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历史专业学分银行建设探究

2022-03-17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成才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分银行历史

■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张 格

一、高校历史专业教育中推行学分银行制度的原因

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内容以及本科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历史专业教育应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全能型高素质人才”。但从目前高校历史专业情况分析,学生实践能力与主动性学习能力不强,师范基础技能欠缺,这就必然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与历史教学实践的时间,让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教师基本技能。我国近年来大量文化企业的创办使得历史专业人才需求量提高,但受制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考试的压力,学生即便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无法参与社会活动,导致其缺乏社会经验,难以快速适应企业工作。而学分银行制度能够使学生完成学业的方式更为灵活,并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学分银行制度以后,高校历史专业教育中教学实践与社会实践的比重增加,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史学的应用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知识型产业中,产生经济效益,缓解高校历史专业“招生难、教学难、分配难”的问题。

二、学分银行制度在高校历史专业教育中推行的步骤

(一)建立专门机构与确定基本职能

实行学分银行制度,各拥有历史专业的高校应首先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的核心机构——高校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负责统计学分积累,学分转换与认证学习成果,并由学校核心领导层以及专家委员会共同掌控。在此基础上,再设立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该机构隶属于学校的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和学校的历史院系,专门负责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的运作。历史系院领导层与专家委员会一同负责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的具体工作。高校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与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的运作需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章,相关经费亦由学校、学院与参与机构共同分担。此外,还需设置学分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督学分银行运行。

(二)构建体系完整的历史专业学分银行平台

(1)确定专业认证标准、课程学分标准、等级秩序、认证单元标准以及相互转换标准。平台完善的第一步就是对历史专业学生培养中包含的课程门类、课程的学分高低、专业的层次、毕业最低学分、学分有效年限以及专业层次等专业认证标准进行规定,保证学生历史专业能力的基本水准。然后再确定每一门课程以及该课程的学分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学分、课程学时、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考试评价方式等。学生获得的各种证书,历史专业学分银行需制定标准的证书目录以及每一类证书对应的学分数量,证书需写明具体时间、颁发机构以及颁给等级等内容。除证书以外的所有学习成果的认定,均需依据本专业相关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学分对比进行。资历框架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资历的定义与解释,在评定各类证书相对应的学分之时,需要根据不同学历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相互对照,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学分。通过上述的工作,努力建立学分银行的学分认证与转换的标准体系。

(2)学分认证与转换体系完成后,再创设高校历史专业学分银行平台的宣传体系。学校与学院需要加强宣传,构建成熟的宣传体系,保证历史专业学分银行制度的推行以及学生较高的接受程度。宣传体系的建设可分为学校、学院、合作企业与单位以及学生组织4个方面加以建设。在学校层面,高校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不仅可以组织熟悉学分银行制度的老师在校园内实施讲座、授课等宣传该制度的内容、规章和优点,还可以利用微信、APP、网站等平台,将讲座、授课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吸引更多的学生与社会人士观看并加入学分银行

(3)建立历史专业学分银行平台的运行保障体系。第一,技术保障:历史专业学分银行APP的开发可以为校内与校外学生提供本学院历史专业的学分认证、积累、保存、转换、学分查询等多个方面的服务,方便学生完成学分银行中所需业务。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还可以创办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将学分银行的规章条款、重要框架内容等全面公布,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的监督和认可程度,同时吸引更多的机关、企业加盟者参与其中。区块链技术则是重要计算机技术,在历史专业学分银行中使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使学分认证和转换流程更加便捷,学分银行服务更趋人性化。构建高校历史专业学分银行也可以与MOOC进行衔接处理,不仅可以办理在线听课,也能够以在线学习积累学分,最终转换成需要的证书和学历。第二,政策制度保障:国家政府需要出台更多学分银行的相关政策,给学分银行政策保障。完善高校历史学分银行的相关制度应该满足“以提高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为基本,以高效的学分认证、累积、转换水平为标准”的原则。在国家已经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等政策中均部分提到了学分银行建设,以中国开放大学为首的一批高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学分银行制度,这些政策与制度必然可以成为构建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的重要政策制度保障。第三,经费保障:建立与维持历史专业学分银行是一个长期又复杂的工作,经费的筹措与来源十分重要。目前学分银行主要的经费来源有政府直接拨款与专项基金,使用学分银行系统时所需的咨询费和服务费、参与机构和企业的加盟费用等,已经初步建立起筹款模式。

三、建设高校历史专业学分银行制度面临的困难

(一)学分银行的社会认可度较低

学分银行虽于2001年就已经出现,但目前仍以理论居多,真正推行此制度的高校十分有限。除部分专业人士以外,很多群众并不知道学分银行是什么,如何运转工作,对其自然缺乏信任。在部分已经执行学分银行制度的机构中,由于合作双方的观点不一致,导致建设进度始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其他尚未实施该制度的高校,大多认为该制度的推行尚不成熟,没有主动开展相关的工作。宣传力度的缺乏使得学分银行并没有在社会上建立起足够公信力,而监督的不足使其公信力进一步降低。另外,学分银行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认证标准一直为大众所质疑,认证标准和评价标准是否科学,本科高校教育是否会因为学分银行制度而培养出完全以社会实践为主的学生,学生知识体系是否完整,专业质量是否能够保证。这也是高校历史专业学分银行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学分银行业务开展的活跃程度不高

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已经推行学分银行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处于试行阶段。试点多选在沿海地区,内地相对较少,发展程度不一。而从具体的实施过程来看,目前主要的发展还集中在建立账号的基础层面,学分认证和转换较少,导致参与者和参与机构不足,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高校培养模式。大量建立的账号均集中在以国家开放大学为核心的各地开放大学中,学分认证与转换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开放大学的在籍学生中,非学籍人士数量很少。而且即使在在籍学生中,学分认证与转换的数量也十分有限。此外,学分银行与在线教育平台缺乏联系,没有建立实质上合作机制,使得外校学生加入学分银行的渠道有限。而历史专业学分银行的这种处境则更为明显。

(三)政策或规章仍需加强

从2010—2021年,政府和高校已经出台了一些与学分银行相关的法令和规章制度。但是这些法令或制度均是在框架层面的规定,缺乏深入到具体环节的内容,无法将学分银行向全国推行。而外国虽有相关的学分银行法令制度,但是大多与我国的具体国情不相符合。学分认证、成果认证、积累、转换等诸多环节需要怎样统一的运作,环节中还需要建立哪些具体的调度和监管的机构,这些机构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界定,这些问题均还需要公布配套的专项制度加以解决。而历史专业学分银行属于学分银行在历史专业中的体现,目前,此种具体到某专业的学分银行建设更是缺乏政策和规章的保障。

猜你喜欢

学分银行历史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新历史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