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体育研学旅行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2-03-17吕亚萍王玉琼
■吕亚萍,王玉琼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提到将“研学旅行逐步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1]。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确立了“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 意见的提出,为体育、艺术等非学科类的培训提供了发展机会。 以上《意见》的出台及实施,为体育研学旅行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研究将以体育为主要课程内容的研学旅行称为“体育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的体育研学旅行是以体育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国内对体育研学旅行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成果数量不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其定义(高璐,2018;杜治华,2019;焦琛,2020;丁颖,2020)、价值(宋靓雯、刘璐,2020;黄小斌、石牙牙,2020;王玉华、周建东,2020)、体育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可行性(鞠凯利、吴家琳,2021)、发展困境和对策(王雅婷、郑旗,2019;丁颖,2020)以及运作机制(杜治华,2020)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偏多,如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重描述轻解释,个别研究采用了数理统计法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理论比较薄弱,一般以社会学或教育学为基础。
“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之后广泛应用于管理、教育以及旅游等学科。 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指能够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2]。关于研学旅行利益相关者,有学者认为“是指能够对研学旅行的实施产生影响,或能够被研学旅行的实施影响的团体或个人”[3]。有学者认为研学旅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研学机构(刘俊和周彤锌,2020)。 也有学者将研学旅行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辅助性利益相关者[4]。《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涉及的研学旅行相关主体包括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研学机构、研学基地以及交通、食宿等支持部门,据此,文章从体育研学旅行的管理、组织、实施和参与四个阶段对应的管理部门、学校及其教师、研学机构、参与者四大主要利益相关主体,分析体育研学旅行存在的困境及其原因,并提出体育研学旅行长效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体育研学旅行的发展困境
作为研学旅行的分支内容,体育研学旅行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已有研学旅行机构意识到体育研学的重要性,并因此开设了体育相关的研学课程,也有部分基地借此契机打造了体育研学相关的设施设备,吸引了部分中小学参与。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体育研学旅行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
(一)行政管理未形成合力,体育部门参与不足
政府部门起政策指引与监管作用,研学旅行的管理部门由单一走向多元,当前仍以教育和旅游部门的管理为主,缺乏体育部门的管理行为。 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活动最先出现在教育领域,教育部首先发布了发展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形成了由教育部门主导,旅游、交通等部门协同参与的局面。随后,旅游主管部门逐渐意识到旅游业“食、住、行”等基本要素在研学旅行中的重要作用,开始转变发展观念,提高了旅游业在研学旅行中的发展地位,形成了教育部门牵头、旅游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态势,有教育部门的管理人员提到“旅游部门开展工作甚至比教育部门更积极,导致教育部门的工作处于被动局面”。同时,教育、旅游的学会、行业协会也有参与研学旅行发展的行为。 教育、旅游等部门及其行业协会、学会多方参与研学旅行导致了管理归口不统一的问题,不同部门对于赋权和分权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当前体育部门还未充分发挥自身在体育研学旅行中的作用,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 随着研学旅行的课程内容逐渐丰富,出现了以体育活动为研学内容的课程, 体育研学旅行开始出现,但作为主管体育的体育部门在体育研学旅行的发展过程中还没有明确作为,导致了体育研学旅行在顶层设计层面出现缺失。
(二)学校开展体育研学旅行较保守,学校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中小学校的体育教育由教育部门主管,而教育部门的主导利益是学生的升学率,在教育部门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学校的各项行动自然也离不开升学率。 学校体育是发展体育育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学校体育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较薄弱的环节。学校在体育研学旅行过程中扮演组织者的角色,但往往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 对体育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利用研学旅行开展校外体育教育的意识不强,对开展校外体育研学旅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教师处于研学课程设计缺位和研学课程实施错位的状态。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实施需要学校教师的参与,体育类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除了体育学科教师以外, 还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相互配合,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设计还掌控在少数教学专家或者研学机构手中,缺少一线教师的参与。 教师通常是被动参与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学校教师缺乏开展研学旅行组织流程或者课程设计的经验,在面对学校的统筹安排时,显得手足无措,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仅仅充当了“秩序维护者”“活动辅助者”的角色。
(三)研学机构的体育类导师专业性差,体教融合在课程中体现不足
研学机构及相关业务部门作为第三方机构负责研学旅行的具体执行[5],研学导师是研学机构服务的提供者,但研学导师的专业度不高。 由于相关标准没有明确提出体育类研学旅行,也未明确提出从业人员的准入要求, 当前从事体育研学旅行的“研学导师” 大多为未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的普通导游、高校兼职学生、拓展教练、退伍军人等,这些人员不同时具备体育技能和学科文化知识,只是凭借自身的一技之长在体育研学旅行中分得一杯羹,这种技能和知识的不同时在场性导致研学导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不高。体育研学旅行从业人员的质量不高,导致体育研学课程设计的内容不成体系,体育和教育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未体现,课程开展效果大打折扣。
体育研学课程的教育性不强,体育和教育的融合不够深入。当前课程设计的权利主要集中在研学机构手中,研学机构设计的体育研学课程的内容一般会根据当年教育等部门出台的政策进行设计,由于教育部门并未明确提出开展与体育直接相关的研学课程,当前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研学课程仅仅作为劳动教育或者综合实践课程的补充内容穿插开展,课程的内容以素质拓展为主,以体育项目、体育赛事、体育节庆等活动作为核心内容的体育研学课程还未发展成熟,缺乏参观类与参与类结合的体育研学课程。 课程的健身性和趣味性大于教育性,人文知识和体育技能的结合还不够深入,课程设计未充分体现“体教融合”理念,许多机构的课程对体育设施的依赖性过大,让学生体验基地特有的体育设施,如高空梭梭板、忐忑悬桥等,这对学生知识提升的效果不明显, 不能实现健身和健脑的统一,也不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丰富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是当前体育研学课程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参与者对体育研学旅行存在认知偏差
学生是参与研学旅行的主体[6],学生对于研学旅行的理解不够深入,还停留在春、秋游的认知阶段,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落实不够彻底,目标不够明确。同时,学生对于体育研学旅行的认知也不清晰,认为体育研学旅行就是玩各种体育设施、参加各种体育项目,忽视了体育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 家长是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支持者和决策者之一,家长对于体育研学旅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体育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能否成行会参考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委会的意见以及家长的态度和经济水平,教育性不足的课程往往难以取得家委会的支持。许多家长对体育研学旅行的教育性持质疑态度,认为体育研学旅行没有以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的教育性强。上述认知偏差直接影响体育研学旅行的效果和参与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一)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目标和利益的差异性
管理部门属于保护者的角色,体育研学旅行的发展会涉及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分配和利益格局。体育研学旅行处于教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的交汇处,其利益相关者也在教育的公益属性和企业的商业属性中寻求平衡,不同部门之间因不同的利益诉求仍处于分歧状态。受韦伯式官僚体制和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我国部门的组织设计是以功能区分为标准,分部门、分种类处理社会问题[7]。 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在各自负责的领域采取行动,以不同的利益导向对待同一工作,使得横向部门之间的协作难以充分发挥。
开展体育研学旅行涉及多个部门,但当前主要涉及教育和旅游部门,二者在体育研学旅行发展中存在着显著的利益差异。 以四川省为例,负责研学旅行工作指导的是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并由直属事业单位技术装备中心的劳动和实践教育科对其进行辅助,工作内容主要是参与研学政策制定、开展基地建设与评选、编写研学手册等,公益性较强。旅游部门以旅行社为研学机构、 景区为研学基地、导游或景区讲解为研学导师开展研学旅行,以盘活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复苏,其商业性较强。虽然教育部门的统筹协调涉及体育部门,但实际上体育部门的参与度还较低,在体育研学旅行发展中还处于缺位的状态,体育部门分管的竞技体育与青少年体育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实际上,体育部门在发展青少年体育方面常常以追求竞技成绩为出发点。由于部门之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存在分歧,导致各部门无法形成合力,也就无法促进体育研学旅行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良性发展。
(二)校外活动的脆弱性与校内教师的边缘性
学校是体育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决定着体育研学在学校的推广程度。 由于校外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开展校外体育研学旅行的安全隐患远远大于校内活动, 而且开展体育活动的风险本身就相对较高,社会上存在出现安全事故将责任归咎于学校或教师的固化思维,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影响学校的声誉,甚至影响招生。 活动经费也是影响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因素,经费不足会限制学校的校外活动,因此,学校在开展校外研学旅行时的脆弱性较大。
开展诸如体育研学旅行等校外教育活动时,学校会安排一部分教师参与其中,但是教师仅仅是保障学生安全或者与研学机构的研学导师接洽。由于研学旅行未完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校内教师对研学旅行重要性认识稍显不足,因此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也没有实质性地融入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三)研学机构的商业性与供给能力的局限性
研学机构是研学旅行的策划者和执行者,肩负着研学课程设计、研学导师供给、各个流程统筹协调的重任。目前开展体育研学旅行的单位主要包括旅行社、营地、拓展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 由于体育研学旅行发展较晚,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执行标准, 一些机构为了蹭研学热度、谋取商业利益,在不具备专业从业人员的情况下开展体育研学旅行。如果研学机构加大课程研发的投入力度,人力、财力等相关成本将会相应地提高,如此一来将会在价格方面失去竞争优势,这是体育研学旅行发展初期面临的问题。囿于专业的从业人员匮乏,研学机构在自身的商业性与学校的公益性中寻求平衡,跟随市场热点开发大众化、规模化的体育研学产品,从而压低成本、提高经济收益。
服务能力是影响一个企业供给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课程设计的质量,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供给能力。 体育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相比其他类型的研学产品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在执行过程中对研学导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体育研学旅行中最常见的从业人员是导游、退伍军人和拓展教练等,这些人员经过短期培训便上岗任教,课程质量不高,供给能力自然不强。
(四)参与者需求的多样性与支付能力的差异性
“人的需要和利益的社会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为了追求个体需要和利益时会产生个体与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利益之间的关系及矛盾”[8]。体育研学旅行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学生的诉求主要是“换个环境学习”, 走马观花式的研学课程逐渐失去学生的青睐,学生疲于应付刻板的应试教育,也不满足于浅尝辄止的人文知识,“重游轻学”和“重学轻游”都难以满足学生“游中学”的需求。体育研学旅行的间接参与者是家长,家长的诉求首先是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其次是强身健体和习得文化知识等其他诉求,但当前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还未转变,对于体育研学旅行的认知还有待提升。
家长是体育研学旅行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学生最终是否参与其中取决于家长的态度和支付能力。以体育研学旅行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想实现体育研学旅行个性化、精细化发展,课程开发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成本也会增加,这部分成本会转移给消费者, 也就意味着参与者会支付更高的价格,支付能力强的家庭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能够承担个性化课程的价格,但是支付能力一般的家庭能够满足于价格更低的规模化课程。最终选择何种研学课程由学校决定,学校只能兼顾大多数参与者的意见,选择价格适中、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课程,也就是说学校权衡利益之后倾向于选择规模化的课程,如此却忽略了需要个性化课程参与者的选择。如何平衡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与群体的规模化需求是体育研学旅行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体育研学旅行的发展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统筹协调机制,管理部门形成合力效应
在体育研学旅行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协调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的博弈机制,促进各个利益相关者最终采取一致的集体行动从而推动研学旅行的持续发展。 因此,涉及开展研学旅行的各个部门要明确共同的目标, 建立完善的统筹协调机制。 在教育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建立研学旅行协调小组,促进教育、文旅以及体育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工作。 教育部门对研学课程进行总体把关,保证不同学段课程的教育性。体育部门应站在以体育人的立场积极开展工作,为学生的体育技能提供专业指导,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切实促进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文旅部门对涉及体育研学旅行的景区或者景点进行协调,出台优惠政策,缓解体育研学旅行场地不足问题。同时,交通、餐饮、财政、应急等部门也应积极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研学活动流程。
体育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还未达到饱和状态,政策的顶层指导对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门可将学校开展研学旅行的情况纳入评估学校发展水平的考评体系,以督促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活动。 建立研学基地管理准则,对基地的基础设施设备、研学导师、课程设计、收费标准、安全保障等进行监督管理,为基地发展指明方向。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支持高校或者职高开设研学旅行专业并设置体育研学旅行的方向,同时,完善从业人员的管理标准,包括从业人员的资质审核、评价考核等标准,弥补当前体育研学旅行指导师不足、水平不高的困境,为体育研学旅行提供人才保障。 探索梯级补贴机制,保障学生公平参与的权利,为参与者减轻经济负担;制定学生反馈机制,了解学生的实际满意度,为研学课程提质升级提供参考。
(二)学校增强校外活动组织能力,教师积极参与研学全过程
在体教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吸收体育行政部门的建议,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素质为目的,探索素质教育的发展模式, 将校内体育教育和校外体育教育相结合,把校外研学旅行教育作为丰富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促进体育研学旅行在学校中的开展。学校要充分发挥领头羊的带领作用,确定体育研学的组织形式,若是自行组织,则要落实研学开展的主题、线路、研学导师、安全保障等相关工作;若是委托校外机构组织活动,则要与研学机构充分沟通,对接好相关事项,征求学校教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采用与教学大纲匹配的研学课程。
教师参与研学课程的设计,发挥学生需求和研学机构供给双方的桥梁作用。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家长的意见, 积极与研学机构沟通,表达学校和学生的需求,从而设计出结合教学大纲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程,形成具有当地学校特色的体育研学课程。 教师参与研学课程的开展,借此契机当好师生关系的调节器。体育研学课程的参与感与体验性较强, 教师可以利用此机会参与其中,增强师生的互动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改善教师对教科书的刻板思维, 挖掘更多的优秀教学资源,从而优化教学内容。
(三)研学机构加强从业人员管理,课程设计注重体教融合
研学机构应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准入标准,招聘具备相应的专业或职业能力证明的研学导师,如教师资格证等;对研学导师开展定期培训,提升其体育技能与学科知识,加强其课程执行能力,以应对参与者多样化的需求。 将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强化从业者一岗双责的意识,尤其是要增强安全员的责任意识,充分保障学生的安全。
明确“教育+体育+旅游”的发展理念,构建符合不同学段学生的体育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开发与学校体育互补、与学科知识结合的体育研学课程,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收获学科知识,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体育情感的培养,达到寓教于体的目的。依托区域体育资源,形成区域特色的体育研学旅行课程,以“体育+”为出发点,利用具有学习价值的体育资源,打造观赏类与参与类相结合的体育研学课程,例如,根据不同的学段设计蹴鞠、投壶、木射等传统体育项目的研学课程,将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和体育技能串联起来,让学生既能够感受文化底蕴,又能进行身体锻炼;利用冰雪资源开展冰雪主题的体育研学旅行,响应国家“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促进学生掌握滑雪技能,习得相关的学科文化知识。
(四)家长转变体育研学旅行认知,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家长要当好学生参与体育研学旅行的支持者,转变对校外活动的刻板印象,树立正确的体育研学旅行认知观。家长一方面应了解教育等部门的政策导向,明确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支持学校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应转变对体育研学的认知,意识到体育育人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观。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申请加入体育研学旅行家长义工团,参与并监督体育研学旅行的开展。
学生是体育研学旅行的直接参与者,要激发学生在行前、行中、行后的系列创意性行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督促学生做好行前准备,充分了解体育研学的任务,明确研学的预期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合作互助,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是体育研学旅行满意度的直接反馈者,应促使学生做好参与研学旅行的反馈,为后续开展体育研学活动积累经验,促进体育研学旅行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