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绿色施教”理念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2022-03-18黄玉玲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重要性

黄玉玲

摘 要:在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是一个重要的模块,不仅与教学息息相关,也与管理活动密不可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入,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更新和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德育工作容易陷入说教、灌输的怪圈,继而影响教育效果、阻碍师生之间的交流。为顺利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以“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理念为切入点,不断优化班主任工作,从而提升德育质量,助力学生的健全发展。

关键词:绿色德育;小学班主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2-0043-03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Teaching" in the Work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HUANG Yuling (Xiaguanying Meifeng Experimental School, Yuzhong County,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In the work of a class teacher, mo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odule, which is not only closely related to teaching, but also inseparable from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 work,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is constantly updated and optimized, and certain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However,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education concepts, moral education work is easy to fall into the vicious circle of preaching and indoctrination, which will affect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and hinder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smoothly, it is necessary to open up a brand new path, with the concept of "green teaching and mo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work of the class teacher,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Green moral education;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 Importance

在長期实施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衍生了“绿色德育”这一理念。即通过隐性教育,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之身心得以和谐发展,同时能够在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相处的过程中保持文明。具体到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教师需要积极渗透“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的理念,围绕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开发各种德育资源、优化德育方式,并结合实际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德育方案,以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的概述

(1)“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的概念

“绿色教育”理念的本质是将科学育人、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全方位培养学生,使他们真正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其更倾向于素质教育,意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教化学生,以便提升其核心素养。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落实“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需求,并以其认知规律为依据,设定合理可行、具有发展性的德育目标。且要突出和谐性、无痕性,通过科学引导,以短期的、有限的、阶段性的德育教育工作推动学生的未来发展,确保与时俱进、实事求是,能够真正将德育和学生个体相融,促进其健康成长。

(2)“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理念,主要有以下作用:

第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绿色德育”意味着教师不再以程式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也不再追求德育过程的统一性、规范性,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强调多元化、实用性,旨在保证学生个性自由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第二,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开放性。当班主任教师开展“绿色德育”工作时,必须要按照科学的标准设定具有价值的德育目标,然后依据德育主题、教育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德育情景,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会自主选择、严谨思辨,以此培养其正确的价值取向,还要从多个层面评测学生的品行,保证全面性和客观性。

第三,能够从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学生。对小学生而言,教材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活动以及生活实际都是其吸收道德理论知识的载体,而且学校和教师会设计多种活动来实施德育,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自觉性,使之做出正确选择,并进行内化吸收。

2.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实施“绿色施教,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管理难度大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是非善恶辨别力不高,而且思维活跃、很难长久地保持专注。因此,在对他们进行管理时,班主任教师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再加上每个学生的成长背景、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等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班级中学生相对较多,班主任如果进行统一管理,短期内可能会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效,但时间一久,就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尤其是班级中学习成绩不好、纪律存在问题的学生,他们不仅无法张扬个性、改正自身的缺点,还会因为班主任的忽视而产生叛逆心理,进而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制约德育工作的开展成效。

(2)班主任德育意识淡薄

对学生实施德育是每个班主任的职责,其不仅要依托日常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落实,也要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向其潜移默化地传输各种信息,以便完善其价值观。然而,从实际来看,目前仍有一部分小学班主任教师将重点放在了提升班级教学总成绩上面。虽然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但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课堂纪律、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本质上忽视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所以也未据此开展各种科学的德育引导工作,这种淡薄的意识导致班级德育工作难以为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班主任德育方式落后

在实施德育时,班主任所用的方法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影响最终的育人效果。所以,选择科学且有效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多数时候,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实践中使用的方法都是比较传统的,常常以理论灌输为主,以至于学生缺乏兴趣,不仅无法及时吸收和理解相关的德育理论,也不乐于配合班主任教师开展各种活动,最终无法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4)绿色教育认知不到位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实施绿色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部分小学班主任对绿色教育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不仅没有深入研究其内涵,也未将其与德育合理衔接,因而在设定德育目标、德育方案时依然存在较多疏漏。再加上班主任教师并未积累丰富的绿色教育经验,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根据当下的情况灵活调整德育策略。而在教育学生时,也常忽视他们的内在体验、个性差异,所以双方的交流效果并不理想。最终,教师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影响了绿色教育理念的落实,也阻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3.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绿色施教,德育发展”实施问题的应对策略

(1)树立绿色施教意识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生的引路人,小学班主任教师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树立绿色施教的意识,端正个人的育人态度、优化育人思路,同时完善育人方案,在良好的氛围中促进学生健全发展。

首先,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尊重他们。即尊重其主体地位、尊重其个性化体验、尊重其人格,确保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平等对话,且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的引导,以便在良好的氛围中促使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次,小学班主任教师要坚持民主管理原则,将班级事务交予学生,让他们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管理班级、管理自己,并积极参与到班级文化、制度建设工作中,以此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切实提升管理質量。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小学班主任可以有效落实“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常常是学生争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成效,班主任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感染学生,从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例如,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保证整洁、得体,且要关注个人的仪态,以大方、积极的面貌影响学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严谨、认真,课前根据教学要求科学备课,同时主动学习新思想、新技术,将其纳入教学设计,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根据学生的实时表现判断方案的可行性,并有针对性调整教学活动和模式,确保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3)坚持以学生为根本

归根究底,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其全面发展。因此,在管理学生之前,班主任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围绕其当下、未来的发展需求开展“绿色德育”工作。

例如,在选择德育载体时,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低年级学生可以采用益智动画、绘本等载体实施德育,且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更为轻松地了解各种道德准则,中年级学生可以以真实的案例以及红色影视剧为载体,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外出实践,并观看相关的纪录片等,以此保证德育效果。在具体教育学生时,班主任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情况,如学生本身就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且领悟力、判断力很强,那么在教育他们时,班主任教师就可以少些说教,点到为止即可;而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则可以以鼓励引导为主,如要求常常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做一段时间纪律委员,使之亲身体验管理班级的不易,并感受到不守纪律对他人的影响,然后主动约束自;,面对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安排他们做小组长、课代表等,以此督促他们认真写作业。

当然,依据学生的性格,班主任使用的德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如面对外向的学生,教育他们时可以更加直接一些,但要注意保护其自尊心,面对内向的学生,教师则要更加温和、委婉一些,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输信息。在围绕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渗透“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理念时,班主任教师能够获取更为优质的德育成果,有助于增强管理成效。

(4)丰富班级德育方式

基于“绿色施教,德育发展”理念,小学班主任教师要不断创新,以多元手段实施德育。例如,班主任首先要与所有任课教师达成共识,在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合理渗透德育。如语文课程可以借助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等实施德育,使学生认识真、善、美,受到各种美好情感的启发,并学会辨别是非,以准确的语言表达出个人的价值取向;数学课程则可以在概念教学、计算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科学探究的意识,且可补充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刻苦钻研、格物致知的品质;英语课程可以依托教材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能够辨别优劣文化等。以此可使德育全方位覆盖,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发展。还可以组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如带领学生参与农业种植或养殖劳动,让他们感受到食物来之不易,或是让学生到社区、福利院做义工,使之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班主任教师可以将德育与心理教育联系起来,使之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人事物。最后,班主任要与家长紧密合作,通过协同育人来提升德育成效,通过家校合作,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辅助实现“绿色德育”的目标。

(5)明确绿色施教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要时刻秉承绿色施教理念,以免影响德育效果。具体而言,班主任要在每一次德育活动开展之前精心设计目标,并拟定精细化的流程,同时要预设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制定解决方案。还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反应、表现进行预判,据此设计拓展类任务或活动,保证教育效果。

在正式活动中,班主任教师要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闪光点要立刻进行记录,作为之后的评价要点,也可以进行即时评价,以激励全体学生,还要根据德育活动的开展效果,适当删减流程,或者是补充其他的优质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参与中实现自我发展。德育活动结束后,班主任教师要认真反思,包括德育方案中每个环节的可行性、方案与学生的适配性、德育目标的完成度以及最终的德育成效,及时提出不适合学生的内容,留下可以沿用的活动或环节。且要对学生在活动中的所有表现进行完整评估,给此次活动打分,然后在明确优缺点的基础上设计之后的德育方案。以绿色施教理念为导向,整个德育工作的流程会更加科学和完善,也会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能够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而班主任教师也会在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力,并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方案,然后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引导,有助于从根本上增强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实现“绿色德育”目标,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4.结语

總之,实施“绿色德育”意味着班主任要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同时要弱化教育痕迹,以丰富的载体引导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对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可以围绕“绿色施教,德育发展”这一理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依托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各项事务、抓住各种生成性资源,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保证整个过程无痕、和谐,以此不断强化德育的效果,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践行绿色梦——点亮“生态德育”的初心 江苏省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J].课外语文,2019(33).

3856501186593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重要性
测量恒星距离的重要性——太空探索故事(8)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