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楼顶农场为载体的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设计研究
2022-03-17冯利英
冯利英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劳动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全面加强大中小学综合性、开放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将劳动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1]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城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层面存在课程设置不当、劳动教育碎片化、课程实施流于形式和评价单一等问题。为此,需要为劳动教育创造合适的空间载体和课程体系,以解决当前城市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劳动教育的空间选择
城市小学大都处在城市的建成区域,缺乏活动场地,更缺乏适合实施劳动教育的场地。如果在农村租赁农田作为劳动教育场地,学生劳动教育的成本太高。除了紧邻农村的城市小学,大多数城市小学不具备在农村开展劳动教育的客观条件。受制于城市的办学条件,“楼顶农场”成为城市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较为务实的选择。如,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牧歌小学映月校区有三栋教学楼。该校在楼顶开辟出“农场”,作为中高年级劳动课的试验田,并为之取名“半亩方田”。楼顶农场为劳动教育课程的课时分配、活动安排和课程设置提供了实践空间。
三、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设计
(一)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价值观念
1.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价值基础
教育课程从来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价值选择的结果。劳动教育课程同样如此。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其列入教育课程体系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这些质的规定性要求课程目标指向全面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课程这一关键途径的设置上就要体现全面、融合的理念。因此,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劳动教育的全息融合课程是必然的选择。
2.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价值导向
课程既然是价值选择的结果,那么,精心选择和设计的课程便期待学生在价值观念上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生成和产出。笔者认为,以劳促研、以劳创新应是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价值导向。
第一,以劳促研。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研究能力的劳动者必然超越没有研究能力的劳动者。研究能力是指获取、处理信息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融合课程的实践中,以劳促研,要求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其产生兴趣,发挥探索与研究的主动性,使研究潜力得到尽情释放。
第二,以劳创新。创新能力是所有课程的最高层次目的,也是整个社会的迫切需求。学生通过多方面了解知识、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必然进一步以好奇的心理、发现的眼光去参与实践,在无形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组织方式
1.学科融合
劳动教育课程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经验世界为依托,关注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学生的真正发展需要,着重培养基本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品质,奠定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其目的是打破学科壁垒,通过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融合、课内与课外的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在设计与实施劳动教育课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学生在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加以分析解决,所获得的知识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拓展加深。
2.年级融合
年级融合是指将一个年级内或若干年级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的内容归类并以内循环或外循环的方式呈现。如,四年级的“青菜拍卖会”“劳动作品展销会”既可在同年级内形成交易、拍卖的内循环模式,也可在三、四年级形成“以物易物”的外循环模式。
(三)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课程设计
学校应当将劳动教育课程融入学校整体课程框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设计既要注重实践性,给学生提供大量操作和体验的机会,又要与科学、信息技术整合,增强课程的现代感和科学性。
1.课程目标设计
可以从知识与技能、习惯与品质、观念与精神三个方面制定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的课程目标。其一,在校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中,教育学生学会日常生活自理,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其二,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形成劳动习惯与劳动品质。其三,德智体美劳协同创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育劳动精神。
2.课程框架设计
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应在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方案的整体设计基础上,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阶段性发展要求,制定具体的“学校学年(学期)活动计划与实施方案”,对学年、学期活动做出规划。总体实施方案应和学年(学期)活动计划衔接,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3.课程结构设计
各年级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横向的学科知识内容设计大主题活动,在大主题活动之下设计若干子主题活动,每个子主题活动之下设计若干具体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校,可在每一学年开展一次以综合性展示为主的劳动日主题活动。
4.课程时间设计
要切实保证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时间。《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2]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应在开足规定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具体需要,把课时的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活动主题的特点和需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处理好综合劳动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灵活安排、高效安排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5.活动方案设计
学校劳动教育团队成员应与指导教师共同商讨确定活动主题、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达到如下要求:第一,活动主题要准确、简洁、具体、新颖。第二,活动目的要明确,有可行性。第三,活动的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要合理,方便实际操作。第四,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要具体,有学科性和艺术性。具体来说,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进行具体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制订规范的活动计划,对活动所涉内容一一细化,增强活动实施的可行性。
6.课程评价设计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是撬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支点,能够促进劳动教育的落实。课程评价设计应遵循伴随儿童一起发展的“成长式评价”理念。儿童像植物一样长高、长结实是外显的成长;通过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儿童心智的成长、德行的规范则是内在的成长。
课程评价可设计成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静态评价包括设计劳动任务菜单、填写评价手册、写劳动日志等。动态评价主要指表现性评价,主要是对儿童在学习和体验的全过程中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具体方式如,举行主题活动展示或者田园运动会,开发问卷星,利用虚拟空间记录每个学生的评价数据,形成评价等级积分。等级积分可以用来兑换服务性劳动机会或其他场域劳动体验,也可以用于认领或捐助植物、达成个人愿望。
评价内容应当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关的各个主题活动。例如,必修的劳动课、居家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创意劳动和职业体验。所有评价内容均应与知识与技能、习惯与品质、观念与精神相对应,并呈现于评价手册之中。
课程评价按照评价主体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小组评价,按照评价性质可以分为服务性评价和社会性评价。评价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方式和进程,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评价的教学目的是激励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结语
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必将引起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所以,改变学生学习和进步方式、教师教学和成长方式、学校教育和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培养具有手脑协调的创造性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劳动教育全息融合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以劳动教育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意志、劳动精神,形成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