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历史解释素养的高中历史核心概念教学实践
2022-03-18艾融陈益铭
艾融 陈益铭
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1]历史概念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内容,核心概念则是指在历史学科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历史概念。
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形成知识结构,为发展核心素养而进行的深度教学。本文以笔者所授的一节市公开课《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为例,探寻如何实施核心概念教学以培育历史解释素养,以求教于方家。
一、以核心概念教学建构历史解释的维度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每一代人都有权利去作出自己的解释”。[2]历史解释不是单一的,而多维度的,要建构多维度的历史解释,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即是有效途径之一。
依据课标及学情,本课选定“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为核心概念,课堂的第一部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路,笔者呈现了两段学者的论述:
材料1:思想解放是在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基础上, 实现观念的更新、思维方式的变革、精神状态的改造。思想解放的本质是实事求是,按照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办事。
——刘同舫《从思想解放走向人的解放》
材料2: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是指从封建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中解脱出来,用资本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批判、取代旧思想、旧观念。资本主义产生于西方,因此思想解放与向西方学习如影随形,思想解放的程度也与向西方学习的力度、深度成正比。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通过学者对“思想解放”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概念解析,厘清本课的核心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接下来呈现材料3。
材料3: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解放没有一劳永逸。因为新形势、新问题层出不穷,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处境和思想解放的要求。
——罗福惠《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与启示》
提出问题:近代中国(1840—1949年)面临着怎样的处境?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路是如何展开的呢?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这一核心概念,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并用自己的方式予以呈现,推荐代表做成果汇报。学生的呈现方式多元,包括表格、思维导图、时间轴、大事年表等。
概念的学习远不止是简单地给物体归类,对类别有所认识,也远不止是学习给各类物体和观念冠以新的标签或名称。概念学习是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将信息整合进综合的、复杂的认知结构的过程。[3]通过引导学生分小组展示成果,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培育历史解释素养。
在“近代思想解放之因”部分,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笔者呈现两种观点,一是費正清的“冲击——反应”论,二是陈旭麓的内部变革说,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思考。
材料4 :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图示
材料5: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化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在小组交流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笔者再予以引导。学者观点是基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立场等因素所作出的历史解释。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从学术研究上看有一定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分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因,但其认识是片面的。
唯物史观认为内因起决定作用,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受到外国列强侵略的刺激,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的主动探索和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同时费正清思想中具有“西方中心论”价值取向,这也是值得警惕的。因此,对于费正清的“冲击——反应”模式,应该历史地、辩证地看待。
学生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这一核心概念,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对两派观点作出评析,辨析了不同的历史解释及其背后的动机,历史解释的多维度也得以呈现。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解释具有多维度,但我们应当在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对历史进行多维度的解释,一是要将历史现象放到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去考察,二是要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去评析历史现象。
二、以核心概念教学探寻历史解释的深度
在外力与内力的共同作用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路不断推进,但历史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复杂的。在引导学生建构近代思想解放的知识体系之后,笔者以新文化运动为例来看近代思想解放之路,进而探寻历史解释的深度。
笔者从两个角度提出问题,问题1:新文化运动激进吗?囿于惯性思维,学生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笔者请学生结合教材及其它路径给出相应的史实依据。学生们课前收集了不少文献史料,课堂展示出来,如吴虞的打倒“孔家店”,钱玄同的“废除汉字”,陈独秀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等言论。对此,笔者出示材料:
材料6: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
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
——陈独秀
材料7:批儒主要是针对以“三纲”为中心的传统道德在现代社会中起的消极作用,而对孔子及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和作用则是肯定的。这些看法代表了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的总体态度。正因陈独秀等人并不全盘否定孔子和儒学,故并不赞同新文化阵营中那些过分偏激的意见。
——左玉河《反传统、激进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通过分析当事人陈独秀的另一番言论,以及后世学者的评论,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确存在激进之处,但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甚至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新发展。进而明白,近代思想解放之路是复杂的,应多角度看待问题。
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追问:新文化运动为何激进?出示另一组材料:
材料8: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材料9:刘师培自称“激烈派第一人”,坚信只有“达于极点的议论”才能有效果;鲁迅则有拆屋子的妙喻:“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某种意义上,晚清以降诸多改革者之所以采取“决裂”姿态,也是基于这一策略性的考量。
——陈平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 “成功”的文化断裂》
材料10: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激进主义实在有其深厚的社会政治根源。因为外受列强侵略、欺凌,内受专制主义的压制和摧残,有志救国和忧时之士,无不忧愤迫切,其情绪之急进,可想而知。所以,近代伊始,历次的政治改革与政治革命运动,都或多或少犯有急进的毛病。
——耿云志《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
学生对比分析之后得出,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激进,不仅是基于现实情况的考量、也有对斗争策略的选择,更有过往历史的惯性使然。由此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路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的。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两个问题的深入探究,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之路是复杂的,也是在传承中不断发展的,要从长时段去观察历史,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探寻历史解释的深度。
三、以核心概念教学体悟历史解释的温度
黄牧航老师曾指出,历史思维教学,需要让学生明白两个道理:第一,历史解释是多样的,任何历史问题都会有多种解释;第二,历史解释是有优劣之分的,我们要努力掌握好当前最佳的一种解释。[4]何谓“当前最佳的一种解释”呢?笔者认为这应该是包含着价值观引领的解读。如何实现历史解释中的这一温度目标,核心概念教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近代思想解放之光”部分,笔者展示了以下材料:
角度一:从对外称呼看政府观念的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材料11: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時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角度二:从商业广告看社会时尚的变化
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角度三:从历史反思看近代思想的新因素
材料12:欧战前,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可概括为“对传统求解放”,同时,盲目崇拜西方的非理性倾向也在潜滋暗长。欧战后,“对西方求解放”思潮涌起。有识之士要求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和世界格局,要求打破“西方文明中心”论,要求否定西方的资本主义,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直至取向社会主义。
——郑师渠《欧战后国人的“对西方求解放”》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从政府观念、社会时尚、思想新因素等三个角度来看近代思想解放的影响,学会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然后通过思想新因素,即取向社会主义,过渡到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将近代和现代的思想解放联系起来,实现概念上的纵向贯通。
材料13: 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通过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学生理解到思想解放对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国家和社会层面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个人层面亦是如此,当我们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境、裹足不前时,我们也需要敢于解放思想,突破自我,与时俱进。最后,笔者送给学生两句话作为本课的结束语:思想解放永无止境!愿思想解放之花永不凋谢!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思想解放”核心概念拉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做到以史为鉴。同时,学生从对近现代历史的探究中领会到思想解放的重要意义,明白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担当,厚植家国情怀,体悟到历史解释的温度。
综上,在教学实践中,围绕核心概念展开教学,有利于建构历史解释的维度、探寻历史解释的深度、体悟历史解释的温度,在今后的历史核心概念教学中,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页。
[2]转引自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页。
[3] [美] 阿兰兹著,丛立新等译:《学会教学》(第6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276页。
[4]黄牧航:《历史解释有优劣之分吗?》,《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8期,第1页。
335250055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