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的检视与反思

2022-03-17代花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代花

(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安徽安庆 2460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课程建设“主战场”、教师队伍“主力军”的作用,在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课程育人效果[1]。“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既是主力军,又是“主渠道”“主战场”不可或缺的“第一主角”[2],是决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的“牛鼻子”,抓住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课程思政建设成败的关键。

1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不论是“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还是“主体间性论”,虽然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形成共识,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未遭受质疑[3]。协同育人的本源是课程,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因素,是协同育人的主体。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成效,必须发挥好教师主体作用。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首先体现在“量”的优势上。据统计,我国高校教师的80%以上是专业教师,高校课程的80%以上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以上是专业学习,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4],不仅有育人主体“量”的优势,更有润物无声“隐性教育”的角色优势。其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依赖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要认同育人理念,自觉提升自身素养,为发现和提炼育人元素储备基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准挖掘育人元素,结合学生职业规划的现实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拓宽育人原则的挖掘领域,实现育人元素与时俱进;教师要积极探寻课程思政的途径、方式和原则,努力在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真实融合、自然融合、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得益彰。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堂教学能力,要在适度把控教学过程的同时,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模式,强化课堂良性互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春风化雨般的育人目标。第三,教师主体地位表现在教师对协同育人的传承坚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需要教师终生坚守。最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工作中,一切的组织、制度保证等都是为了配合教师实施育人目标。而且除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外,价值引领功能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 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随着教育部、各地各高校狠抓课程思政工作部署、教师培训、宣传推广等工作,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已在高校形成共识。但在实践层面,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动力不足、能力不强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2.1 教师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认知偏差

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存在偏差。部分教师不清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区别和联系,将课程思政的“思政”狭义地理解为政治;没有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是育才育人的完美结合。专业课教师认为,不同课程的教师承担的职责不一样,专业课教师只需传授专业知识就可以了;思政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的教育活动与己无关;辅导员等学生管理人员认为,不上课就不涉及课程育人,只能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诸如此类认识偏差都与课程思政改革的初衷相悖,导致教师思想上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育人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担当,制约着教师育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2 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动力不足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是公家田、科研是自留地的思想根深蒂固[5]。一些教师教学工作投入不足、应付差事,专业课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更无法保障。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科研项目、论文、专利等是职称评审的硬性考核指标,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学术地位和收入水平,而课程思政等只是作为“标签式”的软标准,自然造成“厚此薄彼”的现象。教育部等部门为激发教师育人活力,深化高等领域改革,分别于2016年、2017年印发了《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坚持正确的考核评价方向,以师德、教学为先,克服唯论文、唯职称等倾向,切实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教学能力,鼓励高校自主创新职称评审办法。但效果未能立竿见影,重科研轻教学仍是不争的事实。

2.3 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能力不强

课程思政“两张皮”现象是教师育人能力不强的典型表现[6],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么没有思政元素,要么是思政元素的“灌输”,痕迹明显、刻意,课堂氛围生硬。究其原因,除了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动力不足外,教师自身育人能力不强是重要因素。课程思政元素主要涉及挖什么、怎么挖、挖到后如何渗透等问题,挖什么的问题与认知有关,怎么挖、挖到之后如何渗透的问题与教师自身政治素养和课堂教学操作有关。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以专业知识见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政治素养较弱,导致思政元素挖掘不精准,缺乏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课程思政不是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简单捆绑,而是“润物无声”的有机融合,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这对擅长“灌输”式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战。

3 构建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育人效果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不“传道”的教师不是完全称职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经师”,一名合格的教师,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道”,传播信念[7]。只有教师在理论上深刻认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在实践中有课程思政胜任能力,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3.1 强化价值引领,突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8]。教师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政治素养。只有教师端正政治态度、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才能以身示范,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因此,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必须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

首先,严格教师政治素养,筑牢育人底线。中共中央组织部等部门2013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一切损害国家利益和有损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政治素养是衡量教师准入标准的底线,是选聘教师的首要核心标准。教师政治素养中,关键是政治方向、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核心是是否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否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实行政治素养考核一票否决制,让思想政治有问题的人无法进入育人队伍。

其次,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培育育人主动性。教师自己要“明道、信道”,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9]。只有真正认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才能转化为课程育人的行动自觉,摒弃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倾向,实现所有课程目标同向、行动同向。为此高校要狠抓落实课程思政培训、宣传推广等工作,矫正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偏差,引导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最好体现,是新形势下课程育人的强烈化表述;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教书与育人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引导教师深刻认识课程思政是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真正做到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第三,建立师德师风长效机制,提升育人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最高级的育人手段。目前,我国师德师风建设还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高校的统筹领导不够有力,个别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学术不端等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仍有发生,师德师风在教师考评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任重道远。学校要制定规范师德师风的相关制度,使教师的日常行为和育人活动有章可循;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和管理,根据职业底线道德和崇高师德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办法和细则,通过价值引领、榜样示范、奖惩激励等措施将师德师风作为考核教师的首要指标;创新师德师风教育形式和内容,培育树立师德师风先进人物,营造人人争当师德标兵的氛围;构建督导员、学生、教师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对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坚决查处,情节严重的坚决清除,涉嫌犯罪的坚决依法处理。

3.2 提升教师协同育人能力,增强育人信心

首先,构建覆盖教师职业生涯的培训规划。第一,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为核心,创新岗前培训模式。培训内容上,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专题,通过报告会、宣誓等形式帮助教师树立远大抱负,增强育人使命。培训师资上,遴选课程思政育人标兵等骨干力量作为培训教师;倡导高校党委书记、分管教学校长深入培训课堂讲课、听课。培训形式上,推行线下、线上、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培训学习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第二,将育人能力培养贯穿教师成长成才全过程,夯实在职培训。育人能力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长期的实践锻炼和知识积累中逐步提高。因此,学校要在研发课程培训系统上下功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专业课教学为核心,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依托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培训体系,并对教师进行制度化、系统化培训[10]。

其次,组织教师打磨课程思政教案,开发精品示范课程库。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的规范、要求和话语体系,掌握其基本规范和要求,给教师提供模板和育人指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可以成立工作专班,结合课程特点,从品德修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爱国情怀等角度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设置课程育人目标;集工作专班集体智慧研究探讨教学设计,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等环节进行展示,建立精品示范课程库。

再次,树立教师的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不仅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时间的界定,更是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变革。教师要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学习专业知识,扎实专业功底。“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要深化认识课程思政内涵,不断研究其内在规律,探索有效育人模式。坚持终身学习,克服“本领恐慌”。

3.3 构建多元考核和评价机制,供给育人动力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必须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考核和评价要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相结合,真正激发教师育人内驱力。首先,确定有效的评价主体。教师通过教学管理活动实现育人目标,所以评价主体应包含学生、同专业教师、督导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相关标准独立评价,综合考量各评价主体权重形成综合评价。第二,设计科学的评价维度。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维度要有所区分,比如,专业课同行教师倾向通过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的价值观或利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评价,辅导员更多关注学生学业方面的进步,是否积极参加专业相关活动尤其是公益性的社会活动等。第三,开展系统性评价活动。评价原则上,高校要结合各专业特点,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性评价侧重过程性评价,通过督导员听课、同行听课、专家鉴定等形式反馈教师育人实践情况,也可通过线上评教、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方式获得学生的评价。定量评价可以将教师开展教研项目、参与教学培训和指导学生竞赛等情况纳入评价指标,鼓励教师认真备课,开展课程育人理论、实践研究,不断提高育人水平;评价方法和标准上,围绕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层面展开效果评价,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细化标准;评价运用上,适度增加课程思政成效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审中的权重。

3.4 以三全育人为指引,凝聚育人合力

推进课程思政,教师不能单打独斗,不同学院、专业也不能各自为政,要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抓住“全员”这一核心因素,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1]。

高校要坚持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党委必须履行好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教务牵头总抓、相关部门联动、二级学院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委到教师党支部的三线联动工作系统,实现从学校党政领导到全体教职工的一体化联动,落实各主体责任,激发全员育人活力[12]。要与思政课程教师形成合力。思政课程发挥育人主渠道的显性功能,课程思政则是思政课程的拓展和延伸,二者的指导思想和育人方向一致,育人功能和协作分工相辅相成又不尽相同。育人功能上,课程思政离不开思政课程的引领和指导,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则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得到深化和巩固。协作分工上,思政课程教师在整个育人体系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要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理念宣传、教材开发和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思想状态变化,给教师践行课程思政提供实践层面的咨询解答和理论层面的支持;教师践行课程思政,则要立足专业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拓展和深化,为立德树人提供隐性支撑。与思政课程教师形成合力,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功能。课程思政教师要形成合力。不同的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关联度是不同的,体现出的支撑作用也不尽相同。目前在构建思想政治育人体系工作中,教师之间的协作联动较少,没有形成合力。高校可以依托教研室建设课程育人协同平台,或者从学科属性出发选取相关学科门类的若干课程作为工作单元组建协同平台,促进同一专业教师、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对我国“传道授业解惑”师道古训的继承、发扬和创新。践行课程思政,高校必须持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资源,抱团攻关,促进课程思政有序有效推进。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用心用情教书育人,把课程思政当做一门学问刻苦钻研,努力成长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先生。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