计量方法为取负债合计与资产总计的比值。企业资本结构中资产负债率可以直观地反映企业的融资成本与经营风险(赵自强,2018)。而企业的融资成本与经营风险直接关系到年金缴费决策,融资成本以及经营风险越低,企业建立年金的能力会越高。所以本文选取资产负债率来衡量企业融资和经营状况,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低,那么企业建立年金的能力就弱,建立的意愿也会下降。(3)托宾q(),这个指标与市场对企业发展预期有关。如果这个指标增加则表示企业市场价值增加,而企业市场价值的增加意味着企业内部的融资收益率增加。企业的相对市值上升往往对应较高的预期收益率,建立企业年金的机会成本会相对提高,从而抑制企业建立年金制度积极性。(4)企业产权类型(),国泰安数据库里将披露的上市公司产权类型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与极少数公众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比超过其他四种企业类型之和的占比。考虑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也为了便于分类观察,本文只按照是否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取值1,非国有企业取值0)来对企业产权类型进行划分。(5)两值合一(),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时设定为1,否则为0。(6)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计量方法为取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增加量与上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可以反映公司的成长性。企业成长性对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的成长性越高,其实际所得税率越高,实际税负会对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意愿强度产生影响(张东旭和徐经长,2017)。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本文使用的企业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2016年之前,与企业年金相关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没有大幅度变化,优惠税率基本保持不变。直到2018年施行的《企业年金办法》,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因此,为分析税收优惠的变化对建立企业年金的影响,本文选取2016—201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上市企业对是否建立企业年金的披露没有统一的汇报规范,本文对是否建立年金的企业要进行筛选。本文借鉴于新亮、程远和胡秋阳(2017)中关于筛查样本的判定方法:上市企业披露的年报中“应付职工薪酬”一栏有企业年金具体建立缴纳的说明,或者有“企业年金缴费”“年金缴费”“补充养老保险”等相关账目的表述,且科目本期的增加额大于零时,可以把这部分筛选为建立年金的企业,否则判定为未建立年金的企业。同时本文剔除了上海与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中*ST、ST和SST的样本企业,以及财务数据缺失的企业。实证期内,2016年样本中有2563家企业,有492家企业缴纳企业年金,占比19.2%。2017年样本中有3043家企业,有507家企业缴纳企业年金,占比16.7%。2018年样本中有3195家企业,有524家企业缴纳企业年金,占比16.4%。2019年样本中有3175家企业,有508家企业缴纳企业年金,占比16%。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

也应看到,正是外来人口的不到汇入,才源源不断地推动着南通当地社会的发展。外地人到南通后,为南通创造辉煌。季德胜蛇药现在享誉世界,不仅是南通对外宣传交流的一张靓丽名片,也通过这种药物的神奇疗效而有着广泛的市场认同,因而源源不断地为南通创造着经济价值和财政收入。但季德胜却并不是南通本土人,其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后随父出外谋生不断迁移,直到后来在南通停下脚步定下根来。当下许多南通引以为傲的名人其祖籍也并非南通本地人。

2.稳健性检验

(二)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点体现在:第一,结合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判断可能影响企业年金决策的因素,从企业管理角度和成本角度综合分析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促进年金建立的激励效应。与以前研究只关注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年金建立水平的线性关系不同,本文考虑了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原因,并研究了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年金建立水平的非线性关系。第二,本文的实证结论可为促进年金建立、优化相关激励政策提供思路。虽然近年来为促进企业建立年金,提高年金缴纳环节中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方式存在一定激励效果,但总体上还是不能持续有效提高整体参保率的现状说明优化促进建立年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只集中在优惠税率的调整方面是不够的,政府还需考虑其他方式。

通过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可知,实际所得税税率对企业年金的设立存在显著的倒U型。但是这一发现是否意味着因果关系呢?影响企业年金设立的因素较多,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遗漏变量问题,但是无法排除随时间变化又随行业变化的变量。本文试图通过工具变量法缓解遗漏变量产生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识别实际所得税税率对企业年金设立影响的净效应。

表2报告式(1)的回归结果,其中列(1)—(2)和列(3)—(4)使用的方法分别是混合OLS和时间—行业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回归结果可知,实际所得税率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为正。这表明当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越高,则其借助税收优惠来降低企业实际税负的可能性增强,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的可能性就越大,证明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企业年金存在正向激励效应。在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的压力下,企业会因税收优惠刺激趋向建立企业年金。而实际所得税率的平方回归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负,则表明实际所得税税率在某一个临界值达到最大时,一旦超过临界值,企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可能存在不能降低企业成本、缓解融资约束等问题,则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企业年金的促进作用大大降低,这时企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不能抵消设立年金所需支付的成本,企业设立年金的意愿会降低,假说1得到验证。由回归结果可知,实际所得税税率对建立企业年金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由列(3)回归结果可计算得出,实际所得税税率对企业年金建立的临界值为5.3%。即当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高于5.3%时,企业所得税优惠幅度的提高对企业建立年金的刺激会减弱,年金的建立水平会随着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的提高而降低。由列(4)可知,在使用滞后一期的实际所得税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税率平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回归结果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因此,假说1成立。

本文借鉴胡凯和吴清(2018)的做法,使用核心解释变量滞后期值作为工具变量,这是因为滞后项已前定,不受当期影响,可以解决部分内生性问题。结果见表3。回归结果表明,实际所得税税率对企业年金设立确实存在倒U型的影响。当实际所得税税率低于临界值时,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越高,则其借助税收优惠来降低企业实际税负的可能性增强,企业会倾向于建立企业年金。但是当超过临界值后,企业建立年金的倾向会降低。

根据表2可知,企业规模在1%水平下显著,企业年金缴纳水平与企业的规模因素正相关,可以推断规模越大的企业建立并缴纳企业年金的可能性越强。资产负债率在1%水平下显著,企业的年金缴纳水平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相关,可以推断资产负债率越低的企业建立年金的可能性越高。托宾q系数与企业年金密度正相关,相关估计系数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如果企业的发展力强、内部融资收益高,企业决策者增加人力成本的积极性会升高,相应的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意愿就会增加。当企业为国有企业时,企业往往更倾向于增加企业年金的缴纳,这可能是出于保障员工福利的考量。在其他控制变量方面,变量两值合一的估计系数为负,可能原因是企业高管所得由人力资本与公司所有权资产组成,股东利益与职工利益的选择方向会产生矛盾,高集中度的年金决策权会削弱企业建立年金的倾向性。变量主营业收入增速的估计系数为负,表明成长增速高的企业承担额外福利费用的倾向性会降低,建立年金的积极性因而降低。

考虑选取不同的指标代表企业年金决策会出现不同的估量结果,本文将通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企业年金决策进行稳定性检验。首先,本文用企业年金的当期发生额取对数替换企业年金密度。其次,本文用二元虚拟变量作被解释变量,其中设参缴企业为1,未参缴企业为0。结果见表4。从稳健性检验结果来看,与基础回归结果吻合,再次验证了本文关于税收优惠激励效应假说的合理性。

2018年11月18日下午一点半,学生井然有序地排好队,乘坐公交车,前往目的地。下午两点到达后,由护理奶奶向学生介绍一些注意事项,并对学生的到来表示真诚地感谢。

目前的家装建材配送市场秩序很不规范,普遍存在配送时效差以及货损率高的情况,配送成本也是一直居高不下。家装企业必须规范其配送模式,加强对与配送相关的供应商以及承运商专业配送人员的管理,与对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且不断地进行优化,提高效率和效益,在降低配送成本的同时,努力实现供应商、企业、消费者三者共赢。

(三)机制检验

总体上国有企业的敏感性高于非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对建立企业年金的执行力度存在影响。而制造业比非制造业企业更注重职工福利问题,可以推测企业如果有良好的融资环境且更强的企业盈利能力,在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推动下,制造业企业为职工建立年金的可能性会增加。

(四)异质性分析

考虑不同所有制与不同行业性质的差异在税收优惠效应的影响下,可能会对企业建立年金产生不同影响,我们将全样本分为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非制造业企业四个子样本,并对这些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根据子样本回归的结果(见表6),发现不同的所有制与行业类别对企业年金密度存在较大的影响。可以看出,实际所得税税率对于企业年金建立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国有和制造业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企业年金建立产生正向影响,当实际所得税税率高时,他们能享受的企业税收优惠幅度更大,税收激励效应会更明显;实际所得税税率对非国有企业和非制造业建立企业年金不产生影响,表明非国有企业与非制造业企业对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激励效应可能敏感性较弱。

本文机制检验结果见表5。表5的估计结果表明,无论采用年金密度还是是否缴纳年金作为被解释变量,融资成本都显著抑制企业年金的缴纳。同时一次项和二次项的交互项均至少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融资成本有效调节企业所得税优惠与建立企业年金之间的倒U型关系,验证了假说2成立。即在企业面临较低融资成本时,在避税动机下,企业所得税优惠能够促进年金制度的建立,但是如果融资成本较高,在企业现金流受限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激励并不能促进企业建立年金制度。

本系统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开发工具是MyEclipse,服务器是Tomcat8.0,数据库是MySQL。本系统在Web服务器上运行,用户只需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按照界面提示操作即可,方便简单易行。

地理区位是导致不同企业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处于东部地区的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支持,为其后期发展积累丰富的资源,员工通常能够享受许多的福利支持,因此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东部地区企业设立年金的正向作用较小。同时,中部地区企业建立年金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影响较东部地区企业更大,敏感度更高。考虑到中部地区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追赶阶段”,为实现企业长远经济目标,可能更为注重对企业员工福利的投入。而实际所得税税率对西部地区企业建立年金的影响呈现倒U型,表明企业所得税优惠对西部企业建立年金的影响会随着实际所得税税率的上升先增强后减弱。

综上所述,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年金的设立在企业性质、行业性质、地理区位等方面均存在异质性。

掺杂Sc3+的Nd∶LuSGG晶体具有更宽的吸收和发射谱线、小的发射截面及长的荧光寿命,有利于在超短超快激光方面有所应用.Kaminskii A.A.在1994年[39]用提拉法首次生长出Nd∶Lu3Sc2Ga3O12晶体,在室温下用激光二极管和Xe闪光灯泵浦激发出1 062.2 nm波长的激光.武奎[40]利用Nd∶Lu3Sc1.5Ga3.5O12获得了斜率效率为33%、最高的输出功率为6.96 W的连续激光和最窄的脉冲宽度为5.1 ns、最大的脉冲能量为62.5 MJ、最高的峰值功率约为12 kW的被动调Q脉冲激光,由于该晶体生长制备的方法为浮区法,晶体的缺陷较多,其激光性能受到影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实证结果,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计划实施可以起到一定程度激励作用,尤其是针对规模大、债务负担轻、融资成本低的企业。企业实际所得税率越高,借助企业所得税优惠来降低实际税负的可能性就越强,为员工建立年金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在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的压力下,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建立年金的激励效应会减弱,当实际所得税率超过某一个临界值时,企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可能存在不能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成本负担的压力等问题,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年金的促进作用就会大大降低,这时企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不能减轻设立年金所负担的综合成本,其设立年金的意愿会降低。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农业精深加工项目,建立示范性生产基地,大力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积极发展订单性农产品生产、加工、配送。

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产权性质、行业类别以及地理区位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国有企业建立年金对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敏感度较高,税收激励对非国有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刺激局限于自身规模大小与经营状况好坏。行业分类中,制造业比非制造业对促进年金建立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更敏感,税收优惠激励效应更显著。实证结果还发现,中部企业较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企业建立年金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影响更显著,这表明地理区位也是导致企业发展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在现行税收激励水平下,企业的年金决策会受到其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规模大小、自身经营状况和融资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具有较高实际所得税税率、较大规模和低融资成本的企业,趋向建立年金并运营年金账户的倾向性才会增强。尽管企业所得税优惠对建立年金制度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激励作用,但持续升高优惠税率并不能有效缓解企业年金在我国发展的困境。换言之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企业税负压力,难以从根本上成为建立年金制度的源动力。因此,为达到促进年金建立的目的,政府有必要对现行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为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其次,引导学员制定相关的阅读计划,建立读书会,鼓励学员分享阅读感受。举例而言,西点军校就设立有教务长读书俱乐部,目的是汇集不同的观点。教务长和学员一同读书。学员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还要进行读书汇报。通过设立教务长读书俱乐部,西点军校引导其学员不断读书,不断读好书,为每位学员提供了分享看法与观点的平台。我们可以效仿西点军校的做法,成立世界军事名著读书俱乐部,精选世界军事名著,引导学员同步阅读,分享阅读感受。

第一,改进促进年金建立的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方式。现行促进企业建立年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类型属于税基式减免,也就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之前通过减少计税基础来降低税额。而税收的优惠方式还有税率式减免,以及税额式减免。不同的税收优惠方式效果会有不同,作用方式的影响机理也不同。税收激励政策的多元化与组合化更有利于直接分担企业建立年金的成本与投资风险,可以加大企业建立年金的事后奖励以及企业经营成果的直接利益让渡,从而解决企业建立年金的成本负担问题,让企业建立年金的意愿更强。

第二,针对企业特征区别制定相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年金计划的整体参与度。根据前文分析,规模越大以及融资成本越低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驱动力也就越强。考虑到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受产权、行业和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客观上较为沉重的税费负担让中小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方面更是难以为继。负担基本养老保险对于中小企业已产生较大经济压力,如果要进一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覆盖的群体需调节不同规模企业的成本压力。税收优惠根据不同产权、行业群体以及地理区位特点制定均衡覆盖的税收优惠方案,把低收入行业群体的补充养老问题放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的考虑因素当中。非国有企业较国有企业、低收入行业较高收入行业、以及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企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幅度应该更大。政府需给予更富弹性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切实减轻非国有企业、低收入行业和经济落后地区企业的成本,才能有助于激励企业建立年金。

猜你喜欢

年金所得税优惠
“精致省” “云闪付”24小时优惠地图
优惠订阅
读者优惠购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部分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的公告
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8年版)》等部分表单样式及填报说明的公告
关于铁路企业实行企业年金制的几点思考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的几种特殊情形研究
浅谈我国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养老金会计
香港商场新年优惠速递!
新准则下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