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有提质增效才能有效减负

2022-03-17朱远平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功利化提质学业

●朱远平

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的功利化现象在某些方面十分严重,有的学校和家长出现了一些短视的做法。部分教师为提高考试成绩向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在课后给他们报各种班,不少学生为应对考试拼命“刷题”,教育内卷已经到了难以复加的程度,严重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出台。这是党和国家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克服当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改善教育生态、回归教育本质、守住学校主阵地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只有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行教书育人基本职责,及时从“育分”转向“育人”,素质教育才能落实,核心素养才能落地,“五育”并举才能“举”得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推进“双减”,要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明确的政策要求的同时, 反思当下教育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探索有效的实施路径,建构高质量教育体系,坚决把“双减”当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利器。

落实“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校内校外和课内课外的协同配合。从教育内部来讲,“双减”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理清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 改善教育治理结构, 提高教育治理水平。二是学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教育教学环节,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学习评价反馈。三是教师加强学情研究,注重学习环境设计,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培养思维能力,精心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切实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当前,学生学业负担不是单纯“过重”,而是学业任务结构不合理。减负治理应转换思路,从单纯的“减”转向“有增有减”的结构优化。就学校和教师而言,“双减”既需要做“减法”,更需要做“加法”。做“减法”就是切实减轻学生不合理的学业负担。做“加法”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质量、作业布置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的同步提升,不仅在数量上把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真正地减下来, 而且在操作上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索,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高质量课堂教学是落实 “双减” 的重点环节,是心怀“国之大者”的必要体现。我们需要建构这样一种课堂愿景: 教师真正成为关注学的专家,成为学习情境的设计师、学习过程的指导师、学习关系的建构师。基于自由和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主动学习者, 建构以独立之心做协同之事的课堂新样态。

猜你喜欢

功利化提质学业
艰苦的学业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为城市提质而歌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