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育人视域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兼谈福建省首批教改示范性建设校的实践探索

2022-03-17谢绍贤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南音全程校园文化

■谢绍贤

全程育人是贯彻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所谓全程育人, 就是育人工作要贯穿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通过系统设计、分步推进、全程实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泉州市西隅中心小学作为福建省首批教改示范性建设校,围绕全程育人进行了持续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全程育人视域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

全程育人是学校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内在要求。教书育人的规律是指教师既要授业,更要传道,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学生成长规律告诉我们,教育要与学生成长的生理和心智成长发育相适应。 同时,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因此需要围绕培养目标,开展适切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目标。 全程育人的模式,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格局。

二、全程育人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育人,全程育人实践需要文化根基、师资保障、实践载体和实施抓手。

(一)以文化育人为灵魂

有文化价值观导向的环境有助于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营造“三全”育人氛围。 学校育人文化建设应做好整体规划,形成体系,重视制度文化、人文文化,更要重视环境文化建设,因为环境文化能让内隐的文化直观地呈现出来,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的校园环境文化应在符合地方文化与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思考环境能否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反思、去实践。

在景观文化方面,学校继续坚持现代化、规范化、标准化、优美化的校园环境建设理念,优化美化校园,布局科学合理,注重德育意义的渗透以及艺术氛围的营造,如精心设计行为规范长廊、学生优秀作品长廊、国学论语长廊、古诗文诵读长廊、安全宣传长廊、足球文化长廊及校雕、人物塑像、格言警句、板报橱窗等,努力营造一个向上向善的育人环境。在楼层文化方面,以传统文化为导向,醒目地镌刻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悬挂唐诗宋词、名人名言、二十四节气、八礼四仪等,富有人情味儿的警示语言有力促进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暗示和道德内省。在班级文化方面,通过环境、文化和特色元素来进行打造,设有行为规范、学生守则、读书角、班级公约等,营造健康班级环境,创造文明、高雅成长空间。

(二)以师资培养为保障

全程育人考验教师的育人实践能力,需要教师无时无处不化用校园资源为育人资源,结合具体情境、具体事件展开教育实践。 为提高教师全程育人的实践能力,我们推行旨在强化教师全程育人知行合一能力的教研:一方面,要求教师以问促知,遇到问题查资料深思考,寻根究理,提炼策略,总结规律,避免遇到育人实践问题时出现“不会说、听不进、说不清”的状况。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以行促悟,在育人实践中把全程育人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消化,并在微信、钉钉上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引发深度思考,提升育人实践能力。 学校以“人人善育人”活动为载体,利用钉钉群、微信群等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营造同伴互助、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研讨氛围。

为促进教师将全程育人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学校围绕“做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师”,认真组织教师开展立德树人专题研讨,并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次深入学习、一场专题讨论、一篇心得体会、一个典型榜样、一版宣传板报。 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主题活动,如“班主任德育主题论坛——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开启心灵共鸣之旅”好书(影片)赏析活动等,树立育人典型。

(三)以活动育人为载体

教师抓住课堂主阵地,充分发掘每一门课程的内涵和功能,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我锻炼与自我提升。

在育人方面,减少说教式、灌输式育人,多尝试活动育人,将“三爱三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童心向党”“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与每月主题相结合,开展适应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学段的养成教育。 此外,学校依托少年宫等,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开设不同特色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参加,既丰富校园生活,又促进学生掌握好体育技能,提升自身艺术素养。

校园还在全市小学范围内率先成立“南音兴趣小组”“南音实验班”, 开始了南音进课堂的尝试与探索;设立乐器齐全的南音教室,配足专业教师,成立了“西隅南音艺术团”,加强与校外“南音社团”的沟通。 几经努力,把“南音”这一“文化瑰宝”引进课堂,开发了“南音”校本课程,每年开展一次“南音情”班级歌咏比赛,以传承乡音为载体,借助艺术实践提升育人实效。

(四)以习惯养成为抓手

当制度与文化融合, 就容易成为人的微习惯,渗透到成长的全过程。全程育人要建立与校园文化相适应的制度,强化小行为、小习惯的养成训练。为了将全程育人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我们总结出“一看原则二看规章三看实际”“三看”策略:一看原则,即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要看是否背离人生底线原则,只做符合我们的国情、符合人们良知的事情;二看规章,即遇事不挑错,不埋怨,不指责,而要看是否符合现有规章制度,进而思考对策;三看实际,即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结合事实与环境,做出最终行为选择。 这样可以营造善于思考、理性决策的习惯,也能够为进一步创设立德树人的良好制度和文化环境。

除了要求学生“三看”,我们也要求教师身体力行,具备“三看”的意识和能力,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引导,明确师生权利、责任和行为的边界,提高教师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水平,确保所有学校成员都能有意识地结合本职工作和具体情境育人。 此外,注重春风化雨式的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加强与师生的心理沟通,减少师生的抵触情绪,不断提升师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三、全程育人视域下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果与展望

一是以教改成果为支撑, 领衔带动片区发展。学校作为西隅-明新组团领衔校,以“研训促内涵积淀,文化促内涵丰富与发展”为教育共同体工作方略,以四个共育共享(共育共享名师梯队、研修培训、德育资源、特色创建)为过程促进特色跨越。 积极搭建平台,通过管理借鉴、师资互派、教学联研、送培送教和研修培训等形式, 凝聚组团教育合力,带动片区学校整体发展。

二是以交流展示活动为平台,全面展示教改新成果。 校园为了搭建学校交流联动平台,共享教改阶段成果,先后举办了4 场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教学开放日活动。 以课堂教学观摩、学术交流、少年宫活动汇报展示等形式磨练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展示最新教改成果,领衔示范,扩大辐射。

三是拓宽学习交流渠道,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校园多次举行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研讨交流会,多次承担面向区外的中小学乡村校长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或跟岗学习项目,多位老师分别在省、市、区教育部门和名师工作室组织的“送教送培下乡”活动中提供观摩研讨现场,谢绍贤校长也多次受邀在上杭、福州、永春等地向来自全省各地的校长班学员、骨干教师等介绍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全程育人的经验。学校办学特色经验多次被各级各类媒体刊物报道,“学习强国”“今日头条”、《东南早报》、中新网、泉州广播电视台、《福建教育》等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60 多场次,有效地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的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学生心理健康养成、学生执行力提升、学生价值观引导等多重任务,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化彰显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

一是深耕闽南文化,挖掘泉州历史文化的课程资源。 我们将根植闽南历史文化资源,将课堂内外壁垒打通,继续深度拓展泉州南音课程,使之与泉州历史典故、历史遗址进一步相结合。文庙遗址、天后宫遗址、九日山遗址等遗址记载了南音产生的历史背景, 由此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为什么泉州有南音、什么人在传承南音、为什么南音能在泉州生根发芽。 实施深度教学,在历史文化资源了解与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本土文化课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承担育人方向与内容呈现;以本土文化课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线索,引导育人广度与资源补充;以本土文化课程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延展,提供育人深度与独特的视角。

二是拓展课程体系,丰富德智体美劳校本课程相互协调性。 我们将打通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协调以学科、学生、社会思考为中心的课程,尝试突破已有课程体系,以“红色基因”标记、“人生底色”渲染、“学科共同思维”分类等措施,实现高质量的校园课程体系,将德智体美劳的各项素养在课程贯通中得以实践和养成。

三是改善课堂育人生态环境,打造师生互动积极协调模式。健康生态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在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感受、纪律规约、相互合作基础上的。我们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关注课堂生态建设:(1)设计有意义,让学生可以通过事件获得奖励或满足某些认同;(2)选择要有趣,学生可以选择做不那么难的或者好玩的事情;(3)结果要清晰,让学生看到行为造成的结果,以及和结果带来的快乐;(4)增加掌控感,直接快速反馈,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选择和对结果的影响有正向关系,增加促进目标实现的有效事件发生;(5)增加群体力量,带着学生一起经历生活事件。

猜你喜欢

南音全程校园文化
弦管南音“固首”体系研究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李进杰的南音情
南音乐器配合的多样均衡之美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