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课程化实施

2022-03-17黄晓玲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减育人服务

●黄晓玲

“双减”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其核心是学校教育提质增效,以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课后服务是学校统筹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课内课后两个时段,对教育教学安排进行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课后服务增强吸引力和提升质量, 当前学校普遍采取了课程化实施策略,以从目标、内容、实施、管理、评价、资源等方面保障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实施。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有学生发展和学校教育实施的内在需求,但当前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和面临挑战, 需对其必要性、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进行分析,进而厘清思路、把握实际、规范发展。

一、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的合理性

(一)课程化实施是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开始于课内学习结束(一般为三点半),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部分学校还开展延时托管服务和在工作日开展晚自习(初中)等,其时长相当于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长的1/3—1/4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 小时,中学不超过8 小时,大学不超过10 小时”)[1],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服务的基本定位是“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2], 主要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可见,课后服务是课内学习的重要延伸和补充, 是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和立德树人机制完善的重要内容。从实施方式看,各地提出课内课后统筹,课后分段实施,并提供菜单式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从服务供给看,主要由学校提供,学校教师主要承担,校外资源是重要补充,为保障基本供给,学校将原校内部分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社团课程,以及大量主题活动、学科实践、综合实践等充实到课后服务中,其本身就以课程形态存在。可见,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从基本定位、实施形态、供给方式等方面,保障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的实现。

(二)课程化实施是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的基本保障

课后服务增强吸引力, 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其关键在于高质量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和选择性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回应需求角度,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在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家长的教育关切的基础上,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细化为课程目标,对作业指导、学科辅导、素质拓展活动、综合实践等内容进行科学、有序的结构设计, 统筹课内学习与课后拓展、个性发展,协调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学校空间场所及设施设备以及师资,进而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多元、安排合理、资源丰富的,横向多个领域相互关联、纵向不同发展水平不断进阶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自主选择空间。从课后服务实施角度,课程化实施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时间、设施设备、师资等条件保证,以及学校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运行机制作为支撑,辅以针对课后服务的专门评价、督导及改进等保障措施,将有利于提升课后服务实施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得会、学得足、学得好。

(三)课程化实施是丰富内容、拓展渠道的重要选择

课程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 从其功能而言,还发挥着独特的“连接”作用。从学校角度,课程连接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整合时间、空间、师资、资源等不同教育要素,贯通需求、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教育实施过程;从学生角度,课程连接教育内容、活动方式与自身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贯通学科知识、个人经验和生活世界;从课程开发和实施角度,需要不断根据需求确立目标,并选择多样化的内容(知识、活动、经验等)依循一定原则多样态呈现。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依据不断发展的课程观和资源观,将有利于整合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多样课程资源、多种课程样态,拓展学习的时空边界、内容边界和载体形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建设渠道,保障课后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学生覆盖面。当前,区域优质师资流动和课程资源共享、积极引入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和公益类社会服务机构、发挥具有资质志愿者作用、购买非学科类课程进校园等,都是建立在课程的开设及规范实施基础上的。

(四)课程化实施是课后服务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课后服务是减轻学生课外培训负担, 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学习回归校园的重大民生工程,从实践发展而言,涉及学校育人功能、育人系统、教育生态的重塑。首先是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课程化。课后服务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留住学生”到“吸引学生”“发展学生”,需要不断丰富内容、结构化体系并高质量实施,此过程本身就是课程规范化、体系化和特色化发展的路径。其次是课内课后的整体规划需要课程化。学生的素养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和进阶的过程, 课内课后课程安排也应是一个连续体。课后服务作为学生课内学习的重要拓展和延伸, 学校育人需一体化设计学校课程体系, 保证学生校内学习的连续性并增加多种学习体验,减少课程学习的交叉、重复、割裂和碎片化等问题,有利于遵循教育规律,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是学校育人系统重塑和育人方式改革需要课程化。“双减”对学校教育基本功能、育人取向、目标任务等理念系统,以及课程教学、学生指导、管理育人等实践系统提出挑战,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进程的总和,是学校教育中为学生发展提供的真正空间,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将赋予课后服务更大育人空间,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当前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供给数量不足、内容单一

课后服务时长周一到周五每天约2 小时,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按每课时40—45 分钟计,相当于每天多了三节课,除了作业辅导时间,每天的课时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才能满足学生需求。尽管学校已将部分国家课程的选修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以及学校主题活动、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后移到课后服务时段, 部分学校仍然存在课程总量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课后服务课程相对于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选择性的学习需求以及家长选择性、针对性教育需求而言,仅是数量上也存在一定差距。学校需从学生和家长需求,学生总数及实施过程中的班额、师资、设施设备等实际,课程开设所需课时、连续性开设或并列式开设安排,开设周期及体系化发展等角度, 对学校课后服务阶段所需课程数量进行预测,并从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特色等角度发展重点或特色领域课程。在内容方面,课后服务定位于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涉及“五育”并举各个方面,体现在语言与人文、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实践与活动、自我发展与管理等多个领域,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或项目式课程等多种类型,以及讲座式、班级制、社团式、一对一定制式等多种形式中。目前学校实施中小学阶段艺体类社团、特色校本课程和体育锻炼相对突出,而初中阶段学科辅导和自主作业较为集中,与学生多样化、选择性的学习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二)课程设置结构化、体系化不强

由于课后服务新近实施,学校课程供给主要依赖已有课程“存量”,课程数量相对不足、内容较为单一,结构化、体系化不强的问题难以避免。首先是课后服务课程自身还未形成具有结构的体系,作业指导、课业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等几部分内容之间时间如何分配、内容如何协调,素质拓展活动的各领域之间如何设置,有待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育人定位,应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特色等对课后服务进行规划布局,形成各部分相互衔接、持续发展的态势。其次是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的整体设计,需进一步处理好基础发展与延伸拓展、共同基础与个性发展,以及不同课程领域、多种课程形式,学生身心发展与家长教育关切之间的关系,构建课内课外协同的课程连续体。再次是从纵向发展而言,需进一步兼顾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形成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课程通道,避免课程开设的碎片化现象。

(三)课程实施规范性、科学性不够

当前部分学校课后服务有名无实,学生在教室上体育课、素质拓展活动上自习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课程化实施还需进一步规范。首先从课程开发或设计角度,部分课程基本要素不完备。课程的基本要素如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和资源等未基本具备,同时如何区别于课内课程,避免多以学科课程形态呈现,需进一步加强设计和审议,增强规范性和科学性。其次从课程有序安排的角度,一方面是时间的合理安排问题。学生作业时间、体育锻炼和素质拓展活动等,各部分时间每天如何安排、周内如何协调,需进一步精准把握、统筹安排,并形成学生基于自主选择的个性化课后服务课表。另一方面是学校场地、设施设备优化配置的问题。针对课后服务阶段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小班额课程、教师流动答疑等实际,空间、场地、设施设备的同步配套需进行测算并优化安排。再次从课程实施角度,课后服务回应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如何打破班级授课、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有待探索课后服务课程的有效实施模式。最后是从课程评价角度,如何从课程供给、课程实施和后续效果等过程性要素,以及学生、教师、家长和学校、政府等多个利益相关者角度,采用发展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评价课后服务质量,有待加强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四)教师负担过重和专业师资缺乏

学校提供课后服务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 对学校教师而言, 承担课后服务是直接增加了工作的任务量和时长。调查显示,部分教师承担的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课时量相当, 部分教师课后服务课时超过课内课时。部分地区和学校虽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但教师实际承担的教育教学和课后服务总量呈增长趋势,无疑是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也直接带来教师备课、教研等专业活动时间的减少,需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教学任务和时间安排, 保障教师专业工作时间,实现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以及学校开设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等, 专业师资缺乏是学校反馈当前课后服务最突出的问题。如何针对课后服务不同于课内课程以学科课程、班级授课为主的特点, 拓展服务供给渠道、多途径吸引更多专业师资势在必行。课后服务高质量实施,需为本校教师“减负”并同步引入专业师资,实现区域和学校优质师资的统筹和有序配置,以及配合利用免费线上资源等途径, 以保障课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政策协调,明确依据

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进行明确规定,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以及分科、综合及活动类课程等, 具有权威性、法定性和严肃性,是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优质义务教育的基本保障。课后服务基于学生自愿的原则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回应民生关切。当前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性质和功能不同, 学生覆盖面和具体要求存在差异。实践中部分学校为了保障课后服务供给, 将原来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大量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劳动课程、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等后移到课后服务时段, 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有差异,需要处理好校内课程中三级课程的关系,保障各类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另一方面,明确学生在校时长和课后服务各部分内容时间安排的基本依据,特别是课后服务各部分的时长,按正常的课时安排还是学校自主决定, 各部分内容是并列安排还是不同组合方式的分段安排, 各部分的时间依据和相互衔接等, 需进一步明确并依托多样课程形态增强学校生活的丰富性,发挥师生自主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避免师生因在校时间长引发身心压力较大、学校生活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把握需求,回应关切

课后服务促使学生学习回归校园,在学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满足多样性发展需求,回应家长教育关切。课后服务课程设置需进一步精准把握学情和家长需求,在对象群体上,需处理好学生与家长、全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学生发展上,处理好基础与拓展、个性,统一性与多样性、选择性的关系;在学校育人功能上,处理好育人主阵地与办学特色、校内外资源统筹和综合利用、当前发展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建立和立德树人机制完善的角度,搭建科学合理的课后服务课程结构,并统筹配置时间、空间、设施设备,以及师资和社会资源,保障课后服务课程的学生覆盖率和教师参与率,提高学生、教师、家长的满意度,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和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三)整体规划,一体设计

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虽然性质功能不同, 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相互关联的学习连续体,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需要整体规划一体设计。学校需准确把握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 从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连续性和持续性的角度, 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出发, 将课后服务作为课内课程的重要延伸和拓展,构建面向全体、夯实基础,突出选择、特色育人的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基础性发展、个性化发展、自主性发展提供支持。“双减”背景下学校课程整体建设和课程整体育人的内涵和外延需不断丰富,学校育人功能、课程结构体系、实施途径及方式、内容治理机制等需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创新性探索,需以课程为连接多要素的核心载体,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和教育生态的系统变革。除学校课程整体性设计外,应鼓励学校从育人特色出发,对优势素质拓展类活动、项目等进行主题化、进阶式系列设计和实施,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品牌课程。

(四)多元供给,多样实施

当前学校课后服务主要由本校教师承担, 提供的主要是校本课程、社团课程和体育锻炼指导等。为突破数量不足、内容单一等问题,需进一步拓展供给渠道。“双减”相关文件指出学校可引入校外优质资源共同做好课后服务,包括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优质师资, 教育部门可组织优秀教师到本区域内优质资源不足或有需要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发挥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作用,适当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免费线上学习资源等。学校在统筹课内外课程和校内外资源时,需进一步丰富供给形式,把握校外课程、资源进校园的入口关;另一方面需把握不同渠道供给课程的比例和相互关系, 处理好学校提供与校外供给的关系, 并考虑校外供给课程持续性发展的问题。在实施层面,缘于课后服务的育人功能和选择性等特点,其课程形态以跨学科实践活动、特色主题活动、社团活动、项目式学习、劳动实践等为主,实施中应更多体现开放性、灵活性和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突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增强其实际获得。

(五)全面保障,优化治理

课后服务的高质量实施,需完善多方面保障条件,优化学校内外部治理。在保障方面,一是从需求和供给角度,需精准把握需求,进行持续的针对性供给;二是从师资保障角度,减轻学校教师负担并通过多种途径引进高水平专业师资,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三是从实施层面,体现实施的过程性、专业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四是从评价角度,构建过程性质量标准,从输入、过程和输出环节建立课后服务质量标准和运行机制。从治理角度,学校需探索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如成立课程中心加强对课内课后课程的整体规划,加强协同和进阶设计;教学中心加强教学管理和监测、作业管理和公示、教研活动安排及协调等;学生中心统筹学生的课内外课程、活动申请和过程管理,加强学生活动管理等;教师中心统筹教师的弹性上下班、课程安排和管理、跨学科课程实施等;资源中心对课内课程、课后服务所需设施设备、场地等进行协同管理,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减少师生在过程中的耗时和低效重复,保证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专业工作和自主学习中。

(六)面向未来,技术赋能

“双减”政策实施对学校样态、功能及实际运行等提出挑战,课后服务课程化实施化面向未来,也需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教育”赋能发展,推进课程实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融合化。一是逐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重构学校教育全学段流程,促进师生教与学方式变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二是尝试构建课程实施的新场景和新样态。如构建跨班级、跨年级、跨校际的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1+1”分工协作模式,实现线上主讲、线下答疑、各取所长、相互促进的“双师课堂”新场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穿透实体教室、打破学校边界,探索将实体教室升级为基于智能技术的“融合课堂”新样态等。三是试点建设汇集平台、课程、数据、信息、资源、技术等的未来学校, 着力提升教育服务供给和师生学习、互动新体验,构建拥有灵活、智能、跨越围墙、精准教学等特点的智慧教育生态, 推动传统学校的未来转型。

猜你喜欢

双减育人服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