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长江投身根据地文艺运动原因探析
2022-03-17唐人可
唐 人 可
(内江师范学院 范长江新闻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00)
范长江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在进入新四军后,对革命形势有了进一步认识,意识到文艺大众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正确引导下,范长江将自己的家国情怀、爱国热情投放到了根据地的文艺运动之中,更将自己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落实到每一项文艺工作中。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时期,范长江在文艺工作方面表现出特殊才干和探索精神。他积极宣传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协助华中局淮南区党委开展淮南路东抗日根据地群众文艺实践活动[1]。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范长江还在香港办党报《华商报》①。1941年12月7号,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日军占领香港,封锁了市区、郊区的交通要道,并大肆搜捕抗日分子,限令文化人到军部或地方行政部门去报到,并准备分段挨户搜查。中共中央及时向南方工作委员会发出紧急指示: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保护我国进步文化界留在香港的精英,千方百计把他们从香港救出来[2]299。范长江因此停止办报,退至广西桂林。到达桂林后,为了躲避国民党追捕,受党中央安排前往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的帮助下最终于1942年8月找到了新四军军长陈毅,抵达新四军的苏北根据地盐城阜宁。刚到根据地,范长江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从事新闻工作。在这里他着手筹建了新华社华中分社,希望以此来打破华中革命根据地新闻封锁的难题。1942年底,因日伪的大规模扫荡,范长江又随新四军迁往淮南盱眙县黄花塘②。1943年到1945年范长江都在淮南,其间他并没有停止新闻工作,主要负责一个有十余名员工的新华社,将空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和文艺运动中。
两年多的时间里,范长江为普及新文艺,改造旧文艺,本着在大众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精神,雷厉风行,到处看演唱、选人才、挑节目,并予以应用和推广[3]166。这时期范长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也参与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这些文艺战士在战争年代立下过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中有不少人成为新中国的作家和艺术家。其中就有中国作家协会首批会员、曾任安徽省皖北文联副主席的缪文渭。1944年,缪文渭创作的剧本《生产互助》在铜城群英会③中脱颖而出,演出没结束范长江就找到缪文渭,约他次日谈戏。次日,两人针对这个剧本进行了深入探讨。范长江对剧本提出了十余条修改意见。后又安排缪文渭带领的天高民兵剧团到新四军军部演出了六场《生产互助》。每场范长江都仔细做了记录,又让在军部养病的淮北四师教育处长江凌同志帮助缪文渭一起修改,最后的定稿演出广受好评[4]。《生产互助》的剧本在1945年还获剧本创作奖。这一次的机缘让缪文渭走上了革命创作道路。他的天高民兵剧团被编入当时有“状元剧团”之称的大众剧团。大众剧团是范长江重点培育的剧团,因在1943年冬到军部演出剧目《保家乡》、玩“花船”④被称赞为“状元剧团”。
范长江为了宣传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经常不畏艰苦,长途跋涉到施官等地调查采访。为了接近剧团人员就住在破庙里,睡在草铺上。听说一家劳动模范家庭快过春节了还没穿上棉衣,当即脱下了他夫人沈谱从上海捎过来的驼绒棉袄相赠。一次业余文艺演出时,一部叫《丁家墩》的戏演到要结束了,一位扮演正面人物的武生唱了一句“头戴一枝花,打倒资本家!”的台词,范长江觉得这台词和党当时对待资本家的政策有出入,当场就要修改台词,和民众讲清楚党的政策。但因为是露天演出,表演一结束,几千农民乱哄哄地往回赶,有些人没听清,有些人站累了不想听了,都没有停下脚步。范长江急得站在木椅上大喊,后面一些维护秩序的地方干部也跟着喊了几声,最后观众又都回来了。范长江不顾自己口干嗓痛,尽力讲解了党对资本家的政策,纠正了这句台词。现代洪山戏的开创者王永泉当时任大众剧团的艺术指导。在他写的《长江和大众剧团》一文中曾说:“每当想起他(范长江)为了革命文艺事业,对我这个工人出身的业余文艺工作者如此重视和信任,心里就很激动。”[3]167
由此可以看出,范长江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时积极宣讲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真诚细致地对待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探索文艺大众化新途径,积极开展群众文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的开展,为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付出与贡献都来自他对革命形势清醒的认识,以及对当时党中央相关政策的落实,是自身家国情怀的表露,也是他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意识的延伸。
一、革命工作所需:文化斗争不可忽视
中国的革命斗争的胜利从来都不是靠纯武力的斗争,而是顺应革命形势,文武配合、思想斗争和武装斗争相辅相成的结果。范长江早就意识到了文化军队的作用,但他最初只是依靠报纸、报刊来进行文化斗争。在进一步了解革命形势之后,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化大众化的重要性,开始从戏曲、歌谣等通俗易懂的文化形式入手进行文化军队建设。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谈道:“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5]抗战时期的文化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服务于抗战,用作品反映抗战的现实,鼓励人民起来反抗日本的侵略,保家卫国。另一个是为国共两党的政治斗争服务。在那个时期,两党都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方式为本党服务,宣传和壮大自己。从政治区域分析,抗战时期的文化从大范围上可分为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文化、以北平、上海为中心的沦陷区文化和以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文化[6]。面对沦陷区日本的奴化教育和思想宣传战、国统区的高压文化政策,以延安为中心的根据地文化也不甘示弱,在全面抗战爆发一两年内,大批向往光明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奔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汇聚成了抗日文化大军,形成了武装军队在前冲锋陷阵、文化军队在后摇旗呐喊的盛景。
范长江作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为中国的文化战宣传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以笔为矛、以纸为盾,抗战前写下的通讯录揭示历史真相和中国西北区的真实面貌,抗战时奔赴前线在枪林弹雨中采访新闻、宣传抗战。早在1938年3月,范长江在他写的一篇题为《战区文化供应问题》的文章里就表达出其对战区军民文化食粮过于匮乏的担忧,认为这已经影响到了军民的作战心态。在第一期战争之后,前方的军民仍在异常艰苦中继续作战,但是他们普遍 (除少数高级将领而外)对战争的大势无从了解。对于过去民众之无组织无训练,表示痛恨。因此他们恐惧,究竟政府对于过去的痛苦经验是否仍将任其继续?究竟国人对于新的抗战理论和方法是否有新的研究?同时经过了半年以上的抗战,日本方面究竟有无破绽?全世界的国家,究竟哪些能帮助我们?而且能帮到什么程度?后方民众情绪怎样?后方准备如何?许多问题事实上都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但前方军民都仍有怀疑[7]。范长江也是由此深刻意识到,文化斗争在革命斗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决不可忽视的。但那时他对战时文化供应的强调重点还是放在报纸、报刊、文学著作上,所以他特别强调报纸的大众化,认为把文化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活动范围以内的心理应该铲除。但依据当时的国情来看,工农兵群众才是国家的主体,国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难做到报纸大众化。要想做到文艺大众化,仅凭借这些文字、报刊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一些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诗歌、戏曲、漫画等。范长江坚信,一切工作只要是不可少的革命工作,都是实际工作[8]。于是他怀抱着一颗重视文化军队⑤、推进文艺大众化的心,毅然投身到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之中。
二、政策引导:学习贯彻毛泽东《讲话》精神
范长江投身抗日根据地文艺运动,除了他自身清楚地意识到文化军队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番讲话。大约在同年冬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延安传到了淮南抗日根据地。这番讲话对范长江的影响很深。范长江在整个淮南文艺运动的工作中都切实贯彻了毛泽东的讲话精神。
文武两条线一直贯穿中国革命始终,而文化军队的形成大概是“五四运动”以后。一直以来,这些文化军队都在和封建文化、买办文化作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文化军队的积极分子来到了各个根据地继续做文化革命斗争,但在文化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能和群众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革命文艺更好地服务于革命事业,党中央在延安革命根据地召开了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在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后被收录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解决了关于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对象、工作和学习方面的问题,又围绕着问题的中心即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去服务做出了详细的讲解。
范长江在深入研究了毛泽东《讲话》的内容后,敏锐地抓住了几个重点:第一,文艺是为了人民大众,必须长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群众中去观察、体验和研究。于是范长江每天从新四军二师师部驻地大刘郢,长途跋涉来到一些偏僻乡下调查访问,以了解群众的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他虚心向民间艺人求教演艺,向普通农民学唱山歌。后来他干脆搬到刚解放的来安县施官集住下。尽管有坏人多次骚扰,但他毫不畏惧。他在这里一住就是几个月,真正了解到当地群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与一些民间艺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9]。他还经常随团演出,实地考察演出效果,再根据群众意见指导剧团成员修改剧本调整表演技艺。第二,文艺是服从于政治的,要着眼于当时最大的政治问题即抗日。要团结一切力量为抗战、为革命服务,同时立场要坚定要正确。所以范长江在淮南根据地时经常组织文艺工作者一起学习《讲话》精神,还经常引导大家总结工作以端正文艺服务人民群众、服务政治的方向。在那时,民间艺人的脚本提纲是大家集体讨论出来的,大多是确定了大致的剧情和角色就由演员自己编写具体的台词,甚至有些台词是临场发挥出来的,因此就容易出现违背党的思想的情况。范长江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亲自指导演员修改台词,并将台词固定下来。第三,文艺需要普及和提高,但是普及要用工农兵乐于接受的方式、提高要在工农兵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提高的方向不是向着已有封建文化、资产阶级文化的方向,而是向着工农兵自己前进的方向去提高。范长江经常开展文艺活动和文娱演出,把剧团成员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到各个村镇去组织开展文娱活动表演节目。他自己也会随同前往,参与到文娱活动中,听取群众意见,做好记录和总结,以更好地汲取活动经验,使之运用于文艺创作中。
在《讲话》的指导下,范长江带领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结合实际,共同努力创作出《丁赞亭》《生产互助》《保家乡》、玩“花船”、《送子参军》等深入人心、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也展现了其在文艺方面的特殊才干和对文艺工作的热爱。
三、红色情结、家国情怀:发挥所长担重任
影响范长江投身根据地的文艺活动的因素,除上述两点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范长江自身的红色情结、家国情怀以及他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仰让他自愿肩负起根据地的文艺事业建设的重任。
范长江的妻子沈谱在《范长江的气质、思想和作风》一文中提到范长江热爱祖国和人民,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大学,他不过是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学生,但他却时刻在为民族危亡担忧。他感到可以用笔来唤醒人民、增强民族团结、打击敌人,他由此走上了新闻工作的道路。他的新闻作品中的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爱[10]。从范长江的经历也可以看出,他一直是一个心怀家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不停地在探寻抗日救国之路。他曾经参加过“南京事变”后的示威游行,被反动军阀通缉;也曾做过学生兵随贺龙转赴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后因考入中央政治学校而加入过国民党。但“九一八”事变后,范长江清醒地认识到,抗日救国才是出路。国民党培养所谓人才的地方并非他的归宿。因此,他脱下了学校制服也退出了国民党。范长江对抗日救国之路的探索在对红军的逐渐了解中得到了答案。早在西北之行时,范长江的红色情结就开始显现。他一边考察中国西北的现实社会状况,一边追寻红军足迹想要研究红军。在范长江从兰州赶赴甘肃相关地域考察红军的动向的时候写出了七篇有关红军问题的通讯。这七篇文章提醒国内读者红军的顽强存在、红军的磨难和斗争。他告诉读者红军是些什么人以及他们的诉求是什么[11]。西安事变爆发后,范长江又冒险前往西安,采访了周恩来后写下《动荡中之西北大局》揭示了事件真相,传达了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也是范长江自身的政治观点的重大转变。采访完周恩来之后又前往延安对毛泽东进行了采访,随后更加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范长江自身也逐渐向共产党靠拢,最终于1939年在周恩来的引荐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范长江面对国民党的威胁、打压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信仰。在进入根据地之后,范长江更加积极地宣传党的政策。可见,范长江的红色情怀是不容置疑,他的爱国爱党之心也是赤诚的。他一直在通过他自己的方式,尽自己的力量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为革命服务。
1943年秋,范长江受到了华中局的委派,让他和当时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劲夫率领大众剧团开展群众文艺实验工作。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在他眼里,这不仅仅是党组织安排给他的任务,更是他发挥所长为党、为革命贡献力量的机会。事实证明,范长江并没有辜负党的信任。他凭借自己作为记者丰富的阅历、扎实的文学功底、强大的写作能力和创作能力,携手当地的众多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多个让人映像深刻、传播效果好的文艺作品。
四、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意识的延伸
范长江虽然出生在封建地主家庭,但他却没有半点架子。不管条件再艰苦,他都可以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也许与他早年艰苦求学、西北之行的经历有关。范长江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他靠半工半读慢慢坚持下来。西北之行的路途也是充满了诸多磨难和考验,但正是这些经历磨炼了他吃苦耐劳、以民为本的精神。在研究范长江精神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都能看见“群众”的影子,因为他确实将民本思想融入到了他的新闻事业中,着重强调一个记者就是要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同时,他也把服务群众的意识延伸到了他所接触的一切工作中,其中就包括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
范长江认为,新闻记者应当是社会活动家,要做人的工作,对上层人士也要接触。对他们有利于抗战的言行,要加以宣传。但是,记者应更多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特别要做到的五个字即“着眼于群众”[2]288。这与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的要求不谋而合。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就是要走基层,推进文艺大众化。在那个时候,范长江参与创作的许多剧作主角都是群众,如《保家乡》里为了反抗占领村落后的烧杀抢掠的日军而团结起来的村民,《父女会》中帮助新四军获取情报、拔除敌军据点的父女两人都是普通劳动群众。这样的剧作内容可以极大地增强民众的自豪感,让民众也意识到原来自己也可以被写入戏剧中传唱。除了内容的贴近性、通俗性外,还采用一些工农兵喜欢的民歌小调和地方戏的形式,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除了剧作的群众性,范长江在文艺运动时也注重和群众相处的和谐、一体性。虚心向民间艺人学山歌、和演员同住在草铺上规划剧本提纲、经常下乡访问了解民情、把自己的棉袄送给困难群众等都是范长江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时坚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思想的重要体现。
范长江能够积极地投身到文艺运动中,并且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地保持和群众的良好关系,促进文艺大众化、通俗化与他自身早就树立起来的民本思想、服务群众的意识紧密相关。而这种群众意识也不仅仅表现在他的新闻工作中,更是早已深入范长江的灵魂,并通过他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
五、结语
“名记者”范长江在淮南抗日根据地时毅然投身于文艺运动之中,扩宽自己的文艺工作范围,并开始涉及歌谣、戏剧。其原因大致有四。一是他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深知文化军队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而文艺的形式不止是文学还有艺术,除了自己擅长的文章报纸,歌谣、戏曲也是文化军队必须重视的版块。二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对范长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明白文艺工作必须服务于人民群众、服从于政治并且要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工农兵群众文化层次较低的现实,使得文章在根据地的传播度受限,歌谣、剧作更能深入工农兵群众。三是范长江不仅仅是一位新闻工作,他还是一个共产党员。他也有心系家国的情怀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就是服务于抗战、服务于革命的。面对党和中央交给自己的文艺实验工作,他甘愿为之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四是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文艺运动就是要做文艺大众化,要深入群众。这与范长江早年在新闻上追求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说是他服务群众意识在文艺活动上的一个延伸。
注释:
① 《华商报》是陕西侨联主管的一份综合类都市生活报。1941年4月8日由进步新闻工作者在香港始创,时称《华商报》晚刊,主要宣传对象是海外侨胞。领导人范长江,督印人兼总经理邓文田。至1941年12月12日停刊。
② 黄花塘镇,今江苏省盱眙县中部,镇以境内黄花塘得名。
③ 又称第一次抗日群英大会,会上进行民兵大检阅同时各地民兵剧团也会纷纷来这里参加演出,号称 “ 百团大汇演 ”。
④ 花船,又名旱船。玩花船,亦有叫玩鱼船的,因为花船的造型酷似鲤鱼。玩花船是流行在苏北、淮南民间的一种歌舞说唱形式。
⑤ 文化军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中提到的,原文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五四”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