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资源全面整合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2022-06-13张立生钟传芬赵燕鸿王海燕
张立生, 钟传芬, 赵燕鸿, 王海燕
一、空心村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快速流向城市,乡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并带来资源闲置、经济衰退等问题,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充分利用空心村闲置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是实现空心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空心村旅游开发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其中,空心村旅游发展模式迫切需要深入研究。
近年来,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乡村旅游实践者的不懈努力,各地形成了众多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从宏观开发主体视角看,有政府主导型、市场驱动型和混合成长型。戴斌等人提出,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外部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 政府力量的推动对于发展初期的乡村旅游业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初具规模后应适时地向混合型转变, 逐步采用市场间接调节,鼓励农民成立相关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以取代部分政府职能,实现当地居民利益和经营者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1]从主要的依托因素看,有依托农产品为主的农家乐和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景区带动型。尤海涛等人通过对这两种模式对比分析,认为这两种开发模式都存在过度强化短期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乡村旅游核心吸引力的问题。[2]另外,还有乡村低碳旅游发展模式[3]、“情感乡村”旅游开发模式[4]、“互联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5]等。比如,杜宗斌以浙江湖州为例对乡村低碳旅游发展路径进行分析,提出通过政府的低碳理念宣传,乡村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以及倡导旅游者低碳旅游消费等方式来促进乡村低碳旅游发展。[3]
由于旅游资源品位和特点、市场发育程度、政策导向、大区域功能定位等不同,乡村旅游不能千篇一律,必须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扬长避短,选择具有地方特点的发展模式 。[6]目前,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究大多数也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笔者认为,对于空心村来说,旅游资源是旅游吸引力的核心,只有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整合开发才能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空心村旅游资源整合研究成果的借鉴
目前关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比较集中,但是对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首先,部分学者实证研究了旅游资源整合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其现实困境。比如,张华提出,只有以文化为根基,有效整合各方旅游资源,才能在推进乡村旅游项目时形成强大的合力。[7]秦晶分析了旅游资源整合的现实困境:乡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人力资源缺失、乡村资源管理紊乱、乡村发展资源短缺、资源链接困难。[8]
其次,部分学者从全域旅游背景出发,以具体的某个区域为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例如,牛自成等人通过分析宣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全域旅游指导思想下提出整合开发的相关措施。[9]艾楚楚通过对南昌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趋势研判、存在的问题的探讨,以及全域旅游发展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分析,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南昌市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路径,即建立“三圈四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建立区域联动多集群式发展模式、构建特色品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完善从全域旅游到顶层设计的配套措施。[10]44
总的来说,学者们大多致力于研究利用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比如,吴正海等人分析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机理:党建与发展的统筹、资源与市场的统筹、利益与治理的统筹、文化与发展的统筹。[11]秦晶提出资源整合的实现路径在于将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的资源链接起来,实现资源重构与组合,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模型。[8]有研究提出可以从构建超部门的协调机构[12]、建立旅游资源产权交易市场和选择最优的治理结构来实现资源整合[13],但尚未提出具体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上述研究成果中有三个理论问题待进一步解决:其一,现有研究中的资源概念多指旅游资源,有局限性。空心村闲置的资源不仅有旅游学意义的旅游资源,还有土地、人力、资金、房屋、政策等资源。因此,仅仅基于旅游资源整合概念的空心村资源整合发展,其指导价值会打折扣。其二,学者提出了构建超部门的协调整合资源机构和选择最优的治理结构的想法,但没有提出构建这种超部门的具体建议。其三,学者们提出的建立旅游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想法,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这些资源在进入市场交易之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资源价值评估和产权确权,这对于资源种类、产权和发展历史等复杂的空心村资源来说,实施难度极大。
三、空心村旅游资源整合的驱动系统分析
(一)数据来源
为了获取研究数据,笔者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协助下,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70个具有代表性的空心村,并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驱动系统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空心村旅游,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做好整体资源整合。空心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要协调好需求、供给、中介、政策、资本等一系列要素。综合来看,空心村旅游驱动系统与传统乡村旅游驱动系统具有一致性,主要包括需求驱动[14]、供给驱动[15]、中介服务[16]、政府支持[17]。但是,空心村又存在与传统乡村不同的显著特征,就是拥有大量闲置资源。闲置资源整合是空心村特有的驱动因素,并与以上大家普遍认可的乡村旅游驱动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空心村旅游发展的驱动系统。
1.空心村旅游的需求驱动
需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动力。通过乡村旅游,游客可以调整生活状态,放慢生活节奏,体验田园生活等,享受更加深入的旅游服务。70个空心村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评分情况,见表1。按照五个级别(即1、2、3、4、5级)的认可度,从低到高分别为7.05%、19.62%、18.95%、31.43%、22.95%。从数据看,各种需求基本满足及以下比例尚有45.62%。这表明空心村旅游在需求满足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根据评分情况,需求驱动力的总得分为51.56,单项因素均值为3.44,其中高于均值的有6项因素,分别为放松心情(4.23)、回归自然(4.13)、采购绿色农作物(3.99)、乡村特色美食(3.79)、乡村怀旧(3.61)、陶冶情操(3.51)。从各种需求因素评分数据占比排序来看,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仍然占据游客需求的主要方面,游客对于新奇特项目的需求还很有限。
表1 空心村满足旅游市场需求评分情况
2.空心村旅游的供给驱动
乡村旅游通过供给系统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让需求得以实现。供给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直接驱动力量。为了了解驱动空心村旅游供给的直接驱动力,课题组考虑资源条件、开发意向、管理制度、干部配置管理和市场协同等因素设计了20项直接驱动力指标,对案例空心村进行调查,见表2。按照五个级别认可度从低到高,空心村供给的直接驱动力的认可度分别为5.29%、7.57%、18.36%、41.07%、27.71%。3分及以下的比例为31.22%,这反映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空心村的供给驱动力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评分情况,供给驱动力的总得分为76.24,单项驱动力均值为3.81,其中高于均值的项共11项,按分值排序分别为强烈的开发旅游的意愿(4.39)、有较高的协调组织能力(4.21)、严格的环保控制和强烈的环保意识(4.21)、清晰的产权结构(4.13)、干部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4.09)、经常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升级(4.09)、规范的财务制度(4.06)、地理位置优越(4.04)、美丽的自然景观资源(4.03)、健全的安全管理和保障制度(3.96)、重视与周边景区之间的紧密协作(3.87)。
从空心村供给驱动力排序分析可见,在供给驱动方面,强烈的开发旅游的意愿、环保意识与干部创新思维等主观因素是空心村旅游供给驱动的重要主观条件。这些条件对基层干部素质要求较高。在权属和制度方面,清晰的产权结构是决定旅游开发能否形成有效供给的关键,财务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制度管理方面的影响因素。基础硬件和基础旅游资源是影响空心村有效供给的相对较弱的部分。由此可知,管理、规划和管理制度等软件方面因素是空心村旅游供给驱动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旅游资源高效可持续开发的关键要素。
表2 空心村旅游供给的直接驱动力评分情况
3.空心村旅游的中介服务驱动
在现代旅游中,中介服务通过信息联通、规划、管理、市场等,承担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从而为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提供配置协同。课题组考虑旅游规划、法律支持、信息交流、服务技能培训等因素设置了10项指标,进行调研,见表3。按照五个级别认可度从低到高,中介系统对空心村供求的作用评价比例分别为29%、16.43%、21.57%、21.29%、11.71%。3分及以下比例为67%。从中介服务驱动供求作用的效果来看,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空心村在同中介的合作方面存在问题。其中,对中介合作效果非常不满意的高达29%,说明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根据评分情况,中介服务机构驱动因素的总得分为27.04,均值为2.70,其中高于均值的因素共7项,按分值排序分别为:在游客与本村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2.97)、能够为本村旅游开发提供交通服务支持(2.86)、为本村提供有效旅游规划服务(2.84)、在旅游产品开发和整合方面提供帮助(2.84)、能够为本村旅游的市场开拓提供帮助(2.81)、为本村采集信息并提供交流平台(2.77)、能够为本村农产品市场推广提供帮助(2.76)。
在空心村旅游发展的供求对接过程中,中介机构一般能够在组织游客、交通服务、旅游规划以及产品开发方面发挥比较突出的作用,即中介机构主要通过产品规划和客源组织的方式,来链接市场供给系统和需求系统,发挥驱动作用。中介驱动要素存在整体不高、个别因素作用非常低的问题。其中,中介机构在资金融通、专业技能培训、法律服务、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驱动作用明显薄弱。从空心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中介机构在对接供求两大系统方面,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引导、承接作用。所以,空心村旅游开发中,中介机构需要增强服务的专业性、全面性,提高协同能力,以承担其应有的供求纽带和桥梁作用。
表3 空心村旅游开发的旅游中介服务机构驱动因素评分情况
4 .空心村旅游的政府驱动
国内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引导有着紧密的关系。政府的政策、资金等驱动对于乡村旅游要素集聚、资金投入、各方力量的协同都有着重要意义,是驱动乡村旅游的非常特殊的驱动力量。课题组设计了开发支持、项目支持等方面的10项指标进行了系统调查,见表4。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对于空心村旅游发展的各项驱动作用,按照五个级别认可度从低到高的比例分别为5.29%、4.14%、13.29%、37.29%、40%,3分及以下为22.72%。从政策驱动效果来看,整体满意度和市场培育完善度相对较高。根据评分情况,政府驱动作用的总得分为40.25,均值为4.025。其中,高于均值的作用因素共5项,按分值排序分别为: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4.39)、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4.21)、行政审批环节十分顺畅(4.14)、在信息服务上提供了足够的帮助(4.1)、旅游扶贫项目对旅游开发有较大作用(4.03)。
表4 空心村旅游开发的政府驱动作用评分情况
在空心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驱动因素在四项驱动因素中均值分最高,也就是说,在空心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大家对政府驱动的满意度最高。尤其是在开发支持、基建投入、行政审批流程、信息服务以及扶贫项目等方面,得分比较高。但相对来说,政策与市场化的有效结合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如在税收优惠、专业技能培训、法律服务、市场销售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在服务驱动空心村旅游发展方面,政府需要在政策优惠的针对性、落实效果方面加强,同时还要在政策的实施效果方面进行监督,以保证政策的真正落地。
5. 空心村旅游的资源整合驱动
由于空心村有大量闲置资源,在空心村发展旅游的过程中,闲置资源整合利用的驱动力量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资源整合的力量不是单一的。首先,闲置资源的旅游价值是资源整合驱动力的源泉。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空心村闲置的各种资源,很多都能够用来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将这些资源整合并开发利用必然会产生旅游价值。而且,整合的资源种类数量越多,其资源整合带来的旅游价值就越高,就越有利于空心村旅游开发。这种闲置资源的旅游价值是空心村资源整合驱动的原动力,是资源整合驱动力系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资源整合驱动力是乡村旅游驱动系统其他驱动力的倍增器,它能够提升其他驱动因素的作用。比如,由于政府有发展地方经济的职能,政府通过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空心村闲置资源越多、资源整合驱动力越大,政府基于职能、政绩的双重力量,就越有推动旅游发展的动力和压力。资源整合驱动可以加强其他驱动力量并让各种驱动力形成合力,推动空心村旅游发展。
(三)旅游发展主体与机制创新
1.旅游发展主体体系的创新
空心村闲置资源及其他资源的所有者构成复杂,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土地等资源的产权、经营权、收益权结构也比较复杂。在此背景下,为了更高效地开发旅游资源,应进行旅游发展主体体系的创新。
首先,需要组建一个专门的资源整合主体,由其对内负责全面整合空心村各种有利于旅游发展的资源和要素,对外负责与市场投资方或者运营方对接。这种资源整合主体可以考虑以下组织形态。一是合作社形态。这种主体的优点在于能更高效、专业地整合资源,更好地保护分散农户等资源主体的利益。其缺点在于,高度的组织化,会让市场外来投资方有顾虑。这种组织形式适合那些资源主体复杂,村集体经济比较弱的空心村。二是政府主导形态。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作为资源整合主体。这种主体具有资源整合权威性高、效率高、资源整合更全面更快捷的优点。但政府主导机构的市场灵活性不足。这种组织形式适合那些政府管理水平高、政府拥有资源多、集体经济有一定基础的空心村。三是公司形态。公司作为主体能够使资源的整合更专业、快捷、高效,资源的市场价值更能够体现,其市场运作更加灵活。缺点是村民可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村民的利益保护会受到挑战。这种组织形式适合那些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经济实力的资源整合公司,特别是有地方政府或者村集体背景的公司。
其次,以空心村资源整合主体为纽带,进一步对接或者引入市场投资和管理主体,打造空心村旅游发展所需的市场主体体系,让市场机制在空心村旅游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争取政府支持。在政府的支持下,以资源整合主体为市场纽带,打造或者引进旅游投资主体、旅游管理运营主体,可以便捷地构建空心村旅游发展主体体系,也方便调动村民参与管理及支持旅游发展的积极性,推进空心村旅游全面、顺利发展。
2.完善资源整合机制
首先,要选择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主体,打造专业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为资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政府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有话语权。作为资源整合的发起者、协调者,政府可以极大地提升资源整合效率。再次,要建立良好的资源整合运行机制,尤其要做好资源利益协调、保护机制。由于空心村资源类型多、主体多,在资源整合过程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程序制定公平合理的资源利益整合制度,避免由于资源整合不合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3.完善旅游开发保障机制
在地方政府的支持或者主导下,以资源整合主体为依托,打造完善的旅游开发保障机制。首先,以资源整合主体作为进入市场的主体依托,发挥资源在手、市场灵活等主体优势,对外采取招商引资、融资等多种手段,解决空心村旅游开发的资金保障问题。其次,要选择适合的旅游开发方和旅游管理运营方,为空心村旅游开发选择合适的团队,解决空心村旅游开发的技术保障问题。再次,要打造良好的开发管理保障规章制度,确保资源方、开发方、管理方和政府之间责、权、利协调,为空心村旅游开发提供良好的规章制度保障。
4.完善旅游管理运营机制
首先,要打造或者引进专业化的旅游管理运营团队或者机构。当前很多空心村旅游投资方由地、矿、油、房地产或者其他产业背景企业转型而来,缺乏旅游专业能力,在打造管理团队进行旅游管理运营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因此,需要以旅游投资方为主导,资源整合方、当地政府相互配合,打造或者引进专业化的旅游管理运营团队。其次,要有专业而完善的管理运营规章制度。在空心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按照旅游管理专业、行业、政府和旅游管理企业的要求,完善旅游管理规章制度。再次,要注重旅游市场营销。当前,我国在旅游营销人才的培养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再加上新媒体对于营销方式的冲击,使得我国的旅游市场营销运营环境更加复杂。
5.完善旅游监管保护机制
乡村资源是空心村旅游的核心资源,是旅游吸引力构成的核心。在空心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发挥当地的优势资源禀赋,打造资源特色品牌,注重保护空心村资源,完善保护和监管机制。首先,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切实落实国家有关乡村各种资源的保护和监管制度。国家在林业、建筑、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农业用地、水利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地方政府要协调发挥好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并且创新管理机制。其次,强化产权意识。空心村闲置资源类型多,产权复杂,需要增强产权意识,有效避免矛盾发生。再次,激发村民保护传承区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村民清楚本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自觉增强保护意识。构建对于乡村资源利用、产权关系方面的明确职责划分和有效监督体系,阻断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保障包括村民在内的各方合法权益。最后,及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乡村旅游资源监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做到权责分明,使之真正担起检查和监督的重任。
四、空心村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建议
(一) 空心村资源全面整合式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
首先,要科学选择适合发展旅游的空心村。需要在系统分析影响空心村旅游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对空心村旅游开发适宜性做科学的定量评价。其次,应系统分析研究空心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构建出完整的整合主体和发展机制。这些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空心村旅游的需求驱动、供给驱动、中介服务驱动、政府驱动和资源整合驱动等。再次,空心村旅游发展要进行主体创新。这种创新的核心是打造空心村资源整合主体,由其对内负责整合空心村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各种资源,对外在寻求政府的协调与配合的前提下,运用其良好的市场活力对接市场投资方和运营方。最后,创新旅游发展机制。系统创新空心村旅游发展保障机制,这些机制主要包括资源整合机制、旅游开发保障机制、旅游管理运营机制、资源保护监管机制。基于上述分析,空心村资源全面整合式旅游发展模式的构架如图1所示。
图1 空心村资源全面整合式旅游发展模式
相对比于以往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的资源整合式旅游发展新模式的特征主要有:首先,开发主体的创新是关键。新模式是以资源整合主体作为资源所有人衔接政府和市场的纽带,为空心村旅游发展找到突破点。空心村的各种资源是旅游开发最重要的载体,其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是实现高效开发的关键。利用整合机制将空心村闲置土地、乡村建筑、民俗文化等载体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配置和利用,可以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科学性和创新性。本文提出的新模式是对已有模式进行的系统创新,具有科学性。再次,应用性。这种新模式是在空心村现有旅游模式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具有强烈的应用性特征。
(二)研究展望与局限
空心村旅游与其他乡村旅游在大多数地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空心村目前土地荒废严重,人地矛盾紧张,如果将本文的探讨加以延伸,可以发现,目前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存量资源尚未充分激活,如乡村的边角碎地开发程度不高,乡村留守农户的潜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当然,不同类型的乡村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只是空心村表现得更加突出。探究空心村资源全面整合式旅游发展模式,对于探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在不同类型的乡村具体实施时还应因地制宜,探究适合各村情况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