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命题还原与评价审视:高考语文命题过程的二维视角
——以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为例

2022-03-17涂韶华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1期
关键词:莱辛石门本题

●涂韶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考什么”,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目标内容体系。基于此认识,笔者提出一个建立在课程目标与高考评价体系基础上,以“命题还原—评价审视”为二维视角的高考试题研究框架。

一、现代文阅读Ⅰ·信息文本阅读

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Ⅰ复合文本阅读主题是钱钟书和朱光潜两位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莱辛《拉奥孔》作了赏析和研究。关于莱辛《拉奥孔》专论“诗”与“画”的界限,是西方文艺比较批评的经典之作。两位学者在肯定莱辛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其学说不周之处,并给出了自己的新解和补充,两者在这一点上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命题还原】

第1 题: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题中A 项命题信息在材料一第一段,通过转换词语“第一人”(第一部、直到……才)、“广泛的影响”(重要著作)加以糅合而成,根据材料二,西晋陆机也提出类似的观点,此题曲解文意。B 项命题信息在材料一第四段,通过调整语序和转换词语“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 来设置。C 项命题信息在材料一第四、五段,采取提取“表情”“部位”(身体)“衣服”(典祭官) 等关键信息的方式命制。D 项命题信息在材料一第六段,通过提取“作这样一个结论……全体”等关键信息的途径命制。

第2 题:本题从两位学者对莱辛《拉奥孔》研究的观点、立场为学科认知情境,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的内容,推断与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题中A、B 两项属于通过文本信息整合加工的命题方式,A、B 两项命题信息点分别集中在材料一第七段(比如说一张桌子……)、第八段(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两个选项“也不如”“推想不出”属于过于绝对的错误。C、D 两项通过文本主要概念的外延的命题方式,命题信息集中体现在材料二,通过材料内容相近或相对(C 项“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对应了“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这一观点,D 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是文外语境,是对王维诗歌内容的评价,与“沈括质疑”的相关话题是两个不同问题,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主题风格一致(C 项“‘红杏枝头春意闹’等诗句,化静为动”是文外语境,是对文本内容“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 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的迁移)等角度来强调对作者观点的把握。

第3 题:论述类文本“论述特征”层面命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文章结构、行文思路、论证方法与内容等。命题通过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和常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相关知识设置四个不同的语句。D 项表述与材料中“比如画桌子”这一内容的内涵一致,即“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可以支持莱辛的观点“诗画异质”。A 项强调妙诗的特点,B 项重在表现诗画同趣的特征,C 项论说“艺术意境”下的诗画融合关系,这三项表述都涉及诗和画的言论,增加了命题的迷惑性,但都不涉及对“诗画异质”层面的认识。

第4 题:命题紧扣文章内容及段落层次,以及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知识。具体来说,朱光潜的《诗论》选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1 段重述了莱辛《拉奥孔》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影响;第2、3 段交代莱辛诗画异质的缘由;第4-8 段详细论述莱辛提出诗画异质的过程; 第9、10 段提出自己的见解。钱钟书的《读<拉奥孔>》选文先是陈述了鉴赏者自己的研究方法,然后是对莱辛学说的基本看法。

第5 题:本题以莱辛所持有的观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为学科认知情境,考查考生概括文本内容及文章结构的能力。论述类文本作者往往在写作中调动诸如时间、地点、对象、背景等知识来论证说理。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对顾恺之承认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认识,可以用莱辛的理论去解释“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为“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所以“易”,而“目送归鸿”不是一瞥即逝的情景,而是持续进行的活动——“送”和“归”包含鸟向它的目的地飞着、飞着,逐渐愈逼愈近,人追踪它的行程望着、望着,逐渐愈眺愈远。这就是莱辛的观点,即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

【评价审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对论述类作品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信息类文本,能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

此命题信息文本由两则论述类文本材料组成,也是新课标规定的18 个任务群之一。命题聚焦文本“内容理解和分析”层面,通过对文本材料转换词语、调整语序、提取关键词(信息)、压缩语句和改变句内句间逻辑关系等方式,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概念以及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科素养的要求。另外,命题要求“推断与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就是要求在理解作者的观点立场以及创作意图上对命题学科情境涉及的相关概念、现象和问题等进行探索,主要有文内语境(对文本信息的加工整合)和文外语境(对文本概念的外延进行推断, 一般涉及文章中所隐含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现象与社会生活或其他文本沟通)两种方式命题,呈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命题往往从时间情景、地点情景、情感情景和语体差异等角度来强调对语篇主旨的把握,涉及文章中所隐含的社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情景, 这是一种实现文本与社会生活或其他文本沟通的语境,也是思维提升与审美鉴赏的过程。总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命题背后,体现了对学生综合素质(文化底蕴、学会学习等)的培养要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础, 通过与学习对象的作用建构新的认知。本题表现为命题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经验知识(包括命题材料呈现的知识) 作为新知识的生成起点,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结构(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文学文本阅读

2021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Ⅱ选文 《石门阵》系革命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小说突破常规的故事结构,将故事套故事,从百姓日常生活侧面展现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对日寇同仇敌忾的斗争精神和对国泰民安的渴望,让我们从对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思考中国力量的伟大。小说中全然没有抗日战争中的艰难和残酷,洋溢其中的却是对胜利喜悦的憧憬。

第6 题:本题以文本中对《石门阵》“内容”的把握,考查考生获取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A 项为对“作用”判断的错误选项,命题点“用煤油箱改造水桶子”是故事具体内容,“为后文……埋下伏笔”是对这一故事情节在文中作用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后文”中核实与“煤油箱”和“水桶子”等相关的情节内容。B 项命题点是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王木匠故事富有新意的原因,一是由“八阵图”联想到酣畅痛快的“石门阵”;二是“石门阵”取材于南教场政治指导员的报告,即“一点新闻”。C 项命题点在于对情节内容的概括、推断。“‘麻子’‘小耳朵’等鬼子均确有其人”错误。D 项命题对结尾段内容“王木匠因追求手艺完美而无法做出理想中的衣橱”的概括和理解错误。

第7 题:本题以文本中有关《石门阵》“艺术特征”的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品的能力。A 项命题点是小说开头在文中的作用。B 项命题点是小说的语言特点。C 项命题点是小说情节的作用。D.项命题点是对小说叙事特征和小说主题的理解。小说的叙事并没有因为其结构而更加复杂,作者通过王木匠讲“石门阵”的故事,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期间普通百姓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主题并非“多元化”。

第8 题:本题以文本中所运用的“反复”手法为命题点。文中对反复手法的运用有4 处。第一处石头的五次反复:强调突出了石头,引起听众的注意,旨在为下文正式讲“石门阵摆退鬼子兵”做铺垫。第二处面孔的描写:强调听众的身份多样和各具特色的面孔,一方面表现了“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为下文正式讲石门阵故事蓄势。第三处在王木匠讲石门阵的故事主体部分,多处使用反复手法,渲染出一种紧张气氛,使故事内容表述更加充分、更加具体,让听众如临其境,同时把日本鬼子的丑陋心态描写得细致入微。第四处,故事结尾处的反复:把日本鬼子的滑稽狼狈刻画得活灵活现,听众听了实在是大快人心,也可以说是心满意足。

第9 题:本题以探究小说重要物象“门”的多重含蕴为命题点。小说多处出现的“门”,具体来说,一是指现实中真实具体的门,即文中的“木头门”,如“木头门烧得开。上次苏家峪不是给门板都烧光了”,木头门挡不住日本侵略者。二是王木匠讲的故事中,门指的是石门阵,砖头门变成了“石头门”,其灵感来源于南教场政治指导员的报告,此门击退了鬼子,保护了百姓。游击队员的战斗故事随之变成了传奇的“石门阵”。三是指石头门,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大门”,“守住了大门不用关二门”,是指众志成城把侵略者挡在国门外。“处处夜不闭户的时代”,是老百姓对和平社会、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评价审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对文学类作品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文学类阅读是新课标范畴的主要内容之一,承担着学生审美鉴赏与学科素养养成的任务。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虚构故事情节、描绘环境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生活,把握小说的主题必须要把握人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理解小说环境,进而把握小说的主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无论是木匠王生枝还是村民关小双,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脾气性格,有自己微小的生活憧憬与愿望。故事情节安排上,小说也没有对战争进行直接描述与评价,文中内容没有涉及战争的正义性、道德性,有的只是小人物的正常心理愿望,只是他们人情人性的表达,从而淡化了战争的残酷性与艰难性。同时,本文重视小说艺术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所选作品系统地再现了小说艺术的“叙述”结构——“大故事套小故事”:开篇直接写王木匠讲《三国》中的石门阵故事,设置悬念;主体部分先讲大故事,再讲小故事,读到最后才明白大故事后面有真实的故事。小说是战争题材、红色主题,表现的是革命文化。结尾段揭示了小说的主旨: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对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必胜信心,以及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决心。除此以外,还要掌握小说的语言、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知识,同时注重对考生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诸如命题关于小说物象的作用,具有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环境,串起相关情节,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揭示主题等作用;物象的多重底蕴,则要由浅入深地去理解。这些命题点的设置,基本遵循了课程标准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语文素养的要求。

猜你喜欢

莱辛石门本题
石门二十四景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汉中石门十三品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今天是几月几日
莱辛对民族戏剧的认识与卢梭的内在关联
找规律
天下第一道秦直道:石门关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