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下五彩 多彩的语境
2022-03-17杨娟
杨 娟
一、釉下彩的类别
流传几千年的陶瓷工艺艺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这两大类别。釉上彩品类繁多,技法更是争奇斗艳、各有千秋,而釉下彩主要可以分为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釉下七彩等。
1、青花
青花作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因为是在泥胎上绘画创作,当然是釉下彩的一种。表现方式主要是用一种含钴的珠明料,加清水等细细研磨成细腻柔滑的着色剂,用毛笔在瓷胎上,或工笔、或写意、或工兼写,描绘出所需要表现出来的各种画面和纹饰,然后均匀施罩上一层透明的釉色,覆盖在画好的青花画面上,再经过1300℃左右的高温淬炼,让青花和釉色合而为一,烧制而成的天青色青花瓷器,成品花色白地蓝花,所以叫做青花。
2、釉里红
釉里红是釉下彩的一种,出现于元代时期的景德镇窑,于清代繁荣昌盛,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雍正时期,崭露头角、一跃而起,更是达到了陶瓷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釉里红的着色元素,主要选择的是氧化铜,在瓷坯上手工绘制出所构思好的画面或丰富多彩的纹饰图案,表面再施以一层透明釉色后,经过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制而成,红色花纹在釉下,白底上附着红彩,所以叫做釉里红。
3、青花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是釉下彩的一种,成品画面颜色主要表现为红、蓝两种艳丽明快、清晰明了的色彩搭配而成,也就是用青花的珠明料和釉里红的氧化铜,同时在瓷坯上作画,穿插搭配,让红蓝两种色块夺目的色彩相辅相生,互相辉映成趣,俗称为“青花加紫”,于元代景德镇就已经烧制而成,但由于这两种颜色的不可把控,想要烧制出理想的成品极为不易,难度系数非常大,所以一直以来,这种成品比较稀缺的青花釉里红,便被归纳为传统古瓷中的名贵品种之一。
4、釉下五彩
湖南瓷业学堂在清光绪年间,研制出了红、黑、绿、褐、蓝这五种高温釉下陶瓷专用颜色颜料,从此,陶瓷界就多了一种陶瓷工艺绘画创作手法,有了名扬天下、色彩旖旎的釉下五彩。分水、写意等是传统釉下五彩的主要工艺技法,成品釉下五彩瓷,因其色彩丰富斑斓,色调柔艳随心,所以装饰效果也别具一格、与众不同,而从繁多的陶瓷工艺艺术中脱颖而出。画工精美绝伦,继承了写意国画洒脱自然、不拘一格、天然随性的优点,成品光鲜夺目,靓丽无双、颜色缤彩纷呈,所以还博得了一个“东方陶瓷艺术高峰”的盛誉,这足见釉下五彩在陶瓷界中所占据的重要陶瓷文化地位和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5、釉下七彩
到了现代,杜玖桦先生于2011 年研发出了釉下七彩。釉下七彩有红、黄、蓝、靛、紫、橙、绿七种颜色,绘画烧制出来的陶瓷成品,画面颜色也就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与釉下五彩不一样,釉下七彩属于工笔绘画,直接在瓷坯上用工笔手法勾线描绘、上色等创作,然后再均匀施罩上一层透明的釉色,再经过高温烧制淬炼而成。从此,景德镇陶瓷界有了釉下七彩的工笔绘画,跻身成了陶瓷工艺艺术中的一个新品种。
二、釉下五彩的由来与特点
追溯釉下五彩,起源于明代,然后日渐成熟于清朝末期,而它首创于醴陵,后来景德镇也有了釉下五彩画,而两地的釉下五彩,从成品色彩效果上看,还是有所区别的。可以说,陶瓷工艺釉下五彩,是陶瓷工艺艺术家们在釉里红和青花两种绘画的基础上,慢慢探索发展而形成的,陶瓷艺术家们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写意绘画的手法,创作研发出来的釉下五彩瓷,成品让人看了耳目一新,赏心悦目。釉下五彩的纹饰通过釉色导出,流溢于瓷坯表面而着色,视觉立体感比较强,看得见色彩的起伏绵延、却摸不着纹路的感觉,不似釉上五彩,釉下五彩可以永久性不褪色,具有特别高的釉面硬度和透明度。釉下五彩瓷具有瓷表强度高,使用起来不用担心有铅镉之毒素,硬度高,耐磨损,经久耐用等优点,提高了釉下五彩瓷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还满足了人们的健康环保意识和审美趣味。
釉下五彩瓷属于我们生活中一种绿色环保的理想陶瓷,不仅色彩极其丰富,淡而有神、浓而不俗、品种繁多,几乎涵盖了所有色系,还具有饱满柔和的视觉感观,装饰效果结构严谨、纹饰简练,整个画面明快清雅、平滑光亮、晶莹润达。一经问世,便很快被选用成了清朝宫廷中的专用生活御用瓷具,并在20 世纪70 年代运用在主席用瓷上,被称之为“毛瓷”,因为是毛泽东主席特制的专用生活用瓷。这也充分证明肯定了釉下五彩在瓷器界脱颖而出的优势和古代陶瓷工艺劳动者们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
三、写意花鸟和釉下五彩花鸟的异同
写意花鸟,是中国传统国画写意画中的一种绘画方式,与中国传统工笔画技法完全不同。要求用简练、利落、豪放的笔意,画出所要表达阐述对象的形与神,描绘画者内心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志向。“写”是写出对描绘对象的形态,千姿百态一气呵成、一笔成之;“意”则是展现更深层次的、内在的丰富情感,也就是为枯燥的自然形态注入生动有趣的内在灵魂,让画面由内到外鲜活起来。这就要求画者下笔前自有成竹在胸,落笔时才能一气呵成、连贯畅通,不至于拖泥带水,绵软无力。
写意画又可分为大写意、小写意、工兼写,不论用哪种绘画表现形式,都得根据画者自身的绘画创意而定。写意花鸟和釉下五彩花鸟的不同处,在于两种绘画的载体不同,用色用料也有所不同,若是在陶瓷器型上绘画,还要考虑怎么去构图创作,毕竟立体和平面的构图,还是有所区别的。写意花鸟和釉下五彩花鸟除了载体和用料外,相同之处就比较多了,比如线条、用笔、用色、取境等等。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最为基本的表现手法,而画者绘画时,中锋、侧锋时运笔的急缓、粗细、长短、顺逆等,和线条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一笔中,要有起、行、收的细节变化,根据所绘对象的需要,而来决定起和收的不同变化。实起虚收、虚起实收,用笔十分讲究,足以见得画者的功底可见一斑。
用墨或用色,与用笔也是密切相关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时,用色或用墨其实大同小异,都有着浓淡、深浅、轻重的色彩变化。但不论怎么变化,都会选用一色为主色调,其余颜色起到辅助作用,犹如百鸟朝凤般,既要有统一,又要有对比。写意花鸟画中的留白也是非常重要的,会起到想要达到的调和整体画面的作用。一幅画不能画得太满,满则过溢,气流不畅,得像江河之水一般,流畅自然。
不论是写意花鸟,还是釉下五彩花鸟,取材构图都来自于自然,得自然得大道,把自然物体加以物象化,去表达心中之神态,化心中之块垒,让画笔感同身受,生发出自然情感,让色彩来为情感服务。
四、釉下五彩花鸟画的意境美
自古以来,也不知到底是傲骨耐寒的一树梅花,成就了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还是潇洒自在、满腹经纶的文人墨客演绎了一树一树的梅花绝唱。抑或者是,两者都相互青睐、惺惺相惜,兼而有之吧。“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在某个春初的寂夜,偷得一盏闲暇时刻,便兴致盎然地邀约来三五知音与老友,在广袤无垠的天地中,在溶溶素洁的月色下,在寂静风清的琐窗前,也来一场论英雄的青梅煮酒,谈论古今历史的荣辱兴衰、和不曾被遗忘的风流人物,漫吟细品这神仙都羡慕不来的日子,当是不胜悠哉。然而,总觉此夜与平常的风花雪月,有些不一样,顺着一缕缕暗香飘来的方向,探头细细寻来,原来是那一树风姿绰约、疏影横斜,流淌着淡淡清香的梅花开了。梅如君子,君子如斯,天地赠予的这一枝春,既温暖了整个寒冷冰封的冬季,又迎来了万物复苏莺歌燕舞的春天,冰与火,只是一念之间。这,便是一种艺术的境界。
眺望遥远的孤山草庐,虽然不是和靖先生,却也还是比较偏爱梅花多一点,每每在陶瓷釉下五彩的绘画创作中,梅花自然画得比别的花花草草要多一些。喜欢红梅的火热情怀,一团红火,燃烧出了生命的喜庆;喜欢蜡梅的通透玲珑,一袭黄衣,散发着高贵的典雅;喜欢白梅的素洁清雅,如少女的情怀,不容亵渎;喜欢绿梅的清冷孤高,傲然独自于天地之间。苍虬新枝相扶相倚,劲节错综而不凌乱,顺着干净利落的笔尖,行走穿梭在瓷坯的泥香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朵渐渐开放的梅花,打开如门扉虚掩的花瓣,探望着这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当与之对视一眼的那个瞬间,仿佛洞悉的盘古以来的每一个春天。低低的耳语,在悠闲的晨风中,把馨香从花蕊里打开;柔柔的落幕,在春天的香尘里,掩埋下一个轮回的开始。再唤来一双喜鹊,依偎在梅枝上,俏皮的啄着香露、慵懒地沐浴着晨光,呢喃着属于自己的呢喃,或许正在为一剪梅,谱写一曲新的梅花三弄。
五、釉下五彩竹韵
笔者的家乡是景德镇的邻居,叫做上饶,它们都是江西省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这里是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随处最常见的绿植,便是绵延不绝的青青修竹。庭前屋后、溪桥石畔、山头路边,不需要精挑细选肥沃的土壤,也不需要附庸风雅在繁华闹市,就算是流沙磐石,也能扎根脚下,鲜活得郁郁葱葱。即使被如山的大雪压低了枝头,“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笔下的竹子,高傲的气势何曾比这位皇帝少了半分。竹与梅、兰、菊,一起被世人称之为四君子,它自然有着傲人的风骨和与世无争的淡泊宁静。
小时候,曾也有模有样的在一片竹林下,与诗佛一般独坐,拿着铅笔,尝试着去画对面那一山一山的青绿。而现在,已经从事多年陶瓷绘画的笔者,心中早已种下了一片幽篁,手里的画笔,更是把竹丛移植到了一个一个的瓷瓶上,繁茂的枝叶,深入云霄,或于“竹中窥落日”,或于风来“入竹万竿斜”,这怎少得了“鸟鸣山更幽”的悦耳声呢。两只蓝色的麻雀俯头而下,一头扎入红艳的竹林,竟也相映成趣,也许只是暂时小憩一番,待到晴云日暖时,伺机而动,仿佛是要蓄力而发,再一次一飞冲天。
釉下五彩花鸟斑斓的色彩,就是这么任性,可以让人恣意地去发挥想象力,继而用陶瓷的艺术表现手法,来阐述心中所感所想。在这里,釉下五彩那丰富的颜色成了传递者,把我们心底深处的故事和情感波动,用艺术表现形式,晕染成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夹杂着古代文明和千年传承下来的温热传递给大家,从而与这个时代引起交集与共鸣。
六、结 语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产业,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的一分子。这里有一代又一代陶瓷艺术家们辛勤劳作下产生的陶瓷文化结晶,他们善于从传统单一、简单的技法里,去探索出各种技法技巧的表现,从而举一反三出来种类繁多的陶瓷艺术。而有着“东方陶瓷艺术高峰”美誉的釉下五彩,更是追求着一种空灵素静、雅丽清新,在众多的陶瓷艺术技法中慢慢脱颖而出,这些好似偶然得之,却也绝非简单、轻松的一日之功。作为年轻一代的陶瓷文化传承者,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现在所拥有的各种陶瓷艺术表现技法,还应该不断地去钻研、尝试、发现陶瓷艺术中还未被开发出来的、更多不为人知的美。放远眼光,勤于动脑去探究,这样才能继续推动陶瓷文化历史前进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