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身份建构
2022-03-17李大成李冬香
李大成 李冬香
(本溪开放大学,辽宁 本溪 117100;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偏重人际互动。谈话类节目使主持人工作获得了多元化拓展,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建立了受众与节目之间的桥梁。电台、电视、智能手机、IPAD是其主要传播平台。
一、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与传统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区别在于主持人角色地位的拓展。从这个角度看,新媒体改变了主持人传统的角色定位,主持人的角色功能不只体现在节目内容的衔接方面,还可以通过参与话题的讨论与评论等方式调控节目的走势与发展。新媒体的传播媒介以电视、电脑、手机等为主,受众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随时随地连线现场与主持人交换意见,还可以通过上传音频、视频、留言等方式与现场主持人互动。从这种意义上讲,新媒体拉近了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因此,新媒体使主持人由客观的介绍者转变为主观的评论者。主持人的一言一行无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与话语立场,而这些根据一定交际意图和交际场合变化的话语形式又直接反映了主持人语用身份的建构。本文以陈新仁提出的语用身份建构理论为框架,以网络视频中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话语为语料,重点探讨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设置的身份类型、呈现的身份冲突及其选择的话语应对策略。
二、语用身份建构理论
Tracy曾指出,身份是一定话语形式的直接反映,随交际场合和语境的变化而变化[1]。陈新仁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用身份,将交际中承担不同身份者所使用的语用策略引入语用学研究中,认为交际者在建构语用身份的同时也是获得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过程。可以说,语用身份的本质是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和修辞学等领域的融合。语用身份是在交际互动语境中选择和建构起来的,具有交际依赖性、动态选择性、话语建构性和交际资源性等特征[2]。从语用学角度开展身份研究,需要展开五条路径:第一条路径为解读资源路径,即从交际者选择与建构身份的视角解读话语意义;第二条路径为施为资源路径,即交际者怎样通过建构的特定身份达到实施的交际目的;第三条路径为人际资源路径,即交际者怎样通过建构的身份角色达到亲近或疏远交际对象的目的;第四条路径为阐释资源路径,即对交际者选用的特定话语形式(如词汇、句型、语篇组织、会话结构等)形成原因进行功能性阐释;第五条路径为评价资源路径,即关注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境中选择的话语是否适宜、合理等。总之,以语用学为框架开展身份建构研究,不应只关注身份建构类型,还应关注身份冲突以及话语应对策略。
三、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建构的身份类型
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主持人选择和使用的话语形式反映了其语用身份的建构。谈话类主持人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要建构了六种身份类型。
(一)介绍者
主持人建构介绍者身份(介绍嘉宾和场内观众)时,通常采用较正式的第三人称语体进行陈述,往往冠以各类头衔,以表尊重,有时还会简单介绍嘉宾的背景。如“今天,我们有幸请到XXX老师和XXX先生,XXX老师是XX领域的专家,XX先生也已在XX领域从事工作三十余年了……”而对场内观众的介绍则较直接,有时还会带有主观评价色彩,如“今天到场的还有来自XXX的三十几名朋友,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二)组织者
主持人建构组织者身份时,主要指发言人指派、串场、控制话题走向等方面的身份。就发言指派者而言,谈话类节目中嘉宾发言通常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点或对话题内容的熟悉度随意发表观点。但第一位发言人通常是由主持人选定的,采用“您是怎么看的”“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高见”等话语形式发起指派,这位嘉宾话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话题内容走向。就串场者而言,随着谈话内容的深入、聊天气氛的热烈,一位嘉宾话音刚落,另一位嘉宾就会立刻接过话题,但不可否认,有时嘉宾发言之间会有短暂的停顿,这时需要组织者发挥串场者作用,保证聊天的流畅性,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气氛。主持人通常选择副语言(搔头、咳嗽等)或幽默的方式来缓解此处的留白。就控制话题走向而言,随着话题的深入,嘉宾可能会发表容易引起不必要争议的言论或出现跑题现象,主持人通常采用“好,先这样……”等话语形式叫停或转移话题。总之,组织者身份决定主持人掌控话题的始终,决定谈话类节目中主持人的权威性身份。
(三)计时员
主持人建构计时员这一身份,是为了控制节目总时长,统筹分配每个环节耗时问题,以保证整个节目顺利录制并按时完成。主持人在整个节目录制中具有绝对控制权。无论嘉宾的身份如何,是否阐述完自己的观点,都必须严格遵守计时员的时间把控。如,圆桌派中主持人经常采用这样的话语形式:“好,到点了。”
(四)参与者
主持人建构的参与者身份是有别于其他类节目主持人的一个重要身份,主要表现在:提出话题,补充、反驳、评价观点,发表自我观点等。就话题发起者而言,主持人通常采用“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意识到”等话语标记提醒注意并激发互动气氛,然后从一则新闻、一篇文章、一个现象或者假设的一个问题引出话题;就补充嘉宾观点而言,主持人通常采取“比方说”“譬如说”等话语标记引出想要补充的观点或论据;就评价嘉宾观点而言,主持人通常先采用话语标记“你看”引起嘉宾注意,然后用“我这么跟你讲”“我是这么想的”等话语方式引出对嘉宾的评价,即发表自我观点;就反驳嘉宾观点而言,主持人通常采用转折类话语标记“但是呢”等引出对嘉宾观点的反驳,反驳的同时也是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
可见,主持人在建构参与者身份时,更多将之视为一种人际身份,即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主持人与场内外观众之间的互动等,一方面主持人要顺应节目话题内容走势补充观点,另一方面又要顺应嘉宾的交际身份和当时的交际情境发表观点。这一特殊身份的建构无疑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具有主持人基本素质,又要通晓相关领域知识。
(五)公众代表
公众代表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一个较特殊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称为话题的提出者。主持人在话题开始时,选择一些当下热点话题引出聊天的内容或者干脆作为聊天的主题,这本身就是主持人作为公众代表的一个体现。有些时候,节目会在进程中引入一些场内或场外的观众互动,如“下面我要请几位台下的朋友,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下面还有一些时间,今天到场的各位朋友是不是还有什么问题需要与嘉宾交流”等。此时,主持人把发言权和提问权交给场下的观众,让自己成为观众,借观众之口阐述观点或提出问题,这种身份上的互换,更能让主持人成为公众的一部分。另外,主持人会在节目中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留言、直播弹幕等网络客户端与场外广大观众互动。这时,主持人的公众代表身份已经不局限在节目的现场,甚至可以成为整个网络上数以万计的观众中的一员。而在众多通过主流媒体收集的问题中,主持人又有权选择、决定哪些留言可以公布和哪些问题需要由嘉宾解答等,这也是主持人作为公众代表的权利。
(六)总结者
主持人在建构总结者身份时,主要有三方面职能:首先,在节目某一环节结束后对上一个环节的总结,以便引出其他内容,如“几位老师都对这种现象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其次,主持人对公众提出问题的总结,如“截至节目录制前,在节目的官方微博下一共收到了一万三千二百份问卷调查,其中有百分之三十七的网友认为……”最后,是主持人在节目结束前对整个节目的概括总结,这几乎覆盖所有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完全属于程序化的流程,如“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意义……”
四、新媒体时代主持人话语身份之间的冲突及话语应对策略
主持人为了顺应语境的变化,根据自身交际意图的需要会建构几种话语身份,然而这些话语身份之间是存在冲突的。采用适当的话语策略化解这些冲突,是新媒体时代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介绍人与计时员之间的冲突及话语应对策略
谈话类节目邀请的嘉宾基本是相关领域知名人物,有着德高望重的身份和令人艳羡的经历。主持人有时会通过介绍嘉宾身份、地位和经历等方式提升节目的影响力。但如果介绍的时间过长,留给后面环节的时间就随之减少。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主持人采取根据节目性质调整介绍时长的应对策略。
如果是偏重娱乐性的节目,观众对谈话内容的期望并不高,主持人会在开场介绍上多花一些时间,以期通过名人效应增大收视率;如果节目聊的是技术性较强的话题,观众更关心的是知识和观点的获得,主持人一般不会对嘉宾进行深入介绍,而是快速进入正题,在话题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加长时间。
(二)组织者与计时员之间的冲突及话语应对策略
嘉宾话题谈论得越深入、拓展得越宽泛,越能体现节目的深度,同样,这也增大了主持人对节目时间的把控难度。主持人虽然可以随时叫停嘉宾的发言或跳过一些节目,但这对嘉宾来说是失礼的,对节目来说是不完整的。为了避免这种状况,主持人采取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两种:
策略一:避免无关谈话
聊天开始后,主持人通常不让嘉宾之间过多寒暄或进行与主题无关的攀谈。虽然这样可以使节目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但同时也会让整个节目变得松散,而且一旦建立起松散的氛围,嘉宾们发言的目的性就会变得不那么明确,有时甚至会出现话题“跑偏”现象。
策略二:及时阻止
如果出现话题“跑偏”或嘉宾发言超时情况,主持人会及时阻止。主持人通常不直接指出嘉宾谈话内容的“不当”或“太长”,而是礼貌性地对嘉宾发言内容给予必要的肯定,然后转移话题或引导其他嘉宾发言。
(三)公众代表与话题参与者之间的冲突及话语应对策略
主持人作为话题的参与者,有时是站在嘉宾立场上看问题的,但当主持人作为公众代表时,很多时候则要充当提问者或质疑者。如果这个冲突解决不好,会让主持人显得非常做作。
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主持人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减少作为话题参与者的分量。主持人虽然有时是话题的参与者,但主要是对嘉宾观点的总结和延伸,绝大多数能够把“话筒”交给嘉宾。此外,主持人通常借他人之口引出话题,这样可以让观众忽略主持人作为话题参与者的身份,进而缓解主持人过多参与话题评论带来的冲突。
(四)参与者与组织者之间的冲突及话语应对策略
在节目进程中,嘉宾之间可能在某一话题上不能达成一致观点,甚至还会产生分歧。一方面,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组织者,本应该是以第三方的视角中立地对待嘉宾之间的争执;但另一方面,主持人作为话题参与者,又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不同意某个观点。
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主持人采取的应对策略为选择“站队”支持一方。主持人选择“站队”的同时,也就是选择了支持的一方,同时流露出对另一方的反对,但这种反对不是以否定一方的观点或试图指出另一方的错误为目的,而是对另一方观点中不反对的部分及时给予肯定。另外,主持人有时不发表个人观点,而是询问对立双方以外的第三方观点(可以是嘉宾,也可以是观众),或者干脆直接打断争论,开启另一个话题。
(五)参与者与总结者的冲突及话语应对策略
作为话题的参与者,大家明知参与话题的嘉宾中谁拥有相对更高的身份、地位,而通常谈话的收尾或总结都应由这位“C位”嘉宾担当。
为了避免这种冲突,主持人采取的应对策略是必要时将话语权交给嘉宾。
主持人通常将具有专业性或技术性的结论留给“C位”嘉宾总结。而有关话题进程、事态发展的后果,甚至是引起大家重视的内容通常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自身的交互性特征使主持人在话语选择和运用中建构了介绍者、组织者、计时员、参与者、公众代表和总结者六种身份类型。然而主持人的各种身份类型之间并不是平行无交叉的,而是呈现出一定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介绍人与计时员之间、组织者与计时员之间、公众代表与话题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组织者之间、参与者与总结者之间的冲突,可见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给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大挑战。面对这些冲突,主持人可以或者根据节目性质调整介绍时长,或者避免无关谈话及时阻止跑题行为,或者减少作为话题参与者的分量,或者选择“站队”支持一方,或者必要时将话语权交给嘉宾等应对策略,这些话语策略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遵循一定的顺应性特征[3],即有的顺应社会大众心理所需,有的顺应节目性质要求,有的顺应主持人的个人语言风格。总之,新媒体时代谈话类节目侧重人际互动,主持人的言语表达与情感流露是决定整个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