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电商新动能发展研究
2022-03-17孙翠平雷勋平
孙翠平 雷勋平
( 铜陵学院, 安徽 铜陵 244061 )
铜陵2009 年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自此开启了积极转型发展之路。 2019 年,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公众号以《铜未锈,陵已绿》为题推送了铜陵作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 与此同时,铜陵市2019 年主要经济指标下滑明显,在安徽16 个地级市中GDP 总量排名倒数第三,GDP 增速排名倒数第一,是唯一负增长的地级市。 从纵向维度来看,铜陵经济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从横向维度来看,与其他地级市存在差距。 铜陵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比较优势逐渐消失,新旧动能转换面临困难,生态环境约束趋紧,经济增长面临着众多不利因素。 因此,电商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自然资源依赖度低, 经济资源共享率和整合度高,产业链协同优势明显等优势,是助推铜陵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能。
一、铜陵市电商新动能发展现状
(一)电商发展初具规模,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
第四届中国县域电商大会暨2018 安徽省网商大会在铜陵成功举办,以此为契机,铜陵市先后出台了《铜陵市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铜陵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五十条政策措施》 等系列政策文件。 在政策驱动下,铜陵市电子商务产业取得极大进步,规模效应初步显现。 2021 年1-2 月,实现网络零售额3.63 亿元,同比增长88.7%,增速居安徽省第一[1]。 与此同时,铜陵市积极培育电商新业态,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发展势头良好。跨境电商方面,2020 年引进7 家跨境电商经营企业和2 家跨境电商配套服务企业, 全年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4.3 亿元,居全省第5 位。 农村电商方面,严格落实《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积极推广“电商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仅2020 年,铜陵市电商企业帮助销售本市农副产品达5,000 万元[2]。
(二)电商多类型、多模式融合发展趋势初步显现
铜陵已形成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农产品电商等电商多模式融合发展趋势。 下设的枞阳县电商服务中心、 义安区铜草花两个村播学院成为淘宝直播安徽首批村播学院,在数量上位居全省各市首位。 并以举办全市直播电商培训和竞赛活动为抓手, 持续培养和储备电商直播人才。2021 年,铜陵市商务局和人社局牵头举办了首届直播电商业务培训班和电商直播大赛,吸引线上线下近4 万人参与,为营造全民直播态势和储备直播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发展社交电商方面, 铜陵市义安区与社交电商领军企业——云集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 拟在智慧供应链一体化上展开深度合作。 一方面将云集部分优质产品及自主品牌的生产、研发落户到铜陵,另一方面通过智慧仓储物流体系将铜陵优质产品销往全国市场。 在农产品电商方面,市政府以发放网络销售补助形式,推动了白荡湖大闸蟹、 白鳍豚小磨香油等一批知名农产品上行,培育了铜陵蟹之都、鲍记蜂业等一批农产品电商企业。 同时,建设线上9 个、线下3 个消费扶贫专区,积极促进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电商化。
(三)电商产业配套服务日趋完善
首先,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铜陵市光纤覆盖率已达100%,实现了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自然村光网覆盖率、集镇以上和农村重点区域4G 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率3 个100%。 为随时随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其次,电子商务物流设施和服务水平日渐提高。 菜鸟物流配送基地已投入运营,邮政快递企业网点密度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全市现有26 家资产规模较大、经营管理较完善的快递龙头企业。 为提高铜陵电商发展效率,扩大电商市场服务范围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最后,电商产业园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铜陵市已建设运营铜草花电商产业园等7 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园区通过构建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电子商城、综合服务和支撑服务“五位一体”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为新型电商中小企业创业搭建了优质服务平台。 同时,县区、经开区着力提高园区土地资源使用效率, 进一步推动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 引导园区向电子商务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发展。
二、铜陵市电商新动能发展的瓶颈因素
(一)铜陵电商面临的区域经济下行压力大
2020 年铜陵GDP 总量在安徽16 个地市中排名第14 位。 基于以下原因,铜陵市经济下行压力将长期存在:一是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危机,行业更迭、企业破产、失业率增加是很多国家的真实写照。 国内疫情虽取得阶段性胜利,但短时间内疫情防控将是常态, 对区域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全球范围内供应链回流和逆全球化趋势有所抬头,对跨境电商产生不利影响。 二是铜陵经济发展虽初步转型成功,2020 年产业结构首次由“二三一”模式变为“三二一”模式,但产业结构单一和初级化特征仍很明显, 依然围绕有色金属冶炼和基础化工上做文章, 铜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高达50%左右且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3]。 三是区域经济发展融合度有待加强。 一方面区域内部的江南江北各方面差异还比较大,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枞阳并入后,拉低了铜陵各项经济指标;另一方面,在长三角一体化中,铜陵的存在感还不强,在长三角27 个城市中心区中排位还很靠后。
(二)铜陵电商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铜陵市仅设有铜陵学院1 所本科院校,另设有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 所专科院校。 尽管三所院校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相关专业,但受招生规模限制,每年输出的毕业生人数有限。 再加上周边合肥、南京、杭州、上海等地方的人才虹吸现象,毕业生留铜率不高。 同时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对外部优秀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弱。 上述两种力量对比, 形成了人才流出比流进数量大,电商专业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制约铜陵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电商从业者专业技能仍需强化
据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铜陵当前电子商务创业就业人数达7.8 万人, 统计范围包括电商平台企业人员、经营网店店铺人员、电商IT 服务人员、物流快递服务人员等。上述从业者大部分来自经过电商短期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创业青年、城乡残疾人等, 其电商专业技能仍需在实践磨砺中进一步加强。后电商时代, 传统货架电商的流量优势逐渐消失,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社区电商等新模式通过关系链促使流量倍增裂变;电商直播、短视频营销等新应用重构了“人货场”三者的关系,已逐渐成为消费者不可或缺的购物方式。 上述新模式、新应用需要电商从业者的商业技能、思维方式、经营理念等作出全方位调整。
(四)电商头部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中国客户网整理了2019 年度铜陵市电商企业名录,共计134 家,但网上零售额500 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数仅为16 家,占比约为12%。 2019 年安徽省商务厅公布了首批1301 家跻身重点电商企业库的企业,铜陵市仅有16 家电商企业位列其中,远低于16 个地级市的平均数。由此可见,铜陵电商企业的整体影响力还比较弱, 头部企业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还有限。 从资源战略管理角度来看,头部企业可起到带动区域外部电商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生产的双重作用。 当前,铜陵已涌现出和沐、铜草花等区域知名电商企业,但上述企业的影响力限于铜陵内部。
(五)铜陵电商行业应用还有很多短板
“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新增了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等三个分领域指标,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明了方向。 铜陵的工业、农村、跨境等三大领域的电子商务发展还面临很多短板。
首先,工业电子商务方面,铜陵的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还有待提升。 工业电子商务是指以工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为核心, 面向上下游和企业内基于信息网络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 它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 我国工业互联网起步晚,基础相对薄弱, 同时涉及的交易主体和环节又比消费电子商务更广、更复杂。 因此,我国各地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普遍低于消费电子商务普及率,铜陵也不例外。 铜陵是工业化率超过60%的城市, 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将直接影响工业数字化转型的程度。
其次,农村电商方面,农产品电商软实力和区域电商平台影响力还需强化。一方面全市已有美子园、和平姜业等20 余家省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在淘宝、天猫、邮乐农品、聚农e 购等平台或自建网站开展电子商务活动。 但上述企业在开展农产品电商中仍需在品牌培育、质量溯源、标准化生产上提质增效。 另一方面铜官乐、铜之韵优品等电商消费扶贫平台也已上线运行,但其影响力还仅限在区域内部,在拓宽铜陵农产品市场范围,搭建农产品供需两端的作用仍需加强。
最后,跨境电商方面,铜陵跨境电商企业的互联网基因还不强。 铜陵洁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传统外贸企业已在阿里巴巴、 亚马逊等跨境平台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 采取了传统外贸和电商平台“两条腿走路”的经营方式。 跨境电商和传统外贸相比增加了以下额外风险:一是平台风险,每个跨境电商平台都有严格且不断调整的规则, 从业者一旦违反将受到严格惩罚。 二是国际物流风险,传统外贸多是B2B 的交易模式, 通常通过货代方式完成物流环节,而跨境电商多是B2C 交易模式,包裹小数量大,时效难以控制。 三是逆全球化趋势有所抬头和全球新冠肺炎危机并存的情况下, 对跨境电商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由传统外贸转型而来的铜陵跨境电商企业应积极强化互联网基因。
(六)铜陵电商仍未完成由政府驱动向市场—政府双轮驱动的转变
在产业导入期,政策可以弥补企业高成本,促使企业较快启动市场。 当产业进入成长期,对产业技术创新及竞争力提升产生长期激励作用既需要发挥政策支持,也需要发挥市场激励、倒逼和筛选机制,形成市场—政府双轮驱动[4]。 为促进铜陵市电子商务快速健康发展,市政府出台了《铜陵市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铜陵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五十条政策措施》《铜陵市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实施方案》等若干激励政策,跨境电商专项培训班、 电商直播培训基地和电商企业联盟等培训活动和行业组织也是在政府部门推动下完成和建立。 由此可见,当前铜陵电商发展仍以政府驱动为主,市场动力发挥还不充分,市场-政府双轮驱动机制还未形成。
三、铜陵市电商新动能发展策略
(一)创新人才机制,打好“引育用留”组合拳,补齐电商人才短板
“外引+内育”拓宽人才进口。在引进人才方面,充分宣传和严格落实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集聚产业人才的若干政策(试行)》,持续实施“雁归工程”,引导高校毕业生和优秀乡贤来铜创业就业,推动人才快速集聚到电商产业。在内育方面,一方面,整合铜陵电商各类教育资源,探索实施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机制,合力打造电商人才高地。另一方面,成功经验要扩大实施面。 比如为迎合电商直播趋势,2020 年铜陵市政府积极推动安徽大江教育集团创办“直播学院”暨“网络主播”培训基地,将其打造成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直播电商人才培训中心、高校直播电商人才中转站等多功能培训基地,为铜陵迅速储备了一批电商直播人才。阿里集团与多家高校共建产业学院,实施“青橙计划”,推动了电商经济体与教育产业的深度融合, 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供需匹配度。“用人+留人”扎紧人才出口。 在用人方面,一方面,对于中高端人才可以采用员工共享等创新方式,对于季节性项目和电商大促临时性大规模用工,可以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电商行业人才流动率高、行业创新和迭代速度快的特征,在为人才创造好的人文和工作环境的同时, 积极采用合伙人制度,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在留人方面,建立企业文化、情感、职业成长空间、期权股权、薪酬待遇等多维激励机制,增强人才归属感。
(二)聚焦主业,创新发展,增强铜陵电商及龙头企业竞争力
首先,铜陵电商及龙头企业要主动融入电商新业态,变政策驱动为企业主动市场行为。 近年来,为推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铜陵市相继出台了《铜陵市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铜陵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五十条政策措施》(简称五十条措施) 等重要政策。 尤其是五十条措施,涵盖面广、覆盖度高、操作具体、责任落实到位。五十条措施从促进电子商务招商引资,扶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鼓励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鼓励制造业分离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农产品上行和电商精准扶贫,深化服务业电子商务应用,协同发展电子商务与快递业,鼓励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发展服务贸易,鼓励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引领,培养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加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措施[5]。 受上述政策吸引,铜陵企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在行业发展初期,政策扶持是必要的。但整合全网资源,开展线上业务,拓展销售渠道本质上是企业市场行为。 “扶上马、送一程”之后,驰骋万里仍需企业发挥市场动力。对于电商企业而言,要研究电商4.0 时代,呈现的新特征,出现的新模式,需要的新能力,主动做出新适应。 如电商4.0 时代,去中心化、个性化和泛娱乐化的特征下[6],企业要思考在产品设计、运营推广、客户维护等方面如何适应上述特征。
其次,善于借力,多渠道、多平台布局电商业务。当前,铜陵市部分电商企业已与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设了“旗舰店”、“特产馆”和“产业带”等。 淘宝“特色中国·铜陵馆”、京东“中国特产·铜陵馆”、铜陵易购等一批本土电商企业先后上线。 实现了网销品类和销售规模的双增加。 上述成绩取得的共性原因是借助知名电商平台的流量优势。 而淘宝、京东等传统货架电商平台, 已经出现了流量天花板效应,这已经是业内的共识。 特别是后电商时代,平台的绝对优势越来越弱。 社群电商、社区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商业模式显现了超强的竞争力; 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等领域展现了新商机;抖音、快手、斗鱼等短视频营销的带货能力越来越不容忽视。 因此,铜陵电商及龙头企业要多渠道、多平台布局电商业务,同时积极建立电商平台多渠道入驻销售系统, 实现多平台销售的高效管理。
(三)提高铜陵电商产业链占位
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决定着其话语权和影响力。 电商产业链大致分为三个环节:一是上游的产品供应商,包括品牌商、批发商和工厂;二是中游的服务商,提供电商代运营、数据分析、供应链资源、品控等服务;三是下游的电商平台。 在电商产业链方面,铜陵电商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集中在中游的服务商,但服务能力又较为低端,主要是代运营和承接网店服务外包的情况居多, 逆向牵引上游产品供应商优化产品结构的作用不强。 二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电商平台。 已有铜官乐、铜之韵优品等本土电商平台的服务范围和影响力还很有限, 以铜官乐为例,其注册会员也仅为4 万人,自营商品300余种。 因此, 铜陵电商企业要多举措提高产业链占位,一是强化自身网络运营与推广能力,增强对区域品牌商线上销售的服务能力。 二是技术和运维能力强的企业积极研发和运营电商平台,已有铜官乐、铜之韵优品等本土电商平台要拓宽服务和影响范围,增强整合全网优质资源带动区域产业经济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四)优化铜陵电商生态圈
电商生态圈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核心层,包括电商平台、流量入口、产品和内容体系。 二是扩展层,包括物流、支付、软件等服务商。 三是相关层,包括行业组织、教育、科研、政府。 四是社会层,包括经济、技术、政策、法律、社会环境等[7]。
围绕电商生态圈四大层次,铜陵电商应在以下方面发力:一是核心层层面。一方面借力多平台和多渠道开展线上商务活动,既要加强与淘宝、京东、天猫等传统货架电商平台的合作,也要善于借力拼多多、小红书等社交电商,更需要主动迎合电商直播、短视频、APP、小程序、公众号等新媒体营销方式。另一方面面对已经显现的电商流量天花板效应,要转变思路,从拉新思维转变为流量池思维,即培养忠诚客户,发挥忠诚客户的重复性购买和口碑价值。 二是扩展层层面。 要以铜陵市各级电商示范园区为抓手,为电商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从创业资金孵化、场地提供、电商运营与推广、物流、支付、售后等全环节提供支持。三是相关层层面。在教育领域,通过订单式、共建工作室、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基地等创新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整合电商社会培训资源等多渠道稳定电商人才输出口径。 在科研方面,深度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成果转化率,落实教师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 四是社会层层面。要继续推进市政府对电商新动能的扶持力度,从资金、营商环境等多举措促进电商发展。
(五)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做强工业、农村和跨境电子商务
工业电子商务是以工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为核心, 面向上游下游和企业内基于信息网络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 它是电子商务在工业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具体深化应用,以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重要标志。 铜陵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围绕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产业建立了一套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电子商务是实现铜陵由制造向“智造”成功转型的重要抓手。 借鉴浙江工业电子商务发展经验,铜陵工业电子商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夯实数字基建,为工业电商提速提供物质保障[8]。 在数字基建建设中,要打好数字基建“组合拳”,统筹开展“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中心+5G 网络”的数字基建体系化工程;二是“政府+电商平台+企业”合力提升铜陵工业电商应用领域与创新能力。 政府成立工业电商领导小组并出台政策性指导意见, 组织实施企业电子商务推进工程。 与阿里巴巴等B2B 电商平台合作,通过平台用户大数据深度挖掘,驱动企业生产环节的柔性化和个性化。 基于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服务,促进供需精准匹配,解决工业领域库存和产能问题[9];三是积极培育工业电商新生态。工业电子商务涉及的资金额度大、 物流活动环节多而杂,因此需要更加安全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支付工具、安全技术、管理平台、物流体系与诚信环境。
在电商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等农村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铜陵农村电商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巩固农村电商成效,需要从以下方面深入:一是注重农产品上行中的品牌化、特色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 二是拓宽铜官乐等自有区域电商平台的服务范围, 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减弱对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的过度依赖。 三是充分利用社区电商、社群电商、社交电商、电商直播等新模式和新应用,增强用户粘性和购物体验。 四是完善农户、种植基地、基层政府、电商平台、电商服务机构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
跨境电商方面, 首先要积极推动铜陵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抱团取暖,以铜陵集团军形式出海。 其次,要高度重视目标市场所在国的文化、法律、知识产权等,充分认识选品、包装、物流、支付结算、 报关等各环节的风险。 三是选择合适的运营渠道。 如选择跨境电商平台,要熟悉和严格遵守平台规则,善于运用平台运营技巧;如选择独立站,要高度重视品牌塑造和产品品质。
(六)建立市场—政府双轮驱动电商发展机制
铜陵电商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此阶段应建立市场—政府双轮驱动机制。 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激励、筛选、倒逼机制,发挥铜陵电商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在竞争与合作中增强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管理方式由直接推动向加强监管、营造环境与稳定预期等方面转变。 《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把坚持“守正创新,规范发展”放在首位,因此,政府要加强对电商企业监管,对于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不规范行为严格管理;为电商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鼓励企业大胆尝试和创新应用电商新模式;通过财政政策,稳定电商企业利润预期,鼓励企业积极拓展新市场,下沉农村和走出境外多管齐下。