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艺术学理论视角的传统山水瓷画论析

2022-03-17余作斌

景德镇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画论瓷画国画

余作斌

现如今,乘着传统文化传承和复兴的东风,山水瓷画艺术在创新创作和理论研究上的热度都呈现出上升趋势,传统山水瓷画的传承与创作作品在近几年来不断增多,同时对传承和创作具备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研究也在持续升温,但其中很多论文和研究都是从美学立场出发作感性认识的研究,只是将山水瓷画这一艺术现象的“美”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涉及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因此对于现今的山水瓷画艺术研究而言,基于艺术学的理论视角是很重要的,这类研究是基础也很迫切。艺术学理论所追求的不是对山水瓷画这一艺术的感性认识,而是对艺术活动本身及艺术家的一般性规律认识,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和发掘山水瓷画的本质,以给艺术家和未来的艺术创作以灵感启示和引导效用。

本文的研究问题聚焦于三方面,一是山水瓷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历史背景;二是论述并明确艺术学理论所探讨的山水瓷画艺术包含的具体内容;通过辨析和推论的方式,保证研究内容的严谨性、合理性、全面性,给出这一研究视野的可行性建议;三是以张道一先生曾提出的艺术学理论的三个研究层次为纲要,对传统山水瓷画作出精简的论述。

一、从传统画论开始:山水瓷画艺术理论研究的历史背景

山水瓷画脱胎于国画山水,两者的图式构成、审美意象、形式寓意几乎同根同源,国画山水的画论同样指导着传统山水瓷画的创作活动,因此要讲传统山水瓷画艺术的理论研究就要从国画山水的画论谈起。

从南朝宋时期宗炳写出《画山水序》开始,国画山水的理论研究首次出现于我国历史。宗炳将山水风景当做单一的、纯粹的审美对象进行研究,不仅表达了对画山水实操的态度和见解,还首次指出了在绘画活动中“畅神”的重要性。这时传统山水画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涌现出一批高质量作品及画论。像非常著名的《古画品录》就出自南朝齐梁谢赫之手,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六法论”,成为我国古代绘画重要的评价标准。五代时期的山水画论中,荆浩的《笔法记》里的理论核心“六要”与“谢赫六法”有着明显的对应及传承关系。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对“六法”的继承,它们有着相近的观念核心,但“六要”是在“六法”的理论基础上做出了延伸。在唐代除专职画匠外,很多山水画家都有多种身份,一般都是在当时颇有文化的文人阶层。以王维为典例,其人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们或是受到早期山水画论中自由洒脱的创作理念感召,或是沉迷于纵情山水的出世感受,除画山水外他们还歌颂山水、研究山水。北宋时期郭熙所著的《林泉高致》是古代第一部完整且系统的探讨山水绘画创作的理论著作,这时的山水画已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画论体系也比较成熟。这些古典山水画论奠定了我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底色,造就了区别于西方的独树一帜的山水风景画。

总的来说,传统山水画论在绘画实践上的流变,是由一桩桩的个人经验集结起来,逐步形成“范本”,接着被上升为“图式”,最后形成了一种近乎程式化的绘画方法。而这些绘画方法都具备着类似的思想核心和审美观念,它们都偏向于将山水画创作外化成人的品性和精神,用艺术的形式来投射价值观念。这些生长在古代阶级社会的山水理论研究,成为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映照,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文化形态。

这些画论指导着整个封建时期的国画山水创作,以及依托国画山水而存在的以陶瓷山水画为典型的非纸质载体山水绘画艺术。进入现代社会,具有古典性质的国画山水和山水瓷画并未完全消逝,而是以一种较为寥落的方式保留了下来。笔者认为,要想这类艺术形式继续焕发光芒,就必须突破传统画论的局限,结合当下的、现代的、更科学的理论方法作出创造性、创新性的研究。

二、艺术学理论所探讨的传统山水瓷画内容

在明确艺术学理论所探讨的山水瓷画内容问题之前,为避免歧义,有必要先厘清在本文中艺术学理论和山水瓷画所指代的内容。本文中的艺术学理论是指现今人文科学的一级学科“艺术学”中所包含的理论,本着为该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初心,本文希望通过增添艺术学理论视阈下山水瓷画艺术个案的选题,对其理论的持续发展有着上升的指导和内容的丰富。其次本文中讨论的山水瓷画是将其视为艺术这个大类中的个案来研究的,具体指的是以陶瓷为载体的传统风格的山水类绘画。

那么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将山水瓷画作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否合理?上文我们解释过,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主旨是研究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那么从逻辑上讲,山水瓷画作为艺术的一个支系,成为其研究个案是没有问题的。而就现在的理论细分规律来说,很多人会质疑,如此视角下对山水瓷画的研究实质上是艺术门类的研究而非艺术理论的研究。面对这样的质疑就要求我们要思考清楚研究对象的偏重方向。艺术门类偏重于“艺术特殊”的研究,而艺术学理论偏重“艺术一般”的研究。并且我们需要明晰,将艺术所包含的某一支系作为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有重要价值的,因为对传统山水瓷画的研究可以揭示和启发更加宏观的艺术课题,比如说古典美术、传统造型艺术、陶瓷艺术等等。

在做传统山水瓷画艺术理论研究时,对具体内容的把控也非常重要。一是在研究视野上既要“深”又要“广”。例如,使用一种研究方法或多个研究范畴来研究某一具体的艺术现象或者形式,研究对象可以是釉上山水瓷画,或是色釉山水瓷画,抑或是青花山水装饰艺术。这样采用多种理论和范畴对单个艺术对象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结论,也就是其深入性所在。广泛性则可以是单一或综合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多个艺术对象,例如,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新山水瓷画和传统山水瓷画进行研究,通过寻找它们的共性或差异,得出这一艺术领域的一般性认识。

目前来看,艺术理论研究一般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研究。“内部”的艺术研究显然就是对艺术本身的研究,也有学者称之为“艺术自律”。这种研究着眼于艺术自身,其研究的是具有独立性质的艺术形式和规律。相对应的,“外部”研究着重分析的是围绕艺术所产生的文化,即其处于人类世界中所受到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等元素的影响,所以艺术的外部研究也被叫做艺术文化学。基于对艺术理论内、外部研究的认识,传统山水瓷画艺术的研究内容也就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传统山水瓷画的表现形式的研究,传统山水瓷画就工艺形式的不同可表现为青花山水瓷画、色釉山水瓷画、粉彩山水瓷画、珐琅彩山水瓷画等等;同时,还有多样的载体形式,像山水瓷瓶、瓷板、陶瓷装置等等。二是对传统山水瓷画文化内涵的研究,从历史、政治、经济、民俗、宗教等多个维度对其进行体认,推理和总结出传统山水瓷画艺术的外部规律及特征。

三、传统山水瓷画的三个艺术学研究层次

张道一先生在《艺术与艺术学纲要》中提出了艺术学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也就是艺术技法的理论层次、艺术创作的理论层次和艺术原理的理论层次。这三层次的提出为艺术学科的建设,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针对于传统山水瓷画艺术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这三个研究层次分别对应了对传统山水瓷画的(工艺)技法的讨论,对山水瓷画创作的讨论以及对抽象的传统山水瓷画原理的讨论。首先,对传统山水瓷画的(工艺)技法的讨论是基础的、形式上的讨论。我们需要对其包含的陶瓷相关生产工艺进行探讨分析,也即瓷泥成型工艺、制坯工艺、制釉工艺、上釉工艺、画红工艺等。同时,还有对绘制技法和造型技巧的分析,包括用笔、控笔的绘制技法及物象排列、画面营造的造型技巧。

其次,在对山水瓷画创作的讨论上,主要内容包括找寻一般性的创作规律,提炼和总结优秀的创作方法和形式,升华创作意境和提升内核修养等。例如,可以通过传统国画山水及古典画论,分析并总结出一般性的创作规律,也即优秀“范式”。从“范式”的一般性规律出发,找到个人或个体的特殊性创作规律,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符号化特色。同时,还需要对从古至今的优秀山水瓷画作品和创作人进行分析,探讨其优质的方法和规律,去粗取精。更重要的,要注重个人思想和修养发展,艺术创作是个人精神世界的投射,只有好的精神内核,才有优秀的创作活动。通过对以上两个层次的研究,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探讨其原理性所在。通过对山水瓷画艺术的各个方面,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得到一般性结论和结果,再进行抽象的、精炼的提取,这就是山水瓷画艺术的原理性理论所在。这三个层次需要依次讨论和解决,不然前者未做,后者就做不实,三者是互相关联且无法分开的。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当我们在做艺术相关的理论研究时,不论研究对象是艺术一般还是艺术个案,只要找对方法,科学地研究艺术活动及其问题,对于艺术学的学科发展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今天只是通过传统山水瓷画这个个案,分析了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途径、方向和内容,今后,笔者希望更多的学者和艺术家能加入这个讨论领域,一起致力于艺术创作和艺术学科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画论瓷画国画
中国画论中的“逸品”本义辨析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国画欣赏
瓷画猫系列作品
花开富贵 瓷画
王清丽瓷画
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以谢赫六法为例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