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击资本主义矛盾的“视觉小说”
——大卫·西蒙的美利坚都市浮世绘

2022-03-17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巴尔的摩火线

尤 达

(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新冠疫情肆虐美国之际,一部20年前播出的美剧《火线》成为数以百万美国人在自我隔离期的共同选择。根据美国最权威的综艺新闻期刊Variety的报道,“一周之内,《火线》在流媒体平台HBO Now的点击量几乎翻了三倍。”事实上,该剧集在互联网时代收视回流现象频频发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尾剧”,这与播出伊始收视不佳形成鲜明对比。其后,美国发生的弗洛伊德“跪杀”事件再次让《火线》成为全美关注的电视剧,因为该剧深刻揭示出警察暴行与种族主义间的关联,其台词深度概括了此次“跪杀”事件的本质:“这国家杀黑人向来没人管啊,次要谋杀案,要是这市里一年300个白人被害,他们还不赶紧派82空降师过来。”

《火线》于2002年在美国家庭影院公司HBO开播,持续五季。这是部非常奇特的剧集,当时收视平平,媒体却极为推崇。Variety对《火线》的评价:“自电视行业历史被书写以来,几乎没有剧作可以与之媲美。”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旧金山纪事报》评论其为“电视艺术行业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大师之作”。美国著名线上娱乐日刊Slate则称其是“美国广播电视史上最优秀之作”。这又是个非常另类的存在,向来获奖寥寥,专家却极为认可。哈佛大学、霍普金斯大学、布朗大学等先后开设了关于此剧的社会学、法学课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将创剧人大卫·西蒙请进白宫研讨社会问题,会谈中称其是“过去几十年来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之一”。尼尔·波兹曼指出:“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不管是什么内容,也不管采用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第106页。但是,《火线》追求的却非娱乐性,而是如同文学作品般以思想内容的严肃性和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反映现实生活,关照时代发展,铸就了一幕幕真实的美利坚都市浮世绘。具体而言,正如大卫·西蒙多次强调《火线》是一部“视觉小说”:“视觉”是呈现手段,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形式特征完成“视觉”呈现;“小说”是叙事策略,以古希腊悲剧的“元叙事”模式铸就“小说”风格;进而将主题直指晚期资本主义无可回避的矛盾。

一、“视觉”呈现: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形式特征

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一书中用“真实美学”盛赞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注入观众意识中的似乎主要是贫困、黑市、行政管理、卖淫、失业一类具体的社会现实。”(2)安德烈·巴赞,崔君衍.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第278页。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遵循“生活即艺术”的美学原则,以还原生活原貌的方式凸显“纪录性”,“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中。”(3)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第157页。由此,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全球风靡的好莱坞电影形成鲜明的对比。

《火线》的创剧人大卫·西蒙则认为,“好莱坞的大片都是胡扯,因为这些人住在洛杉矶西部,他们甚至不去洛杉矶东部……他们越来越了解这个世界,是因为他们在其他电视节目中看到了关于警察、犯罪或贫穷的东西,美国娱乐业对贫困的理解是如此的错误……”(4)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这位有着13年《巴尔的摩太阳报》犯罪调查记者从业经验的创剧人,携手埃德·伯恩斯,一位曾在巴尔的摩警局担任过20年凶杀科探员的制片人,以牢牢扎根现实的创作执着与充满社会使命感的创作理念,完成了一部迥异于所有好莱坞电视剧的作品。《火线》所有材料都是从大卫案件新闻报道或者埃德的案件调查报告中挑选出来的,为此两人花费一年时间在巴尔的摩的大街小巷追踪毒品交易。如此,剧集具备“新闻体影像”的意味,观众并不像在观看一部电视剧,更像是在直击新闻现场。剧集甚至成为现实生活中毒贩的“教科书”,“纽约皇后区的一起毒品案件中,贩毒成员通过观看HBO的《火线》模仿交易方式,并学会了逃避追捕。”(5)K. Rashbaum William.Police Say a Queens Drug Ring Watched Too Much Television [EB/OL].[2005-01-15]. https://www.nytimes.com/2005/01/15/nyregion/police-say-a-queens-drug-ring-watched-too-much-television.html.因此,《火线》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尊崇的“纪录性”创作原则如出一辙,以此完成“视觉”呈现。

(一)实景拍摄

作为“纪录性”的一部分,新现实主义“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像上紧密地结合起来”(6)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第157页。,其口号是“将摄像机扛到大街上”。《火线》同样如此,大卫喊出:“简陋的舞台、外景和演播室不是我们天然的栖息地”(7)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他要像狄更斯描绘伦敦、巴尔扎克书写巴黎一样去拍摄巴尔的摩。事实上,仅就空间呈现而言,《火线》的视野与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不相上下。剧集对巴尔的摩进行全景式地扫描,从这座城市最壮观的景色中去透视人物与事件:能俯瞰港口的豪华行政办公室内官员在密谋,无窗的地下室办公室里警员在窃听,穷街陋巷中吸毒者在注射海洛因,不同阶层间的生活在真实的画面中形成鲜明对比。有意思的是,在巴尔的摩边缘社区的街道上拍摄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时而发生车祸,时而遭遇枪战。更有甚者,一名陌生男子将一包海洛因塞给扮演瘾君子的演员,说:“伙计,你比我还需要这个。”因此,剧组工作人员将如此的拍摄方式称之为“街头奥斯卡”。

(二)镜头设计

新现实主义作品讲求长镜头的运用,认为这种技巧“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8)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第158页。有鉴于电视与电影屏幕大小等属性上的差异,大卫在《火线》中并未执着于长镜头的运用,而是首先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在复古的4:3画幅内实现独特的场面调度。某种程度上,这是在时刻提醒观众《火线》并非虚构的故事而是如新闻般写实。其次,剧中经常会出现摄像机长时间锁定一个场景,仿佛在等待该场景中的人物说话,而且故事的展开速度也较慢,这意味着剧集重在通过人物及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再现现实生活,而非人为地堆砌情节。此外,类似“伪纪录片”中常用的手持拍摄、悬晃取景等手法很少在剧中出现。很显然,创剧人并不希望剧集像“伪纪录片”那样依靠技巧模糊虚构与现实间界限,而是希望尽可能不侵蚀生活的本貌。

(三)演员使用

巴赞认为,“对明星原则的否定,一视同仁地使用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9)安德烈·巴赞,崔君衍.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第281页。,正是新现实主义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来衡量《火线》,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论及该剧时认为的那样,《火线》“用一种史诗般的方式,挑战和质疑了主角与次要角色(或明星和主要演员)之间的区别”(10)Jameson Fredric.Realism and utopia in The Wire,Criticism[M].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2010,p.359.。首先,剧中大多数演员都是非裔美国人,与巴尔的摩的城市人口统计资料一致。其次,避免使用大牌明星,转而根据角色选择职业演员。剧中最“大牌”的演员弗兰基·费森是电影《沉默的羔羊》中不起眼的配角。大卫部分沿用了自己首部美剧《情理法的春天》中的演员,重要角色则是通过一轮轮面试筛选,表演自然是唯一的标准。最为重要的是对非职业演员的运用。大卫选择巴尔的摩当地具有警察从业经验或者贩毒经历的人担任剧中角色。例如,饰演黑人教区牧师的梅尔文·威廉姆斯刚刚刑满释放,这是巴尔的摩名噪一时的毒王,剧中贩毒头目的故事便来自于该人物的真实经历。饰演一位小警探的艾德·诺瑞斯曾是巴尔的摩警局局长,现实生活中这是个直觉敏锐、手段强硬却被上级打压的人物,他的经历被分散在剧中几个角色身上。饰演“侠盗”的迈克尔·威廉姆斯,常年混迹于毒品与犯罪泛滥的环境,脸上的那道疤就是以往生活留下的痕迹。饰演女毒贩的菲利西亚·皮尔森14岁时因二级谋杀罪被判刑8年,在《火线》中基本就是在演自己。同样本色出演的还有史蒂夫·厄尔,这是个获过格莱美奖的音乐人,曾染上毒瘾后参加戒毒会,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因吸毒染上艾滋,后致力于宣传戒毒。《火线》将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混用,使演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展现了巴尔的摩城市真实的一面。这完全符合巴赞的定义,也“必然能够获得意大利电影的绝妙的真实性”(11)安德烈·巴赞,崔君衍.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第281页。。

(四)结构形式

劳逊曾谈到:“由于新现实主义的基本概念是简单的,因此最优秀的新现实主义影片的结构也是简单和动人的。”(12)约翰·霍华德·劳逊.电影的创作过程[M]. 齐宇,齐宙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第171页。为了追求“纪录性”,新现实主义的导演不使用倒叙、闪回等复杂的结构形式。同样,在《火线》中没有刻意设置悬念,许多重要事件也没有用画外音或者闪回等去强调。全剧五季只在两处使用了闪回:其一是第一季第一集的结尾处闪回了之前的一个片段;其二是第四季最后一集结尾处,闪回了该季第一集兄弟情深的场景。然而,与新现实主义追求简单结构不同,《火线》属于复杂的多人物多线索结构,繁复却不杂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种情况下不使用悬念设置、倒叙闪回等手法,必然使得观众必须认真聆听每一段对话,以便厘清人物关系,了解正在发生的剧情。大卫认为,如此设计是以“纪录性”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情节内容转移到作品主题上。

(五)地方方言与音乐设定

运用地方方言也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纪录性”的体现,《火线》为了追求真实,也使用了大量黑人俚语和当地方言,这些有的涉及犯罪,有的与警务专业相关,还有的纯属巴尔的摩当地特色。

此外,每季末的蒙太奇剪辑展现主角之后生活时,会根据情境搭配音乐,除此之外《火线》主要使用有源音乐,即场景中客观存在的音乐源发出的音乐。例如警察酒吧的自动点唱机常常播放爱尔兰音乐;贩毒团伙则通过汽车收音机播放嘻哈音乐等。这其中,嘻哈音乐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符合巴尔的摩非裔美国人居多的城市特色。例如,汤姆·怀特的“WayDownintheHole”、布莱克·莱伊“TheFall”等。全剧的音乐总监布莱克·莱伊说:“在大多数电视剧和电影中,音乐都是用来操纵情绪的。在《火线》中,音乐只是声音景观的一部分,它被用来提高真实感。”

由上,不难发现《火线》在“视觉”呈现上几乎完全再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形式特征,然而这不足以使其成为史上最伟大的电视剧之一。以纪实风格见长的美剧数量众多,警匪题材的也为数不少,例如大卫·蔡斯的《黑道家族》、尼克·皮佐拉托的《真探》等;《火线》也并非反映警察暴行与种族主义冲突的唯一剧集,罗伯特·金的《精战》、安东尼·福库的《解救雷·肖恩》等都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聚焦。然而,《火线》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视觉”呈现之外,其具有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

二、“小说”风格:古希腊悲剧的“元叙事”

“电视剧的艺术结构,吸收了戏剧艺术结构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如强调动作,按照冲突律来结构剧本。”(13)李澈.谈电视剧的戏剧结构[J].当代电视,1998(11),第59-60页。这其中,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结构模式和人物结构模式对电视剧发展影响深远,即注重情节的戏剧化展现和人物性格的塑造等,以此最大程度满足观众的观剧需求。这一过程中,如波兹曼所言,“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1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第18页。《火线》反其道行之,如大卫所言,“这部电视剧里,我们既不是在散播希望,也不想取悦观众,更不是要贩卖廉价的胜利,要讨论的是官僚机构、犯罪组织、毒品文化、资本主义对个人的影响,它并不是纯粹的娱乐品。”(15)HBO.David Simon Answers Fans' Questions [EB/OL].[2003-12-04]. https://web.archive.org.如此,《火线》如同“小说”一般,“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16)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第78页。,以实现公众对话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

具体而言,《火线》“在叙事上如此强烈地倾向于元叙事,即关于故事的故事,在这部剧中远远超过了之前任何一部电视剧”(17)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进而以反讽的手法设定人物和情节。所谓“元叙事”,这里并非指作家自我呈现的叙述技巧,而是指“叙事在构建和塑造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一种首要的作用,生活具有一种‘叙事性’。而这一被构造为叙事的生活世界既是文学叙事的基础,又是它的成就。”(18)胥志强.作为元叙事的神话[J].文艺理论研究,2020,40(2),第196-205页。其不仅体现在能从生活中提炼出原型,而且“意在对生活世界的‘整体’给予一个‘综合性’的定向”(19)胥志强.作为元叙事的神话[J].文艺理论研究,2020,40(2),第196-205页。,即这是关于所有具体叙事的叙事。

(一)人物:充满悖论的群像塑造

古希腊悲剧源于宗教,关注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间的矛盾。其中的人物被置于不可抗拒的命运框架之内,无论如何抗争皆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正如俄狄浦斯所说的:“我们不可和命运抗争。”(20)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经典上卷[M].罗念生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第193页。因此古希腊悲剧与现代人的观剧模式相背离,“几乎没有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人物,没有所谓的人物性格,我们也就无法从性格顺利地推导出合乎逻辑的人物结局。”(21)孙雪晴.古希腊悲剧:阐释的困境——由理性话题引发的思考[J].南方文坛,2014(6),第76-79页。与之相对,《火线》讲述的并非个人战胜体制并获得救赎的故事,而是在描绘体制阻碍为其服务的个体的雄心和抱负,“基本上将古希腊悲剧的概念应用到现代城邦,关注那些命中注定要失败的人。”

具体而言,剧集属于群像塑造,至少成功塑造了十多个主要角色:一腔热血的警探吉米、精明能干的女警探沙吉玛、不择手段的警长欧文、心狠手辣的大毒枭巴克斯代尔、机关算尽一场空的毒枭斯金格、专劫毒贩的“侠盗” 奥马尔、行事嚣张的女毒贩史努比、瘾君子线人布波斯等等,这与传统美剧区别不大。与众不同的是在“元叙事”模式下,大卫让这些人物努力向自己的命运发起挑战,然后现实一次次将他们打回原形,人物随之不断死去。纵观全剧,人物设定充满矛盾。警察或是玩忽职守,或是生性残忍,又或是夸夸其谈,还有一些掣肘于上层官员的政治权谋。毒贩却是人性未泯,并不全为追逐利益或是伤害他人,许多只是受困于现状不得不为之。矛盾的人设必然使得人物行为充满悖论。区长退休前为降低犯罪率致力于将贩毒合法化;工会主席为振兴港口从事走私活动;警探因政府资金紧张人为编造连环杀人案。大毒枭热衷于上商业管理课,梦想成为真正的商人,却在投资中被政客骗得精光,死在自己投资的房地产楼盘中;专劫毒贩的“侠盗”乐善好施,却在杂货铺被小孩杀死等等。当所有人的努力被现实的黑洞无声吞噬,他们只能关注自己如何更好的生存,让人感到最深切的无奈。最终,杀人如麻的毒贩逍遥法外,忠于职责的警察丢掉饭碗;编造故事的记者拿普利策奖,坚持真相新闻人默默无闻;致力于教学改革的学者碌碌无为,教育因政治因素被迫牺牲,活泼可爱的孩子走上街头,迎接属于他们的宿命。

因此,《火线》全剧没有绝对的主角,有的只是一组组充满悖论的群像,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巴尔的摩这座城市。特别是全剧终结时,将这种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渲染到极致。辞职后的警探吉米在高速路边停车看着巴尔的摩,沧海桑田下有些人浪子回头,有些人身陷囹圄,有些人重蹈覆辙,有些人官运亨通。无论发生了什么,这里的码头依旧车水马龙;街角仍然充斥毒品;日升日落,不过又是新的一天。换言之,个人抱负与机构腐朽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城市的故事。更有甚者,通过巴尔的摩的城市故事隐喻了整个美国。

(二)情节:偶然选择与必然命运

从“元叙事”的角度,古希腊悲剧的情节主要围绕不可更改的命运与人的苦难展开,即命运决定了人的苦难,人却执意要反抗命运,最终归于毁灭。“古希腊文化不是把悲剧看作人的自由意志或恶的力量的结果,看作某种人为的插曲或某种超出常规的意外,而是把它理解为生存或者生活的一般规律和某种终极性的宿命,理解为人的自由意志与命运之间的一场不可避免的永恒冲突。”(22)郭玉生.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与正义观[J].艺术评论,2012(1),第97-100页。这便又构成了一组悖论,即偶然选择引发必然命运,于其中充满了反讽意味。

《火线》每一季紧密围绕一个主题,同样从“某种人为的插曲或某种超出常规的意外”开始,最终指向“生活的一般规律和某种终极性的宿命”。第一季“毒品交易”中,警察对巴克斯代尔贩毒集团的调查,居然是因为警探吉米向费兰法官告密,引发了法官的政治诉求。最终,贩毒集团陷入内部争斗,主张办案的警察被调离岗位。第二季“港口风云”中,被下放的警探吉米篡改数据报复前上司,他的偶然选择引出了港口走私案,进而牵涉出巴尔的摩高层的争斗。最终区长达成了政治目的,认为该案取得巨大成功,但专案组成员却因为贩毒元凶的逃脱觉得这是一大失败。第三季“官僚作风”中,即将退休的区长划定区域,让贩毒合法化,以降低犯罪率。这个偶然选择充满着“乌托邦”意味,却让意在竞选市长的议员借题发挥,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禁毒运动开始了。最终,巴克斯代尔贩毒集团被瓦解,可另一个团伙开始崛起,巴尔的摩贩毒现状并无任何改观。第四季“教育改革”中,从一起误杀开始,被解雇的警察成为了教授,从而引出教育改革因政治因素被迫牺牲,学校成为贩毒集团的温床,将一波波未成年人送上街头。与此同时,误杀这个偶然事件又意外将市长扳倒。最终,满口雌黄的议员如愿登上市长宝座,新的贩毒集团气焰却越发嚣张。第五集“新闻真相”中,新任市长削减警方预算,吉米被迫捏造案件却被记者编造假新闻,造成极大的影响。最终,谎言越编越大,除了将政客送上更高的权力中心外,一切皆无改变。

《火线》经历了如此戏剧性的发展变化,最后一切又重新回归原点。每一个剧中角色都有了新的接班人,城市有了新的市长,警局换了新的警察;街头有了新的小弟,毒贩换了新的老大。新旧人之间也许素昧平生,却按照之前的轨迹行进。导致这场轮回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便是不同体制内的规则。剧中game这个词无处不在,警察、毒贩、政客、码头工人、教师、记者都在play the game。甚至,剧集借毒贩迪安吉拉之口,以象棋规则暗喻人物命运。警察制度与毒贩规矩,不过是被操纵游戏的棋局两方,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这正如同古希腊人看待世界,“有一种力量在决定着人的命运,这种力量不是人依靠道德修养或善良意志就可以超越和克服的,他们对于人的生存困境,对人性中否定性的一面有着比较透彻的认识。”(23)郭玉生.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与正义观[J].艺术评论,2012(1),第97-100页。

由上,《火线》以一出现代版的古希腊悲剧,揭示出的是一场社会危机:无论多么聪明、诚实、努力、积极,许多人还是无法成功甚至不一定能够生存。“那些后现代机构就是奥林匹亚诸神,诸神的名字是警察部门、毒品经济、政治机构、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或宏观经济力量,他们都会无缘无故地向巴尔的摩人投掷闪电。”(24)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这场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大卫认为来自晚期资本主义的重重矛盾,“资本主义就是《火线》中的众神之神宙斯。”(25)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

三、主题指向:晚期资本主义矛盾的集中体现

毋庸置疑,《火线》作为一部“视觉小说”,“关注不受束缚的资本主义矛盾,讲述金钱和权力如何在后现代美国城市中发挥作用,这导致作为一个城市人的我们,不再能够解决问题或治愈创伤。”(26)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剧中每个角色的塑造和故事情节都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本质产生了象征性的共鸣。

(一)资本逻辑:全球化下的城市转型与毒品经济

“资本是资本主义制度中起支配、决定和驱动作用的要素,资本寻求自身增值的本性和动机决定了资本的行动逻辑。”(27)翟杰全,陈君.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及其工业化和全球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第160-168+175页。应该说,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根源。“资本逻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历史性作用,驱动资本主义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道路,驱动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开拓世界市场、推进全球化进程。”(28)翟杰全,陈君.资本逻辑支配下的资本主义及其工业化和全球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第160-168+175页。然而,这一进程必然导致受益不均,这将加剧原本便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从而引发种种社会矛盾。正如《火线》中描绘的巴尔的摩,那些棕色的土地、破旧的码头、生锈的工厂、阴暗的胡同中奔忙着的工人,事实上已经被自由资本主义的变幻无常所抛弃,与全球化进程间产生了深深的隔阂。城市因全球化而转型,工人面临严重的失业危机。詹姆逊认为:“全球化的毁灭性力量已经与更普遍的去工业化一起被内化:让巴尔的摩变得衰败的不仅是工作机会被转移到其他更便宜的国家,还有技术的发展取代了工人的劳动。”(29)Jameson Fredric.Realism and utopia in The Wire,Criticism[M]. 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2010,p.370.这种全球化的隔阂更体现为毒品经济的资本逻辑。一方面,导致城市街头种种犯罪行为的正是跨国贩毒集团。在剧中跨国贩毒集团的代表是希腊人,他们总是隐藏在显而易见的地方,沉默不语地坐在咖啡馆里指挥一切,就如同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进程,无形无相却又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当城市因为全球化而经济萧条,毒品被证明是那些没有其他致富手段的社区唯一可行的经济引擎,其提供了“一种创造财富的结构,这种结构如此基本和持久,以至于它可以被合法地称为一种社会契约。”(30)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

《火线》将巴尔的摩几十年的毒品交易压缩为五季,通过这个行业讲述资本主义的故事。进而发现,毒品非法的资本积累模式正是如今合法体制下资本积累模式的原始版本。换言之,在合法的资本主义体制下,经济体系中的暴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形的。然而,毒品非法的资本积累模式正如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的再现,暴力是清晰可见的。更有意思的是,剧中的毒枭们正在有意识地通过法律咨询、商业投资等策略,试图让一切有序,减少公开的暴力。这是一个资本从原始积累迈向更高级方式转变的过程,在剧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为了毒品交易而去大学上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斯金格。他把贩毒集团的资本积累过程高度概念化:“每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企业都是循环运行的,我们现在正处于下行周期。”于是,他以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来思考毒品资本积累模式:地盘之争会产生尸体,尸体又引来警察,警察迫使毒贩无法营业,影响了生产力和利润。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积累更多资本,融入主流体系。可惜,他只从表面研究了资本理论,却未能看清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本质,结果便是被腐败的州参议员骗走数百万美元。有意思的是,真正让毒品的资本积累方式转变的是下一任大毒枭马洛,他明白尸体会引来警察,但他没有根除暴力,而是隐藏了尸体,使暴力隐形。至此,毒品经济的资本积累方式转变基本成功,这无形中再度加深了全球化下的隔阂,于其中每一个体都被全球化下的资本逻辑所裹挟,根本无法改变命运。

(二)政治危机:满足系统要求的虚假数据

尤尔根·哈贝马斯曾从宏观角度指出,“晚期资本主义政治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集中体现于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殖民化。”(31)王洪秋.哈贝马斯与马尔库塞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比较[J].学习与探索,2011(2),第35-37页。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并没有消除经济危机,而使之转移到了政治领域;但是政治领域也是会产生危机的,政治危机包括产出危机和投入危机,产出危机表现为合理性危机,即行政系统不能成功地协调和履行从经济系统那里获得的控制命令。投入危机则表现为合法性危机,即合法性系统无法在贯彻来自经济系统的控制命令时把大众忠诚维持在必要的水平上。”(32)黄相怀,余树林.国家干预、大众民主与合法化危机: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J].攀登,2013,32(1),第36-41页。这正如《火线》中描述的那样,当政治结构采用了金融资本主义,商品二因素的关系中,价值始终优先于使用价值。剧中公共部门已经贫困到无法满足基本需要的程度,而在毒品交易中积累的财富超过了任何可能的需要。这便导致一方面政客们拼命削减预算,警察和教师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另一方面以马洛为代表的大毒枭却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富。这种矛盾下,政治合理性危机必然出现,司法、教育、传媒等机构采取篡改数据的方式掩盖真相,维护其日益下降的地位,这又导致了政治合法性危机。第一季中吉米向法官告密时,采用上一年的破案数据取代本年度的破案率;第二、三季中整个警察部门都致力于篡改数据降低犯罪率,以至于可以对几十具贫穷的黑人尸体视若无物;第四季中教师堂而皇之地通过操纵教学程序来应付标准化考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第五季中记者在薪水、裁员等一系列压力下,发现自己与负责报道的城市脱节了,进而为了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肆意制造假新闻,对所谓真相熟视无睹。五季《火线》中充斥着各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虚假统计数据。由此,大卫的观点与哈贝马斯惊人地一致,认为最终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失败,社会贫富分化与腐败现象并不存在于制度之外,而是因为制度而存在。他在剧中通过吉米说出“一切就是漏底之杯”,甚至对改革持怀疑态度,认为在目前的政治结构内,不可能进行实质性的社会变革。因此,《火线》是晚期资本主义重重矛盾的集中体现,给观众描绘了“美利坚帝国的衰落”(33)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

四、结语

作为“视觉小说”,《火线》在“视觉”呈现上再现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形式特征,以“纪录性”创作原则还原生活,以此迥异于传统好莱坞电视剧;在“小说”风格上,将古希腊悲剧的“元叙事”模式置于21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对社会的严谨分析塑造出充满悖论的人物群像,并将之置于偶然选择下,去迎接属于他们的必然命运,以此编织出引人注目的情节线;最终反映出晚期资本主义的种种矛盾,资本逻辑及其引发的政治危机。如此,“这部电视剧展现出直击社会本质的潜力,而这一潜力长期以来一直在电视剧领域遭到忽视。”(34)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Slate主编雅各布·韦斯伯格认为:“任何其他电视剧都没有像这部剧那样,以文学卓越的思考方式、观察角度和理论深度来描绘一个美国城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35)Sheehan Helena, Sweeney Sheamus.The Wire and the World [EB/OL].[2018-03-10]. https://www.jacobinmag.com/2018/03/the-wire-david-simon-hbo.也正因如此,《火线》这部大卫·西蒙临摹出的美利坚都市浮世绘,既为中国观众打开了一个深度观察美国的窗口,也为致力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中国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借鉴。正如《中国艺术报》张成所言:“以《火线》为代表的作品,使得在文学中已经登峰造极进而衰落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传统,在电视剧的土壤中焕发巨大生机,这只是开始。”(36)张成.激活现实主义的视觉小说——评美剧《火线》[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5),第85-90页。

猜你喜欢

巴尔的摩火线
穿越火线之协同作战(下)
穿越火线之排雷小分队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穿越火线之巷战攻略(下)
巴尔的摩“擦窗党”惹众怒
穿越火线之我是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