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的版本源流及文献价值
2022-03-18周祎
周祎
关键词:《古今图书集成》;类书;版本;百科全书
摘 要:《古今图书集成》是清康熙、雍正年间朝廷为加强儒学思想的统治以及对文化资源的利用而组织编写的一部卷帙浩繁、印制精美的大型类书,囊括了中国五千年来人物、典故、诗词、小说、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各门类知识,被世人称为“康熙百科全书”。文章阐述了《古今图书集成》的历史成因及其文献价值,并对《古今图书集成》的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古今图书集成》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2)01-0135-03
1 《古今图书集成》的历史成因
《古今图书集成》是清康熙、雍正年间朝廷为加强儒学思想的统治和对文化资源的利用而组织人力编写的一部卷帙浩繁、印制精美的大型类书。清陈梦雷撰,蒋廷锡等奉世宗(雍正)敕重撰。陈梦雷(1650—1741),福建侯官人,字则震,号省斋,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清代宫廷编纂家。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受吴三桂煽惑占据福建反叛清廷,陈梦雷和李光地陷于家乡不得脱身,二人密谋里应外合,探耿精忠虚实献策朝廷。陈梦雷出任伪职做卧底,李光地遁迹深山,间道通信。康熙十四年(1675),李光地派遣使者去京师上《蜡丸疏》,向朝廷献平定福建叛乱之策。耿精忠之乱平息后,李光地擢升为内阁学士,陈梦雷则因为李光地背信弃义,无功反从罪受审。康熙十七年(1678),耿精忠获斩,陈梦雷也下狱论死,幸得徐乾学为其开脱,方才免于一死。康熙二十一年(1682),谪戍沈阳[1]。陈梦雷通晓满语,才思敏捷,公卿子弟多与之交游。他在谪戍沈阳期间编撰了《盛京通志》《益平县志》等多部著作。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皇帝东巡盛京,陈梦雷献诗符合上意,特恩释放,命其侍读诚亲王胤祉,这是陈梦雷一生最得意的时期,期间奉诚亲王命开始编纂《古今图书汇编》[2]。康熙四十五年(1706),诚亲王将《古今图书汇编》进呈康熙,康熙钦命名为《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元年(1723),陈梦雷因是诚亲王胤祉的近臣而遭受迫害,谪戍黑龙江,《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权也被剥夺[3]。陈梦雷被流放时《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工作还没有完成,雍正皇帝便敕命蒋廷锡校对勘正《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1669—1732),江苏常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雍正六年(1728)授文华殿大学士,雍正元年(1723)奉敕重编《古今图书集成》,历时三年终于完成。陈梦雷的坎坷人生成就了《古今图书集成》,虽然雍正皇帝把他的名字从《古今图书集成》这部书中抹掉了,但是后人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2 《古今图书集成》的文献价值
2.1 内容丰富,广纳百科
《古今图书集成》内容丰富,区分详细,广纳百科,纷繁复杂,自成体系,经过两朝数十年编纂而成。该书合计约有1.6亿字,囊括了中国五千年来包括人物、典故、诗词、小说、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在内的各门类知识,被世人称为“康熙百科全书”[4],诸多创造为旧类书所无,如:在各部类下设有“传记”一项,书中9典2,613部设有列传,辑录传记资料达1,958卷,书中收录的人物从上层贵族到下层农夫、工匠无所不包,且注明原文的出处,为读者深入研究提供了方便。
2.2 编排科学,分类详细
《古今图书集成》是按类别采辑群书,按照一定内容或方法编排后供人们使用的工具书,全书共10,000卷,目录40卷,采用三级类目的形式,开创了在类书分类体系中设立复分项目的先例。一级类目,即六大汇编,包括历象汇编、方舆汇编、明伦汇编、博物汇编、理学汇编、经济汇编。二级类目,即编下设典,其中历象汇编包括乾象、岁功、历法、庶征四典;方舆汇编包括坤舆、职方、山川、边裔四典;明伦汇编包括皇极、宫闱、官常、家范、交谊、氏族、人事、闺媛八典;博物汇编包括艺术、神异、禽虫、草木四典;理學汇编包括经籍、学行、文学、字学四典;经济汇编包括选举、铨衡、食货、礼仪、乐律、戎政、祥刑、考工八典[5]。三级类目,即典下分部,每部多至几百卷,各部又分别设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编等内容。是书所录皆注明出处,体例上亦多首创,分类详细准确、编排科学、检索方便、汇集广泛、规模宏大,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3 《古今图书集成》的版本源流
3.1 《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本
康熙五十九年(1720),武英殿开始排印《古今图书集成》,雍正六年(1728)印制完成,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书工程,共印六十四部并样书一部,每部5,020册,装522函。《古今图书集成》用铜活字排印,印刷精美,装帧富丽,版式为四周双边,半页9行,每行20字,白口,单鱼尾。关于刻铜活字的数量,比较可靠的说法是25万个,有大、小两种字号,正文用大字号,约一厘米见方;注文用小字号,约为大字之一半[6]。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的印刷工艺空前绝后,代表了武英殿铜活字印刷的杰出成就。据《清宫史续编》卷九十四记载:“我朝康熙年间御纂《古今图书集成》,爰创铜字板式,事半功倍,允堪模范千秋。”这批铜活字收藏在武英殿铜字库,并派有专人管理,遗憾的是保管人员监守自盗,为掩饰自己的盗窃罪行,以钱币短缺为由把铜活字熔化铸币。至乾隆九年(1744),残存的铜字、铜盘全部被销毁铸成铜钱。如今,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原书仅剩十余部,其中故宫博物院收藏1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3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部,甘肃省图书馆收藏1部,辽宁省图书馆收藏1部,徐州市图书馆收藏1部,宁波天一阁收藏1部,吴兴嘉业堂收藏1部,流落海外3部。《古今图书集成》铜活字本属官刻官印,所印插图尤其精美,图文并重,弥足珍贵。
3.2 《古今图书集成》美查铅字本
美查铅字本,也称美查版。同治十一年(1872),英国人安美查与其兄弗美查来到上海,共同创办了《申江新报》(后改为《申报》)。光绪十年(1884),美查兄弟用十开机器连史纸和3号扁体铅活字翻印铜活字本《古今图书集成》,插图采用的是较好的宣纸石印,光绪十四年(1888)完成,共印1,500部,每部10,000卷。这是我国较早的铅字印刷,版式为四周双边,半页12行,每行38个字,白口,单鱼尾[7]。此版属私刻私印,虽然校勘粗疏,讹脱颇多,但由于书品缩小,存放方便,仍不失为一部难得的古籍,因此流传较广。
3.3 《古今图书集成》同文版
光绪十六年(1890),光绪帝命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古今图书集成》,共印100部,并增加了清龙继栋的《古今图书集成考证》24卷,订正了引文中的错误及脱缺,这是雍正铜活字本和美查铅本所不具有的,此本又被称为“光绪版”。由于此本是采用铜活字本原式石印,且印书的主要目的是赠送外国使节和嘉赏有功大臣,因此印书采用的是洁白如玉的开化纸,用纸三开大小,装订也与铜活字版相同,印刷质量力求精益求精,对所用底本中图画丢失、页数缺失等现象,印刷人员都用粉笔加以涂盖。此次印刷共花费三年时间,印刷规模浩大,质量上乘,耗费白银高达五十万两,印出的本子墨色鲜明,字体清晰,书品装帧同于殿本。令人遗憾的是,光绪十九年(1893)5月17日上海同文书局发生火灾,大批设备被烧毁,除赠送外国友人和奖赏大臣的外,其余存于书局的《古今图书集成》都被大火焚毁[8]。《古今图书集成》同文版属官督私印,流传下来的版本非常稀少,如今只有清华大学图书馆和日本内阁图书寮各藏有一部。
3.4 《古今图书集成》中华小字本
1934年,上海中华书局采用原康有为藏的铜活字本胶版影印《古今图书集成》,为增加其价值,此次影印还增加了同文书局石印本“考证”部分。为降低成本,上海中华书局采用连史纸印刷出版,将原书九页缩为一页,目录四页缩为一页,印成16开本,版式为四周双边,上中下三栏,每栏27行,每行10个字,黑口,单鱼尾,全书共计808册。缩印后书中的字体相当于现在的五号铅字,版面清晰,篇幅也减少了许多,翻阅非常方便。此次印本被称为“中华小字本”[9],虽为私刻私印,但墨色均匀,字迹清晰,校勘精细,查阅方便,是迄今为止最通行、最精善的版本。
3.5 其他版本
除上述四种版本外,《古今图书集成》还有文星书店本、鼎文本、巴蜀影印本、齐鲁版和电子版本。文星书店本又称文星版,1964年台北文星书店将《古今图书集成》中华小字本影印出版,为使读者能迅速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该版增编了全书索引,全书为16开本,每部101册,精装。鼎文本由台北鼎文书局于1977年4月影印出版,此次影印与1964年文星版所采用的底本和装订形式一样。巴蜀影印本是指20世纪80年代四川巴蜀书社征得中华书局同意,以该局1934年的中华小字本为蓝本影印出版的版本,全书采用16开精装,共82册。此次印刷包括目录、正文、考证,以及广西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制的索引,为目前最佳版本。齐鲁版由齐鲁书社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在2006年合作影印出版,共印制了50部,该版本主要是以国家图书馆馆藏的铜活字本为蓝本按原大小影印,手工印刷装订,共5,020册,装520函[10]。电子版本是1999年台湾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铜活字本为蓝本制作的,全书内容收录用了27张光碟,加上索引共28张光碟,电子版使这部书被更多的人知晓并使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古今图书集成》成书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编排形式和编排方法都比前代类书更加完善,在古代编辑出版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内容囊括各门类知识,既便于做纵贯研究,也可用来校勘古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1] 袁江玉.康雍乾三朝易学研究[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24.
[2] 李寅生.中国历代名联鉴赏(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29.
[3] 《东北人物大辞典》编委会.东北人物大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425.
[4] 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第2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224.
[5]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简明中华百科全书(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251-252.
[6] 曲德森.中国印刷发展史图鉴(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438.
[7] 张本义.百年图书府(下卷)[M].沈阳:万卷出版社,2011:451.
[8] 徐潜.中国古籍巨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125.
[9] 齐秀梅,杨玉良.清宫藏书[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89-90,93.
[10] 张燕燕,金开诚.类书之最:《古今圖书集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132-133.
(编校:徐黎娟)
179850170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